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可行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的安全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176例行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取石术后胆总管切口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胆总管一期缝合组(80例)和T管引流组(96例),观察2组患者的相关围手术期数据指标.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胆漏发生例数、手术前后炎症指标、手术前后肝功能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电解质紊乱发生方面,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一期缝合组发生胆漏10例,T管引流组发生6例,均经过通畅术区引流后自行消失,均未发生胆汁性腹膜炎等腹腔感染,拔除引流管前经超声检查无术区及腹腔积液;电解质紊乱在一期缝合组发生4例,T管引流组发生16例,经过调整后恢复正常.结论 把握好手术适应症,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切口行一期缝合,安全有效,充分体现了双镜联合的优越性,使患者受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移位-线牵拉扩张咽成形术治疗软腭口咽阻塞为主的OSAHS的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采用移位-线牵拉扩张咽成形术治疗软腭口咽平面阻塞为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收治的经确诊为OSAHS患者73例临床资料,男60例,女13例,年龄29~59(44.02±4.18)岁,均进行电子内镜的Müller试验检查提示为软腭口咽平面阻塞为主,按入院手术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观察组采用联合移位-线牵拉扩张咽成形术进行治疗。收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评分、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动脉血压饱和度(LSaO 2)及术后出血率、术后鼻咽反流、术后咽异物感、手术1年后复发率。依据2009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和外科治疗指南》结合临床实际运用对疗效的判定(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总有效例数为治愈、显效及有效患者例数的总和。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1%(AHI更低,LSaO 2值更高, χ2分别为-1.896、-1.968, P<0.05);两组患者嗜睡症状及生活质量明显好转,观察组治疗后比对照组的ESS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451, P<0.05);观察组的咽异物感发生率(89.74%)比对照组(55.88%)高、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0,2.56%)较对照组(8.82%,14.70%)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分别为4.738、4.249、4.119, P<0.05);两组的短暂鼻咽反流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629, P>0.05)。 结论:术前严格筛选适应症和手术方法对腭咽部手术疗效发挥重要作用。与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相比,联合移位-线牵拉扩张咽成形术能更有效提高腭咽平面阻塞 为主的OSAHS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猫耳"畸形发生机制及手术矫正方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猫耳"畸形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后的皮肤组织凸起缺陷。未能自行消失的"猫耳"可能影响术后美观及患者生活质量,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矫正。了解"猫耳"畸形的发生机制及掌握其适合的处理技巧对于整形外科医生及皮肤外科医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具。该文对"猫耳"畸形形成的机制作了归纳总结,对其手术治疗方法和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如根据不同类型和部位的"猫耳"畸形的治疗和适应症进行了分类表述并配有手术示意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膝关节内侧单髁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诊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UKA)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UKA围手术期可能发生假体周围胫骨平台及股骨内髁骨折,其治疗极具挑战性。导致这一并发症的原因包括:技术性原因,如术中操作导致平台后皮质强度弱化、内侧胫骨关节面切骨量过多导致承载假体的骨量减少、假体对线不良导致骨床应力集中等;假体设计原因,如非骨水泥假体的压配固定设计、胫骨切骨导向器多钉孔固定等;胫骨平台形态原因,如亚洲人群胫骨内侧平台窄小及悬凸等。合理选择适应症、正确地把握手术原则及标准化手术技术是预防UKA围手术期假体周围骨折的关键,治疗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骨折模式及假体的稳定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原股骨骨折合并高原脱适应症对全身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脑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高原股骨骨折合并高原脱适应症(HADAS)对全身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脑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骨科行全身麻醉手术的高原股骨骨折合并HADAS患者69例(HADAS组)及单纯高原股骨骨折患者63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记录2组患者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检测脑神经功能指标S100蛋白(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症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IL)-2、IL-4、IL-13及干扰素γ(INF-γ)水平,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定(MoCA)量表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 结果:T1时间点(气管插管后5 min)2组患者的HR、MAP、SpO 2均较T0时间点(麻醉前)降低,T2时间点(术后)2组患者的HR、MAP、SpO 2均较T1时间点升高,T1、T2时间点HADAS组患者的HR、MAP、SpO 2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术后2组患者的S100β、MBP、NSE、IL-4、IL-13水平均较术前升高,IL-2、INF-γ水平均较术前降低(均 P<0.05);HADAS组患者的S100β、MBP、NSE、IL-4、IL-1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L-2、INF-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0.001)。术后1d 2组患者的MMSE、MoCA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均 P<0.05),且HADAS组患者MMSE、MoCA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01)。 结论:高原股骨骨折合并HADAS患者较无HADAS者在全身麻醉术后短期内认知功能、血流动力学、脑神经功能损伤更甚,对于HADAS手术患者需谨慎选择麻醉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角膜病的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角膜胶原交联术( CXL)对阻止扩张性角膜病、感染性角膜病、屈光不正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常见 CXL有常规胶原交联术、加速胶原交联术、跨上皮胶原交联术、激光化学反应胶原交联术以及联合手术。 CXL可有效阻止扩张性角膜病进展,可延迟或避免角膜移植手术的治疗,并在大泡性角膜病、除疱疹病毒性感染外的感染性角膜炎、屈光不正等其他角膜病的治疗中均有较好的辅助作用,但对于眼部疱疹病毒性感染的患者及薄角膜的患者效果不佳,甚至会加重病情发展。本文就常见 CXL手术方式的优缺点、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并发症进行综述,以期增强 CXL的临床应用,减少其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早期VA-ECMO支持在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by cardiogenic shock, AMICS)患者应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us-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VA-ECMO)的不同时机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5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VA-ECMO支持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PCI)的AMICS患者79例,根据VA-ECMO应用时机,分为早期VA-ECMO组和晚期VA-ECMO组;另纳入同期符合VA-ECMO适应症但未接受VA-ECMO支持的AMICS患者64例为对照组,收集3组患者的人口学基线特征、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资料、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指标。主要终点事件为1年内生存,次要终点事件为院内及围手术期死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及Cox回归模型评估AMICS患者院内及1年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3组患者1年内的生存结局。结果:共纳入143例AMICS患者,最终136例患者资料纳入分析,其中早期VA-ECMO组42例,晚期VA-ECMO组34例,无VA-ECMO组60例。与晚期VA-ECMO组相比,早期VA-ECMO组患者VA-ECMO后PPCI的比例更高,入院门至导丝通过(door to balloon time, D-to-B)的时间更长、VA-ECMO的支持时间更短、撤机成功率更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均 P<0.05)。与早期VA-ECMO组相比,无VA-ECMO支持组围术期、院内及1年病死率均明显升高(均 P<0.05)。早期VA-ECMO组与晚期VA-ECMO组围手术期及院内病死率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晚期VA-ECMO组1年病死率明显较高( P<0.05);晚期VA-ECMO组和无VA-ECMO组相比,围手术期、院内及1年病死率虽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及Cox回归模型分析提示,校正干扰因素后,早期VA-ECMO仍是院内( OR=0.244, P=0.015)及1年( HR=0.308, P=0.001)死亡的保护因素;Kaplan-Merier生存曲线显示较晚期VA-ECMO及无VA-ECMO组,早期VA-ECMO组1年内生存率最高。 结论:与晚期应用VA-ECMO支持PPCI相比,早期VA-ECMO可使AMICS患者获益更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自体肺移植在肺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综述介绍了自体肺移植在肺部疾病中心研究进展,总结了近十年国内外对自体肺移植的发展及其手术损伤的改进,分别从自体肺移植术式、临床适应症、术中关键点、术后并发症及其辅助治疗、预后效果等方面做出详细的总结描述,并为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亟待基础和临床研究者进一步探究和评价自体肺移植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胰肾联合移植治疗1型和2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五年临床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胰肾联合移植(simultaneous pancreas-kidney transplantation,SPK)治疗1型(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合并终末期肾病的五年临床疗效差异,探讨T2DM合并终末期肾病是否可成为SPK治疗的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实施SPK的受者,根据基线相同原则,按照糖尿病原发病将62例受者分为两组:T1DM组(30例)和T2DM组(32例),分析术前资料和术后5年随访资料。结果:在入选研究的T1DM组和T2DM组受者中,男性性别、术前血红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年龄[(31.8±5.2)vs(49.5±5.7)岁( P<0.001)]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21.8±1.3)vs(25.0±3.8)kg/m 2( P<0.001)]比较,T1DM组均低于T2DM组。与T2DM组相比,T1DM组胰岛素用量更高,无C肽释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5年,在术后第1年、第3年和第5年时间点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血肌酐和eGF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移植1年后并发症发生情况,T1DM组的肺部感染、BK病毒感染和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均低于T2D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年和第3年,两组受者、移植胰腺和移植肾存活率均为100%(62/62)。术后第5年,T2DM组有1名患者在术后48个月时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但移植肾和移植胰腺功能均良好。在术后第5年,T1DM组受者存活率(100%,30/30)高于T2DM组(96.9%,31/32)( P=0.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剔除死亡受者,两组移植胰腺和移植肾均存活。 结论:T2DM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在接受SPK治疗后,与T1DM合并终末期肾病受者比较,在移植后近期和中长期临床疗效未发现显著性差异。T2DM合并终末期肾病可成为SPK治疗的适应症,但仍需大样本量研究以进一步完善其选择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肾上腺静脉采血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术前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AVS)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患者术前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原醛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50.67±9.94)岁,男35例,女35例。所有患者均行双侧AVS和肾上腺多层螺旋CT(MSCT)扫描,比较MSCT和AVS的一致性,分析AVS在原醛术前评估中的临床价值,使用独立样本 t检验和 χ2检验分析组间差异,比较MSCT和AVS对原醛分型诊断差异。 结果:70例原醛患者中,肾上腺MSCT示单侧病变42例,双侧病变17例,双侧正常11例;AVS示单侧优势分泌31例,双侧优势分泌39例;MSCT与AVS在原醛分型诊断中的一致率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5.230, P<0.05);在单侧肾上腺病变42例患者中,病变直径≤20 mm组MSCT和AVS的一致率低于病变直径>20 mm组(一致率40.5%比100.0%, χ2=4.087,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所有具备手术意愿的患者术前在MSCT基础上建议进一步行AVS明确手术适应症和手术定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