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缺血性卒中高龄患者的全科管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高龄患者在冠心病、心房颤动、缺血性卒中3种疾病并存时,联合应用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可有效减少缺血及血栓栓塞事件,但会增加出血风险。抗栓治疗如何有效又安全,是临床实践面临的挑战。文章通过患者的初诊、转诊、随访的过程,展示了全科医生通过全科诊疗思维全面评估和个性化处理,开展连续性照顾、提高管理效果的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性肺栓塞患者远期死亡危险因素及超声心动图的预测价值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回顾急性肺栓塞(APE)患者抗栓治疗后的长期随访资料,分析超声心动图对急性肺栓塞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以及远期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4年1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并经CT肺动脉血管成像或肺通气灌注显像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109例,收集患者发病48 h内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参数、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规范化抗凝、溶栓或取栓治疗,并定期进行随访,随访(7.20±1.04)年,根据随访结果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采用 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发病后48 h内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初次生化实验室指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急性肺栓塞患者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对超声心动图评价患者有右心室扩大和/或功能障碍和无右心室扩大和/或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两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 结果:排除失访患者14例,其余95例纳入患者中生存者58例,死亡者37例,全因死亡率为39.0%。高龄( HR=2.32,95% CI:1.31~4.13, P=0.004)、恶性肿瘤( HR=6.49,95% CI:2.32~18.14, P<0.001)、右心房(RA)/左心房(LA)面积比增高( HR=2.01,95% CI:1.16~3.48, P=0.013)、右心室扩大和/或功能障碍( HR=5.90,95% CI:1.45~23.94, P=0.013)、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评分增高( HR=1.75,95% CI:1.04~2.96, P=0.035)、低血氧饱和度( HR=1.70,95% CI:1.14~2.53, P=0.009)为急性肺栓塞患者远期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右心室扩大和/或功能障碍组患者随访1、3、5和7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2.8%、66.7%、59.4%和52.2%,无右心室扩大和/或功能障碍组患者随访1、3、5和7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6.2%、92.3%、84.6%和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6)。 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远期死亡率高,早期超声心动图右心室扩大和/或功能障碍、RA/LA面积比增高、高龄、恶性肿瘤、CCI评分增高、低血氧饱和度是急性肺栓塞患者远期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超声评价患者有无右心室扩大和/或功能障碍在预测肺栓塞患者远期死亡中有一定的价值,右心室扩大和/或功能障碍患者的远期死亡风险高于无右心室扩大和/或功能障碍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治疗持续心房颤动合并烟雾病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烟雾病是一类少见的以颅底异常血管网为特征的脑血管疾病,临床中血栓栓塞及出血风险极高,当合并持续心房颤动后,抗栓策略的选择更加难以权衡,关于其治疗方案的选择目前尚无报道。本文报道1例持续心房颤动合并烟雾病患者抗栓治疗的选择,以期为该类罕见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经验及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抗栓药物在具有颅内出血病史的心房颤动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对于具有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CrH)病史的心房颤动患者,提供口服抗凝(oral anticoagulation, OAC)治疗的决定具有挑战性,需要对血栓栓塞事件风险与复发性ICrH风险进行权衡。因此,英国利物浦心血管科学中心的Ivany等进行了一项系统评价,旨在评估OAC和(或)抗血小板药在非外伤性ICrH心房颤动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缺血性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等特点,卒中后应尽早开始二级预防。预防缺血性卒中复发需要制定针对病因和危险因素的措施和标准化策略,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策略包括抗栓治疗、降脂治疗、血压管理和血糖管理等,这对降低卒中复发至关重要。此外,通过改善饮食、增加体育锻炼和戒烟限酒等措施干预缺血性卒中的行为危险因素,对预防卒中复发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策略研究与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卒中预防和节律控制是心房颤动综合管理的两大基石,对于同时具备导管消融和左心耳封堵指征的心房颤动患者,可以在进行导管消融的同期联合进行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现有研究显示,此术式安全可行有效;但也有小样本研究提示术后有效性和安全性存在争议,包括左心耳封堵残余分流发生率以及卒中事件;且目前尚缺乏统一术后抗栓治疗方案。在经验丰富的中心,对部分有选择的患者,房颤一站式手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但尚需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探讨此术式的远期有效性和安全性、筛选获益人群、确立术后安全有效的抗栓管理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心脏病患者接受泌尿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抗栓药物管理经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心脏病患者接受泌尿外科手术的临床案例愈发普遍,对专科医生准确判断围手术期心脏病血栓风险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为进一步提高围手术期的安全性,本文结合近年来不断更新的临床研究和指南共识,从抗栓药物基本特性、泌尿外科手术出血风险等级、动静脉血栓风险识别标准以及围手术期抗栓药物的停药桥接、重启治疗等环节,进行系统性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实践指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作为国际上治疗主动脉瓣疾病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有着起步晚、发展迅速的特点。在临床普及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标准化的指南及培训,为该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带来了挑战。为了规范TAVR技术的应用及提高医疗质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及国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质控中心联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及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共同成立TAVR临床实践指南联合专家组,结合国际指南推荐意见和中国临床实践现状,整合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实践指南》。指南包括编写方法、流行病学特点、TAVR器械、心脏团队的要求、TAVR适应证推荐、围手术期多模态影像学评估、手术操作流程、TAVR术后抗栓策略、并发症的防治、术后康复及随访、局限性及展望十一个部分,旨在为各级临床医师提供合理的推荐和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成功一例及治疗策略思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静脉桥血管急性闭塞所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19年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静脉桥血管急性闭塞所致的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者男性,58岁,12年前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因急性下壁STEMI 4 h再次入院,即刻给予阿司匹林0.3 g嚼服,替格瑞洛180 mg口服,肝素注射液4 000 U静脉注射,给予重组尿激酶原50 mg静脉溶栓。通过观察胸痛症状的缓解、心电图ST段回落、心肌酶峰前移判定溶栓成功,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原位冠状动脉及桥血管病变情况,制定进一步治疗策略,心脏超声检查了解心脏结构和功能,随访1年,观察有无心绞痛发作及心血管事件。结果:溶栓1 h时成功,急性下壁STEMI后第8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罪犯血管为升主动脉-大隐静脉-右冠状动脉,全程弥漫性病变,大量血栓影,原位冠状动脉左主干弥漫性60%狭窄,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开口完全闭塞,回旋支近段完全闭塞,给予强化抗栓治疗14 d,好转出院。患者急性STEMI后第41天,复查冠状动脉造影,主动脉-大隐静脉-右冠状动脉内血栓影消退,心脏超声显示左心室舒张内径53 mm、射血分数55%,给予改善生活方式,强化药物治疗,心肌梗死后1年,患者无心绞痛发作,能胜任日常工作和生活。结论:对于CABG术后>10年的患者,原位冠状动脉慢性闭塞,发生静脉桥血管闭塞所致急性STEMI时,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符合尽早再灌注治疗的原则,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非标准产科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妊娠转归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非标准产科抗磷脂综合征(NCOAPS)的临床特征及接受标准抗栓治疗后的妊娠转归。方法:序贯纳入2015—2019年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入组的高度疑诊产科抗磷脂综合征(OAPS)患者。符合2006年悉尼修订抗磷脂综合征分类标准且伴病理妊娠者纳入OAPS组,符合《产科抗磷脂综合征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关于NCOAPS定义者纳入NCOAPS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及标准抗栓治疗后活产率和妊娠转归。结果:共纳入88例女性患者,OAPS组56例(63.6%),NCOAPS组32例(36.4%)。OAPS组合并动脉血栓事件8例,静脉血栓事件8例。NCOAPS组无血栓事件。OAPS组孤立狼疮抗凝物阳性率低于NCOAPS组。入组前OAPS组活产率为16.1%(9/56),NCOAPS组为12.5%(4/32)。OAPS组≥孕10周流产率高于NCOAPS组[78.6%(44/56)比 18.8%(6/32), P<0.001]。OAPS组孕34周前子痫前期比例高于NCOAPS组[25.0%(14/56)比 3.1%(1/31), P=0.020]。两组患者接受低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的标准抗栓治疗后,OAPS组15次妊娠,活产率为11/15;NCOAPS组10次妊娠,活产率为7/10。 结论:尽管NCOAPS与OAPS比,其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存在明显差异,但在接受低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后患者均显著获益。NCOAPS患者应在妊娠时积极予以抗栓治疗,改善患者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