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标准化护理术语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梳理国内标准化护理术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脉络,揭示研究热点及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收录的标准化护理术语相关期刊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其进行文献计量、关键词聚类分析和突变词探测。结果:共纳入1 761篇文献。标准化护理术语发展分为萌芽起步期、受阻停滞期、快速增长期3个阶段。研究以临床应用为主,主要参考工具包括奥马哈系统、北美护理诊断分类、护理结局分类与护理措施分类;研究环境多涉及老年人群和脑卒中、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专科;研究主题聚焦在延续护理、个案管理、居家访视和护理教育;研究方法常采用德尔菲法进行质量评价。结论:标准化护理术语研究日受关注,整体趋势向好,但本土术语构建还有待发展。未来应面向我国临床应用需求,开发和培养护理信息学人才,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护理术语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门诊患者人文关怀管理规范》团体标准解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门诊患者人文关怀指对门诊患者提供全流程的关怀性医疗服务。为规范医疗机构门诊患者人文关怀服务,提升门诊综合服务水平,提高患者就医体验,2023年4月,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发布了团体标准《门诊患者人文关怀管理规范》。该标准明确了门诊患者人文关怀的相关术语和定义,规定了门诊患者人文关怀基本要求、门诊工作人员人文素质与关怀职责、门诊关怀环境与设施设备、门诊关怀流程与措施和质量管理等内容,为门诊就诊患者打造标准化和个性化的全流程关怀服务,为各级医疗机构推进门诊患者人文关怀的规范化开展提供参考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护理措施分类用于儿童呼吸内科护理记录的适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第6版护理措施分类在儿童呼吸内科的临床适用性,为规范临床护理用语,促进护理措施标准化术语的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映射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呼吸内科2018年9月1日—11月30日的电子护理记录,包括自由录入的护理措施记录和与医嘱相关的护理措施记录。以概念一致性比对电子护理记录与标准化护理措施(第6版护理措施分类)的匹配程度。采用难度、耗时分析匹配所得的标准化护理措施的特质。结果:3 258条独立的电子护理记录共映射所得7个领域的84条护理措施,其中3 183条(97.70%)护理记录与护理措施完全匹配,55条(1.69%)护理记录与护理措施部分匹配,20条(0.61%)护理记录与护理措施不匹配。护理措施的平均难度为1.76,平均耗时为2.02。结论:护理措施分类可以用于描述儿童呼吸内科护理人员的日常行为活动,还可以解决护理记录在呈现上的标准化问题,适合作为标准化的护理语言用于儿童呼吸内科的护理记录。本研究结果未来配以难度、耗时的组合赋权可以用于护理人员的绩效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贵州省护理信息术语标准化建设的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贵州省护理信息术语标准化建设情况,为构建贵州省标准化护理术语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6月选取贵州省各级医院的153名护理管理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医院护理信息标准化术语建设现状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问卷包括2个部分,第1部分为医院基本情况及护理信息负责人一般资料,第2个部分为护理信息标准化术语建设情况,包括护理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护理电子病历共享文档、护理信息术语互联互通建设3个维度。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护理信息术语标准化建设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53份,回收有效问卷14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73%(148/153)。结果:148家贵州省医院护理信息标准化术语建设现状调查问卷总分为(102.22±24.42)分,护理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维度得分为(60.35±13.32)分,护理电子病历共享文档维度得分为(27.78±19.08)分,护理术语互联互通建设维度得分为(14.08±2.71)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级别、护理管理者是否接受过术语培训是医院护理信息标准化术语建设得分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贵州省医疗机构护理信息术语标准化建设尚处于信息化建设的初级水平,二级医院管理者对护理信息术语标准化建设重视度不够以及护理信息管理者缺乏对标准化护理术语的认知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贵州省应建立全省统一的护理术语标准化架构,并组织对各级医院护理管理者进行护理术语相关培训,为提高贵州省医疗机构护理信息术语标准化水平作准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护理措施分类用于儿童普外科护理记录的适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第6版护理措施分类在儿童普外科的临床适用性,为规范临床护理用语,促进护理措施标准化术语的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为映射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普外科201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的电子护理记录,包括自由录入的护理措施记录和医嘱相关的护理措施记录。以概念一致性对比电子护理记录与标准化护理措施(第6版护理措施分类)的匹配程度。采用难度、耗时来分析匹配所得的标准化护理措施的特质。结果:4 560条独立的电子护理记录共映射所得7个领域的86条护理措施。其中,有98.84%(4 507/4 560)护理记录与护理措施完全匹配、0.83%(38/4 560)护理记录与护理措施部分匹配、0.33%(15/4 560)护理记录与护理措施不匹配。难度和耗时分别为(2.20 ± 0.45)min和(2.03 ± 1.25)min。结论:护理措施分类可以用于描述儿童普外科护理人员的日常行为活动,还可以解决护理记录在呈现上的标准化问题,适合作为标准化的护理语言用于儿童普外科的护理记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授权赋能理论的护理干预方案在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究基于授权赋能理论的护理干预方案在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1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取结合常规护理且基于授权赋能理论进行调整的护理干预方案,比较2组患者自护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干预前后的吞咽功能评分、改良版洼田饮水试验结果.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自护能力量表(E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ESCA评分(86±3)分高于对照组(76±4)分(P<0.05),干预前2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83±3)分高于对照组(69±3)分(P<0.05),干预前2组患者吞咽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吞咽功能(2.13±0.43)分低于对照组(3.44±0.21)分(P<0.05),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1、2级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3、4、5级患者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误吸率(5%)低于对照组(20%)(P<0.05).结论 基于授权赋能理论的护理干预方案在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中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吞咽功能,降低患者误吸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护理本科生应用临床照护分类系统分析护理记录单的实践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分析护理本科生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病历中应用临床照护分类系统(Clinical Care Classification System,CCC)的情况.方法 2022年6月-12月,由2名护理学专业教师提前收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病历并制订护理标准化术语作为参考答案,经预实验后以抽签形式为每名学生分配1份病历.选取2022级116名全日制护理专业本科生基于临床照护分类系统分析患者病历,并编码相关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和护理结局.随后评价学生编码的正确率并统计编码错误的情况分布,对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其运用标准化术语的体验.结果 116名学生对116份病历最终共编码分析9 502条护理术语,包括1 276条护理诊断,6 950条护理措施,1 276条护理结局;学生编码正确率最高为100%,正确率最低为58.82%,正确率均值为88.18%.学生术语编码错误主要集中在思维过程改变、脑部改变、伤害风险等护理诊断及活动、身体调节、安全等类别护理措施中.学生认为临床照护分类系统能体现护理程序的步骤及内容,并可涵盖大部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照护行为;临床照护分类系统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病历中的映射和分析存在一定困难,但理论及实践探索可促进对临床照护分类系统的学习及应用.结论 护理本科生基本能够理解临床照护分类系统并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病历分析中进行应用,建议在教学中增加相应内容,提高学生对临床照护分类系统的运用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标准化护理术语研究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探讨我国标准化护理术语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轨迹,为深入推广、应用标准化护理术语提供参考.方法 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标准化护理术语文献进行检索,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年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共现等.结果 共纳入 1189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作者及机构间未形成紧密的合作网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生活质量、护理结局、护理措施、脑卒中、糖尿病、肝癌等领域.结论 国内标准化护理术语研究还需不断进步与完善,建议加快建立符合我国临床实际的标准化护理术语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护理措施分类用于儿童心内科护理记录的适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护理措施分类第六版在儿童心内科的临床适用性,为规范临床护理用语,促进护理措施标准化术语的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性医院心内科2016年9月1日—11月31日的护理记录,采用映射法比对护理记录与护理措施分类的匹配程度.以难度和耗时两个维度分析匹配所得标准化护理措施的特质.结果 4191条独立的护理记录总共映射到71条护理措施,涉及7个领域.其中,有3046条(95.33%)护理记录与护理措施分类完全匹配、142条(4.44%)护理记录部分匹配、7条(0.23%)护理记录不匹配.护理措施的平均难度为1.77,平均耗时为2.11.结论 护理措施分类可用于描述儿童心内科的日常护理行为,适合作为我国儿童心内科的标准化护理语言.提取的护理措施能体现一定的专科特异性,但仍有欠缺.本研究结果可用于护理人员工作绩效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护理诊断、护理结局分类和护理措施分类链接在冠心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护理诊断、护理结局分类和护理措施分类链接在冠心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 对2016年7日-2017年7月本院96例冠心病住院患者按照病区分为实验组(东病区)和对照组(西病区),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链接内容在患者入院1d、2d、3d、7d、出院前1d 进行健康宣教,两组患者在入院当天、入院5d 和出院当天采用护理结局分类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结局的各项护理指标得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实验组的各项指标随时间而增加;入院5天和出院当天两组患者护理结局的各项护理指标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 采用护理诊断、护理结局分类和护理措施分类链接术语对冠心病住院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能提高患者的知识掌握水平,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从而推广标准化护理语言的研究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