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消化道出血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构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消化道出血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预测效果.方法:纳入 2019 年 1 月至 2023 年 11 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 1 002 例患者,按照术后是否发生消化道出血分为消化道出血组(n=47)和非消化道出血组(n=955).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应用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 χ2 检验模型预测效果.采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消化道出血风险预测模型纳入 4 个预测因子:主动脉阻断时间(OR=1.021,95%CI:1.012~1.030)、消化系统疾病病史(OR=5.710,95%CI:1.697~19.212)、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OR=22.180,95%CI:5.870~83.808)、连续肾脏替代治疗(OR=12.159,95%CI:5.066~29.181).模型公式:Logit(P)=-5.821+0.021×主动脉阻断时间+1.742×是否存在消化系统疾病病史+3.099×是否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2.498×是否连续肾脏替代治疗.ROC的AUC为 0.812(95%CI:0.746~0.877),灵敏度为 64.6%,特异度为 85.7%,Youden指数为 0.503.经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校正后一致性指数为 0.813.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消化道出血具有良好的辅助预测效能,可以更快速地对患者进行评估,预测体外循环术后消化道出血的概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压力感知与抑郁在克罗恩病患者D型人格与生活质量间的链式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究压力感知与抑郁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D型人格与生活质量间的链式中介效应,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 2022 年 9 月至 2023 年 7 月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就诊的 270 例克罗恩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压力知觉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9 项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9,PHQ-9)、D型人格量表(type D personality scale,DS-14)、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问卷(22-item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quality-of-life questionnaire,IBDQOL-22)以及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CDAI)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克罗恩病患者压力感知、抑郁、D型人格以及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MPLUS 8.0 软件建立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并用Bootstrap法的置信区间验证中介效应模型.结果 269例患者完成研究.IBDQOL总分为(82.7±13.7)分,PHQ-9 总分为 3.0(1.0~7.0)分;PSS总分为(24.4±7.5)分;DS-14 中的消极情感维度得分为(10.3±5.9)分,社交抑制维度得分为(11.6±5.5)分;117 例(43.5%)克罗恩病患者为D型人格.结构方程模型显示,D型人格对生活质量的直接效应不显著(效应量为 0.034,95%CI为(-0.130~0.206)),压力感知和抑郁在D型人格和生活质量间的间接效应显著,总间接效应量为-0.307,95%CI为(-0.423~-0.207),链式中介效应量为-0.048,95%CI为(-0.079~-0.016),占总间接效应的 15.6%.结论 克罗恩病患者生活质量处于中上水平,压力感知与抑郁在克罗恩病患者D型人格与生活质量之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应关注D型人格患者,可通过对压力感知和抑郁情绪的干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GEO数据库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小鼠基因芯片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关键基因验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小鼠的差异表达基因(DEG),并通过构建VILI小鼠模型对关键基因进行验证。方法:①实验1(生物信息学分析):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VILI与自主呼吸对照组小鼠的肺组织基因芯片数据GSE9368和GSE11662,通过统计分析获得DEG,运用韦恩图获得两个数据的共同DEG,然后使用DAVID在线数据库对共同DEG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基因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检索在线数据库(STRING)对共同DEG进行基因编码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并运用CytoScape软件、分子复合物检测分析插件(MCODE),以及CytoHubba插件中最大团中心性(MCC)、最大邻居连通度(MNC)与度(degree)算法进行拓扑分析,筛选出关键基因。②实验2(相关基因编码蛋白验证):构建C57BL/6小鼠大潮气量(20 mL/kg)VILI模型,并设自主呼吸对照组。取小鼠肺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对实验1中筛选出的关键基因编码蛋白进行免疫组化验证。结果:①实验1结果:GSE9368数据中筛选出114个DEG,其中上调99个,下调15个;GSE11662数据中筛选出258个DEG,其中上调188个,下调70个;获得共同DEG 66个,其中上调61个,下调5个。GO功能注释结果表明,共同DEG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应答、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趋化浸润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共同DEG主要富集于细胞黏附、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及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通过STRING及CytoScape构建差异基因PPI网络图和重要子模块,并获得拓扑分析MCC、MNC及degree算法得出的交集基因,分别为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整合素Itgam、CXC型趋化因子配体2(CXCL2)、CXC型趋化因子受体2(CXCR2)、L-选择素Sell及CC型趋化因子受体1(CCR1)。②实验2结果:构建大潮气量VILI小鼠模型结果显示,与自主呼吸对照组相比,机械通气结束后0 h小鼠肺组织有所损伤;通气结束后6 h肺组织结构受损明显,肺泡腔可见不同程度出血和塌陷,肺泡壁明显增厚,肺泡腔及间质还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对拓扑分析交集前3位基因IL-1β、SOCS3、MMP-9的编码蛋白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随通气时间延长,小鼠肺组织中IL-1β、SOCS3、MMP-9蛋白表达逐渐上调,6 h时与自主呼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L-1β(积分 A值):8.40±2.67比5.10±0.94,SOCS3(积分 A值):9.74±1.80比5.95±1.31,MMP-9(积分 A值):11.45±6.20比5.36±1.28,均 P<0.05〕。 结论:基于GSE9368和GSE11662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VILI与炎症损伤、细胞因子及免疫细胞浸润相关;IL-1β、SOCS3、MMP-9蛋白可能为VILI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声造影参数与克罗恩病活动性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参数与克罗恩病(CD)活动性常用评估指标的相关性,并与实验室炎症指标的预测效能进行对比,以评估CEUS对预测克罗恩病活动性的临床意义。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内镜确诊且行超声造影检查的67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搜集其常规超声及CEUS参数、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粪便钙卫蛋白(FC)、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及克罗恩病简化内镜评分(SES-CD)。以SES-CD为标准,将患者分为缓解组与活动组,评估实验室炎症指标及超声造影参数与CDAI、SES-CD的相关性,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克罗恩病内镜下活动性的预测效能。结果:共6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SES-CD评分,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活动组50例,缓解组17例。除上升斜率及达峰时间外,两组的峰值强度(PI)、造影曲线下面积、实验室炎症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与CDAI、SES-CD均呈中度正相关( 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各项非侵入性指标中,PI、造影曲线下面积预测克罗恩病内镜下活动性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分别为0.912、0.891;以SES-CD>3分为界值,相应敏感度分别为78.0%和72.0%,特异度分别为100.0%和94.1%。 结论:超声造影可以客观、重复地评估克罗恩病患者的疾病活动性,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克罗恩病患者诊断及随访的可靠影像学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脂质蓄积指数评估克罗恩病疾病缓解和营养状态改善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脂质蓄积指数(LAP)与克罗恩病(CD)患者疾病活动度和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74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简化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分成活动期组(32例)和缓解期组(42例)。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体脂指标,其中体脂指标包括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高比、LAP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采用Spearma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AP预测CD患者疾病活动度和营养状况的效能。结果:活动期组男性比例、体质量、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缓解期组[46.9%(15/32)比71.4%(30/42)、(53.58 ± 8.13) kg比(61.05 ± 9.38) kg、(109.94 ± 23.70) g/L比(134.19 ± 18.03) g/L、(34.01 ± 5.71) g/L比(39.15 ± 4.27) g/L、(3.23 ± 0.68) mmol/L比(3.66 ± 0.74) mmol/L、(1.12 ± 0.36) mmol/L比(1.34 ± 0.55) mmol/L和(0.91 ± 0.23) mmol/L比(1.04 ± 0.33) mmol/L],有营养风险率、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68.8%(22/32)比19.0%(8/42)、(317.97 ± 130.19) × 10 9/L比(194.00 ± 51.91) × 10 9/L、14.15(6.15,41.35) mg/L比1.51(0.22,5.58) mg/L和40.00(20.50,64.25) mm/1 h比9.00(3.00,20.00) mm/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0.05);两组年龄、身高、总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活动期组BMI、腰围、腰高比和LAP明显低于缓解期组[19.46(17.70,21.45) kg/m 2比21.08(18.87,23.12) kg/m 2、(72.51 ± 5.92) cm比(77.67 ± 7.27) cm、0.44 ± 0.03比0.46 ± 0.04、13.42(5.07,17.72) cm·mmol/L比15.49(9.37,31.71) cm·mmol/L],NRS2002评分明显高于缓解期组[3.00(1.00,3.75)分比1.00(0,2.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AP与BMI、腰围和腰高比呈正相关( r = 0.701、0.766和0.829, P<0.01);LAP与NRS2002评分、血小板计数和红细胞沉降率呈负相关( r = - 0.609、- 0.249和- 0.243, P<0.01或<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AP预测CD患者疾病缓解和营养状态改善的曲线下面积为0.645和0.832(95% CI 0.520~0.770和0.739~0.925),最佳截断值为20.89和12.86 cm·mmol/L,灵敏度为45.2%和81.8%,特异度为87.5%和73.3%。 结论:LAP对CD患者的疾病缓解和营养状态改善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阿达木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阿达木单抗(ADA)治疗克罗恩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分析ADA疗效的预测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1至12月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受ADA治疗的49例克罗恩病患者,收集治疗前的临床资料;ADA治疗12周期间,每2周进行1次临床随访,每4周进行1次实验室检查,并于ADA治疗第12周时复查肠镜。评估患者在ADA治疗2、4、6周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ADA治疗12周时临床应答(克罗恩病活动指数较基线下降≥70分)、临床缓解(克罗恩病活动指数评分<150分)、内镜应答(克罗恩病简化内镜评分较基线下降>50%)、内镜下缓解(克罗恩病简化内镜评分≤2分或Rutgeerts评分≤1分)情况,合并肛瘘患者的肛瘘闭合情况;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析ADA治疗12周时克罗恩病患者临床缓解的预测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49例克罗恩病患者在ADA治疗2、4、6周的主要症状改善率分别为75.5%(37/49)、95.9%(47/49)、98.0%(48/49),主要症状改善时间为14.0 d(7.0 d, 17.0 d);ADA治疗12周时,临床缓解率为55.1%(27/49),临床应答率为73.5%(36/49),内镜下缓解率为43.3%(13/30),内镜应答率为55.6%(15/27),肛瘘闭合率为7/18,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5%(12/49);临床缓解组(27例)患者的基线粪钙防卫蛋白水平低于疾病活动组(22例)患者[111.0 μg/g(26.3 μg/g,125.6 μg/g)比540.5 μg/g(420.2 μg/g,866.9 μ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4.44, 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基线粪钙防卫蛋白水平是ADA治疗12周时克罗恩病患者临床缓解的独立预测因素( OR值=1.08,95%置信区间1.02~1.14, P=0.013)。当基线粪钙防卫蛋白为172.39 g/g时,其预测ADA治疗12周时克罗恩病患者临床缓解的灵敏度为81.48%,特异度为90.91%,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7( P<0.001)。 结论:ADA治疗克罗恩病安全、有效,基线粪钙防卫蛋白水平是ADA治疗12周时克罗恩病患者临床缓解的独立预测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二甲双胍联合恩替卡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HBV感染并发NAFLD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比二甲双胍联合恩替卡韦与胰岛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并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3月至2018年12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同时并发NAFLD的患者,随访患者半年、1年时间段的病史、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SPSS23统计软件,对比二甲双胍联合恩替卡韦组与胰岛素联合恩替卡韦组二者相关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患者,最终纳入165例,其中使用二甲双胍联合恩替卡韦患者50例,胰岛素联合恩替卡韦患者115例。二者基线特征中男女比例、吸烟人数、糖化血红蛋白、C肽、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脂肪衰减指数、AST/血小板比值(APRI)指数、纤维化-4 (FIB-4)指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白蛋白、NAFLD纤维化积分、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半年,二者在糖化血红蛋白( t=3.239, P=0.03)、γ-GT( t=1.345, P=0.03)、NAFLD纤维化积分( t=1.256, P=0.04)、空腹血糖(t=2.157, P=0.02)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随访1年后,糖化血红蛋白( t=2.314, P=0.04)、FIB-4指数( χ2=1.782, P=0.03)、脂肪衰减指数( t=2.279, P=0.04)、γ-GT( t=4.263, P=0.01)、NAFLD纤维化积分(t=4.256, P=0.01)、白蛋白( t=2.231, P=0.03)、空腹血糖( t=2.157, 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比胰岛素联合恩替卡韦组,二甲双胍联合恩替卡韦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HBV感染并发NAFLD患者的肝纤维化风险,但对于强化血糖控制效果稍低于胰岛素联合恩替卡韦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有可能减少乙肝肝硬化进程,降低肝硬化发病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恩格列净在糖原贮积病Ⅰb型患儿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恩格列净治疗糖原贮积病Ⅰb型(GSD Ⅰb)患儿的用药剂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横断面研究。选择糖原贮积症病友微信群中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开始口服恩格列净治疗的28例GSD Ⅰb患儿为研究对象,于2023年6月18日至30日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患儿一般情况、恩格列净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临床资料,采用配对 χ2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用药前后症状、实验室检查的差异。 结果:28例GSD Ⅰb患儿来自中国12个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男14例、女14例,开始接受恩格列净治疗的年龄4.8(2.4,10.8)岁,治疗时间14.5(11.3,21.5)个月,起始用药剂量(0.23±0.11)mg/(kg·d),维持用药剂量(0.28±0.12)mg/(kg·d)。在恩格列净用药后患儿中性粒细胞减低程度和炎性肠病样症状严重程度明显低于用药前( Z=-3.70 、-2.65,均 P<0.05)。反复口腔溃疡、反复细菌感染、贫血人数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用药前[18%(5/28)比46%(13/28)、14%(4/28)比46%(13/28)、21%(6/28)比46%(13/28) ,χ2=4.05、5.26、3.05,均 P<0.05],5例长期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改善中性粒细胞计数的患儿,在使用恩格列净治疗后均可完全停用。恩格列净治疗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糖(5例)及泌尿系感染(3例),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应用较小剂量恩格列净可增加GSD Ⅰb患儿中性粒细胞计数,改善反复口腔溃疡、反复细菌感染等症状,常见不良反应为低血糖和泌尿系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药物胸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不同药物胸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滨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治疗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214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引流组26例、顺铂组55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组58例、榄香烯乳组30例、红霉素组45例,比较各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费用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单纯引流组、顺铂组、恩度组、榄香烯乳组、红霉素组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23.1%(6/26)、49.1%(27/55)、70.7%(41/58)、46.7%(14/30)、7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4.20, P<0.05),恩度组、红霉素组的近期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组;单纯引流组、顺铂组、恩度组、榄香烯乳组、红霉素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好转率分别为30.8%、58.2%、84.5%、56.7%、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7.20, P<0.05),恩度组、红霉素组好转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组别;恩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仅少数患者出现胸痛、乏力、恶心、发热等(其发生率分别为3.4%、8.6%、5.1%、3.4%),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2.40、10.40、36.60、15.00,均 P<0.05)。恩度组治疗费用[(3 863.2±163.3)元]明显高于其他组( F=124.48, P<0.05);单纯引流组、顺铂组、恩度组、榄香烯乳组、红霉素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11.5%、32.7%、65.5%、36.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8.70, P<0.05),两年生存率分别为3.8%、5.5%、13.8%、6.7%、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5.28, P=0.26);四组注入药物患者的生存期均高于单纯引流组( F=54.40, P<0.05),恩度组及红霉素组明显高于其他组( P<0.05)。 结论:胸腔内注入恩度或红霉素可明显提高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注入红霉素住院费用较低,但胸痛、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注入恩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治疗费用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60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包括间接训练和直接摄食训练,每次治疗30 min,每日1次,每周6 d,6 d为1个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TMS治疗,刺激频率3.0 Hz,刺激强度80%静息态运动阈值(RMT),刺激时间2 s,间歇10 s,左右交替,每侧治疗10 min;对照组则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假rTMS治疗,操作方法及治疗时间和疗程与rTMS治疗相同,但仅将探头垂直于患者颅骨,不加任何刺激;2组刺激治疗时间均为20 min,每日1次,每周6 d,6 d为1个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5个疗程后(治疗后),采用吞咽功能性交流测试(FCM)评分及改良的曼恩吞咽能力评估量表(MMASA)对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并评估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采用美国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进行BAEP检测,观察2组患者BAEP的各波潜伏期(PL)和波峰间潜伏期(IPL)变化。FCM评分采用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即M(P 25,P 75)]表示,其余资料以( ± s)表示。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FCM分别为6.50(5.00,7.00)级和5.00(4.00,7.00)级,均明显优于组内治疗前[观察组为2.50(2.00,4.00)级,对照组为2.00(1.00,3.00)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CM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MMASA总分分别为(92.63±6.88)分和(81.60±7.98)分;治疗后,观察组除表达性言语障碍和构音障碍两项外其余各子项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子项亦均高于组内治疗前( 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呼吸、构音障碍、舌肌运动范围、舌肌力量、咽反射及软腭运动方面亦均高于组内治疗前( P<0.05)。从BAEP变化看,治疗后观察组各波潜伏期Ⅰ波(1.51±0.16)ms、Ⅲ波(3.64±0.12)ms、Ⅴ波(5.30±0.16)ms及波峰间潜伏期Ⅰ-Ⅲ(2.01±0.16)ms、Ⅲ-Ⅴ(1.65±0.16)ms、Ⅰ-Ⅴ(4.05±0.14)ms与对照组各波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rTMS结合常规吞咽训练可以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缩短BAEP的潜伏期,从而调节吞咽中枢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