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的终点: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开展的可行性及策略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7/6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旨在维护患者自主权,逐渐被视为优化临终关怀的最佳方式.文章基于 2017 年由多学科国际ACP 专家小组通过德尔菲法形成的定义,从国际经验、政策支持、社会需求和资源配备探讨在我国开展ACP的可行性,提出从强化ACP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加强ACP人才的培养;加强ACP信息化建设;完善ACP 政策及法律框架 4 个层面对我国开展ACP 策略进行探讨,为推进我国ACP的实施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新加坡安宁疗护服务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4/6/15
安宁疗护是保障终末期患者善终权益,提升终末期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新加坡安宁疗护发展迅猛,目前已逐步建成完善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并在最新发布的国家死亡质量排名中位于亚洲前列.本文通过梳理新加坡安宁疗护现状,公众宣教、人才培养、慈善支持以及相关政策法律保障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最终提出我国应加强安宁疗护的社会认知、教育培养,发挥慈善团体和非政府组织的力量,提高现有安宁疗护承载力,构建安宁疗护相关制度和法律保障,以期达到实现终末期患者善终需求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灵性照顾在晚期癌症病人临终关怀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社会工作介入晚期癌症患者灵性关怀的方法和作用进行探讨.方法 以质性研究为主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就晚期癌症患者的灵性困扰与需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对访谈对象灵性需要与困扰的了解,制定服务计划,开展灵性方面的关怀,并透过访谈,对服务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当患者面临威胁生命的疾病时会表现出身心的痛苦,灵性需求明显增加.灵性照顾介入临终关怀对于缓解患者恐惧、获得情感支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有积极意义.结论 社会工作者可通过灵性照顾,促进患者和家人的沟通,探索生命意义、解决内心的冲突和矛盾,达到"去者善终,留者善别"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制约临终关怀发展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天津市临终关怀事业发展受阻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抽取共计300位天津市居民及四家医院的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及实地考察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关于临终关怀的宣传较少、传统孝道观的限制、大众未能树立科学死亡观及机构缺乏资金支持及法律保障这五点共同导致了天津市临终关怀工作面临当前困境的局面.结论 可采取多途径宣传临终关怀、开展善终教育、重视生死教育及立法等途径,走出当前发展困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安宁疗护中的身心灵关怀”国际研习会会议纪要
编辑人员丨2023/8/6
首届“安宁疗护中的身心灵关怀”国际研习会于2018年9月14日~16日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隆重召开.本次研习会由河北省生活禅文化公益基金会和河北省老年医学会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河北中医学院、柏林禅寺及北京赵州茶馆协办.目的是为了积极应对中国深度老龄化社会和肿瘤终末期患者增加带来的严峻挑战,探索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善终需求同安宁疗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有效借鉴国内外安宁疗护工作的成熟经验,探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宁疗护模式.会议邀请了国内外安宁疗护领域的18位权威专家学者与来自全国各地的460名研习生共襄盛会.研习会通过主题演讲、专家座谈、专题讲座及工作坊等形式,就安宁疗护的现状与前瞻、身心灵关怀、社区关怀和理想模式等分论题,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学术研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例终末期结肠癌患者的安宁疗护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对1例终末期结肠癌患者和家属实施安宁疗护,总结安宁疗护的临床经验.方法 运用安宁疗护的理念、知识和技能对1例结肠癌终末期患者进行护理,帮助患者减轻疼痛、便秘及其他症状,评估患者的灵性需求并给予灵性照护,让患者平静、舒适、安详地走完人生最后阶段;同时指导患者家属积极应对失落和悲伤.结果 通过全方位的安宁疗护,实现了患者的善终、善别和家人的善生.结论 护士将安宁疗护的理念恰当地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为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了身、心、灵、社全方位的关怀和照护,让患者舒适、平静、尊严地走过最后的生命阶段,为临床安宁疗护的开展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晚期癌症病人安宁疗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时晚期癌症病人安宁疗护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综述,指出我国的安宁疗护起步较晚,但需求量很大,针对晚期癌症安宁疗护的评价量表多是引用自国外,缺乏本土化、具有良好信效度的量表,基于我国国情的晚期癌症病人的安宁疗护模式和理论还需进一步进行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家庭临终关怀对终末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终末期肺癌是指难以治愈,生存期预计低于6个月的晚期肺癌. 由于终末期肺癌患者代谢水平和组织器官功能降低,免疫功能较弱,较易发生感染性疾病. 终末期肺癌患者不但要忍受疼痛、乏力和呼吸困难等疾病自身带来的痛苦,同时还需面对孤独、忧郁和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1]. 所以如何有效改善终末期肺癌患者心理和生理压力以及生活质量是目前护理工作关注的焦点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姑息护理概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相关概念比较,了解姑息护理演变历程,阐明现代含义.[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CINAHL和PsycINFO数据库,以Ror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为理论框架分析讨论.[结果]姑息护理主要具有以下5个属性:①动态、积极的整体护理;②尊重病人自主权;③视病人和家属为统一照护单位;④跨学科团队方法应用于不同场所;⑤有效沟通.[结论]姑息护理人群不局限于癌症晚期,倡导对慢性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生命质量疾病的病人早期实施姑息护理,结局除了"死亡",还有以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为目标的生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癌末患者嵌入性灵性照护安宁疗护个案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临终反向关怀是从患者角度阐释患者如何给予亲友反向关怀,而嵌入性灵性照护则是从照顾者视角探讨如何更好地与患者建立灵性联结,协助患者向亲友实施临终反向关怀.运用“嵌入性灵性照护”干预框架实践于安宁疗护,开展灵性需求评估、实施嵌入性灵性照护,讨论患者与照顾者的灵性联结与互动模式.实践结果表明,在患者与“天人物我”联结层面,运用“五觉”照护法嵌入灵性照护元素,有助于家属与患者建立情感互动与联结,最终使患者善终,家属善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