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心解郁方对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清心解郁方辅助治疗对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疗效、睡眠质量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该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76例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单独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清心解郁方辅助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中医证候积分、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blood 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thyroxine,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2.11%(35/38)]高于对照组[73.68%(28/38)](P<0.05);两组治疗后睡眠时间、入眠时间、日间功能、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急躁易怒、胸肋胀满、情志抑郁、悲观厌世、神思不聚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T3、FT4、TSH、T3、T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26%,2/38)低于对照组(26.32%,10/38)(P<0.05).结论 清心解郁方辅助治疗可以提升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中医证候积分,提高甲状腺素水平,改善甲状腺功能,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轮轴"理论探讨肝郁脾虚型郁证的腹针治疗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人以五脏为中心,五脏之气周流不息,人体活动才能动而不止;五脏藏五神而主五志,脏气盈满平和,情志方可安而不乱.五脏对应五行,构成"中土"与"四维","中轴"与"外轮"的关系,即脾胃之气居中为"轴",肝心肺肾在四维为"轮";人体本身也存在轮轴关系,即躯干在中为"轴",四肢在外为"轮".生理状态下,轴运而轮行,五脏之气旋转升降,自成一圆,故身心无恙;病理状态下,轮滞而轴停,五脏之气不相交通,圆周中断,则郁病始生.轴停者常责之于土虚,轮滞者多归咎于木郁,故郁证分型虽多,但肝郁脾虚证临床最为常见.此类患者除有典型的精神症状外,还有不同程度的腹部表现,属于轮轴皆滞、形神共病,故应从整体出发选择轮轴并运法进行治疗.临床采用腹针,主取脘腹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气穴和天枢等穴,重在健运脾胃以恢复中轴旋转;辅以四肢远端的太冲、合谷、内关、三阴交与足三里等穴位,通调心肝肺肾,来促进四维升降.诸穴相配,相得益彰,从而轴运轮行,郁证可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从肝论治A型行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验案三则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具A型行为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常有烦躁易怒等情绪激动的表现,多因情绪波动引起心绞痛发作,属中医情志致病,病位在心,与肝密切相关,临证可从肝论治,针对肝旺脾虚、脾虚肝郁、肝经郁热等不同证型,四诊合参,辨证论治,还需注意对具A型行为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调整其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附验案三则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五行情志调护配合健身气功八段锦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情志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五行情志调护配合健身气功八段锦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情志及糖脂代谢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7月济源市中医院9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五行情志调护配合健身气功八段锦。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糖脂代谢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医学应对问卷(MCMQ)、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糖尿病患者特异性生存质量(DSQL)、护理质量量表(SERVQUAL)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PG、2 hPG、HbA1c、TC、T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面对评分、总体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评分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精神维度、生理功能、社会关系、治疗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可靠性、保证性、有形性、移情性、反应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五行情志调护配合健身气功八段锦能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情志状态、自我管理行为及应对方式,稳定糖脂代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张吉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证治思想与验案举隅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张吉金教授深得哈氏妇科真传,结合自身临证经验,对PCOS的诊疗有独到见解,认为本病病机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伴发痰浊瘀血互结,其中以肾虚为根本,痰瘀内阻为关键,情志因素为重要致病因素。张教授按证候表现将PCOS分为肾虚痰湿型和肾虚郁热型,治疗主张肝脾肾三脏同调,配合月经周期调整用药,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运用王旭高"治肝三十法"理论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亚急性甲状腺炎(SAT)是一种常见的复发率较高的甲状腺炎性疾病.清代医家王旭高基于中医经典理论和自身临床经验总结"治肝三十法",其分类符合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治法循序渐进,现今医家将这些治法广泛用于各系统疾病.SAT病位为肝经所过,常因情志因素而发,故其病机可归纳为肝气郁久而痰瘀互结以及肝阴不足致化火生风,治疗可选用王旭高"治肝三十法"中的部分治法.SAT甲亢期可根据患者证型的不同治以搜肝、疏肝理气、疏肝通络、清肝、泻肝、化肝、息风和阳、养肝等法;过渡期和甲减期则可随证使用培土泄木、温肝等法;恢复期则运用补肝法以养肝血、调肝阴.验之临床,获效明显.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朱丹溪情志学说的儒医思想脉络探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研究朱丹溪情志学说与儒学思想的深刻关联,阐明其独具儒医特色的思想脉络渊源,拓展丹溪学说的研究思路.[方法]结合朱丹溪所处时代的文化思想背景,通过文献研读与文化思想的综合分析,梳理朱丹溪情志学说与儒学思想的内在联系,阐发儒学对朱丹溪医学理论的深刻影响,探究朱丹溪儒医思想的发展构建过程,从儒学本体论、体用论、修养论三个层次阐述朱丹溪情志学说的儒医思想脉络.[结果]儒学作为重要的时代文化背景,影响了朱丹溪儒医思想的发展构建.朱丹溪继承并发挥儒学本体与大用、格致与修养、人心与情志的思想深意,倡立相火为情志本源,阐发六郁析情志病端,笃行修养指导情志调摄,构建了独具儒医特色的情志学说.[结论]朱丹溪情志学说体现出清晰的儒医思想脉络与源流特征,其援儒入医、创立新说的儒医风范,推动了后世儒医的发展,有益于情志病的诊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阳热怫郁"理论论治带状疱疹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8/24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常伴有剧烈疼痛.从中医学理论分析,带状疱疹可因外界湿热之邪侵袭郁阻体内而发病,也可因情志因素使湿热邪气郁结体内而发病,与刘完素提出的"阳热怫郁"理论相合,其主要病机离不开"郁",具体可分为:情志不畅,郁从中生;水湿困阻,郁而生热;血气虚衰,郁滞化热.治疗可参照"阳热怫郁"理论中的宣、清、通三法共用来开通郁结之阳热邪气,协调内外,恢复机体正常生理状态.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24
-
基于"因虚、积冷、结气"理论探讨乳腺增生病病机特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本文以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的病因病机为切入点,从"因虚、积冷、结气"三个维度,探讨乳腺增生病的病机特点.论文通过分析"因虚、积冷、结气"的病机特点、内在关系以及与乳腺增生病的相关性后认为:妇人病之"因虚"多因肝脾肾亏虚、冲任失养,"积冷"多见于寒凝血郁(瘀)痰滞,"结气"乃情志不遂,疏泄失常;虚、积冷、结气三者密切关联,相互影响,并可互为因果;乳腺增生病的发生多以情志失和、寒凝血郁气结、冲任失养为病机特点,其与"虚、积冷、结气"同理;临床辨证应以虚实为切入点,虚则首责冲任,实以气滞痰凝血瘀(寒)为先,并以此指导临床诊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冠心病的中医认识与经方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4/8/17
冠心病为心血管领域的常见疾病,我国约有1 140万例冠心病患者,其患病率与病死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医学的一级、二级预防,介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干预下,其病死率虽有下降,但仍存在阿司匹林等药物抵抗、继发性硝酸甘油失效、介入术后乏力胸闷焦虑、冠心病合并高出血风险等问题,已成为现代医学亟待解决的临床关键科学问题.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在病因上,包括外感寒邪、情志内伤、禀赋不足、体虚劳伤等,这与现代医学中的交感神经活性、双心疾病状态、家族病史、心血管多代谢紊乱等因素密切相关.在病机上,包括气郁、痰浊、瘀血、火热、寒凝、正虚等证型.结合现代病理,气郁与焦虑抑郁状态等情志因素相关,痰浊与脂质代谢异常相关,瘀血与血液循环与凝血功能异常相关,火热与炎症反应相关,寒凝与免疫反应亢进相关,正虚与后期心力衰竭、合并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年老体虚相关.在经方治疗策略上,气郁推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痰浊推荐温胆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瘀血推荐血府逐瘀汤、桂枝茯苓丸,火热推荐小陷胸汤、三黄泻心汤,寒凝推荐枳实薤白桂枝汤,正虚推荐人参汤等.研究发现,在病机认识上,由于古今疾病谱变化以及体质差异,导致冠心病的核心病机从阳微阴弦的胸阳不振、"寒凝"为主,转变为"气郁""痰浊""痰瘀""火热"等,呈现出由寒到热,由虚到实的转变;在经方合方上,有规律可循,即某疾病的核心方证常固定性地与其他方证合方出现,这可能与疾病内在的病理生理机制的发展变化相关;在现代药理成果的临床运用上,根据团队"病机结合病理,药性结合药理"临证原则,大量经典名方的现代药理学研究有助于现代临床的"靶向"治疗;经方还有助于改善阿司匹林抵抗、氯吡格雷抵抗,介入术后焦虑,易合并高出血风险,冠脉临界病变的缺乏有效阻断、延缓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进展等临床难题.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创新认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临床疗效,进而推进经方治疗冠心病临证体系的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