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UTAUT模型的医生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采纳意愿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究医生对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aid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ADTS)的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厘清ADTS推行的重要环节,进而提出优化技术、管理的建议.方法 在整合型技术接受使用模型的基础上添加感知风险、认知信任、法律监管等因素设计问卷,在预调研修正后对226份正式回收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假设检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得到医生ADTS采纳意愿关系链模型.结果 绩效期望、认知信任、社会影响对医生的行为意愿产生直接正向影响,其中社会影响的作用效果最大;促成因素、法律监管等存在间接影响.研究还发现,使用过ADTS的医生在绩效期望、努力期望、学习适应性等多方面赋分较高.结论 落实ADTS应用应重视培训科普、建立运维体系、完善风险责任规制,需要多方合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联合感知绩效模型管理对急诊输液室管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联合感知绩效模型管理对急诊输液室管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10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460例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3~6月收治的2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0年7~10月收治的23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输液管理,观察组采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联合感知绩效模型管理.对实施前后管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士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联合感知绩效模型管理能有效降低急诊输液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士工作满意度,实现急诊输液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扎根理论的公立医院医生离职意愿形成驱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扎根理论探讨公立医院医生离职意愿形成的驱动机制。方法:以"公立医院医生离职意愿或离职倾向"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检索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发表的相关文献。基于扎根理论,利用NVivo 11.0软件对文献进行质性分析,采用开放式编码、轴心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的三级编码方法,得到影响公立医院医生离职意愿的主类属并在此基础上整合驱动机制模型。通过对医院管理人员的深度访谈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对获取的31篇文献进行编码,将公立医院医生离职意愿形成的影响因素归纳为择业偏差、执业现实、感知体验和外部机会4个一级节点。其中,择业偏差是离职意愿形成的初始驱动因素,执业现实是关键驱动因素,二者共同作用于感知体验这个直接驱动因素,而外部机会则是可能驱动因素。结论:为避免医生产生离职意愿,医院管理者应完善招聘评价指标,强调招聘有效性;注重医生心理资本管理,培养正向感知;推进绩效薪酬改革,强调公平与价值;重视员工关系管理,建设支持性医院文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教育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编制基于学生参与和SERVQUAL模型的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NS)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教育质量评价量表,评价临床实践基地质量,为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学生参与理论和SERVQUAL模型为框架,构建MNS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教育质量评价量表。便利选取6省11所高校176名MNS研究生,发放自编一般资料问卷和MNS临床实践基地教育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调查。结果:MNS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教育质量评价量表共包含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5个维度28个条目。量表总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83~0.987;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92~0.96,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1。结构效度Pearson相关系数为0.785~0.966。探索因子分析,量表KMO值各维度值>0.7,期望部分和实际感受部分KMO值分别为0.956和0.963。提取公因子数分别为2个和3个,累计解释变异量分别为79.1%和78.4%。MNS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教育质量实际感知程度低于期望程度,各条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实践基地承担临床实践教学时间、临床实践基地级别是影响期望值和实际感受值的主要因素( P<0.05)。重要性—感知绩效分析发现,11个条目落在优势区,3个条目落在维持区,12个条目落在次要改善区,2个条目落在优先改进区。 结论:MNS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教育质量评价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MNS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教育质量实际感受程度低于期望程度。临床实践基地承担临床实践教学时间和临床实践基地级别是期望和实际感受程度的主要因素。亟待改进带教老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以及处理MNS研究生遇到的职业暴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移动健康管理APP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整合型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探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使用移动健康管理APP的意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7—11月选取安徽省2所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的308例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PCI术后患者移动健康管理APP使用意愿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PCI术后患者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关系。结果:促成因素、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对PCI术后患者使用意愿有正向影响( P<0.05),效应值分别为0.554、0.247、0.138。感知风险和努力期望对PCI术后患者绩效期望有影响( P<0.05)。 结论:多方位增强技术支持、发挥医护人员、重要亲友和新媒体的宣传作用、提升产品的易用性,有助于提高PCI术后患者对移动健康管理APP的使用意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研究临床医生对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系统的管理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任务技术匹配理论和技术接受理论构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对247名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模型中各因素对医生使用意愿的解释程度为65.8%.任务特征(β=0.168,P<0.001)和技术特征(β=0.749,P<0.001)正向影响任务技术匹配度,任务技术匹配度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β=0.692,P<0.001)与绩效期望(β=0.508,P<0.001),感知易用性(β=0.108,P=0.073)对使用意愿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绩效期望(β=0.228,P<0.001)正向影响其使用意愿,任务技术匹配度(β=-0.281,P<0.001)和感知易用性(β=-0.377,P<0.001)负向影响感知风险,感知风险负向影响医生的绩效期望(β=-0.308,P<0.001)与使用意愿(β=-0.579,P<0.001).结论 完善优化系统功能、提高系统特性与用户业务的适配度能够提升医生绩效水平,降低医生的感知风险,最终能提高医生对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使用意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SERVQUAL-IPA的互联网医院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调查患者对黑龙江省互联网医院服务质量期望值与感知值,探讨提升互联网医院服务质量策略.方法 采用线上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在黑龙江省内互联网医院有过就诊经历的515 例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调查表、互联网医院服务质量期望量表、互联网医院服务质量感知值量表.结果 515 例患者对互联网医院服务质量总感知值为 3.73 分,期望值为 4.15 分,质量差距为-0.41 分.所有维度之间的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为负值.绩效-重要性分析显示,有 5个条目位于优势区、11 个条目位于机会区、8 个条目位于改进区.结论 整体上优先发展建设响应性与有形性方面,将移情性与经济性方面作为次先发展项目,对其中重点条目结合其性质实施不同战略措施,以协调促进互联网医院高质量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基于SERVQUAL模型的重庆市12所区级妇幼保健院门诊服务质量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了解重庆市区级妇幼保健院患者对门诊服务质量的期望程度与实际感知,探究提升门诊服务质量的对策.方法 2022年5-7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重庆市12所区级妇幼保健院的491例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测评患者对门诊服务的期望值、感知值及差值,采用重要性-绩效分析法分析测评结果.结果 患者门诊服务质量感知值大多低于期望值,38个条目中22个条目的期望值与感知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门诊服务质量期望均值为4.68,感知均值为4.65,差值为-0.03,其中差值最大的是"窗口布局"(-0.12),其次是"预约挂号"(-0.10),患者对门诊服务质量中可靠性、经济性及有形性感受较差.结论 患者对门诊服务质量的实际体验未达到内心预期,应重点改善医疗技术水平、医药费用及服务相关配套,提高门诊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基于UTAUT2模型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互联网+医疗"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基于整合技术接受模型Ⅱ(UTAUT2),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互联网+医疗"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为新型慢性病管理模式提供思路.方法 2023年4-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在乌鲁木齐市主要城区开展"互联网+医疗"业务量较大的4家三甲医院为调查地点,以老年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有效回收403份问卷,利用AMOS结构方程建模,构建老年慢性病患者参与"互联网+医疗"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并进行假设检验.结果 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信任正向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互联网+医疗"使用意愿(P<0.05),其影响程度按照路径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绩效期望(0.328)、信任(0.279)、社会影响(0.176)、努力期望(0.152);感知风险(-0.174)负向影响使用意愿;促进条件、价值权衡则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建议搭建统一综合管理平台,满足老年患者诊疗需求;加强患者的获得感,降低平台使用难度、加大宣传,增强平台真实性、透明度,有效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互联网+医疗"使用意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医务人员对"互联网+医联体"可接受度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综合运用整合型科技接受模型探索分析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互联网+医联体"的可接受度影响因素,以期为"互联网+医联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对参与到"互联网+医联体"的市级医院、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和Amos 17.0软件对"互联网+医联体"接受度进行统计学描述,构建因变量为行为意向及满意度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在自变量范围中,841 名随访对象的个创性得分最高,为(3.88±0.67)分;其次是社会影响,为(3.86±0.66)分;感知风险得分最低,为(3.52±0.78)分.在因变量中,行为意向的得分为(3.86±0.68)分,满意度的得分为(7.72±1.88)分.结论 便利条件、个创性、自我效能、绩效期望、努力期望、听过"互联网+医联体"、受教育程度和感知风险等因素为医务人员参与"互联网+医联体"建设的行为意向和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