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淡漠与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睡眠及认知功能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情感淡漠与运动症状、睡眠、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20年6—10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早期129例PD患者,其中男82例,女47例,应用修订情感淡漠评定量表(MAES)评定情感淡漠情况,将上述129例患者分为PD伴情感淡漠组67例(MAES>14分),PD不伴情感淡漠组62例(MAES≤14分)。同时收集年龄、性别、病程及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应用Hoehn-Yahr分期及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以及多导睡眠监测图、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分别评估早期PD患者的运动症状、睡眠及认知功能,探讨早期PD伴情感淡漠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与不伴情感淡漠组相比,伴情感淡漠组病程更长[ M( Q 1, Q 3)][5.0(3.0,7.0)年比3.0(2.0,5.0)年, P=0.006]、运动症状受累显著[20.0(10.0,28.0)分比14.0(8.5,23.0)分, P=0.047]。两组患者PSQI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完成多导睡眠图监测的33例患者中,与不伴情感淡漠组(16例)比较,伴情感淡漠的PD患者(17例)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潜伏期更长[150(124,184)min比87(57,133)min, P=0.035]、REM期周期性肢体运动更频繁( P=0.042),而REM睡眠比率( r=0.373, P=0.042)、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r=0.374, P=0.046)、氧减指数( r=0.409, P=0.025)与PD患者情感淡漠程度呈正相关。在认知评估中,伴情感淡漠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较重,MoCA总分与淡漠程度呈显著负相关( r=-0.231, P=0.017)。 结论:伴情感淡漠的早期PD患者存在以REM睡眠障碍为主的客观睡眠障碍,可对认知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ICU护士同情心疲乏现状与职业倦怠感及职业成就感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同情心疲乏现状与职业倦怠感与职业成就感的关系。方法:2018年1~12月应用护士同情心疲乏量表、职业倦怠感量表、职业成就感量表对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50名ICU护士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ICU护士同情心疲乏现状与职业倦怠感与职业成就感的关系。结果:ICU护士同情心疲乏总评分为(130.12±4.78)分,职业倦怠感评分为(27.68±4.58)分,职业成就感评分(52.36±5.40)分。不同工作年限、婚姻状况及身体状况的ICU护士在同情心疲乏、职业倦怠感上存在差异,不同职称护士及职业成就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ICU护士同情心疲乏总评分及其精神紧张、行为消极、热情丧失、情感淡漠、斗志丧失与职业倦怠感总评分呈正相关( P<0.05),而与职业成就感及各维度呈负相关( P<0.05)。 结论:ICU护士同情心疲乏较明显,且同情心疲乏与职业倦怠感与职业成就感有密切的关系。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减轻护士职业倦怠感,提高护士职业成就感来促进ICU护士身心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小卒中后情感淡漠发生率的动态变化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小卒中后情感淡漠发生率的动态变化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满足研究标准的106例急性小卒中(NIHSS≤3分)患者为研究组,10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淡漠评估量表(apathy evaluation scale,clinician version,AES-C)评估卒中后淡漠程度,分为小卒中后淡漠(minor post-stroke apathy mPSA)组与非卒中后淡漠(non post-stroke apathy NPSA)组,于发病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进行随访,进行AES-C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改良Rankin Scale量表(mRS)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分析小卒中后淡漠的发生率及其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比较mPSA组与NPSA组相关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中淡漠的发生率(35.1%)明显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mPSA组MRS评分在卒中后1个月[(1.06±0.86)分]、3个月[(1.18±0.97)分]、6个月[(1.09±0.85)分]、9个月[(1.11±0.71)分]、12个月[(1.11±0.72)分],与NPSA组1个月[(1.00±0.89)分],3个月[(0.95±0.83)分]、6个月[(0.97±0.87)分]、9个月[(1.00±0.80)分]、12个月[(1.03±0.79)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mPSA组MBI评分在卒中后1个月[(92.42±5.75)分]、3个月[(91.32±5.81)分]、6个月[(91.71±5.14)分]、9个月[(91.67±4.78)分]、12个月[(91.14±5.01)分],与NPSA组1个月[(91.97±5.79)分]、3个月[(92.42±5.64)分]、6个月[(92.29±5.67)分]、9个月[(92.07±5.46)分]、12个月[(92.12±5.35)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mPSA组SS-QOL评分在卒中后1个月[(135.09±26.88)分]、3个月[(132.71±24.91)分]、6个月[(134.31±26.63)分]、9个月[(135.89±24.86)分]、12个月[(138.77±27.83)分],低于NPSA组1个月[(183.79±24.80)分]、3个月[(183.77±24.18)分]、6个月[(181.80±26.62)分]、9个月[(179.86±28.92)分]、12个月[(179.98±29.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各随访时间点mPSA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小卒中后情感淡漠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在发病后12个月仍保持较高水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皮质脑电图联合深部电极监测在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致难治性癫痫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皮质脑电图(ECoG)联合深部电极监测在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Ⅱ型所致难治性癫痫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15例额叶FCDⅡ型所致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ECoG联合深部电极持续动态监测并定位致痫灶,指导手术切除FCD病灶的范围、深度及周边致痫灶。术后采用Engel分级评估疗效。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FCD病变处ECoG及深部电极均监测到持续或阵发性尖波、棘波、棘慢复合波;深部电极在FCD周边正常脑组织中亦监测到尖波、棘慢复合波等癫痫样放电,但放电频率较FCD区域减少。依据实时监测结果,采取单纯切除异常病灶5例,切除异常病灶+周围异常放电皮质7例,切除异常病灶+周围异常放电皮质+胼胝体前部切开3例。患者术后情感淡漠、语言不流利、一侧肢体轻偏瘫各3例,均为暂时性并发症,于2个月内恢复。无术后急性癫痫发作的病例。术后MRI显示FCD病灶完全切除12例,部分残留3例。病理学结果:FCDⅡa型6例,FCDⅡb型9例。15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26.5±8.9)个月(14~62个月),Engel分级Ⅰ级10例,Ⅱ级4例,Ⅲ级1例。结论:术中采用ECoG联合深部电极持续动态监测能准确定位致痫灶的范围及深度,适合在FCDⅡ型所致难治性癫痫患者手术中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胆源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并发韦尼克脑病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若不尽早行胆囊切除或胆总管取石术等病因治疗,可导致反复发作,并可继发严重的并发症。本例患者在外院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轻症ABP",治疗好转后仍反复发作。患者因出现乏力、情感淡漠伴复视和耳鸣等症状至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经多学科讨论后诊断为ABP并发韦尼克脑病,给予相应对症治疗,并进行饮食、康复训练等指导后,患者神志清楚,四肢活动正常,一般情况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舞蹈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和情绪状态影响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系统评价舞蹈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和情绪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系统检索1995年1月至2019年1月10日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Ovi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电子数据库,收集舞蹈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和情绪状态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由2名评审员独立地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5.3版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167例患者资料,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舞蹈训练可以有效缓解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状[SMD=-0.75,95%CI(-1.41,-0.10), P=0.02],提高蒙特利尔认知测验(MoCA)评分[WMD=2.05,95%CI(0.87,3.23), P=0.0007]和额叶功能量表(FAB)评分[WMD=1.41,95%CI(0.49,2.33), P=0.003]。但尚不能证明舞蹈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情感淡漠[SMD=-0.45,95%CI(-1.44,0.54), P=0.37]。 结论:舞蹈训练可以有效缓解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及提高认知功能,但对情感淡漠的疗效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急性扣带回梗死:21例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急性扣带回(cingulate cortex, CC)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及转归。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2月至2022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CC梗死患者,根据梗死部位分为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C)梗死组和后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 PCC)梗死组。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卒中危险因素、影像学检查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结果。发病后1个月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短期转归评价。结果:共纳入21例急性CC梗死患者,男性12例(57.14%),年龄(67.14±12.36)岁(范围45~89岁)。ACC梗死16例(76.19%),其中单侧CC梗死13例(81.25%),临床表现主要为情感淡漠、注意力下降以及执行功能障碍等;PCC梗死组5例(23.81%),均为单侧起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和视空间障碍。21例患者中,18例(85.71%)患者伴有≥2种血管危险因素,13例(61.90%)伴有≥3种血管危险因素,其中以高血压最为常见(90.48%);19例(90.48%)病因为大动脉粥样硬化,2例(9.52%)为心源性栓塞。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 Z=4.07, P<0.01)。随访时16例(76.19%)转归良好,5例(23.81%)转归不良,且无一例死亡。 结论:ACC和PCC梗死主要表现为不同形式的认知损害。CC梗死若诊疗及时,总体转归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情感迟钝在精神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情感迟钝主要表现为对积极和消极情绪的麻木感,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或不关心曾经很重要的事情,对工作、社交和家庭生活产生影响,并可能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及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减少。目前关于情感迟钝的相关研究较少,既往文献中在描述情感障碍的类似症状时,将情感淡漠与情感迟钝交替使用。本文中对常见精神疾病与情感迟钝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阐述情感迟钝症状的评估工具、神经生物学机制及治疗方式,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全面的认识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帕金森病淡漠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淡漠是帕金森病重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与运动症状及多种非运动症状相关,对帕金森病预后有一定预测意义。目前认为帕金森病淡漠的机制为前额叶-基底节神经环路多巴胺能神经元损害,但是具体发生机制仍待阐明。近年来神经影像学结合不同的分析方法被应用在帕金森病淡漠机制的研究,能客观、间接地反映大脑结构和功能活动异常,为解释其机制提供一定线索,本文对帕金森病淡漠的神经影像学进展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归因训练在儿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归因训练对儿科护士同情心疲乏和身心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9—12月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324名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2名。对照组儿科护士进行常规工作和日常学习,而干预组儿科护士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归因训练进行干预,干预3个月后采用护士同情心疲乏量表和康奈尔健康问卷调查两组儿科护士的同情心疲乏和身心健康水平。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护士同情心疲乏量表总分为(93.31±12.48)分,低于对照组的(110.71±13.57)分,且干预组的热情丧失、精神紧张、情感淡漠、行为消极、斗志丧失以及能力怀疑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的康奈尔健康问卷总分为(15.78±3.46)分,低于对照组的(20.63±4.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归因训练可降低儿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改善护士的身心健康水平,提升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