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失能分类评估标准指南(2023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当今全球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中国尤为显著.老年人群成为失能的主体人群,随着失能老年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照料和护理的需求也随之上升,这不仅增加了个人和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对社会造成了压力.大量研究证明,对老年失能进行早期的准确评估和干预是减缓失能进程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外尚无专门针对老年人失能分类评估的指南.尽管一些现有的指南涉及了部分老年失能相关的评估内容,但并未严格遵循《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框架,也未能全面把握失能的整体特征,因此在我国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为填补这一空白,该指南旨在综合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同时充分考虑中国失能老年人的价值观和偏好,采用推荐意见评估、制订及评价(GRADE)分级体系,制订适合中国国情的《老年失能分类评估标准指南》.最终形成了12条针对失能老年人的评估推荐意见,以期早期发现老年失能并采取干预措施,延缓失能的进展,助力健康老龄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上海市急诊科护士抗逆力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上海市急诊科护士抗逆力的潜在类别,分析抗逆力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制定个性化的抗逆力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6-10月,以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2所三级医院和2所二级医院349名急诊科护士,采用《医护人员抗逆力量表》《工作重塑量表》《员工工作激情量表》《领导选择感知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模型识别抗逆力的潜在类别,并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343份,有效回收率98.28%.343名护士抗逆力得分为(71.33±11.41)分,其中决策应对维度(24.84±3.91)分,人际联结维度(16.93±2.57)分,理性思维维度(15.70±2.93)分,柔性自适维度(15.87±3.02)分.急诊科护士抗逆力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即低抗逆力组(51名,占14.9%)、中等抗逆力组(103名,占30.0%)和高抗逆力组(189名,占55.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重塑得分每增加1分,低抗逆力组护士转变为中等抗逆力(波动型)组护士的可能性增加到1.109倍(P<0.001).工作重塑、工作激情得分每增加1分,低抗逆力组护士转变为高抗逆力组护士的可能性分别增加到1.194、1.094倍(均P<0.01).结论 急诊科护士抗逆力的3个潜在类别呈现出人群特征差异.护理管理者应因人而异,采取阶段性的干预措施,如提升护士的工作激情和工作重塑等方式,增加急诊科护士的抗逆力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疲劳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术后疲劳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8月在我院心脏外科行CABG的145例患者为研究,随访过程中剔除18例,最终共纳入124例患者.分别在出院前1 d及出院后1、2、4个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多维疲劳量表(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inventory-20,MFI-20)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患者术后疲劳水平进行追踪调查,利用潜类别增长模型(latent class growth model,LCGM)识别潜在的术后疲劳轨迹类别,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疲劳轨迹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术后MFI-20得分随时间呈下降趋势(F=310.039,P<0.001),得分从出院前1 d(58.44±8.65)分降至出院后4个月(36.92±9.89)分;最终识别出3种术后疲劳轨迹类别,根据其特征分别命名为中至轻度明显下降组、中度缓慢下降组、重至中度缓慢下降组,分别占比53.2%、32.3%、14.5%.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心肌梗死病史、有无脑卒中病史、NYHA心功能分级、术后ICU停留天数、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术后疲劳轨迹类别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ICU停留天数、有无心肌梗死病史、NYHA心功能分级、有无脑卒中病史、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CABG患者术后疲劳轨迹类别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o结论CABG患者术后疲劳发展轨迹存在异质性,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变化轨迹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积极改善可控因素,缓解患者术后疲劳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风险预测模型的新生儿低血糖分级预防护理知识库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在新生儿低血糖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完成的基础上应用循证方法学构建新生儿低血糖分级预防护理标准化知识库,为实现新生儿低血糖预见性的风险管理提供决策基础。方法:以2020年发表的新生儿低血糖预防与管理策略中总结的最佳证据为基础,补充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中国知网等国内外数据库和专业协会网站中关于新生儿低血糖预防与管理的所有证据,检索时限为2019年9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对新纳入的文献质量进行评价,提取新证据,并与2020年发表的新生儿低血糖预防与管理策略中的最佳证据进行汇总、合并,形成知识库初稿,邀请新生儿护理领域专家对知识库各条目进行修改与讨论,形成知识库终稿。以临床护理分类系统2.5版作为标准化语言对知识库终稿进行编码。结果:以新生儿低血糖风险预测模型作为分级工具,预防护理知识库终稿包括1项护理诊断,6个模块,18项具体的预防护理措施。结论:基于风险预测模型的新生儿低血糖分级预防护理知识库可以实现新生儿低血糖预见性的风险管理,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是辅助护理人员作出临床决策的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诊科护士替代性创伤后成长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替代性创伤后成长的潜在类别,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3—5月选取安徽省20所公立综合医院的498名急诊科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对急诊科护士替代性创伤后成长进行分类,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急诊科护士替代性创伤后成长存在"高水平-高波动成长组"(24.1%,120/498)和"低水平成长组"(75.9%,378/498)2种潜在类别。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称、平均月收入、自评健康状况是影响潜在类别的因素(均 P<0.05)。 结论:急诊科护士替代性创伤后成长存在明显分类特征,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其类别特点和影响因素,制订并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高其替代性创伤后成长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睡眠特征潜在剖面分析及其生命质量差异比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识别乳腺癌患者化疗期睡眠质量分类特征及生命质量差异,为改善该群体睡眠情况与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乳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对2016年1—12月就诊于上海、武汉、唐山、南宁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2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乳腺癌患者化疗期睡眠质量可被识别为四类:睡眠严重障碍型(C1)23例、中等入睡障碍型(C2)127例、中等睡眠过程障碍型(C3)30例与无睡眠障碍型(C4)241例,4个潜类别人群睡眠质量总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09.28, P<0.05)。年龄、BMI、职业状态、手术情况、化疗疗程在不同潜类别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9.57~25.28, P<0.05)。C2与C3、C2与C4、C3与C1、C3与C4潜类别间在生命质量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5.96~52.73, P<0.05)。 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期睡眠质量存在个体异质性,生命质量表现亦不同。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年龄大、BMI高、处于在职状态、进行了手术及化疗初期的人群,提供针对性护理措施改善其睡眠情况与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管理关怀感知的潜在剖面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分析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管理关怀感知的分类特点及不同类别间人口学特征的差异,为护理管理者提供针对性的关怀干预方案提供参考借鉴。方法:于2020年5—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天津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456名护士,通过网络问卷星平台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和中文版管理关怀感知量表。结果:456名护士根据护士管理关怀感知构建4个潜在类别,分别为低决策尊重低关怀组(C1组)占20.5%(94/456)、中度决策尊重高关怀组(C2组)占35.6%(162/456)、偏高决策尊重低关怀组(C3组)占18.9%(85/456)、高决策尊重高关怀组(C4组)占25.0%(115/456)。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类别护士在科室、工作年限、科室氛围和家庭支持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19.119~55.947,均 P<0.01)。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科室、工作年限、科室氛围可影响护士管理关怀感知水平( P<0.05或0.01),其中内科、妇产科、重症监护室护士更倾向于C2组( OR值为2.435、5.224、22.291, P<0.05或0.01);外科护士更倾向于C4组( OR值为4.146, P<0.01);工作年限≤5年的护士更倾向于C1、C2组( OR值为0.326、3.811, P<0.05或0.01);科室氛围感知一般的护士更倾向于C1组( OR值为0.057, P<0.01)。 结论:护士管理关怀感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可分4个类别。外科、高年资护士、科室氛围感知很融洽及家庭很支持的护士管理关怀感知水平较好;而内科、妇产、重症监护室、科室氛围感知一般及低年资护士的管理关怀感知水平一般,亟待提升。护理管理者可根据不同类别的护士特征制订针对性的关怀管理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二、三级综合医院护士职业素养常模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二、三级综合医院护士职业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构建二、三级综合医院护士职业素养常模,为评价护士职业素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5—12月以护士职业素养评价体系为工具,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全国7个地理分区14个城市的35所二、三级综合医院3 315名护士进行调查,并建立均数常模、划界常模、分类常模。结果:二、三级综合医院护士职业素养均数常模总分为(71.02 ± 16.70)分,各维度均数常模得分分别为职业伦理(18.97 ± 4.52)分,综合能力(17.99 ± 4.46)分,专业技能(17.07 ± 4.80)分,职业情感(16.98 ± 4.70)分;根据特征差异形成不同性别、年龄、护龄、学历、职称、职务、科室、婚姻状况、有无子女的分类常模;根据总分划界常模,总分在区间[90.92,100.00)为优,在区间[78.31,90.92)为良,在区间[64.27,78.31)为一般,在区间[50.49,64.27)为较差,在区间[0.00,50.49)为差。结论:二、三级综合医院护士职业素养处于一般水平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医疗管理者和护理管理者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护士的职业素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康复运动态度和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康复运动态度和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提高CABG患者运动康复的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1—8月于乌鲁木齐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228例CABG患者为调查对象,于术后1个月采用一般资料及疾病资料调查问卷、冠心病患者康复运动调查问卷、中文版心脏疾病运动恐惧量表、中文版多维度疲乏症状简表进行问卷调查。对CABG患者康复运动态度与依从性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其潜类别的影响因素。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20份,有效回收率为96.49%(220/228)。结果:潜在类别分析拟合结果表明,220例CABG患者康复运动态度与依从性可分为4个潜在类别,分别命名为:态度优-依从性优组、态度良-运动单一组、态度中-依从性差组、态度差-依从性差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民族、疼痛、运动恐惧、疲乏是影响CABG患者运动康复态度与依从性潜在类别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 结论:CABG患者术后运动康复态度与依从性具有4种潜在分类,且患者文化程度、民族、疼痛、运动恐惧及疲乏均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医护工作者应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的临床干预措施,以提高CABG患者运动康复的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标准化护理术语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梳理国内标准化护理术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脉络,揭示研究热点及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收录的标准化护理术语相关期刊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其进行文献计量、关键词聚类分析和突变词探测。结果:共纳入1 761篇文献。标准化护理术语发展分为萌芽起步期、受阻停滞期、快速增长期3个阶段。研究以临床应用为主,主要参考工具包括奥马哈系统、北美护理诊断分类、护理结局分类与护理措施分类;研究环境多涉及老年人群和脑卒中、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专科;研究主题聚焦在延续护理、个案管理、居家访视和护理教育;研究方法常采用德尔菲法进行质量评价。结论:标准化护理术语研究日受关注,整体趋势向好,但本土术语构建还有待发展。未来应面向我国临床应用需求,开发和培养护理信息学人才,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护理术语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