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整合视角下抑郁症与老年骨质疏松症共生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骨质疏松症与抑郁症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同时发病率也急剧增长,两者互为因果.在中医传统理论中,骨质疏松症和抑郁症皆以"虚"为本,以"滞"为标,两种疾病相因相损,恶性循环,推动着病程的发生发展;在现代医学的脑-骨网络学说中,抑郁症与骨质疏松症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血清维生素D含量存在相关性.该研究基于中西医整合医学视角对抑郁症和骨质疏松症的病理状态进行综述,以期为明确抑郁症和骨质疏松症的共生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今后打破两者相互积损的病情进展,促进疾病向愈,预防疾病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正念放松训练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正念放松训练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2018年招远市玲珑英诚医院收治的白血病化疗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正念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为(35.28±3.49)分,抑郁评分为(21.38±3.4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53±3.28)分、(43.45±3.57)分( P<0.05)。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为(10.56±1.6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4.62±1.75)分( P<0.05)。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正念放松训练不仅可有效改善白血病化疗患者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还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电功能连接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单次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intermittent theta-burst stimulation,iTBS)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脑电功能连接的影响。方法:2020年7~11月选取MCI患者40例,随机分为iTBS真刺激组和iTBS假刺激组,每组20例。iTBS作用靶点为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基线期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进行评估。在两组单次干预前后,分别采集5 min静息态脑电图(resting-state electroencephalography,rsEEG),计算脑电功能连接的相位延迟指数(phase lag index,PLI),并绘制功能连接矩阵图。统计分析使用SPSS 26.0软件。数据采用 χ2检验、秩和检验、独立样本 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两组MoCA、MMSE、ADL、HAMD和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iTBS真刺激组中,与治疗前[0.140(0.133,0.144)]相比,治疗后β频段PLI[0.146(0.136,0.167)]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LI增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央区(C3/C4-T7/T8)。iTBS真刺激组iTBS治疗后α频段PLI[0.286(0.241,0.359)]与iTBS治疗前[0.251(0.232,0.299)]相比有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单次iTBS可使MCI患者脑电功能连接增加,iTBS作用于左侧DLPFC可以有效地调节MCI患者的脑电功能连接,这可能揭示了iTBS改善MCI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心肌桥患者躯体化症状及焦虑抑郁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心肌桥患者的躯体化症状、焦虑及抑郁状态。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6~12月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确诊为心肌桥患者276例,其中,单纯心肌桥(无冠脉狭窄或狭窄<30%)151例,复杂心肌桥(合并冠脉狭窄且狭窄>30%)125例。并收集同一时间冠状动脉造影无心肌桥患者共1 067例。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elf-rating somatic symptom scale,SSS)、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7)及病人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对患者进行心理测评,比较心肌桥组及非心肌桥组的躯体化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生率。结果:心肌桥患者躯体化症状阳性率高于非心肌桥患者(35.86%, 28.30%; P<0.05);躯体化症状与抑郁、焦虑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29,0.565。心肌桥患者抑郁、焦虑阳性率均高于非心肌桥患者(抑郁23.91%,22.11%, P=0.47;焦虑17.02%,14.15%, P=0.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患者及女性患者中,单纯心肌桥患者躯体化症状阳性率、抑郁及焦虑阳性率均高于复杂心肌桥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肌桥患者中非特异性躯体症状最常见为疲劳乏力(64.5%),其次为睡眠障碍(63.8%),注意力下降(63.0%)。 结论:心肌桥患者的躯体化症状明显高于非心肌桥组患者,特别是对于伴非特异躯体症状的心肌桥患者,及早识别躯体化症状可能会对临床上进一步的合理治疗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人文关怀式健康教育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式健康教育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浙江省荣军医院大桥分部(嘉兴老年病医院)住院治疗的AD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人文关怀式健康教育。采用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量表(ADAS-Cog)和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采用巴氏指数(BI)评价自理能力;采用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学评定量表(BEHAVE-AD)评价精神行为症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7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4评价心理状况;采用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AD)评价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AD患者认知功能、自理能力、精神行为症状、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ADAS-Cog评分(52.46±4.36)分和MMSE评分(25.01±2.4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3.21±5.45)分和(21.72±2.97)分( t=8.38、5.40,均 P < 0.05);观察组干预后BI评分(79.45±4.25)分,高于对照组的(70.94±3.41)分( t=9.88, P < 0.05);观察组干预后BEHAVE-AD评分(7.87±1.56)分,低于对照组的(13.24±2.47)分( t=11.63, P < 0.05);观察组干预后HAMA评分(13.15±3.08)分和HAMD评分(12.08±4.0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8.23±2.79)分和(17.32±3.27)分( t=7.73、6.40,均 P < 0.05);观察组干预后QOL-AD评分(32.56±2.48)分,高于对照组的(29.07±3.14)分( t=5.52, P < 0.05)。 结论:人文关怀式健康教育对AD患者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接受乳腺癌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度等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相比于护理前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理责任感及自我护理能力(ESCA)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和治疗依从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提升了治疗依从度,改善了其生活质量,有助于术后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消化道护理套餐在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消化道护理套餐对其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单双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恶性肿瘤放化疗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对干预措施进行改善,设置消化道护理套餐并应用。对比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期间消化道反应发生情况、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消化道症状评分、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症状评分、焦虑与抑郁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除经济困难项目得分无明显变化外余下项目得分均得到优化,且观察组得分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护理套餐的建立与应用能够优化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疼痛护理及注意力分散干预法对多发伤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及注意力分散干预法对多发伤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以上海市长征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多发伤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并行疼痛护理及注意力分散干预法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分别为(12.59±2.54)分、(14.14±3.6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者各时间段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伤口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应用疼痛护理及注意力分散干预法针对干预多发伤患者,能够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IMB模型的同伴支持教育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同伴支持教育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的120名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60)与对照组( n=60)。观察组主要照顾者给予基于IMB模型的同伴支持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采用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测量两组照顾者压力及情绪状态,采用 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自尊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身体健康问题、经济问题、家庭支持缺乏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同伴支持教育能够减轻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压力,降低照顾者的焦虑抑郁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MDT模式结合分级心理护理在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多学科诊疗(MDT)模式结合分级心理护理在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30例老年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双色乒乓球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MDT模式进行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分级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头痛次数;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汉化版(WHOQOL-BREF)评分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MA及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的HAMA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头痛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不同时间联合组患者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ESCA、MMSE及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的ESCA、MMSE及GO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及总分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的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及WHOQOL-BREF总分分数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MDT模式结合分级心理护理可缓解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疼痛感,恢复肢体运动能力与神经功能,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