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及心理痛苦感知的纵向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了解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及心理痛苦感知变化,为临床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纵向质性研究的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住院胃癌患者14例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对资料进行横断面和纵向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12个亚主题:对症状的感知(对胃肠道症状重视不足、既往症状经历的影响、对日常生活影响最大而非最严重症状),认知中的因果推理(成因多元化、无法客观评价自我效能、将症状归因于可控因素),始终存在负性情绪(对罹患胃癌需要手术治疗的恐惧、对术后恢复的担忧、对无法回归正常社会生活的沮丧),无效应对后的知识需求(采取回避行为、对术前照护知识的需求、对康复知识的需求).结论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及心理痛苦感知复杂且呈现动态变化,护理人员应关注和分析其变化过程,满足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时期的照护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表情分析技术在监管场所精神障碍者暴力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究精神障碍者暴力攻击行为与其情绪之间的联系,评价表情分析技术在监管场所内精神障碍者暴力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暴力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39例监管场所男性精神障碍者,采用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暴力历史、临床、风险评估量表中文版,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和简明精神病量表,评估受试者的暴力风险、认知功能、精神症状及严重程度,对受试者进行情绪唤醒并记录唤醒前、唤醒后及唤醒过程中的情绪及表情动作单元强度,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唤醒前、唤醒后及唤醒过程中的情绪和表情动作单元强度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计算7种基础情绪表情强度与评估量表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 受试者的悲伤、惊奇和惧怕3种情绪在不同时间段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内侧眉毛提起动作单元强度在诱发情绪前后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愤怒情绪强度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均与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眉毛提起、眼睑收紧、上眼睑提起等眼部动作单元可以作为识别暴力攻击行为相关的负性情绪(如悲伤、愤怒)的有效动作单元,表情分析技术可作为辅助手段应用于监管场所内精神障碍者的潜在暴力风险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中青年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社会疏离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构建中青年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社会疏离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以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为指导,通过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半结构性访谈及横断面调查,分析影响其社会疏离的促进和阻碍因素及需求,构建中青年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社会疏离干预方案.按住院病区将78例中青年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随访,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社会疏离干预方案至出院后4周.结果 对照组39例、试验组36例患者完成研究.干预后,试验组社会疏离及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感知社会支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中青年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社会疏离干预方案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感知社会支持水平,降低社会疏离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青少年抑郁症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抑郁症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始于青春期.青少年抑郁症常导致学业失败、同伴关系不佳、行为问题、家庭及社会关系冲突,甚至自杀等不良后果,早期预防和积极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能定量评价脑白质微结构,构建结构网络,可用于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脑白质异常与症状、年龄、性别等临床变量的相关性.青少年抑郁症扩散张量成像研究显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存在胼胝体、扣带束及钩状束等多个白质纤维束微结构异常,前额叶-纹状体环路、前额叶-边缘系统神经环路受损,且与记忆、情绪调节、奖励处理、认知加工等密切相关,与成人抑郁症中的发现一致.本研究对扩散张量成像的成像原理、数据处理方法及在青少年抑郁症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音乐疗法对卒中后失语患者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评价音乐疗法对卒中后失语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等9个数据库中关于音乐疗法治疗卒中后失语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使用Cochrane 5.1.0手册评估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2篇研究,包括82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音乐疗法显著改善了卒中后失语患者的自发言语[SMD=0.60,95%CI(0.40,0.80),P<0.01]、听理解能力[SMD=0.49,95%CI(0.32,0.67),P<0.01]、复述能力[SMD=0.77,95%CI(0.60,0.94),P<0.01]、命名能力[SMD=0.54,95%CI(0.29,0.78),P<0.01]、沟通交流能力[SMD=0.40,95%CI(0.02,0.78),P<0.01]、抑郁情绪[SMD=-0.75,95%CI(-1.10,-0.40),P<0.01],在改善失语严重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82,95%CI(-0.26,1.90),P=0.14].结论 音乐疗法有助于改善卒中后失语患者的自发言语、听理解能力、复述能力、命名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及抑郁情绪,但未能改善患者的失语严重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虚拟现实技术对癌症患者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对癌症患者疼痛、焦虑、认知功能、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PsycINFO和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VR技术应用于癌症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 2023 年 3 月.由2 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的筛选、评价和信息提取,采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 9 篇文献,包括 72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VR技术可减轻癌症患者的疼痛程度[SMD=-1.31,95%CI(-1.96~-0.66),P<0.001],缓解焦虑情绪[SMD=-0.96,95%CI(-1.62~-0.31),P=0.004],改善认知功能[SMD=3.37,95%CI(1.74~5.00),P<0.001],提高患者生活质量[SMD=0.67,95%CI(0.38~0.96),P<0.001],但对上肢功能的影响尚不明确[SMD=-0.57,95%CI(-1.40~0.26),P=0.18].结论 VR技术可减轻癌症患者的疼痛程度,缓解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但对上肢功能的影响尚不确定.由于本研究部分结果存在异质性,未来仍需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VR技术对癌症患者的干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医联体模式下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在门诊高血压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医联体模式下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在门诊高血压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多学科门诊及北京市朝阳区大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属社区为我院医联体)就诊的18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91例)和对照组(8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按照医联体模式开展6个月的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采用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治疗依从性(采用高血压病治疗依从性评价量表)、2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饮食管理、用药管理、病情监测、运动管理、工作与休息、情绪管理6个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遵医服药行为、不良服药行为、日常活动管理行为及烟酒嗜好4个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2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医联体模式下微信平台提供了规范、一致、连续、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提高门诊高血压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暴露反应预防治疗强迫症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暴露反应预防(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ERP)对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EBSCO、Cochrane Library、Embase、Science Direct、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维普全文数据库,搜集ERP治疗OCD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以耶鲁-布朗强迫量表作为主要结局指标,焦虑、抑郁情绪量表作为次要结局指标,同时对纳入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采用Review Manager 5.3和Stata 16.0软件对所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篇文献,共计1 239例患者,其中ERP组599例,对照组64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改善患者强迫症状,ERP组显著优于空白对照(MD=-6.55,95% CI:-8.75~-4.35, P<0.001),也显著优于氯丙咪嗪(MD=-5.88,95% CI:-8.20~-3.56, P<0.001),但与CBT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21,95% CI:-1.62~2.04, P=0.82),且在干预后的随访期内ERP和CBT的疗效无差异(MD=0.41,95% CI:-2.45~3.27, P=0.78)。对改善患者抑郁情绪,ERP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SMD=-0.45,95% CI:-0.74~-0.17, P=0.002),但与CB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05,95% CI:-0.27~0.16, P=0.62)。对改善患者焦虑情绪,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7,95% CI:-0.56~0.23, P=0.41)。 结论:ERP在改善OCD患者的强迫症状、抑郁情绪方面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但对于改善焦虑情绪,随访期内保持长期疗效未得到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联合心理疏导在孕产妇门诊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认知护理联合心理疏导在孕产妇门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产检的孕产妇162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81例,行常规门诊产检护理,观察组8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强化认知护理联合心理疏导,对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检次数、孕期体重增幅、产程检查配合情况及缓解分娩疼痛技巧应用等产前认知行为均优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巨大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各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焦虑(SAS)及抑郁(SDS)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强化认知护理联合心理疏导方式为孕产妇开展门诊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可缩短产妇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并有利于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可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辩证行为治疗对精神障碍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辩证行为治疗(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作为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第三浪潮"的重要代表一直备受关注。自1993年治疗手册问世以来,DBT已经在世界多个国家的门诊、社区和医院等多种治疗环境中广泛传播,并应用于各种精神障碍的诊疗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DBT对多种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有明确疗效,尤其是与情绪调节相关的临床问题。现就DBT在精神障碍治疗中的疗效研究进行汇总与评价,并且讨论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