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室逃脱教学法在护理临床思维训练模块实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密室逃脱教学法在护理临床思维训练模块实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级4个护理学本科班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80人和对照组82人,对照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及自主训练进行授课,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操作训练中增加4次密室逃脱教学训练.结果 观察组课程考核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4次闯关耗时依次缩短(P<0.05).结论 密室逃脱教学法在护理临床思维训练模块实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提高护生的操作水平、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烧伤科低年资护士护理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的情景模拟教学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对烧伤科低年资护士护理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进行情景模拟教学的效果。方法:2018年3月—2019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定科的25名符合入选标准的低年资护士,纳入此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护士中女21名、男4名,年龄23~26岁,在灼伤整形科工龄为1.0(1.0,2.0)年。根据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护理中的三大问题确定教学的3个情景,以Jeffries护理模拟教学理论框架为基础撰写教案,通过专家咨询法和低年资护士评价得出教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高。根据教案中的3个情景,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情景模拟教学,每个情景2个学时,共6个学时。在教学前1个月(以下称教学前)和教学后1个月(以下称教学后),由教师采用自行设计的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评分表,对低年资护士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低年资护士采用护理高仿真模拟教学中学生行为表现自评量表,对自我行为进行评价。对数据行配对样本 t检验。 结果:教学后,教师对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评价中的沟通能力、患者接收、病情评估、液体复苏、应急处理、药物使用、操作技能、仪器使用、团队合作、人文关怀评分和总分均明显高于教学前( t=-8.060、-11.421、-17.232、-24.800、-4.670、-11.916、-12.131、-11.606、-14.632、-13.325、-25.068, P<0.01),其中液体复苏、病情评估、操作技能、仪器使用4项评分较高。教学后,低年资护士自我行为评价中的沟通交流、分工合作、临床决策、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发展和评判性思维得分和总分分别为(4.6±0.4)、(4.8±0.3)、(4.6±0.3)、(4.6±0.4)、(4.6±0.4)、(23.2±1.5)分,分别明显高于教学前的(4.1±0.7)、(4.2±0.7)、(3.9±0.5)、(3.7±0.6)、(3.9±0.5)、(18.8±2.6)分( t=-3.361、-5.721、-6.987、-7.923、-7.922、-7.367, P<0.01)。 结论:情景模拟教学通过以解决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护理中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训练低年资护士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提高低年资护士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液体复苏护理临床实践操作的综合能力,提升其自信心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问题的模拟培训-视频反馈联合层级管理对老年患者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基于问题的模拟培训联合层级管理对老年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工作的老年患者护理人员150名,至2022年3月开始进行为期6个月的基于问题的模拟培训联合层级管理模式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专业护理能力、护理核心能力、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对教学的满意度。采用SPSS 23.0进行配对 t检验。 结果:培训后,老年患者护理人员理论成绩和技能操作均高于培训前( P<0.05)。老年患者护理人员临床护理能力、科研评判性思维、领导能力、人际关系、专业发展能力、教育指导、伦理、法律实践评分及护士核心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培训前( P<0.05)。老年患者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护理服务态度、护患沟通、文书书写和护理操作评分高于培训前( P<0.05)。人文关怀、饮食指导、生活护理和康复指导评分均升高( P<0.05)。 结论:基于问题的模拟培训联合层级管理模式可提高老年患者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护理核心能力、护理质量,且患者和护理人员认可该护理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护理本科实习生对理论-实践差距感知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实习生对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护理操作差异的感知和态度,为科学开展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资料收集时间为2020年1月,以吉林大学护理学院毕业年级的护理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设计开放式问题,线上收集学生的书面回复,采用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炼出护理本科生感知到的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护理操作差异的5个主题:隐性护理知识的渗透、操作内容的差异、思维和观念的转变、临床效率与操作规范的矛盾、技能训练效果的提升。结论:学生感知到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护理操作的差异来自多个方面,且学生对差异的理解在个体之间存在不同,护理教育者应为学生安排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并重视对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护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校护理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可实现无场地限制的网络学习与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及临床护理决策能力。重庆医科大学基于"5E学习环"模型,创设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了"护理专业基础实验+临床专科护理实验+虚拟仿真综合模拟实验+临床思维训练系统"的护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虚拟仿真与实景模拟实验相结合,形成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缩小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差距,促进了学生护理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教师进一步开展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设计和应用做好准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思维导图式引导的呼吸训练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保持稳定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引导呼吸训练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稳定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7例)在此基础上实施思维导图引导的呼吸训练,观察两组患者入组时和干预16 w后肺功能、生活质量及症状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16 w后1 s用力呼气容积(FEV 1)、1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 1/FVC)及最大呼气中段量(MMF)优于对照组( t=2.622、2.471、2.376, P<0.05);观察组干预16 w后活动能力、临床症状、疾病影响等圣乔治呼吸量表(SGRQ)各领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t=2.066、2.452、2.298, P<0.05);观察组干预16 w后发作次数、再住院次数及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t=2.040、2.741、2.219, P<0.05)。 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稳定期开展思维导图式引导的呼吸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症状发作次数,对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医护合作高仿真模拟训练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编辑人员丨2023/9/30
目的 探讨基于Fink模式设计医护合作高仿真模拟训练课程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招募28名护理学专业学生和16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基于Fink模式设计医护合作高仿真模拟训练课程,将8个医护高仿真模拟教学案例运用到情境模拟教学中,每个案例4个学时,共计32个学时.结果 教学后,学生考核成绩为(80.06±5.38)分;学生医护合作态度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5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教学前(均P<0.05);访谈结果显示,该课程有利于学生医护合作、发现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沟通等能力的培养.结论 医护合作高仿真模拟训练课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可改善学生的医护合作态度,提高学生的医护合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竞赛的参赛经验与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3/9/16
临床技能培训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的重要内容,如何提升住培技能教学的效果是当前住培教学改革的核心方向之一.该文回顾了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重庆市住培临床技能竞赛中的参赛情况和选手表现,总结了参赛选手在竞赛中的失分原因和历次参赛组织经验,认为师生同台竞技是本项赛事最突出的组织特色,竞赛项目中的主要失分点仍集中于基本操作项 目和护理操作项目,住培医生临床思维能力训练仍有待加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教育质量保障现况的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了解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教育质量保障现况的评价,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借鉴.[方法]对全国首批28所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院校226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3.3%~96.0%的研究生对目前国内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现况持基本认同态度;优良质量保障条目包括课题研究环节质量的评审保障(76.5%)、导师实践经验保障(74.8%)、导师指导态度保障(68.1%)及支持环境保障(68.1%);不良质量保障条目包括临床带教师资针对性训练学生临床思维能力(38.5%)、专业硕士与科学硕士课程设置有较大区别(37.2%)、临床带教老师科研能力(36.7%)、临床实践模式(33.2%).[结论]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现况基本可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课程设置、临床师资队伍亟待进一步建设与加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专业学位硕士对高级护理实践模拟训练的体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专业学位硕士在高级护理实践课程中运用SimMan Essential无线智能病人开展模拟训练的真实体验.方法 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开展高级护理实践模拟训练,分别在临床病例编辑、团队模拟演练、教师情境考核三阶段,对选取的12名研究对象各访谈1次,访谈后以Colaizzi法分析资料.结果 从资料中共提取4个主题,分别为临床思维的带入与演绎、模拟环境的理解与融入、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思考、负性情绪的出现与体验.结论 高级护理实践模拟训练,有利于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强化和实习准入.教师在教学中应了解学生的体验、想法,结合高层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培养需要,为培养合格的专科护士乃至临床护理专家,进行有效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