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立硼罗软膏早期缓解儿童特应性皮炎临床症状及改善缓解期临床症状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2%克立硼罗软膏对儿童特应性皮炎(AD)早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耐受情况,并对比缓解期隔日给药1次(Qod)和每周给药2次(Biw)AD复发的情况。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研究,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等6家医院2 ~ < 18岁轻中度AD患儿150例,随机分为Qod组(76例)及Biw组(74例)。在AD急性期,两组均于皮损处外用2%克立硼罗软膏及全身润肤剂,每天2次,使用2 ~ 4周,评估早期临床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至研究者静态整体评估(ISGA)评分≤ 1分,进入缓解期后,两组患儿分别按Qod和Biw频率使用克立硼罗软膏维持治疗,分别评估缓解期内AD患儿复发情况,并评估缓解期第4、8、12周皮损严重程度、瘙痒、生活质量情况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两组间正态分布的连续性资料比较采用 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 结果:共142例纳入改良的意向治疗分析集,其中Qod组71例,Biw组71例。在急性期,AD患儿及家属自我评估的瘙痒及皮损改善分别发生在用药1.9(1.0,3.0) d和2.0(1.0,4.1) d后。急性期治疗结束时,89例(62.7%)患儿ISGA评分达到0/1分,成功进入缓解期。83例(Qod组44例,Biw组39例)完成缓解期随访,Qod组及Biw组分别复发19例(43.2%)和12例(30.8%),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1.36, P = 0.243);复发时间分别为64.2(95% CI:53.3 ~ 75.2) d和75.8(95% CI:65.5 ~ 86.1) d。在缓解期第4、8、12周未脱落的AD患儿中,仅第12周Biw组ISGA评分[0(0,1)分]显著低于Qod组[1(0,1)分, Z = -2.31, P = 0.021],其余时间点两组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ISGA、瘙痒数字评估量表(NR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共146例患儿纳入安全性数据集,研究期间65例报告70例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5%,均为一般不良事件,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55例(37.7%)出现用药部位不适,主要为疼痛相关不适(45例,30.8%),多发生于皮肤薄嫩或皱褶部位。 结论:2%克立硼罗软膏可有效改善儿童轻中度AD早期临床症状,缓解期间歇使用可持续改善临床症状,常见不良反应为早期用药部位不适;缓解期Qod给药和Biw给药的治疗方案对于AD复发的影响无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参柏洗液湿敷治疗湿疹120例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观察参柏洗液湿敷治疗湿疹各个分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2022 年在广州省中医院住院治疗的采用参柏洗液湿敷治疗的 120 例湿疹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皮损表现将患者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 3 组,患者均采用参柏洗液配 0.9%生理盐水(1∶20)稀释后进行湿敷,每日 2 次,比较不同分期 3 组患者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瘙痒视觉模拟(VAS)评分的差异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 组治疗后EASI评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1.14±0.85)比(12.25±5.03)、(1.58±0.99)比(6.93±1.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 1);不同组间患者治疗前后EASI评分差值、VA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达 100%,其中急性期痊愈例数最高(7 例),不同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例急性期患者在初期湿敷过程中有刺痛感,其余患者无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参柏洗液湿敷治疗湿疹,对于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患者在改善皮损、缓解瘙痒方面均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中医药诊治湿疹的研究评述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主要以慢性、复发性、炎症性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通过收集、整理与分析中医药诊治湿疹的文献,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湿疮""浸淫疮""火革疮""四淫""绣球风""奶癣"等范畴,其发病多为脏腑失调,风、湿、热共同影响所致,急性期与亚急性期的病机特点多为标本俱实,慢性期的特点为标实本虚.湿疹的分型虽尚未统一,但主要可分为湿热浸淫、脾虚湿蕴、阴虚血燥和风热蕴肤等证型.中医治疗以口服中药为主,辅以其他中医特色手段,如外用中药、软膏、火针、穴位注射、内外合治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李斌运用六经辨证治疗皮肤病思想探微
编辑人员丨2023/8/6
文章整理李斌教授运用六经辨证治疗皮肤病的学术思想,对各经主方主证治疗皮肤疾病进行分析,可知其从六经辨证入手,善用经方,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取得确切的疗效.丘疹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急性期湿疹、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等因风邪犯表、营卫不和的疾病多从太阳经辨治;脂溢性皮炎、红皮病、丘疹脓疱型酒渣鼻等肺胃有热诸疾可自阳明经辨治;与情志不畅相关,易于反复发作的疾病如慢性荨麻疹、痤疮、慢性湿疹等可由少阳经辨治;伴有消化系统症状的皮肤病多从太阴经论治;辨为心肾不交的皮肤病可从少阴经论治;顽固性痤疮、丘疹等辨识为寒热错杂、肺热脾寒之病能由厥阴经论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湿疹外治中药研究近况及其方法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综述近5年湿疹中药外治临床研究,分析浸渍法、涂搽法、中药药浴法的适用范围并浅析常用中药功效及药理作用.方法:以湿疹、外治、中药、方法为检索词,2012年至2016年为检索年限,对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与湿疹外治中药相关文献进行分类并总结.结果:共检索到51篇湿疹外用药相关临床疗效研究.结论:外治法治疗湿疹效果显著,急性期用寒凉药物浸渍以清热祛湿解毒,亚急性期苦寒药涂搽以清热解毒、燥湿止痒,慢性期加补血润燥之品涂搽或药浴以补血活血润燥.参考文献29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谷云飞治疗肛门湿疹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对于肛门湿疹的治疗,谷云飞教授遵循"治外必本诸内"的原则,以除湿止痒为大法,同时标本兼顾.急性期以清热利湿、解毒止痒为主,以龙胆泻肝汤和萆薢渗湿汤为基础方;亚急性期以健脾利湿为主,以参苓白术散为基础方;慢性期强调养血润肤,以当归饮子为基础方,临证加减.并坚持"中西医结合,内治与外治并重"的原则,除使用特色汤药内服外,亦用中药方熏洗联合黄芩油膏、派瑞松等治疗,且尤其强调熏洗温度的重要性,并提出"将坐浴药液温度维持在33~40 ℃,熏洗疗效最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临床分期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7和IL-10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检测不同临床分期湿疹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7 (IL-7)和白细胞介素10 (IL-10)的水平,并阐明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0例湿疹患者,分为急性期湿疹组、亚急性期湿疹组和慢性期湿疹组,每组各30例;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3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IL-7和IL-10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IL-7和IL 10水平.计算各组研究对象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分析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7和IL-10水平与EAS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期湿疹组患者外周血中IL-7和IL-10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F=3.1,P=0.04;F=4.73,P=0.02),外周血中IL-7和IL-10水平也明显升高(F=6.23,P<0.01;F=5.34,P=0.01).湿疹组患者外周血中IL-7和IL-10水平与其对应mRNA相对表达水平(r=0.95,P<0.01;r=0.94,P<0.01)及EASI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r=0.88,P<0.01;r=0.89,P<0.01),且均随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结论: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7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细胞因子IL-7和IL-10可能参与了湿疹的病理过程,检测其表达水平有助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婴幼儿反复喘息危险因素分析及其潮气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婴幼儿反复喘息危险因素及其与潮气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3月选择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儿科反复喘息≥3次住院治疗的患儿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儿科门诊健康体检儿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危险因素进行研究.采用CareFusion公司肺功能仪对两组婴幼儿呼吸频率(RR)、每公斤体重潮气量(TV/ kg)、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及达峰容积时间比(VPEF/VE)进行测定.结果 1)湿疹(OR=5.86,95%CI:1.72~22.06)、被动吸烟(OR=2.16,95%CI:1.36~5.29)、父母有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病史(OR=7.83,95%CI:2.56~30.31)、居住地城市(OR=3.12,95%CI:1.17~12.46)、临近马路(OR=2.05,95%CI:1.08~3.03)是婴幼儿反复喘息的独立危险因素.2)与对照组比较,喘息急性期、缓解期的RR均显著增快(均P<0.05);与喘息急性期比较,喘息缓解期RR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喘息急性期组、喘息缓解期组TPTEF/TE、VPEF/VE均显著降低(P均<0.01);且经积极治疗后,与喘息急性期比较,喘息缓解期TPTEF/TE、VPEF/VE均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 湿疹、被动吸烟、父母有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病史、居住地城市、临近马路是婴幼儿反复喘息的独立危险因素.潮气肺功能是婴幼儿哮喘早期监测的良好客观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mircoRNA-155表达量、CD4+T细胞水平与幼儿湿疹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mircoRNA-155表达量、CD4+T细胞水平与幼儿湿疹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科室诊治的120例湿疹患儿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60例健康幼儿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外周血中mircoRNA-155表达量、CD4+T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并探讨其关系.结果:病例组患儿的嗜酸性粒细胞、血清IgE、Treg、Th2及Th17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儿的Th1/Th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期、亚急性期、急性期患儿的嗜酸性粒细胞、血清IgE、Treg、Th2及Th17水平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期、亚急性期、急性期患儿Th1/Th2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患儿Treg、Th2、Th17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IgE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患儿Th1/Th2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IgE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疹幼儿外周血中Th1/2细胞失衡与患儿病情变化具有相关性,mircoRNA-155表达变化不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婴幼儿喘息急性期联合降阶梯治疗方案中氯雷他定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联合降阶梯方案中口服氯雷他定在治疗婴幼儿喘息急性期中的作用.方法 将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哮喘专科门诊就诊的婴幼儿喘息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氯雷他定组和对照组,2组具有可比性.氯雷他定组选用氯雷他定0.3 mL/(kg·d),疗程14d.其他药物包括口服泼尼松0.5 mg/(kg·d),疗程3d;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d),疗程3d;每晚使用妥洛特罗贴剂1贴(0.5 mg/d),疗程7d;口服孟鲁司特钠4 mg/d,疗程14 d.对照组未用氯雷他定,其余用药剂量及方法同氯雷他定组.分别在第3、7、14天和1个月进行随访,分析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1.治疗后,氯雷他定组和对照组婴幼儿喘息急性期的呼吸道症状(喘息、哮鸣音、排痰难易)和鼻部症状(鼻塞、喷嚏、流涕)均有缓解,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氯雷他定组和对照组在咳嗽症状的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喷嚏、咳嗽外其余各项症状评分在治疗第3、7和14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在湿疹症状评分方面,氯雷他定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第3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氯雷他定组在治疗第7天和第14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仍无明显差异.4.氯雷他定组和对照组症状好转天数、1个月喘息复发次数和1月内呼吸道感染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联合降阶梯方案治疗婴幼儿喘息中,氯雷他定能明显改善患儿的咳嗽症状,对湿疹有治疗作用,安全性高.在联合降阶梯方案治疗婴幼儿喘息急性期中可根据病情个体化选用氯雷他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