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病轨迹框架下的综合护理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康复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慢性病轨迹框架(CITF)下的综合护理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康复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108例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PCI术,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CITF下的综合护理,共干预6个月.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SMS)评分、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评分和心功能水平[Tei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干预3个月、6个月后的HADS量表评分[(11.14±1.43)分、(6.08±1.01)分]及其亚量表HADS-a评分[(5.82±1.09)分、(3.26±0.89)分]、HADS-d评分[(5.49±0.96)分、(3.75±0.8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4.38±1.68)分、(8.79±1.32)分,(7.03±1.05)分、(4.15±0.93)分,(6.38±0.99)分、(4.68±0.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3个月、6个月后的LVEF[(45.86±5.46)%、(54.08±6.37)%]、左心室短轴缩短率[(21.62±2.25)%、(23.78±2.42)%]明显高于对照组[(43.19±5.84)%、(49.84±6.09)%,(20.34±2.18)%、(22.19±2.36)%],Tei指数(0.72±0.12、0.69±0.10)明显低于对照组(0.80±0.11、0.74±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3个月、6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总分及健康行为、疾病知识、情绪、治疗依从性管理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SAQ量表评分分别为(72.49±5.38)分、(76.15±5.0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9±4.85)分、(71.33±4.9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为3.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TF下的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心功能恢复,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MACE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以期望为中心的心理干预在慢性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综述以期望为中心的心理干预的概念、机制及在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提出借鉴和启示,以期为以期望为中心的心理干预在慢性病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提高病人积极期望,纠正不合理预期,提高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4月—10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大华医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且签约家庭医疗服务的60例老年慢性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后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在低盐低油摄入、规律运动、饮酒方面生活方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可改善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不良生活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干预效果。方法: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以北京市顺义区人口规模和医疗卫生条件相当的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现场,招募400例新近诊断的高血压患者,以社区为单位,采用整群随机分组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206例)和对照组(194例)。对干预组进行3次20~30 min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前后分别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健康素养和健康信念等信息,并进行血压测量。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两组对象干预前后的血压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中完成研究的患者分别为134和129例。调整年龄、性别、家庭月收入、医疗保险、常见慢性病、高血压家族史等因素后,干预使健康信念的感知服药障碍维度得分提高了1.65分( P=0.016),感知高血压严重性维度得分下降了0.73分( P=0.018)。干预使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下降了7.37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下降了4.07 mmHg,β(95 %CI)值分别为-7.37(-11.88,-2.86)、-4.07(-7.30,-0.84)。健康信念的感知高血压易感性和自我效能维度对患者血压变化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社区联动的出院准备计划在COPD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社区联动的出院准备计划在COPD患者院外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的20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予以COPD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区联动的出院准备计划,进行为期半年的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的COPD评估测试量表评分、慢性病管理评价量表评分、BODE指数,以及干预期间患者再次入院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COPD评估测试量表各条目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除咳嗽、咳痰外,其余条目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COPD评估测试量表各条目得分及总分较干预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慢性病管理评价量表评分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较干预前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BODE指数得分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半年内再次入院率为13.59%(14/103),低于对照组的31.07%(32/1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9.068, P=0.003)。 结论:基于社区联动的出院准备计划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提高患者对慢性疾病管理水平的认可度及降低再次入院率,整体提高患者延续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脑卒中患者应用回授健康教育延续护理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应用回授健康教育延续护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聊城第三人民医院在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至各50例患者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延续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回授健康教育延续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命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慢性病自我管理评估量表(CDSMS)、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V2.0(QLICD-S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CDSMS、QLICD-S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脑卒中患者应用常规健康教育延伸护理与回授健康教育延续护理两种模式的对比之下,回授健康教育延续护理模式在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强化生命质量方面效果更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护理中加强基于授权赋能理念的干预对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给予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基于授权赋能理念护理干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诊治的RA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则加强基于授权赋能理念护理干预,观察患者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CDSES)中4项评分分别为(6.20±1.15)分、(7.84±1.27)分、(7.39±1.20)分、(7.07±1.18)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0±1.04)分、(6.44±1.13)分、(6.60±1.13)分、(6.30±1.24)分( t=3.26、5.21、3.03、2.84,均 P < 0.05),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中3项评分分别为(59.85±5.28)分、(64.78±3.27)分、(41.84±2.3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64±5.38)分、(55.74±3.64)分、(38.06±2.52)分( t=5.21、11.68、6.90,均 P < 0.05);观察组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为95.00%,相比对照组的80.00%显著更高(χ 2=4.11, P < 0.05);观察组干预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中6项评分分别为(14.68±1.21)分、(15.52±1.20)分、(14.74±1.47)分、(14.49±1.37)分、(15.09±2.57)分、(14.17±2.48)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62±1.36)分、(12.58±1.17)分、(10.87±1.64)分、(10.79±1.49)分、(11.84±2.47)分、(11.46±2.44)分( t=7.16、11.10、11.11、11.56、5.77、4.93,均 P < 0.05)。 结论:RA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基于授权赋能理念的健康宣教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疾病控制效果提高,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常态化过程理论在护理领域实施性研究中应用的文献计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对常态化过程理论在护理领域中的实施性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以期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Proquest、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数据库及CINAHL数据库,检索时间自建库起至2021年6月18日,搜集护理领域所有与常态化过程理论相关的研究,提取文献发表年份、文献来源国家或地区、文献研究机构、基金项目资助情况、研究类型及文献主题等内容,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54篇,发表年限为2010 —2021年,其中61.69%(95/154)的文献来源于英国,研究学者主要来自高等院校,有62.34%(96/154)的研究为定性/质性研究;临床病症谱共包括18个病症,分布于9个病症系统;文献频次10次以上的病症共有3个,分别是精神和行为障碍性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研究关键主题包括11类,主要分布在慢性病管理,心理护理,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多方面。结论:常态化过程理论有助于帮助临床医生、护士理解与评估促进或阻碍医疗保健干预措施被纳入常规实践的因素,我国护理学者可基于本理论特征,立足研究问题,开展定性研究、混合性研究等,尝试常态化过程理论的本土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慢性病患者疾病获益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慢性病患者在面对疾病严峻挑战时,除因病产生负性情绪外,还存在疾病带来的正向转变,如疾病获益感。本文从慢性病患者疾病获益感的理论基础、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医护人员针对慢性病患者制订、实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肺康复慢性病管理模式在COPD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肺康复慢性病管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宁德市闽东医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肺部康复延续护理,观察组随访护理期间给予肺康复慢性病管理模式干预,对比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的BODE指数、健康行为、自我管理能力、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1年后,两组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硬地上快速步行的距离(6MWT)相比干预前有显著性增加( P<0.05);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BODE指数相比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 P<0.05);两组HPL量表中关于躯体活动、心理健康、健康责任感、人际关系、营养及压力管理共6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 P<0.05);两组关于COPD自我护理能力量表中症状管理、信息管理、情绪管理、日常生活管理、自我效能共5个方面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 P<0.05);两组PSQI总分相比干预前有显著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SGRQ评分相比干预前有显著性升高( P<0.05);观察组以上指标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肺康复慢性病管理模式应用于COPD的延续护理中,能明显改善肺部功能,利于患者健康行为形成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并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