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血液系统肿瘤患儿照顾者决策过程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临床试验治疗血液系统肿瘤患儿照顾者决策过程的内心体验,为此类患儿照顾者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支持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11名受试患儿的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Colaizzi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并运用NVivo10.0软件管理、发掘和查找文本数据。结果:析出血液系统肿瘤患儿的照顾者在进行CAR-T治疗决策过程的3个主题:决策初期复杂的心理体验;决策中期信息需求强烈;存在不同决策质量体验。结论:应关注并理解行CAR-T细胞临床试验患儿照顾者的心理体验,为其提供全面系统、科学的决策咨询,保障患儿照顾者决策参与权,从而提高患儿照顾者治疗和护理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因病致贫家庭患儿救助试点实施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因病致贫家庭患儿基本情况及救助实施状况。方法:于2019年3—9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现场调查及核查的方式,收集"中国儿童健康扶贫计划"首批开展救助试点工作的6省17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患病儿童信息,对汇总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回收问卷312份,患儿年龄中位数为8.54岁。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儿童肿瘤和血液系统疾病为主要导致家庭贫困的常见疾病,医疗费用支付困难是患儿看病的最主要问题。对251名患儿进行分级诊疗判断,其中193名(76.89%)患儿可在省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进行收治,43名患儿需要接受慢性病管理,有15名患儿需送往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进一步确诊。结论:针对贫困地区患病儿童家庭的帮扶,可在疾病预防宣教、健康扶贫政策相关知识普及、提升基层医疗队伍技术水平及医疗资源合理应用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PICU内采血对患儿贫血的影响: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50%的重症患儿出现贫血。医源性血液检测可能是导致此问题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记录PICU内采血现状,确定与采血增加相关的患儿因素并分析采血量、出PICU时贫血与PICU期间血红蛋白变化之间的关系。设计: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场所:Sainte-Justine大学医院的PICU。对象:4个月研究期内入院的所有患儿。干预措施:无。测量方法与主要结果:共纳入423例患儿。平均采血量为3.9(±19)mL/(kg.PICU住院日),其中26%为弃血。有中心静脉或动脉通路的患儿比没有通路的患儿被采血更多( P<0.05)。患有脓毒症、休克或心脏手术的患儿被采血次数最多,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诊断的患儿最少( P<0.001)。本研究发现采血量与机械通气密切相关( H=81.35, P<0.000 1),但与疾病严重程度无关(最差儿童器官功能障碍评分)( R=-0.044, P=0.43)。多因素分析( n=314)显示,采血量(作为连续变量)与出院时贫血显著相关(校正 OR 1.63,95% CI 1.18~2.45, P=0.003)。本研究未能发现采血与PICU期间血红蛋白变化的关系。 结论:PICU内诊断性采血与出院时贫血有关。25%的采血量被浪费。患有脓毒症、休克或心脏手术,以及有血管通路或机械通气的患儿采血量最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血液净化患儿血压管理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血液净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儿童危重症的救治和儿童终末期肾脏病的替代治疗。血压稳定是保证血液净化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儿童生长发育尚未成熟,体重小,血容量低,代偿能力弱,血压波动大。在不同病理状态下,血压的影响因素繁多,机制复杂。迄今为止,国内外尚缺乏儿童血液净化过程中血压管理的共识或指南。鉴于此,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血液净化学组于2021年7月启动了共识撰写工作,旨在为我国血液净化患儿全周期血压的规范化管理提供指导性建议。学组根据临床工作经验、会议讨论和文献查阅确定共识内容,主要包括识别血压异常及达标标准、血液净化患儿全周期血压管理措施。血液净化模式包括维持性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及危重症患儿的血液净化。同时较详细阐述血液净化对相关药物的影响。经过3次线下会议、2次线上会议及微信群内的反复讨论和修订,最终拟定本共识,希望在保护血液净化患儿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加强多学科合作 提高儿童纵隔恶性肿瘤相关上腔静脉综合征管理水平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纵隔恶性肿瘤在儿童血液肿瘤疾病中并不罕见,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者为急症,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健康。应提高儿童纵隔恶性肿瘤相关上腔静脉综合征和上纵隔综合征的早期识别能力,加强多学科合作优化评估诊断和处理流程,对儿童恶性纵隔肿瘤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并促进多学科诊疗模式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屎肠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易感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儿童屎肠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及预防措施,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搜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0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18例屎肠球菌血流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屎肠球菌血流感染患儿的基础疾病、易感因素、临床信息、病原学资料、治疗及预后。结果:18例患儿中,16例(88.9%)存在基础疾病,包括肠道疾病/肠道手术后、早产儿、血液系统疾病、先天性心脏病、胆道闭锁术后及泌尿系统畸形。17例(94.4%)存在易感因素,主要包括广谱抗生素暴露、入住重症监护室(ICU)、中心静脉置管、营养不良、腹胀/肠道感染、粒细胞减少/缺乏、机械通气,基础疾病及易感因素存在年龄差异性。各年龄段最常见的易感因素为广谱抗生素暴露(76.5%)及中心静脉置管(52.9%)。单一屎肠球菌血流感染者C-反应蛋白(CRP)正常或轻度升高,呼吸衰竭、休克、严重脓毒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6.6%、0%及8.3%,无死亡病例;6例(33.3%)患儿存在混合血流感染,其CRP均升高或显著增高,呼吸衰竭、休克、严重脓毒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3.3%、33.3%及66.7%,死亡1例。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万古霉素治疗有效且临床症状缓解快。结论:1.屎肠球菌血流感染患儿多存在基础疾病及易感因素,各年龄段最常见的易感因素为广谱抗生素暴露及中心静脉置管;2.单一屎肠球菌血流感染致病性低,临床表现多不典型;3.存在较高的混合感染率,混合感染者病情严重度及死亡率增加;4.万古霉素耐药性低,治疗有效且临床症状缓解快;5.合理使用抗生素及严格管理中心静脉置管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出凝血障碍患儿的体外生命支持方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儿童脓毒症、血液系统/肿瘤疾病和外伤大手术等经常合并严重的出凝血功能障碍。这类患儿体外膜肺氧合(ECMO)时的抗凝管理难度大,容易发生出血或栓塞等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如何平衡抗凝与出血/血栓等并发症是ECMO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对儿童危重症ECMO治疗期间的凝血改变,如何优化抗凝药物和抗凝监测方法等进行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上海地区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防控管理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PICU精准防控的经验。方法:总结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 2022年3月1日至5月10日PICU精准化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策略及管理经验。结果:根据国家及上海市新冠肺炎防控标准,我院PICU针对重症医学科的专科特点,联合院感科、医务科共同构建本次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暴发阶段的精准化病房管理策略。从危重患儿收治流程、PICU病房区域划分及院感防护、患儿家属的接待管理制度和PICU工作人员"气泡管理"制度四个方面制定精准防控管理策略,并在疫情期间运行3个月内无患儿或医护人员发生新冠肺炎院内感染。期间共收治140例危重患儿,其中院内普通病房转入87例,急诊(非发热)收治48例(3例转运团队转入),发热门诊4例,管控病房1例。其中4例危重患儿入PICU时无急诊核酸检测报告。140例危重患儿中接受机械通气54例,血液净化18例,肝移植术后监护2例;合并基础疾病共78例(55.7%)。结论:上海地区本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院PICU制定的危重儿童收治及病房管理流程,在确保新冠肺炎院感防控零感染同时,最大程度上保证危重症患儿的救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液透析儿童体液容量负荷的评估与管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儿重要的治疗手段,透析时易伴有血管内液体容量调节失衡,其导致的心血管并发症是透析患儿最常见的死亡病因。优化评估和管理终末期肾病患儿血管内容量负荷是儿科透析处方制定中最重要的内容。减少血管内慢性液体负荷是优化方案的关键,而过度超滤可导致透析时低血压状态,对心肌同样也是有害的。文章对当前血液透析患儿的体液容量负荷的评估与管理方法进行总结,旨在减少透析患儿的心血管并发症,提高患儿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血液净化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建议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自2019年12月以来,中国持续发生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提示人群对2019-nCoV普遍易感,儿童及婴幼儿陆续有确诊病例,而慢性透析患儿本身存在基础疾病及免疫力低下,属于易感高危人群。为有效预防慢性透析患儿2019-nCoV感染,避免疾病在儿童血液净化中心发生和传播,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根据最新2019-nCoV国家管理方案和国内外相关资料,结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0版及临床实际操作,制定了2019-nCoV流行期间在院维持性血液透析和居家腹膜透析儿童感染防控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