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探讨感冒清热片抗肺损伤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体内实验方法探讨感冒清热片抗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Genecards等数据库,筛选感冒清热片治疗肺损伤的潜在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 3.9.0 软件构建"中药-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并用生物信息云平台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建立蛋白互作(PPI)网络,并与"中药-有效成分-靶点"网络进行交集分析,筛选关键靶蛋白.将关键靶蛋白和有效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建立肺损伤小鼠模型验证感冒清热片对关键靶标蛋白的作用.结果 共筛选出感冒清热片治疗肺损伤的作用靶点 707 个,对应11 味中药中 107 种化合物.利用构建的"中药-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发现感冒清热片可能通过豆甾醇、芦丁、金合欢素等有效成分对前列腺素G/H合成酶 1(PTGS1)、雄激素受体(AR)、乙酰胆碱酯酶(ACHE)等作用靶点进行调控.利用PPI网络发现SRC酪氨酸激酶(SR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 3(STAT3)等核心靶点.通过PPI网络与"中药-有效成分-靶点"网络交集分析,筛选出关键靶标蛋白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1(CDK1)、CDK2、EGFR、雌激素受体 1(ESR1)和SRC.分子对接研究显示,感冒清热片中的豆甾醇、芦丁、金合欢素分别与CDK1、CDK2、EGFR、ESR1、SRC有较好的结合能力.体内实验发现感冒清热片可剂量依赖性地减轻肺损伤小鼠的肺组织损伤、炎性浸润,降低TNF-α、IL-1β、IL-6 的含量,增强CDK1、CDK2 的表达,降低EGFR、ESR1 和SRC的表达.结论 感冒清热片对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其所含的豆甾醇、芦丁、金合欢素等关键活性成分,作用于CDK1、CDK2、EGFR、ESR1、SRC等关键靶标蛋白,调控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癌症途径、钙信号通路等关键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产前超声诊断右侧面横裂伴耳畸形及多发副耳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孕妇,29岁,孕25周,孕1产0,试管婴儿,孕6 +2周,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偏低(具体不详),予肌注黄体酮保胎治疗2周,口服地屈孕酮等保胎治疗至孕12周停药,因溶栓二聚体升高,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至14孕周停药,未行早期唐氏筛查,中期唐氏筛查提示低风险,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提示21、18、13-三体为低风险。孕5周发现甲状腺功能低下,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孕早期无阴道流血、下腹痛、感冒发热、放射线接触史、接触化学毒物等病史,夫妇亦无遗传性疾病。21孕周在我院行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因胎儿位置关系,三维成像仅显示左半侧脸,孕妇对面部三维成像不满意,遂26孕周再来我院行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动态观察胎儿右侧口角可见裂隙,长约10 mm(图1,2);左侧口角可视条件下未见明显异常;右侧耳廓形态失常,上下径15 mm,位置稍低、前移,对比左侧观察未见明显外耳道结构;左侧耳廓形态位置未见明显异常,上下径约21 mm,外耳道可见(图3~5);右侧耳门处可见几个大小约4 mm×3 mm赘生物;左侧耳门处及腮部均可见一个大小约5 mm×2 mm的赘生物(图6,7);仔细观察未发现羊膜束带,羊水量正常。超声诊断:胎儿口角处异常声像,考虑面横裂畸形;胎儿右耳形态、位置异常,考虑小耳畸形,耳低位(外耳道结构不清);胎儿双侧耳前赘生物,考虑为副耳。孕妇及家人在产前多学科咨询后,决定放弃继续妊娠,在我院引产,引产后均得以证实(图8~10),征得孕妇及家属知情同意及伦理委员会批准,留其资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复方氨酚烷胺与氨茶碱联用致癫痫发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1例66岁男性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50余年,平素口服氨茶碱0.1 g、1或2次/d。因感冒后咳嗽、流涕自行口服复方氨酚烷胺1片、2次/d,并自行将氨茶碱加量至0.2 g、2次/d。用药3 d后患者无诱因突发意识不清、肢体抽搐,共发作6次。患者脑部磁共振成像和脑电图检查结果均正常;脑脊液检查结果可排除颅内感染的可能性。实验室检查示肌酸激酶(CK)1 574 U/L。给予氟哌啶醇、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布地奈德混悬液等试验性治疗,4 d后,CK 217 U/L,患者未再出现癫痫发作。考虑患者的癫痫发作与复方氨酚烷胺与氨茶碱联用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谱系疾病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女,46岁。因右眼视力下降伴闪光感10 d,于2019年4月10日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10 d前患者突发右眼视力明显下降伴闪光感,无眼红、眼痛,无全身其他不适。既往有膝关节炎病史5年,糖尿病病史2年,均未规律服药;否认感冒及其他病史。眼部检查:右眼视力眼前数指,矫正不能提高;左眼视力1.0。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4.9、14.7 mm Hg(1 mm Hg=0.133 kPa)。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正常;双眼玻璃体细胞(-)。眼底检查,双眼视盘边界清楚,中周部视网膜散在黄白色圆点状病灶,右眼后极部及左眼视盘周围黄白色改变(图1A)。眼底自身荧光(AF)检查,双眼黄斑区及中周部多处点片状强AF,右眼视盘及左眼视盘周围大片强AF(图1B)。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右眼视盘、黄斑区以及左眼视盘颞侧视网膜外核层、外界膜、椭圆体带和嵌合体区反射缺失;左眼黄斑中心旁局部椭圆体带及嵌合体区结构不清,反射模糊(图1C)。OCT血管成像检查,双眼视网膜表层血流密度降低,右眼为著(图1D)。视野检查,左眼生理盲点扩大,视野损害;右眼视力差未能检查(图1E)。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双眼动静脉充盈时间正常,早期后极部强荧光,晚期视盘荧光着染,右眼后极部大片荧光素渗漏,中周部视网膜多处片状强荧光素渗漏;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双眼后极部大片强荧光,晚期中周部多处"钱币状"弱荧光灶伴边缘环形荧光素渗漏(图1F~1I)。血常规、肝肾功能、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丙肝病毒、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红细胞沉降率、斑点试验、甲状腺功能七项、C反应蛋白、风湿三项、自身抗体谱、肿瘤常规均未见异常。PET-CT检查,体部、头部未见恶性病态征象。结合病史及眼部体征诊断:双眼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ZOOR)谱系疾病(AZOOR Complex)。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升降散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升降散的主要组成药物有僵蚕、蝉蜕、大黄、片姜黄四味,四药相伍,寒温并用、升降互济、透泄并举,共奏升清降浊、散风清热之功.升降散可用于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感冒、支气管哮喘等.但升降散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具体作用方式尚不明晰,研究较为零散,当前的研究多采用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试验和动物实验较少,对升降散中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较慢,药理作用研究不完善,涉及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血清药理学、网络药理学等研究较少.今后,应注意对升降散的用药组方规律、复方配伍机制、复方量效等予以明确;关注升降散有效成分通过灌肠、涂擦等外治法发挥治疗作用的情况;继续扩大临床应用范围,制定统一的疗效判定标准,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对照试验和动物实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垂体催乳素瘤规范化诊治——从一例垂体腺瘤伴催乳素水平轻度升高的病例谈起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男,40岁.主因垂体瘤术后9年,恶心、呕吐、纳差10 d入院.9年前因婚后不育就诊于北京某医院,查催乳素55.2 μg/L(正常值范围2.5~17.0 μg/L),无明显头痛及视力下降.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示垂体右侧低信号影,大小约12.6 mm×9.0 mm,伴鞍底骨质下陷,考虑垂体腺瘤可能性大,遂行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催乳素瘤.术后多次查催乳素水平正常,未评估垂体功能.1年前因发热、喘息就诊于北京某三级医院,发现血钠低(118 mmol/L),给予抗感染、补钠等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10 d前感冒后出现恶心、呕吐、纳差就诊于我院,查血压为106/86 mmHg(1 mmHg=0.133 kPa),血钠121.4 mmol/L、血钾4.12 mmol/L、葡萄糖4.74 mmol/L;8:00和16:00血清皮质醇均<25.7 nmol/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均<1.1 pmol/L;促甲状腺素(TSH)2.78 mU/L(正常值范围0.35~5.5 mU/L)、总T3 1.37 nmol/L(正常值范围1.01~2.95 nmol/L)、游离T3 3.18 pmol/L(正常值范围2.76~6.30 pmol/L)、总T4 94.1 nmol/L (正常值范围55.34~160.88 nmol/L)、游离T4 11.28 pmol/L (正常值范围10.42~24.32 pmol/L);睾酮8.19 nmol/L(正常值范围8.4~28.7 nmol/L)、雌二醇(E2)64.62 pmol/L(正常值范围<353.1 pmol/L)、黄体生成素(LH)3.71 IU/L(正常值范围1.5~9.3 IU/L)、卵泡刺激素(FSH)2.78 IU/L(正常值范围1.4~18.1 IU/L)、催乳素2.52μg/L(正常值范围2.1~17.7 μg/L);生长激素0.08 μg/L(正常值范围0.06~5.0 μ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28.9 μg/L;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试验:LH-15 min 2.74 IU/L,0 min 2.92 IU/L, 30 min 8.55 IU/L,60 min 8.68 IU/L,120 min 6.93 IU/L.垂体MRI显示,垂体瘤术后改变,后叶高信号存在.诊断:(1)垂体前叶功能低下;(2)垂体催乳素瘤术后.追问病史近3年体力较前下降,无性欲减退及性功能障碍.垂体瘤术后4年时育有一子.给予氢化可的松100 mg/d静脉滴注×2 d,症状明显改善后改为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出院时为2.5 mg, 2次/d.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颅咽管瘤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转归为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男,42岁,主因颅咽管瘤术后2年余,恶心、呕吐伴乏力15 d于2017年4月27日入院.患者2年余前因"视物模糊、视野缺损"诊断为"颅咽管瘤",予手术治疗,术后15 d出现乏力、纳差、倦怠等不适,查血尿皮质醇水平低,电解质示血钠减低,甲状腺功能提示TT3、TT4、FT3、FT4及TSH水平均降低,诊断腺垂体功能减退,予以泼尼松龙及左甲状腺素钠口服治疗,用药后症状缓解,复查电解质血钠恢复正常,据甲状腺功能结果调整左甲状腺素钠药物用量.1年前逐渐停用左甲状腺素钠,6个月前停用泼尼松龙.15 d前"感冒"后出现恶心、呕吐伴乏力,体温最高达39. 2℃,查血钾3. 4 mmo/L,血钠164 mmol/L,急诊以"高钠血症、颅咽管瘤术后"收入院.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及胃肠道疾病病史.入院查体:T 36.2 ℃,P 138次/min,R 19次/min,BP 92/78 mmHg.神清,精神差,胡须及腋毛、阴毛稀疏,无眼球凸出及瞬目减少,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甲状腺无肿大,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38次/min,律齐,腹部未见阳性体征.双下肢无水肿,手颤征阴性.诊断:(1)颅咽管瘤术后,腺垂体功能减退;(2)上呼吸道感染;(3)高钠血症.予以抗感染、补液治疗.化验血液分析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正常;尿液分析比重1.004,电解质提示钠155 mmol/L,氯116 mmol/L;尿酸474.58 μmol/L;甲状腺功能六项:TT34.98 nmol/L(正常参考值1.3 ~3.1 nmol/L),TT4154.9 nmol/L(66~181 nmol/L),FT325.46 pmol/L (3.1~6.8 pmol/L),FT462.04 pmol/L(12~22 pmol/L),TSH 0. 023 uIU/ml(0.27 ~4.2 uIU/ml),TPOAb 246.8 IU/ml ( <34 IU/ml);垂体激素提示FSH LH TSH减低,ACTH正常,PRL升高,Gh正常,血浆和尿皮质醇减低;垂体MR平扫+增强扫描印象"颅咽管瘤术后"改变.查TRAb 9.84 IU/L( <1.75 IU/L),甲状腺吸碘率升高,甲状腺彩超提示血流丰富.补充诊断Graves病,给予普奈洛尔片10 mg,3次/d,甲巯咪唑15 mg,1次/d治疗,6 d后复查甲状腺功能三项:TT31.78 nmol/L,TT4 87.76 nmol/L,TSH<0.005 μIU/mL;甲巯咪唑减量至5 mg,1次/d,7 d后再次复查甲状腺功能三项:TSH 0.005 μIU/ml,TT3 1.62 nmol/L,TT467.95 nmol/L,甲巯咪唑减量至2.5 mg,1次/d.1月后随访电解质正常,甲状腺功能六项TPOAB升高,余各项正常,患者无恶心、呕吐、乏力不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荆防败毒散加减治疗登革热疑似病例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病历摘要患者,男,51岁.初诊日期:2015年12月15日.主诉:反复发热畏寒2d.患者发病前14d出差马来西亚1周,有蚊虫叮咬史,同住当地舍友于2015年12月12日因“反复发热数天”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登革热.患者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达38.7℃,轻畏寒,无汗,头重如裹,眼塌不适,全身关节肌肉酸痛,疲倦乏力.自服三九感冒冲剂、布洛芬对症处理,服药后汗出上症好转,随后上症旋即复起,反复发热(体温38~39℃).刻诊:精神差,发热,畏寒较前加重,无汗,头重如裹、轻头痛,眼塌不适,鼻塞,无流涕,全身关节肌肉酸痛,腰及下肢较重,疲倦乏力,口微苦,眠浅时醒,纳差,无咽痛口渴,无咳嗽咳痰,无心悸、胸闷胸痛,无盗汗及体重改变,无恶心呕吐,小便稍无力感,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大便调.体温38.5℃,神清,颜面潮红略浮肿貌,眼睑结膜充血(++),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舌淡苔白厚边有齿痕,脉浮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3~2015年河北省部分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哨点监测病例中鼻病毒感染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探讨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在河北省部分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Febrile respiratory syndrome,FRS)哨点监测病例中的感染情况.2013~2015年,从河北省部分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哨点监测病例中采集标本792份,用多重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9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病原体进行筛查,HRV阳性标本再用RT-PCR方法扩增VP4/VP2靶基因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病原构成比位于前三位的病原分别是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HPIV),HRV和人流行性感冒病毒(Human influenza virus,Flu).HRV阳性标本73份,检出率为9.22%.其中HRV混合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有12份(12/73,16.44%),与HPIV的混合感染率最高.本研究发现,HRV感染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全部HRV感染病例的60.27%;没有明显的季节分布趋势;住院病例比门急诊病例检出率高;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HRV的检出率高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HRV在不同性别病例中检出率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共检测到HRV的20个血清型,其中A组HRV包括11个血清型,C组HRV包括9个血清型,B组HRV未检出.本研究显示,河北省存在HRV多个血清型的共循环,亟需加强河北省发热呼吸道症候群中HRV的监测,为HRV防控策略制订提供基础数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药肾毒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过对国内外报道的所有可能导致肾毒性的中药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为将来中药肾毒性的针对性研究提供依据.国外研究检索资源包括: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国内研究检索资源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检索的起止日期为建库到2017年1月1日,不对纳入的研究类型进行限定.共纳入28篇英文文献,报告的具有肾毒性风险的单味中药或方剂共97种,其中6种具有肾毒性风险的中药文献量较多,分别为:马兜铃酸类中药(5篇)、雷公藤(4篇)、丁公藤(2篇)、大黄(2篇)、麻黄(2篇)、苍术(2篇),其余的91种中药均仅有1篇文献报道其具有肾毒性风险.CDFA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报告的肾毒性风险的中药有16种,包括感冒清片(胶囊)、珍菊降压片、雷公藤制剂、维C银翘片、穿琥宁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清开灵注射剂、莲必治注射液、含青木香的中药汤剂、冠心苏合丸、舒肝理气丸、二十五味松石丸、含广防己的中药汤剂、含朱砂莲的中药颗粒剂、感冒通(片剂)、龙胆泻肝丸.目前,除了马兜铃酸类中药,报告最多的具有肾毒性风险的中药是雷公藤制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