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拟现实技术治疗对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睡眠结构及神经心理特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治疗对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睡眠结构及神经心理特征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51例慢性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意愿分为VR联合药物治疗组( n=26)与单纯药物治疗组( n=25)。单纯药物治疗组患者采用非苯二氮卓类药物联合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VR联合药物治疗组患者在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添加每周5 d、每天30 min的VR技术治疗。治疗前、治疗6周后应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评估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焦虑抑郁情绪,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听觉词语学习测试(AVLT)、数字广度测试(DST)、连线测试(TMT)、Stroop色词测试A/B/C、线方向判断(JLO)、数字符号转换测试(SDMT)评估总体及单项认知功能,采用基于心肺耦合技术的便携式睡眠监测仪(PSM)-100A评估睡眠结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VR联合药物治疗组患者自身治疗前后主观睡眠质量、神经心理特征和睡眠结构的差异。 结果:(1)治疗6周后,与单纯药物治疗组相比,VR联合药物治疗组患者的PSQI、ISI及HAMD、HAMA评分明显降低,AVLT-即刻回忆总分及AVLT-短时延迟回忆评分、长时延迟回忆评分、再认评分明显升高,TMT-A、TMT-B用时明显缩短,DST-倒背评分、SDMT评分明显升高,高频耦合带(HF)睡眠比例明显升高,低频耦合带(LF)睡眠比例、LF/HF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与治疗前相比,治疗6周后VR联合药物治疗组患者的PSQI、ISI及HAMD、HAMA评分明显降低,AVLT-即刻回忆总分及AVLT-短时延迟回忆评分、长时延迟回忆评分、再认评分明显升高,TMT-A、TMT-B用时明显缩短,DST-顺背、倒背评分明显升高,JLO、Stroop色词测试A/B/C和SDMT评分明显升高,HF睡眠比例明显升高,LF睡眠比例、LF/HF值明显降低,觉醒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VR技术联合药物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慢性失眠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和睡眠结构、减轻抑郁焦虑情绪、改善记忆力和注意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美沙酮维持治疗对海洛因依赖患者注意偏向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herapy,MMT)对海洛因依赖患者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2018年1-9月,选取淮南市第四人民医院MMT门诊的患者(MMT组)38例及淮南市社区的男性健康志愿者32例健康对照(health control,HC)组,均进行情绪词Stroop任务评估,观察比较两组注意偏向的差异。结果:在Stroop任务中线索词错误数方面,MMT组错误数低于HC组[0.75(2,5)比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184, P=0.029);MMT组与HC组在点、中性词错误数以及点、中性词、线索词反应时间方面[1(0,4)比1(0,2);3(2,5)比2(2,3);(1 055.14±303.50)ms比(985.40±173.71)ms,(1 126.89±347.82)ms比(1022.76±173.62)ms;(1 188.53±371.80)ms比(1 113.23±225.11)m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Z=-1.331, P=0.183; Z=-1.723, P=0.085; t=1.150, P=0.254; t=1.539, P=0.129; t=1.001, P=0.320);美沙酮剂量及服药时间长短组间注意偏向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MMT患者对海洛因线索存在注意偏向,MMT时间和剂量对患者注意偏向并无显著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情绪状态对大学生注意控制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在单一和双重注意控制任务中不同情绪状态对大学生注意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2022年3—5月,招募新疆师范大学28名大学生为被试,使用情绪图片启动被试的积极、消极和中性情绪状态,随后考察被试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双选择Oddball+Stroop"任务中的注意控制能力差异。试验设计为3(情绪状态:中性情绪、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4(任务类型:基线任务、单一反应抑制、单一干扰抑制和双重注意控制任务)的被试内设计,E-prime软件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和错误率。采用SPSS 21.0对28名被试的反应时和错误率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情绪状态与任务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 F(6,22)=2.70, P<0.05];情绪状态主效应不显著[ F(2,26)=0.79, P=0.461];任务类型主效应显著[ F(3,25)=28.46, P<0.001],基线任务、单一干扰抑制任务、单一反应抑制任务、双重注意控制任务的平均反应时两两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在单一反应抑制任务中,积极情绪状态[(499.62±72.09) ms]和消极情绪状态下的反应时[(521.52±86.39) ms]均显著长于中性情绪状态下的反应时[(475.43±76.38) ms,均 P<0.05],消极情绪状态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积极情绪状态下反应时( P<0.05);基线任务、单一干扰抑制任务、双重注意控制任务中被试在3种情绪状态下的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单一注意控制任务中,积极和消极情绪状态对大学生的反应抑制能力均产生情绪干扰效应,其中消极情绪状态的干扰效应更明显;在双重注意控制任务中情绪干扰效应消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高自杀意念与低自杀意念重性抑郁障碍患者情绪冲突及认知融合差异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高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与低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冲突效应及认知融合差异。方法:采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eck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Chinese version,BSI-CV)、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认知融合问卷(cognitive fusion questionnaire,CFQ)进行测评,应用2×2×2词-面孔Stroop任务混合试验设计,使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高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 n=22)和低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 n=22)完成情绪面孔判断任务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以两组被试( n=44)的BSI-CV得分为因变量,高兴面孔的反应时、愤怒面孔的反应时、面孔词一致的反应时、面孔词不一致的反应时、BDI得分和CFQ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高自杀意念和低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在词-面孔Stroop任务下都会产生情绪冲突效应,即相对于面孔词不一致条件,抑郁症患者在面孔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更短[(707.19±128.79) ms, (793.55±148.33)ms, F(1,41)=11.38, P<0.01, ηp2=0.217]、正确率更高[(95.85±4.50)%,(84.77±11.54)%, F(1,41)=6.06, P<0.05, ηp2=0.129]。面孔词一致条件下,高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反应时长于低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803.69±91.35) ms, (610.69±78.13)ms, P<0.01]。面孔的表情类型主效应不显著,即高自杀意念与低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未对高兴面孔或愤怒面孔表现出注意偏向[ F(1,41)=0.68, P=0.413, ηp2=0.016]。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得分、认知融合得分、面孔词不一致的反应时正向预测BSI-CV得分( β=0.40、0.29、0.29,均 P<0.05)。 结论:高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较低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认知融合程度有差异,情绪识别无差异;面孔词不一致的反应时、认知融合得分和抑郁得分对自杀意念得分有正向预测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抑郁症患者情绪Stroop和记忆再认的认知加工特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在语义情绪和记忆再认中的认知加工特征。方法:对36例抑郁症男性患者和36例体检健康男性进行语义情绪Stroop任务和记忆再认测验,采用SPSS 18.0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析两组在认知加工中注意和记忆的成绩表现。结果:语义情绪Stroop中抑郁组对情绪词的反应时长于对照组[ F(1,70)=7.03, P=0.008],且抑郁组对负性词的反应时[(579.55±141.62)ms]长于中性词[(565.66±132.60)ms, P=0.003]和正性词[(563.09±138.88)ms, P<0.01]。记忆再认中抑郁组对情绪词的反应准确度均高于对照组[ F(1,70)=23.15, P<0.01]。抑郁组对负性词(0.50±0.32)的反应准确度高于正性词[(0.32±0.21), P=0.006]和中性词[(0.33±0.23), P=0.007]。抑郁组对负性词(1.46±0.40)具有保守反应偏向( P<0.01),比中性词[(0.63±0.24), P<0.01]和正性词[(0.57±0.27), P<0.01]反应偏谨慎保守。 结论:抑郁症患者在语义信息加工中存在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记忆再认中存在负性记忆偏向的加工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者认知损害与脑血流灌注改变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的认知障碍、脑血流灌注改变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纳入2015年6月至2019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恢复期抗NMDAR脑炎患者15例和健康对照(HC)15名,接受神经心理学评估其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灌注成像扫描评估其脑血流灌注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1)抗NMDAR脑炎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得分低于健康对照组[(26.5±2.5)分比(28.6±1.9)分, P=0.015],在记忆、注意、语言、执行功能得分方面也均低于健康对照组( P<0.05),在临床症状、生活能力及精神情绪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抗NMDAR脑炎患者全脑总脑血流量(CBF)明显低于HC组(0.949±0.028比0.953±0.025, P=0.001),双侧额下回三角部/岛盖部及左侧中央前回CBF明显低于HC组,左侧颞下回及左侧梭状回CBF明显高于HC组( P<0.05)。(3)抗NMDAR脑炎患者左侧中央前回CBF与Stroop色词测验-字呈负相关( r=-0.68, P=0.005);左侧梭状回CBF与Stroop色词测验-字( r=0.62, P=0.015)及彩色数字连线实验-A( r=0.81, P<0.001)呈正相关,与中文听觉词语学习测试-即刻( r=-0.59, P=0.020)及言语流畅性测验-动物( r=-0.58, P=0.024)呈负相关。 结论:抗NMDAR脑炎患者存在记忆、语言、注意和执行功能等认知功能障碍并与脑血流灌注改变相关,脑血流灌注可以作为抗NMDAR脑炎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的指标,改善恢复期患者脑血流有可能对认知恢复有促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状态-特质焦虑水平Wilson病患者的注意偏向特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患者不同状态-特质焦虑水平的注意偏向特征。方法:采用情绪Stroop范式及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评估49例WD患者焦虑水平及注意偏向变化特点。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注意偏向反应时的影响因素。 结果:(1)WD患者高特质焦虑组分别在正性、负性及中性词刺激下测得的反应时[分别为(867.0±172.1)ms、(877.0±167.7)ms、(898.4±169.8)ms]明显高于低特质焦虑组[分别为(771.9±128.9)ms、(770.9±110.4)ms、(778.4±120.1)ms],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83,-2.605,-2.847,均 P<0.05)。高状态焦虑组分别在正性、负性及中性词刺激下的反应时[分别为(866.9±171.9)ms、(867.8±173.8)ms、(889.8±173.5)ms]高于低状态焦虑组[分别为(771.9±129.2)ms、(780.4±109.3)ms、(787.3±123.0)ms],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77,-2.116,-2.378,均 P<0.05)。(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特质焦虑总分( B=4.584、4.671、5.376, P=0.020、0.015、0.008)及年龄( B=9.314、7.864、7.505, P=0.002、0.008、0.014)是正性、负性情绪词及中性词刺激下反应时的影响因素。 结论:焦虑情绪会导致WD患者表现出更多的负性注意偏向,且特质焦虑能够显著预测注意偏向的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情绪任务在情感障碍中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27
情绪任务(emotional task)是研究情感障碍(affective disorder)注意偏向和情感功能中的主要手段之一.基于情绪任务下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的相关研究表明,面部情绪识别任务、情绪stroop任务以及情绪诱导任务结合fNIRS技术在情感障碍诊断、治疗中具有临床价值,情感障碍患者注意功能和情绪处理存在的缺陷与左侧前额叶皮质异常激活有关,特别是脑激活模式的差异与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症状有关.使用fNIRS研究情绪任务的未来方向重点在联合多种神经影像学手段进行大样本纵向队列研究以获得更加客观的诊疗依据,以及对比不同情绪刺激材料所激活区域的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行为与事件相关电位的机器学习重度抑郁识别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重度抑郁症(MDD)是一种由于先天基因异常或后天环境突变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心境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经济均会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寻找更为有效且客观的辅助诊断生理指标以及更为有效的MDD辅助诊断方法对其早期诊断与防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情绪脸-词Stroop任务,通过采集被试的行为数据及事件相关电位(ERP)数据,使用传统机器学习、集成学习及深度学习方法对31名重度抑郁患者和31名健康对照个体进行研究,以准确率(ACC)、F1分数(F1-score)、召回率(Recall)、特异率(Specificity)、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等6个指标作为不同分类方法的评价指标,按照7∶2∶1的比例将数据集随机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及测试集.该过程被重复10次,最终的分类结果为10次的平均值±标准差.重度抑郁识别所使用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可以从数据中自动学习和提取特征,在重度抑郁识别正确率达89.76%±19.18%;基于ERP数据的研究发现,CNN在6个指标下均得到了最优结果,其中重度抑郁识别正确率达90.71%±14.17%;所提出的基于行为及ERP数据的多模态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行为脑电并行时序卷积神经网络(BEPTCNN),其在重度抑郁识别中准确率可达95.48%±7.31%.行为及ERP数据均可作为重度抑郁辅助诊断的有效生理指标,所提出的BEPTCNN模型有望成为重度抑郁诊断辅助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老年轻度认知损害患者抑郁情绪与认知功能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抑郁情绪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6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根据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分分为伴抑郁MCI组(53例)和无抑郁MCI组(53例),以及同期就诊的53例认知功能正常的抑郁患者(抑郁组)和53例无认知功能障碍且无抑郁的对照者(对照组).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价整体认知功能,Rey-Osterrieth复杂图形测验(ROCFT)和画钟测验(CDT)评价视空间能力,逻辑记忆测验(LMT)和听觉词汇学习测验(AVLT)评价记忆力,Stroop色词测验(SCWT)和连线测验(TMT)评价注意力和执行功能,词语流畅性测验(VFT)和Boston命名测验(BNT)评价语言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Pearson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探讨抑郁情绪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4组受试者各项神经心理学测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伴抑郁MCI组MMSE和MoCA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00)、抑郁组(均P=0.000)和无抑郁MCI组(均P=0.000);伴抑郁MCI组ROCFT-临摹和回忆、CDT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00)、抑郁组(均P=0.000)和无抑郁MCI组(均P=0.000);伴抑郁MCI组和无抑郁MCI组LMT-即刻回忆和延迟回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0,0.000,0.002,0.001)和抑郁组(P=0.000,0.000,0.040,0.043),伴抑郁MCI组LMT-延迟回忆评分低于无抑郁MCI组(P=0.030);伴抑郁MCI组AVLT-即刻回忆、短延迟回忆、长延迟回忆和再认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00)、抑郁组(均P=0.000)和无抑郁 MCI 组(P=0.009,0.003,0.017,0.001);伴抑郁 MCI 组 SCWT-A、SCWT-B 和 SCWT-C、TMT-A 和TMT-B 完成时间长于对照组(P=0.001,0.000,0.000,0.000,0.000)、抑郁组(P=0.008,0.001,0.001,0.001,0.001)和无抑郁 MCI组(P=0.001,0.000,0.000,0.000,0.004),SCWT-A、SCWT-B和SCWT-C正确个数少于对照组(P=0.003,0.008,0.001)和抑郁组(P=0.016,0.031,0.002),而 SCWT-A 和 SCWT-C 正确个数少于无抑郁MCI组(P=0.003,0.008);伴抑郁MCI组VFT-动物和蔬菜、BNT正确个数少于对照组(均P=0.000)、抑郁组(P=0.016,0.003,0.000)和无抑郁 MCI组(P=0.010,0.005,0.000);伴抑郁 MCI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0)、抑郁组(P=0.001)和无抑郁MCI组(P=0.000),抑郁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4)和无抑郁MCI组(P=0.001);对照组和无抑郁MCI组的GDS评分低于抑郁组(均P=0.000)伴抑郁 MCI组(均P=0.000).相关分析显示,GDS评分与 MMSE(r=-0.300,P=0.000),MoCA(r=-0.357,P=0.000),ROCFT-临摹(r=-0.192,P=0.006)和回忆(r=-0.142,P=0.044),CDT(r=-0.171,P=0.015),LMT-即刻回忆(r=-0.213,P=0.002)和延迟回忆(r=-0.193,P=0.005),AVLT-即刻回忆(r=-0.159,P=0.021)、短延迟回忆(r=-0.161,P=0.020)和长延迟回忆(r=-0.137,P=0.047),以及SCWT-A(r=-0.156,P=0.025)、VFT-动物(r=-0.271,P=0.000)和蔬菜(r=-0.145,P=0.038)、BNT(r=-0.194,P=0.005)正确个数呈负相关;与 SCWT-A(r=0.162,P=0.020)、SCWT-B(r=0.189,P=0.007)、SCWT-C(r=0.184,P=0.009)、TMT-A(r=0.189,P=0.006)完成时间和 ADL评分(r=0.367,P=0.000)呈正相关.结论 轻度认知损害伴抑郁情绪患者存在更广泛、更严重的认知域损害,临床照料轻度认知损害患者时应关注其情绪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