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核查常见缺陷分析与对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介绍了某地区67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核查的总体情况,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机构与人员、厂房与设施、设备、文件管理、设计开发、采购、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等11个方面总结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核查存在的常见缺陷并分析了存在缺陷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和执行机制、完善员工参与和激励机制等对策,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运行提供了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博弈理论视角下公立医院分院区建设与管理焦点问题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我国公立医院分院区建设与管理的政策制度体系正逐步建立,利益方的相互博弈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国家与地方卫生健康部门政策落实尺度不一、城市发展外部要求与医院自身建设目标存在偏差、一院多区一体化管理同质化发展知易行难等问题.基于公共政策执行博弈理论,从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入手,对分院区政策的影响因素与执行中遇到的焦点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公立医院提出管理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麻醉记录单标准》等7项卫生行业标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刊讯]2024年8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麻醉记录单标准》等7项卫生行业标准,旨在进一步完善卫生行业标准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其中,麻醉记录单标准(代替WS 329-2011)作为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强调了麻醉过程中记录的重要性和规范性,要求医疗机构严格按照新标准执行,确保麻醉信息的完整、准确和可追溯;其余6项为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包括医疗机构标志标准(代替WS 307-2009)、医学X线检查操作规程(代替WS/T 389-2012)、CT检查操作规程(代替WS/T 391-2012)、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PET/CT)性能保障技术指南、医护人员院前医疗急救培训标准、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标准.这些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将有力推动我国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的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综合医院转型为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护理工作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2019,COVID-19)是近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广泛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2021年1月,石家庄市藁城区发生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我院临危受命,2天内由综合医院转型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救治定点医院。作者总结了医院在转型过程中的护理策略,护理部从人力资源配置、人员培训、护理管理、质量控制、儿科护理、患者基础护理等方面制定了完整的对策体系并贯彻执行,促进了医院在短时间内完成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为医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为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评价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5—6月,基于《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办法》及关于该办法的解读、文献分析与专家访谈结果初步构建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邀请专家对指标的重要性等进行评估,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值。基于构建好的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制定问卷,依据方便抽样原则抽取三级公立医院,于2022年6—10月进行问卷调查,由样本医院具备预算管理专业知识及丰富运营管理经验的院级领导(总会计师)、财务/审计负责人和财务/审计/运营管理部主任等填写问卷,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评估样本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结果:构建的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包含2个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2个一级指标(目标建设和管理导向)的权重均为0.500, 4个二级指标(战略实施、全面涵盖、绩效考核和适应匹配)的权重均为0.250。三级指标中,预算执行、系统完善、制度建立、组织建设和收支业务的权重位列前5位,权重分别为0.070、0.069、0.066、0.066和0.064。共抽取95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评价结果显示,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为"优秀"和"良好"的46家,"中等"的27家,"较差"和"很差"的22家;三级指标的得分为39~94分,其中互联互通、预算分析、兼容适配、系统完善、参与程度和考核应用6项三级指标的得分低于60分。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实用性,可为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评价工作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公立医院党委会议议事规则运行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是保证公立医院公益性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建立健全医院内部管理机构、管理制度、议事规则及办事制度,不断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的规则,是落实医院党委对公立医院领导的重要保障。本研究通过搭建办公自动化平台并基于此建立公立医院党委会议议事规则运行体系,将议题确定、会议召开、决议执行、监督检查等环节形成闭环管理,实现决策程序的可控制、可反馈与可追溯,既确保决策过程科学、规范,又依据公立医院运行特点确保决策效率,帮助医院管理者通过信息化平台对决策执行过程进行持续跟踪、动态管理,并能够及时发现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调整措施,可为其他公立医院党委提高议事效率和质量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4S管理模型的加速康复病房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4S管理模型(人员、物资、场地、制度体系)建设加速康复病房管理体系,探讨加速康复护理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2020年之前加速康复执行过程,发现存在多学科团队人员不完善、无制度及缺乏标准化流程实施细则等问题。2020年4月以4S管理模型为理念创建加速康复病房,完善多学科专业团队、设备和场地,制订加速康复病房制度流程。选择2019年4—9月肝胆胰外科实施加速康复的患者为对照组(胆囊手术383例,肝脏手术59例),选取2020年4—9月加速康复病房收治的患者为试验组(胆囊手术332例,肝脏手术7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加速康复病房的医护规范执行率。结果:试验组胆囊手术、肝脏手术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试验组胆囊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9.9%,33/332)低于对照组(16.7%,64/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试验组医护规范执行率为96.7%(58/60)。 结论:基于4S管理模型为理念创建的加速康复标准病房以人员、物资、场地及制度体系科学监管为基础,有利于全面规范实行加速康复治疗与护理,改善患者临床结局,提高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小儿日间手术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小儿日间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儿童医院2001年1月至2019年12月集中收治管理模式下日间手术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出院后常规5次电话随访(随访过程中发现患儿出现异常情况或者并发症,增加随访次数,延长随访时间,直到患儿康复),通过分析术后并发症、病死率、非计划再手术、延迟出院、非计划再住院等指标评价小儿日间手术的安全性。结果:集中管理模式下129 869例小儿日间手术患儿,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14 991例患儿术后出现不适症状,发生率为11.54%(14 991/129 869),伤口疼痛率为10.40%(13 506/129 869),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0.37%(481/129 869),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0.77%(1 004/129 869),其中发热发生率为0.39%,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09%,切口出血发生率为0.06%,阴囊血肿发生率为0.13%,术后复发发生率为0.11%;延迟出院率为0.01%(16/129 869);非计划再手术率为0.0008%(1/129 869);非计划再住院率为0.02%(30/129 869)。结论:日间手术执行与传统住院手术同质化的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结合日间手术工作中严格的"三个准入"、"三个评估"标准、合理的住院留观时间、规范的出院随访和健康教育、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融入、建立健全的日间手术保障体系等,小儿日间手术模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物联网辅助评估管理肺结节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制定再版物联网辅助评估和管理肺结节中国专家共识,目的为在原基础上通过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数字化、数字问题程序化,程序问题体系化"的策略,将肺结节诊治中国共识和亚太指南融入"AI肺结节管理程序"(PNapp 5A)和初评与研判二流程体系,将手工业作坊式诊疗模式提升为达到国家和国际标准的物联网流水作业工程。(1)初评流程,由初诊医师和初评专家执行PNapp 5A的1A~3A程序。1A(Ask,询问):录入吸烟史、肿瘤家族史、职业粉尘接触史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等;2A(Assessment,评估):应用影像学评估肺结节外观、内涵的良恶性特点和随访变化;3A(Advice,建议):完成鉴别诊断所需肿瘤标志物、真菌和结核等常规检查。其后PNapp 5A自动反馈智能评估的肺结节恶性风险级别(低、中、高),然后由初诊医师管理低级风险患者;对中、高度风险患者则建议AI和循环异常细胞等个体化检查,供初评和研判专家会诊参考;高度风险患者则需进入下述程序。(2)研判流程,由研判专家执行PNapp 5A的4A和5A程序。4A(Arrangement,安排):有活检适应证者,首先顺序选择支气管镜引导(包括支气管内超声或磁导航支气管镜等)的非手术活检;不合适支气管镜检查或者有转移可能者,可考虑经胸壁针吸活检术。不能除外感染者,可考虑经验性抗生素治疗1~2周后复查;肺结节<10 mm者,可根据共识、指南安排随访。肺结节>10 mm难以确诊者应考虑为难定性肺结节,建议邀请更有经验的研判专家与AI系统交流互动(人机多学科会诊)会诊提供诊疗意见。5A(Assistance,辅助):根据组织病理、分子病理和分期、实施术后常规管理,也可参考AI、循环异常细胞和表观遗传等个体化信息,制定个体化防治复发和转移方案,最终实现"名医治未病,大医惠众生"愿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后疫情时代"医院感染管理上海专家共识(第一版,2021年)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从1986年至今,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已经走过了36年历程。通过依法管理、科学防控,成功构建了我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体系,医院感染发病率不断下降。但2019年年底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露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提升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能力,保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患者安全,上海市院内感染质量控制中心、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组织上海市多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及医院行政管理专家共同制订了《"后疫情时代"医院感染管理上海专家共识(第一版,2021年)》,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院感染的信息化监测、医院感染防控的执行保障、医院感染的风险评估、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侵入性器械/操作相关感染防控、医院感染管理的培训与教育、医疗机构内感染暴发的报告及处置、医疗机构内传染病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规范和完善医疗机构内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