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切除的护理配合体会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现代医学装备的发展,国内外甲状腺疾病的诊疗技术得到快速提高.对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的治疗,外科手术仍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1].自1997 年Hüscher等[2]报道了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此后微创无瘢痕的理念在甲状腺外科受到关注,目前国内腔镜甲状腺手术路径主要包括胸乳入路、经口入路、腋窝入路、锁骨下入路及机器人手术等[3-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制腹腔引流管持续内冲洗负压引流治疗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护理体会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近年,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胰头癌、胆总管中下段癌、十二指肠乳头癌及壶腹周围癌新的标准术式[1].术后胰瘘(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POPF)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最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在3%~45%[2],因胰液对周围组织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可导致腹腔感染、出血等,严重时可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奥马珠单抗注射治疗在过敏性疾病中的效果研究及护理体会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观察奥马珠单抗对过敏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结护理工作,进而指导完善相关的护理策略。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过敏科接受奥马珠单抗治疗的108例过敏性疾病患者的病史、治疗基线血清总IgE水平、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治疗后患者总体印象变化(PGIC)。临床疗效以治疗前后肺部和鼻部症状的VAS评分的差异为主要评价指标。结果:注射奥马珠单抗无论是否足量均能改善鼻部及肺部症状( P<0.05),但注射足量的患者与注射不足量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注射次数与气短/呼吸困难的改善程度呈正相关( r=0.225, P<0.05)。注射足量的患者PGIC得分3.0(2.0,3.0)分,注射不足量的患者PGIC得分2.0(2.0,3.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73, P>0.05)。 结论:注射奥马珠单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鼻部及肺部症状,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策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确保规范化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坏死性凋亡在脓毒症中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脓毒症是一种由于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1]。2017年全球共有4 890万脓毒症病例,其中1 100万例死亡 [2]。脓毒症病情发展迅速,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保持在25%~30%,合并休克时其病死率甚至高达40%~50% [3]。脓毒症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如今仍是重症监护领域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目前脓毒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的使用、液体复苏和支持性护理等对症治疗 [4]。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特异性,这也一直是脓毒症的主要研究方向。脓毒症发病初期,病原体会进入血液,激活免疫反应,触发细胞因子级联反应,释放大量促炎细胞因子 [5]。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会出现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同时,过度炎症会破坏内皮屏障的完整性,导致血管内蛋白质和血浆泄漏到血管外空间,致使组织水肿和微血管灌注减少 [6]。研究发现由病原体成分脂多糖和炎症细胞因子引发的坏死性凋亡,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院内即时检测质量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临床实验室即时检测(POCT)的快速发展对院内统一管理提出了挑战,如何保证POCT操作人员能力水平及资质、如何提升临床实验室开展POCT过程中在人、机、料、法、环等方面质量管理意识、如何帮助全院临床实验室开展院内POCT项目比对以及如何加强院内POCT信息化建设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本文针对院内POCT统一管理、POCT质量保证以及临床科室开展POCT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院在POCT管理中的做法与体会,提出加强院内临床实验室POCT项目的统一管理,建立POCT的质量管理文件及提升质量意识,确认POCT操作人员的能力与资质、对POCT设备进行备案与校准、开展POCT室内质量控制、POCT检测系统进行院内比对等方面的管理建议及解决对策,指出POCT的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希望能够通过本文,为医院管理者、医务部、护理部、质控科等职能科室对院内POCT 的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为临床实验室在POCT工作中的困惑找到有帮助的答案,以共同努力规范院内POCT质量管理,保证检验检测结果准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假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剖宫产并发急性假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假性肠梗阻患者4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干预组23例与对照组20例,观察其临床特点并实施护理干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干预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停止排便排气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4.35%)显著低于对照组(40.00%) ( 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GQOLI-74评分较护理前明显升高,干预组GQOLI-74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剖宫产后并发AIPO患者临床以腹部膨隆隐痛、进行性腹胀、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而无结肠器质性病变,均可经保守治疗方法成功治疗,而在临床治疗期间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症状缓解,积极改善患者不良心态,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重症腺病毒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护理体会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在重症腺病毒肺炎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中应用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重症腺病毒肺炎合并ARDS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归纳其起病、治疗、并发症及预后等病程中的护理重点。结果:20例患儿原发病均为重症腺病毒肺炎,ECMO治疗时长247.50(152.00,296.75) h。治疗后12例(12/20)成功脱离ECMO,存活出院11例(11/20),死亡9例(9/20)。ECMO治疗过程中17例(17/20)患儿出现并发症。出院后随访半年至2年,9例生命质量、社会功能良好,精神运动发育正常;2例因缺血、缺氧脑功能损害,于医院或家庭持续康复锻炼中。结论: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合并ARDS病情危重,当其他治疗手段无效后,ECMO治疗可为可逆性心肺衰竭患儿提供心肺支持治疗,但并发症多且严重,预防和减少相关并发症是ECMO辅助成功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肾移植合并直肠癌回肠保护性造口还纳术后大出血成功保肾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结直肠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占恶性肿瘤的第三位,而直肠癌占其总发病率的60%~70% [1]。肾移植受体中恶性肿瘤发生率为3.03%,以结直肠癌最常见,受体移植时年龄>45岁是新发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恶性肿瘤是导致移植受体死亡的重要原因 [2]。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4%~15%,肾移植受体是吻合口瘘发生的高危患者,低位保肛手术时进行回肠保护性造口能有效的降低此类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3]。腹腔大出血易导致失血性休克,如处理不当,常常引起重要脏器功能与代谢障碍,而肾脏是最易受累的器官之一。休克后快速液体复苏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肾脏灌注急剧增加,缺血-再灌注反而会进一步加重肾脏的损伤 [4]。2021年7月9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外科成功救治1例肾移植合并直肠癌回肠保护性造口还纳术后大出血保肾的病例,该患者经过多学科联合救治和个性化的护理,住院27 d康复出院,现将救治体会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舒适护理在IshikawaⅡ区断指再植术后的应用体会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舒适化护理模式在Ishikawa Ⅱ区断指再植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9年6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手外科对收治的61例70指Ishikawa Ⅱ区完全离断伤患者,应用非常规静脉吻合方式重建静脉回流。术后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并记录术后24 h内及术后72 h疼痛程度、夜间睡眠质量及负面情绪。结果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组间比较用 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 χ 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采用复诊、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观察再植指的并发症及成活情况。 结果:术后24 h内VAS评分[(5.92±1.46)分]高于术后72 h评分[(2.08±1.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24h内PSQI及SAS结果[分别为(6.42±1.18)分和(30.81±2.03)分]均高于术后72 h评分[分别为(3.33±1.07)分和(44.02±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本组61例70指中,66指未出现血管危象,均顺利成活。4指发生血管危象,予以对症处理后,1指成活,3指坏死。术后随访5~47个月,平均11.3个月,再植指体血供良好,外形饱满。 结论: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提高Ishikawa Ⅱ区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舒适度,减轻患者负面情绪,增强患者依从性,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及成功率,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手术流程和感染防控措施以及实施体会
编辑人员丨5天前
2019年底我国暴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立即展开疫情防控的各项应急预案,我院外科手术室也紧急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手术流程及感染防控措施,主要做好医务人员管理、培训、术前评估、术前准备、接送手术患者流程、术中护理配合、术后器械与环境物表的消毒处理等,在实际工作中对上述措施不断进行了修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