-
忍冬花中一种RG-I多糖的抗血管生成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本研究对忍冬花中均一多糖结构和抗新生血管生成活性进行研究,为忍冬的活性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数据.方法 水提醇沉并结合阴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法获得忍冬均一多糖LF-02-2,并通过分子量检测、单糖组成分析、糖残基连接方式分析、部分酸水解、糖醛酸还原结合核磁共振数据推导出LF-02-2的结构.同时,运用人微血管内皮细胞管腔形成实验测定其体外抗新生血管活性.结果 对LF-02-2的结构解析表明,均一多糖LF-02-2的重均分子量为74.1 kDa,其单糖组成由鼠李糖(Rha)、半乳糖(Gal)、半乳糖醛酸(GalA)和阿拉伯糖(Ara)组成,摩尔比分别为10.43∶14.94∶6.66∶67.97.其主链由1,4-连接的α-Galp A、1,2-连接的α-Rhap和1,2,4-连接的α-Rhap组成.分支由末端连接和1,4,6-连接的β-Galp,末端连接和1,5-连接的α-Araf连接,取代发生在1,2,4-连接的α-Rhap的O-4位.管腔形成实验结果表明LF-02-2能显著抑制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HMEC)的管腔形成.结论 忍冬花中一种类RG-I型果胶多糖LF-02-2具有显著抗血管生成活性,具有开发为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忍冬木层孔菌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5
忍冬木层孔菌(Phellinus lonicerinus(Bond.)Bond.et Sing)为湖北等地习用的桑黄品种,也是土家族常用药,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了研究忍冬木层孔菌子实体多糖(Phellinus lonicerinus polysaccharide,PLP)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冷凝回流提取法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确定PLP的最佳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忍冬木层孔菌多糖(PLP30、PLP60、PLP85、PLPA1和PLPA2)的还原能力、对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能力.结果显示PLP最佳提取工艺的参数为:料液比1∶20 g/mL、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温度100 ℃,此条件下PLP提取率为(3.16±0.05)%;五种多糖对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且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其对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和还原力均与浓度呈量效关系.表明忍冬木层孔菌子实体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和一定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灰毡毛忍冬与忍冬HQT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分别克隆灰毡毛忍冬与忍冬HQT2 基因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量分析,以揭示HQT2 在灰毡毛忍冬与忍冬绿原酸生物合成中的可能功能.方法 多糖多酚试剂盒法分别提取灰毡毛忍冬与忍冬花总RNA,通过RT-PCR和RACE技术克隆HQT2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运用相关软件对该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分别测定灰毡毛忍冬与忍冬茎、叶及不同花期花中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采用HPLC 测定绿原酸含量并结合表达量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克隆得到LmHQT2(MH196564)和LjHQT2(MK294639),其开放阅读框长度均为 1 296 bp,编码 431 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为亲水性蛋白,可能定位于细胞质中,属于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样结构域超家族;qRT-PCR结果显示,HQT2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在灰毡毛忍冬与忍冬茎、叶及不同花期花器官中表达存在差异;绿原酸含量与基因相对表达量之间呈现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本研究成功克隆了灰毡毛忍冬与忍冬HQT2基因并探索其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模式,推测HQT2 基因在灰毡毛忍冬与忍冬的绿原酸生物合成途径中发挥不同功能,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及探究灰毡毛忍冬和忍冬绿原酸生物合成调节机制提供了研究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4种藤类中药材干燥模型、动力学及有效成分稳定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鸡矢藤、忍冬藤、首乌藤、番薯藤4种藤类中药材干燥共有模型,测定其干燥动力学参数,研究其有效成分干燥过程的稳定性.方法 应用9种薄层干燥模型(Page、Wang and Singh、Two-term exponential、Newton、Logarithmic、Aghbashlo、Two-term、Midilli、Diffusion approach)对40、50、60、70℃条件下4种藤类药材的干燥曲线进行拟合,采用决定系数(R2)、卡方(x2)及均方根误差(RMSE)判断拟合的优劣;根据Fick扩散定律求算干燥动力学参数;根据化学动力学原理研究有效成分在干燥过程中的稳定性.结果 Aghbashlo模型可被选作描述4种藤类中药材干燥过程的最佳共有模型.4种藤类中药材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及干燥活化能(Ea)分别为1×10 10~1×10 9 m2/s及40~50 kJ/mol.熊果酸、二苯乙烯苷及多糖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绿原酸的含量随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不同部位中药材的干燥动力学参数值可能具有不同的特征区间,其干燥过程可用特定的共有模型描述;干燥过程对中药材品质有较大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栎生桑黄和忍冬桑黄液体培养过程中发酵液抗氧化能力
编辑人员丨2023/8/6
桑黄孔菌属Sanghuangporus是药用木生真菌资源中一个重要的属,但是该属仅有少数几个种类被用于人工栽培,且栽培面积较小.此外,桑黄孔菌属中大部分种类的药用功能仍未完全明确.因此,本研究以桑黄孔菌属近期新发表的新种栎生桑黄S.quercicola和关注度较低的忍冬桑黄S.Ionicericola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它们液体培养过程中第2、4、6、8、10、12和14天的菌丝生物量以及发酵液的粗多糖含量、多酚含量、黄酮含量、抗坏血酸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等12个抗氧化指标,对桑黄的抗氧化能力进行评定.2种桑黄真菌各选取一号菌株,其发酵液均表现出强抗氧化能力.相比之下,栎生桑黄的多糖、抗坏血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更高,而忍冬桑黄的多酚和黄酮含量更高.相应的,栎生桑黄和忍冬桑黄在其他一些抗氧化指标上也表现出强弱程度及出现时间的差异.上述研究结果为桑黄孔菌属真菌的药用功能开发提供了新资源,为不同抗氧化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黄褐毛忍冬对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抗炎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研究黄褐毛忍冬对脂多糖(LPS)所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炎症通路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初步探讨该提取物的护肺作用及炎症机制,为黄褐毛忍冬在临床抗炎应用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黄褐毛组(7.2g·kg-1)和阳性药组(地塞米松,5 mg·kg-1).黄褐毛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用5d.阳性药组于造模前2h一次性腹腔注射地塞米松;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予腹腔注射脂多糖(5 mg·kg-1)诱导ALI模型.造模6h后取血、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对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BALF及肺组织中炎症因子的含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 1R1、IL6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蛋白3(TNFAIP3)和核因子κB抑制剂α(NFKBIA)的表达.黄褐毛组较模型组肺损伤程度轻微;与模型组相比,黄褐毛组和地塞米松组显著降低了ALI大鼠血清和BALF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TNF-α及肺组织的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明显升高肺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浓度;黄褐毛组肺组织TNFAIP3,IL1R1,IL6R和NFKBIA 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黄褐毛忍冬水提物预先给药,可降低急性肺损伤大鼠炎症因子的含量,下调肺组织相关基因的表达,具有显著的抗炎效果;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有关,通过下调下游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肺部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忍冬桑黄和蛹虫草共发酵联产真菌多糖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忍冬桑黄和蛹虫草两种药用真菌均可产活性多糖,共发酵模式是产生新化合物或提高化合物含量或药效的潜在方式.本研究尝试用忍冬桑黄和蛹虫草共发酵联产真菌多糖,并对其共发酵所得的菌丝体多糖开展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忍冬桑黄和蛹虫草预先分别发酵3d和1d后再同时接种共发酵,两菌可以较好地进行共生长,菌体总量和总多糖得率显著高于两菌单独进行发酵时的相应量.进一步对适宜两菌共发酵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获得适宜两菌共发酵高产多糖的培养基组成为:可溶性淀粉30g/L、牛肉粉12g/L、磷酸氢二钾和硫酸镁各1.5g/L.共发酵菌丝体中多糖和黄酮含量均高于两菌单个菌体中的相应含量,但三萜含量和桑黄菌体中的三萜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共发酵菌体多糖、忍冬桑黄菌体多糖和蛹虫草菌体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具有清除作用,其中共发酵菌体多糖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显著强于两菌单个菌体多糖的清除效果.本研究表明忍冬桑黄和蛹虫草共发酵联产真菌多糖具有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岩生忍冬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炎镇痛、免疫增强和抑制细胞焦亡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优化岩生忍冬黄酮提取工艺并初步探究其抗炎镇痛、免疫增强和抑制细胞焦亡等药理学作用,为岩生忍冬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岩生忍冬黄酮提取工艺;分别建立二甲苯耳肿胀、角叉菜胶足跖肿胀、醋酸扭体反应和舔足反应等小鼠抗炎镇痛模型并评价其抗炎镇痛作用;建立小鼠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模型分析岩生忍冬黄酮对单核细胞碳廓清指数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含量的影响;复制D-半乳糖小鼠慢性/亚急性衰老模型,通过检测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含量以评价岩生忍冬黄酮抗体内抗氧化作用;检测J774A.1小鼠单核巨噬细胞上清液中caspase-1、IL-1β和IL-18的水平,评价岩生忍冬黄酮对脂多糖+三磷酸腺苷(LPS+ATP)联合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焦亡的影响,同时探讨其对cAMP-PKA信号通路的影响.岩生忍冬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如下,提取温度65℃、乙醇浓度50%、提取时间60 min、料液比1∶25,黄酮实际得率为0.553%.响应面分析确定响应值与变异因素的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模型:黄酮得率=0.61-0.48A+0.1B+0.029C-0.014D+0.32AB+0.04AC-O.012AD-0.02BC+0.037BD-0.031CD-0.058A2-0.068B2-0.069C2-0.057D2.岩生忍冬黄酮有效地抑制小鼠耳朵肿胀和足跖肿胀、减少小鼠醋酸扭体次数并延长小鼠热板舔足反应时间;岩生忍冬黄酮提升免疫抑制小鼠碳廓清指数,增强D-半乳糖衰老小鼠肝脏SOD和CAT抗氧化酶活性和降低MDA水平,同时有效降低巨噬细胞caspase-1、IL-1β和IL-18细胞因子水平并抑制巨噬细胞焦亡.上述结果表明,岩生忍冬黄酮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免疫增强作用和抗氧化能力并通过增强cAMP-PKA信号途径抑制巨噬细胞焦亡,该研究结果能够为岩生忍冬的药理学研究及其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