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血流感染三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 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subspecies equisimilis,SDSE)为C组或G组β溶血性链球菌,常定植于咽部、胃肠道、尿道和女性生殖道,可导致败血症、蜂窝组织炎、化脓性关节炎、坏死性筋膜炎、脑膜炎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现回顾性分析3例SDSE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3例患者均为社区获得性感染SDSE,既往有心房颤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史,主要症状为发热。2例患者伴有下肢皮肤红肿,1例伴有脑梗死与眼内炎。抗菌药物治疗后好转。SDSE血流感染好发于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发热、皮肤软组织炎症为主要表现,治疗应首选青霉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哺乳期妇女乳腺坏死性筋膜炎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乳腺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罕见且致命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常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本病例哺乳期妇女乳腺坏死性筋膜炎,早期诊断困难,病情进展迅速,虽给予万古霉素、美罗培南等广谱抗生素抗感染及乳腺清创术,患者仍死于乳腺坏死性筋膜炎所致的并发症。积极地评估病情可能有助于乳腺坏死性筋膜炎的早期诊断,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和激进的外科清创,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肺炎链球菌相关溶血尿毒综合征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肺炎链球菌相关溶血尿毒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肺炎链球菌相关溶血尿毒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疗效和预后。结果:共纳入7例患儿,年龄18~43个月;男5例,女2例。患儿均有感染中毒症状和呼吸困难,5例以发热、咳嗽起病,2例以腹痛、呕吐起病。患儿于病程3~9 d急骤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和肾功能下降。4例并心功能不全,2例并感染性休克,2例并神经系统损害。5例为单一肺炎链球菌感染,2例混合不动杆菌感染。7例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均显著升高(分别为80~200 mg/L和6.43~100.00 μg/L)。末梢血涂片易见破碎红细胞。4例骨髓象初期红系呈一过性增生抑制,粒系胞质可见中毒颗粒。7例中6例行直接Coombs试验,结果均阳性。急性期血清补体C 3均下降(0.42~0.66 g/L)。急性期胸片示大块实变,后逐渐出现液化坏死灶、囊样分割包裹及空洞样改变。超声显示均有肝大和肾大,恢复时间分别为2~3个月和6~9个月。7例患儿均接受4~8周联合抗感染治疗,均行呼吸支持,5例行血液净化治疗,4例接受血浆置换。7例均行冷冻血浆、洗涤红细胞或悬浮红细胞输注,期间未见溶血加重。血小板2~3周恢复,肾功能2~4周恢复,肺部影像学3~6个月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小年龄重症肺炎患儿出现贫血、血小板低和肾损害时,应考虑肺炎链球菌相关溶血尿毒综合征的可能,尽早诊断和治疗,及时辅以呼吸支持和血液净化治疗可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A族链球菌感染的诊断
编辑人员丨5天前
A族链球菌(GAS)在传统临床实践中又常称为化脓性链球菌,为β-溶血性链球菌。它是链球菌属中最重要的致病菌。GAS感染及其后遗症对儿童和青年健康影响最大,一直是困扰公共健康和国民经济的严重问题。本文目的是提倡早期、快速、准确诊断GAS感染,以便降低疾病严重程度,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达到最佳成本效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银屑病患儿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致外源性库欣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儿女,3岁11个月,因周身红斑伴鳞屑3年就诊。患儿出生后3 d即发现周身皮肤出现散在红斑,部分融合成片,伴有渗出和痂屑。曾就诊于当地多家医院,均诊断为"湿疹",一直间断外用多种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具体不详),病情时轻时重。近2个月病情加重,红斑弥漫累及周身,伴有大量脱屑。家长否认系统性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中药,否认银屑病及遗传病家族史。体检:身高72 cm,体重12 kg,满月脸,水牛背,腹部膨隆,四肢肌力和肌张力正常,智力正常。皮肤科检查:全身皮肤弥漫浸润性红色斑块,四肢远端散在多发豆粒至甲面大小红色斑块,边界清楚,表面覆盖薄层鳞屑,全身受累面积> 90%(图1A)。实验室检查:肌酐13.8 μmol/L(参考值:41 ~ 73 μmol/L,下同),空腹血糖2.54 μmol/L(3.9 ~ 6.1 μmol/L),IgE 5 850 IU/ml(<100 IU/ml),早8:00血皮质醇159.65 nmol/L (240 ~ 619 nmol/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0.22 pmol/L(1.6 ~ 13.9 pmol/L);血尿常规、肝功能、电解质(钠、氯、钾、钙)、超敏C反应蛋白、抗链球菌溶血素O、类风湿因子、IgA、IgM、IgG、补体均未见异常。遗传代谢病检查示氨基酸和酰基肉碱谱无异常。右股外侧典型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融合性角化不全,可见Munro微脓肿,棘层增生肥厚,真皮乳头血管扩张充血,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偶见中性粒细胞(图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香叶木素对细菌性脑膜炎模型大鼠海马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SIRT1-Nrf2信号通路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香叶木素(diosmetin,Dio)对细菌性脑膜炎(bacterial meningitis,BM)大鼠神经元铁死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PF级6~7周龄雄性SD大鼠,采用大鼠小脑延髓池注射B族溶血性链球菌法建立BM模型,将建模成功的60只BM模型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Dio低、中、高剂量组和抑制剂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体质量相匹配的大鼠作为对照组。Dio低、中、高剂量组和抑制剂组大鼠分别按照50 mg/kg、100 mg/kg、200 mg/kg、200 mg/kg剂量的Dio灌胃,对照组则灌胃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当天抑制剂组大鼠腹腔注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homolog 1,SIRT1)通路抑制剂EX527(10 mg/kg),其余各组大鼠则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以上干预1次/d,连续28 d。采用Loeffler神经学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情况,ELISA法检测检测大鼠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脑脊液中白细胞数量,采用微量酶标法检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比色法测定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亚铁嗪法检测Fe 2+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普鲁士蓝染色和TUNEL染色分别观察海马组织病理损伤、铁积累及海马区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SIRT1/Nrf2/HO-1/Gpx4信号通路蛋白表达。使用Graphpad Prism 9.0进行数据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 q检验。 结果:(1)6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25.451, P<0.001)。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Dio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模型组(均 P<0.05),抑制剂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2.57±0.26)分]低于Dio高剂量组[(4.34±0.48)分]( P<0.05)。(2)6组大鼠脑脊液中IL-6、TNF-α水平和白细胞数量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127.817,102.413,180.967,均 P<0.001),模型组大鼠脑脊液中IL-6、TNF-α水平和白细胞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Dio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脑脊液中IL-6、TNF-α水平和白细胞数量均低于模型组(均 P<0.001),抑制剂组大鼠脑脊液中IL-6、TNF-α水平和白细胞数量均高于Dio高剂量组(均 P<0.05)。(3)6组大鼠铁沉积比率和细胞凋亡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90.857,88.835,均 P<0.001),抑制剂组大鼠铁沉积比率[(18.37±3.14)%]和细胞凋亡率[(27.58±2.63)%]均高于Dio高剂量组[(6.35±1.08)%,(14.02±1.87)%](均 P<0.05)。(4)6组大鼠海马组织中GSH、ROS、MDA、Fe 2+含量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54.465,106.453,55.969,105.457,均 P<0.001),抑制剂组大鼠GSH含量[(103.48±8.76)mmol/g]低于Dio高剂量组[(133.97±10.54)mmol/g],ROS、MDA、Fe 2+含量[(225.17±16.32)μmol/mg,(10.73±1.58)μmol/mg,(62.71±5.43)μg/g]高于Dio高剂量组[(131.87±11.67)μmol/mg、(4.35±0.87) μmol/mg,(34.86±2.95)μg/g](均 P<0.05)。(5)6组大鼠海马组织中Tf、PCNA、Bax、caspase-3、SIRT1、Nrf2、HO-1、Gpx4蛋白表达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120.179,107.568,157.265,98.031,90.932,52.283,59.424,114.539,均 P<0.001),抑制剂组大鼠海马组织中Tf、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Dio高剂量组,PCNA、SIRT1、Nrf2、HO-1、Gpx4蛋白表达水平低于Dio高剂量组(均 P<0.05)。 结论:香叶木素可以启动SIRT1/Nrf2/HO-1/Gpx4信号通路,从而抑制BM大鼠神经元铁死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株副猪链球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从一患者脑脊液中分离的副猪链球菌菌株进行病原学鉴定,并了解其生物学特征。方法:对该菌株使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16S rRNA和管家基因 recN基因分析、平均核苷酸一致性分析(ANI)、药敏实验、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该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在血平板上草绿色溶血,经16S rRNA、 recN基因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为副猪链球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并携带有黏附类等多种毒力基因。 结论:副猪链球菌可导致人类感染,可通过基因测序方法进行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110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临床表现及磁共振成像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临床表现及膝关节磁共振成像(MRI)特点。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110例膝关节受累的JIA患儿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并对受累膝关节进行MRI评分。分析不同亚型JIA患儿MRI征象特点并进行评分,比较治疗前后受累膝关节MRI征象改善情况。结果:110例JIA患儿中,合并感染总例数为35例(31.8%),其中结核感染9例(8.2%),EB病毒感染12例(10.9%),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升高14例(12.7%);MRI征象中,滑膜增生101例(91.8%),关节积液99例(90.0%),骨髓水肿18例(16.4%),软骨损伤16例(14.6%),骨质破坏2例(1.2%)。各亚型受累膝关节MRI征象以滑膜增生和关节积液为主,受累部位以髌上囊多见。治疗后滑膜增生、关节积液及骨髓水肿征象均有改善,MRI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0.001,0.001,均 P<0.05),软骨损伤和骨质破坏无改善。 结论:JIA诊治过程中需关注排查各种病原感染并积极治疗。膝关节受累MRI征象主要表现为滑膜增生及关节积液,MRI评分可辅助了解关节病变情况及作为治疗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特殊蛋白检测项目基于患者风险的室内质量控制程序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用具有批长度的Westgard西格玛规则为9项特殊蛋白项目设计基于患者风险的统计质量控制(SQC)程序。方法:收集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免疫球蛋白(Ig)G、IgA、IgM、C3、C4、类风湿因子(RF)、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转铁蛋白(TRF)和前清蛋白(PA)室内质控的累积在控变异系数作为不精密度的估计值,将该实验室参加室间质量评价(EQA)计划中10个批号的百分差值绝对值的均值作为偏倚的估计值,采用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EQA的评价标准作为允许总误差(TEa),计算各项目的西格玛度量值(σ),采用具有批长度的Westgard西格玛规则为各项目设计合适的SQC程序,包括质控规则、质控结果个数(N)及质控频率。结果:IgG、IgA、IgM、C4和TRF的σ>6。采用1 3s规则,质控结果个数(N)=2,批数(R)=1,批长度为1 000个患者样品的SQC程序,结合每日平均工作量,IgG、IgA、IgM、C4可每10天进行1次室内质控,TRF每50天进行1次室内质控;C3的σ=5.86,采用1 3s/2 2s/R 4s规则(N=2,R=1),批长度为450的SQC程序,结合每日平均工作量,可每4.5天进行1次室内质控;RF、ASO、PA的σ在3~4,采用1 3s/2 2s/R 4s/4 1s/6 X规则(N=6,R=1),批长度为45的SQC程序以及更高频次的室内质控活动。 结论:使用具有批长度的Westgard西格玛规则帮助实验室设计个性化的基于风险的SQC程序简单直观,建议各临床实验室积极应用该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A族溶血性链球菌之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检测误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A族β-溶血性链球菌(酿脓链球菌,GAS)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敏感。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始终未设定GAS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中介和耐药的折点,并且推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作为治疗GAS感染的一线药物。然而,却有不少报道中出现GAS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中介率、耐药率,且大多来自国内研究和国内主要耐药监测网。回顾国内外GAS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谓“中介”或“耐药”的报道,发现存在诸多疑问,如这些菌株并非真正的“耐药”,而是否真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敏感,而青霉素敏感性降低菌株是否携带青霉素结合蛋白2X突变基因,这些疑问均未得到确切证实。通过本文,以期广大临床医生、药学和微生物学工作者关注GAS及其耐药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