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ISPR/Cas系统中工程化gRNA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CRISPR/Cas是原核生物在进化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免疫防御系统,用于抵抗外来遗传物质的入侵,近年来被开发成为高效的基因编辑、基因调控以及分子诊断工具.其可编程靶向机制揭开了利用该系统进行基因组操作的序幕,并允许在活性范围内实现动态调节和控制基因表达.作为现有基因修饰手段中灵活性最强和成本最低的技术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治疗、工农业生产、可持续染料开发和化学品加工等领域.随着对CRISPR/Cas系统的不断深入挖掘和探索,大量研究报道了 gRNA工程改造及优化方法,包括改变间隔序列长度、调节恒定区和可变区的结构、向末端或中间延伸添加额外功能序列及化学合成修饰等,以期降低脱靶突变率,提高作用效率,充分激发CRISPR基因操纵工具在生物医学方面的潜力.基于此,本综述将介绍CRISPR/Cas9和CRISPR/Cas12系统中gRNA工程化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探讨了当前工程化gRNA技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旨在为获得性能更加优异的gRNA提供思路和方向,从而提高利用CRISPR/Cas系统探测人类细胞基因组的能力,进一步为可编程生物学带来更多可能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芍麻止痉颗粒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该研究旨在开展芍麻止痉颗粒治疗儿童抽动障碍(TD)的药物经济学评价.首先,基于卫生体系视角,使用成本-效果分析评价芍麻止痉颗粒对比菖麻熄风片、九味熄风颗粒治疗儿童TD的经济性.然后,通过网状Meta分析计算不同方案的总有效率,结合方案总成本,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最后,进行敏感性分析,验证研究结果的稳定性和结论的可信度.共纳入17篇文献,包括单用中成药治疗儿童TD 9篇(芍麻止痉颗粒3篇,九味熄风颗粒2篇,菖麻熄风片4篇),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儿童TD 8篇(芍麻止痉颗粒3篇,九味熄风颗粒2篇,菖麻熄风片3篇).在单用中成药的试验组中,芍麻止痉颗粒治疗TD总成本4 410.00元,临床总有效率77.53%;九味熄风颗粒治疗TD总成本5 192.70元,临床总有效率82.13%;九味熄风颗粒vs芍麻止痉颗粒的ICER为169.95,高于意愿支付值(WTP,每增加1%有效率的成本为85.70元),因此九味熄风颗粒vs芍麻止痉颗粒不具有成本-效果优势.菖麻熄风片治疗TD总成本1 282.50元,临床总有效率80.60%;菖麻熄风片vs芍麻止痉颗粒总成本更低,临床总有效率更高,相对来说芍麻止痉颗粒不具有成本-效果优势.在中成药+常规西药的试验组中,芍麻止痉颗粒+常规西药治疗TD总成本6 768.52/6 778.48元,临床总有效率96.18%;九味熄风颗粒+常规西药治疗TD总成本6 522.56元,临床总有效率88.30%;芍麻止痉颗粒+常规西药vs九味熄风颗粒+常规西药的ICER为31.20,低于WTP,因此芍麻止痉颗粒+常规西药vs九味熄风颗粒+常规西药具有成本-效果优势.菖麻熄风片+常规西药治疗TD总成本1 706.12元,临床总有效率95.39%,芍麻止痉颗粒+常规西药vs菖麻熄风片+常规西药的ICER为6 334.06,高于WTP,因此芍麻止痉颗粒+常规西药vs菖麻熄风片+常规西药治疗尽管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但不具有成本-效果优势.综上,针对不同用药方案(中成药/中成药+常规西药),芍麻止痉颗粒vs九味熄风颗粒均具有成本-效果优势,对比菖麻熄风片均不具有成本-效果优势.对于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芍麻止痉颗粒+常规西药治疗儿童TD的临床总有效率最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融合文本分类算法的皮肤病辅助诊疗模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针对当前皮肤病辅助诊断中生物医学特征建模规模较小且耗费巨大人工成本,而患者疾病特征的时间序列同样无法准确描述等难点,本研究运用融合文本分类算法,融合常用的文本分类模型TextLSTM、TextCNN、RCNN得到皮肤疾病辅助诊疗模型(TLNN模型),通过提取图像传感器医学特征向量化后进行预处理减少焦块数量以及消除偏差较大的特征信息,提高决策数据精度.在ISIC2018和PH2数据集进行对照实验,TLNN模型的准确率为72.36%,高于其余3种文本分类模型.在与医生主观诊断对比实验中,模型诊断准确率为92%,接近于医生94%的平均准确率,而有效诊断效率(1.17 min/例)明显高于医生人工诊断(4.57 min/例),整体效率提升幅度达290%,结果表明对比传统人工诊断,融合文本分类算法模型能以更短时间获得精确的诊断.TLNN模型可以应用于疾病诊断,辅助医生医疗决策,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的智能诊疗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月经血量的评价方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月经过多(heavy menstrual bleeding,HMB)是妇科门诊女性患者就诊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对女性生活质量、工作效率、医疗成本产生重大影响。女性对自身月经失血量(menstrual blood loss,MBL)的认知是诊断和治疗HMB的关键决定因素。自从50多年前报道的碱性血红素法以来,许多新的月经血量测量方法逐渐被开发和改进。然而,随着HMB观念的更新,对MBL的评价尚缺乏公认有效的方法。本文检索国内外月经血量评估的相关研究,对月经血量评估方法进行综述,希望通过总结不同方法的实用性和局限性,为临床决策和实验研究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临床研究中多种电子知情同意模式比较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为临床研究中电子知情同意的选择和推广提供决策支持,为更好地保护受试者权益、促进临床研究质量和效率提升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本文学习了电子知情同意相关法律法规,分析临床研究中应用电子知情同意的优势与挑战。梳理目前国内临床研究中几种主要电子知情同意模式,分析其操作流程和应用情况,讨论其优势及局限性。结果:目前国内临床研究中主要使用3种模式的电子知情同意,它们在操作方便性、数据安全性、受试者隐私保护程度、成本投入及可推广程度等方面呈现出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结论:无论是何种模式的电子知情同意,需要相关法规和制度的不断完善,需要临床研究各个利益相关方共同的努力。申办方和研究者需充分考虑到成本、安全性、可行性等,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大型公立医院基于RBRVS理论的医技科室绩效改革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程的深入推进以及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进一步细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也拉开了帷幕。作者以某医院为例,深入剖析了医技科室基于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RBRVS)理论,以工作量考核为基础、多维度成本考核为重点、工作效率为鞭策、工作质量为根本的四维一体绩效考核方案,并介绍了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方案落实至科室二次分配的过程。该绩效考核方案科学反映了医技科室医务人员的工作价值,加强了科室对成本的管控意识,提升了科室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显著激励了医技科室人员,深化了医院现代化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非病毒载体在遗传性视网膜变性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遗传性视网膜变性(IRD)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常常导致不可逆盲,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针对IRD的基因治疗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如何将基因药物递送至靶细胞并安全、高效地表达成为目前研究发展的关键点。病毒载体系统转染效率较高,但具有潜在的免疫反应和生物安全等问题,其临床应用的局限性使非病毒载体系统的开发应运而生。DNA纳米复合体是新型非病毒载体的研究热点之一,这种聚合物/DNA复合物纳米粒子由多肽、脂质、多糖等物质压缩和包裹DNA而成,在IRD的应用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此外,非病毒载体在成本、制备难易度、包装容量及安全性上均显示出其优势,为视网膜色素变性、Stargardt病、先天性视网膜劈裂、Leber先天性黑矇等IRD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对近年来非病毒载体系统在转染效率、靶向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进展及其在IRD基因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院药品和耗材物联网智能管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在公立医院药品和耗材零加成的政策背景下,以临床实践问题为导向,以信息化平台为抓手,构建医院药品和耗材的物联网智能管理体系值得探讨。医院采用智能药柜延伸病区管理、耗材"一物一码"二级库房管理模式,再造物资供应流程,最终实现信息全程可追溯,统一物品流和数据流,节省人力资源,提高运营管理效率,达到保安全、降成本、增效益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机器人辅助脊柱外科手术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是未来脊柱外科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发展对脊柱外科提出的要求,机器人辅助脊柱外科应运而生。现阶段脊柱机器人手术系统主要应用于辅助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应用场景单一。本文对脊柱机器人的历史和分类、优势和局限性、脊柱机器人辅助置钉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应用脊柱机器人的关键技术、X线辐射暴露、学习曲线和成本收益分析、脊柱机器人拓展应用和未来技术进行综述。未来机器人辅助自主置钉、椎板切除减压、肿瘤活组织检查及切除、对骨质疏松患者智能规划置钉、软组织识别和反馈及微创手术通道建立是对机器人辅助脊柱外科手术的更高要求。脊柱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能够在颈椎、脊柱骨盆固定、脊柱肿瘤、脊柱畸形手术等方面发挥其精准、稳定、微创的优势,同时提高手术效率和成本收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口腔机器人种植技术的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科技在医疗各领域均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进步和突破,口腔种植机器人是口腔医疗技术领域的一个飞跃。本文旨在回顾国内外口腔机器人种植技术的进展,对比现有口腔种植方式与机器人种植的异同,分析机器人种植技术的特点及应用现状并提出展望。通过回顾63篇文献、对比1 176枚种植体,口腔机器人种植在精度、效率、微创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可明显弥补传统种植方法中的精度误差、手术视野受限、操作空间狭小等问题;如广泛推广应用,未来有望降低技术成本,以更好地发挥优势,服务于社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