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护人员对癌症患者病情披露心理体验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系统评价与整合医护人员告知癌症患者真实病情时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为医护人员制订全面且有针对性的癌症病情告知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EBSCOhost、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John Wiley、PsycINFO数据库中关于医护人员癌症披露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 2023 年 8 月.使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评价文献质量并采用 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 15 篇文献,提炼出 20个结果,归纳为 8个类别,3 个整合结果:癌症病情披露的情绪体验;癌症病情披露的障碍因素;癌症病情披露的策略.结论 医护人员在癌症病情披露时存在诸多阻碍,如缺乏癌症披露的条件、患者自主权意识薄弱、语言沟通障碍等,其心理体验复杂多样,既有帮助患者的积极情绪,也存在着职业上的道德困扰及对患者得知真相后的担忧等.需关注医护人员癌症病情披露的真实感受,加强医护合作,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癌症病情披露组织环境以及社会支持,帮助其自我调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疾病、衰老与死亡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医生常常把死亡归因于疾病,虽说衰老与死亡有关,但医生从来不会在死亡诊断上写上"衰老"两个字。家属也是如此,明明说不出患者有什么病,到了临终状态,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医院的急诊科。也许只有患者明白,不要治了,到了离开的时间了。但患者明白有什么用,自主权已经给了医生和家属,剩下的就是被动接受和忍受痛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术前自我准备度感知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术前自我准备期间的感受和体验。方法:本研究为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9—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择期手术的12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Braun的6步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手术相关知识缺乏、手术结局期望水平高、手术心理负担重、对外界给予的支持需求高4个主题,其中手术相关知识缺乏包括3个亚主题,分别为手术知情同意理解力不足、被动接受手术知情同意信息、手术信息回忆偏倚;手术结局期望水平高包括3个亚主题,分别为完全治愈漏尿症状、身体活动和社交活动不受限制、摆脱"社交癌"负面情绪困扰;手术心理负担重包括2个亚主题,分别为对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担忧、公共卫生事件的紧张;对外界给予的支持需求高包括3个亚主题,分别为与医护人员情感交流的需求、病友经验分享的需求、家属和朋友情感支持的需求。结论:医护人员应注重提高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手术相关知识水平,尊重其知情同意自主权,正确引导患者建立手术预期,为其提供多维度的情感支持,从而促进患者术前准备状态的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共享决策在乳腺癌患者治疗决策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乳腺癌作为全球第一大癌症,其多样化的治疗方式获益与风险并存。共享决策能够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自主权,考虑其偏好和价值取向,有利于患者获得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可降低其决策困境程度并提高其疾病知识知晓度和决策满意度。本文围绕共享决策的定义、共享决策在乳腺癌患者治疗决策中实施的影响因素、步骤、工具及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综述,旨在为共享决策在我国乳腺癌患者中的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我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阻碍与促进因素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实施是在充分尊重患者医疗自主权的基础上帮助临终者实现符合本人意愿的治疗和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疾病终末期的生活质量。本文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从阻碍和促进的角度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旨在进一步为我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癌痛药物临床使用中面临的伦理问题探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癌痛药物在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治疗中具有举足重轻的作用,尤其是阿片类药物,但在我国其使用量仍处于不足的水平,因此,在临床使用中仍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如疼痛药物治疗与成瘾伦理风险、癌痛药物治疗的错误认知、癌痛药物治疗经济负担与资源分配不公、医患沟通不足与侵犯患者自主权和知情同意权等伦理问题.为了有效规避伦理风险,规范癌痛药物的临床应用,提出医患应正确认识疼痛和镇痛药物的作用和风险、平衡疼痛药物治疗和成瘾伦理风险的关系、合理处理患者自主权和知情同意等,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镇痛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生命的终点: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开展的可行性及策略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7/6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旨在维护患者自主权,逐渐被视为优化临终关怀的最佳方式.文章基于 2017 年由多学科国际ACP 专家小组通过德尔菲法形成的定义,从国际经验、政策支持、社会需求和资源配备探讨在我国开展ACP的可行性,提出从强化ACP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加强ACP人才的培养;加强ACP信息化建设;完善ACP 政策及法律框架 4 个层面对我国开展ACP 策略进行探讨,为推进我国ACP的实施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中国癌症患者生前预嘱研究现状及伦理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4/1/20
2022 年 6 月深圳首次在国内大陆出台生前预嘱相关法规,生前预嘱有利于减轻癌症患者痛苦,尊重其生命自主权、减少医疗资源浪费,但在逐年增多的癌症患者群体中推广实施仍处于困境.本文主要阐述了生前预嘱的概念、理论基础、国内外的发展进程;分析了我国癌症患者对生前预嘱的认知、实施、效果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最后从癌症患者、家庭、社会三个不同视角进行伦理思考,以期为我国癌症患者制定生前预嘱相关方案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医学父权主义的二重性:历史、价值与规制方式
编辑人员丨2024/1/13
医学父权主义经常被理解为是一种无视患者尊严与权利的行为方式,但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医学父权主义可以分为独断的和慈爱的两大类型,前者是指医生在做出医疗决定时无视患者的意愿,而后者则指医生有意阻止患者的自我损害行为.医学父权主义理念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只是到了近代后期才逐渐成为普遍的行为事实.独断的医学父权主义是恶的,而慈爱的医学父权主义则具有行善的属性.对于不同的医学父权主义应当采取不同的规制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法医医疗损害鉴定欧洲指南》简介
编辑人员丨2023/8/6
医疗损害案件中当事人提出法律诉讼目前已成为难以避免的状况,医疗损害寻求司法途径解决已成为当事人的重要选择.医疗诉讼涉及新技术的临床运用、医生自主权的丧失和防御性医疗的发展而变得复杂[1-3].医疗损害是指患者或者其代理人与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在形成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就医疗行为需要实施的诊疗措施、预期结果及对各方权利义务认知产生分歧,并以损害赔偿为主要诉求的民事案件.医疗损害属医患纠纷的主要形式,即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与接受者之间对医疗行为及其后果是否侵权及是否存在侵权责任的争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