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智慧急救"的STEMI急救信息化护理流程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发病急且病死率高,需要以最快速度救治[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能快速恢复心肌再灌注,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2-4].急救护理流程信息化的介入有可能减少文书手写工作量并进一步提高急救效率,但在STEMI急救方面的研究较少[5-8].本研究将评估STEMI急救信息化的护理流程在临床实践中的效果,为改善STEMI患者的急救护理质量提供实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急救护理流程风险管控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救护理流程风险管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8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收治的1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急诊入院后按照常规流程进行急救护理;随机选取2019年1~8月急诊收治的1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作为试验组,试验组基于FMEA模式对患者急救护理流程进行风险管控,统计两组患者急诊接诊后各项急救措施落实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护理过程中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从急诊接诊到首份心电图完成的时间、到ACS确诊的时间、到高敏肌钙蛋白检测完成的时间、到实施球囊扩张治疗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出现管道意外、设备故障、急救物品准备不充分、护理文书不完整、护理交接不完整、护患纠纷等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LVEF、LVEDD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时试验组患者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救护理流程中进行风险管控,可有效缩短患者接诊后各项检查治疗的时间,减少患者急救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类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类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住院的患者36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81例和观察组1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类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及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专业、护理环节、基础护理和护理文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基于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类护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并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专科质控的心理弹性支持及认知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围术期的干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基于专科质控的心理弹性支持及认知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围术期的干预效果,为患者的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73集团军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心梗支架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专科质控的心理弹性支持及认知护理干预。护理前及护理后1个月,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比较两组情绪变化情况以及心理弹性情况;采用生活质量评分(SF-36)评估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情况;比较两组专科护理质量情况;问卷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有明显改善,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理弹性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病情观察能力、专科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应急抢救能力、护理并发症、护理文书完成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专科质控的心理弹性支持及认知护理对冠心病围术期患者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增强患者心理弹性,改善提高生活质量,专科质控能够进一步规范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河南省表格式护理文书书写用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河南省表格式护理文书书写用时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减轻护士护理文书书写负担,提高书写效率。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7年6—9月对河南省18家医院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利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表格式护理文书书写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护理文书书写用时影响因素。共发放问卷3 586份,回收有效问卷3 387份,有效回收率为94.5%。结果:3 387名护士中,37.8%(1 280/3 387)的护士每天书写护理文书的时间在1~2 h,>2 h的占25.9%(877/3 387)。书写一份入院护理文书用时6~10 min的最多,占28.3%(960/3 387)。单因素分析显示,护士的年龄、护龄、职称和入院护理文书书写时间以及医院级别、医院性质、科室、开放床位数、护士分管床位数、科室每天新入患者影响护理文书书写时间(χ 2值分别为27.837、40.289、49.562、442.159、9.378、23.742、165.649、48.927、328.491、55.941;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科室、护士分管床位数和入院护理文书书写时间是影响护理文书书写用时的主要因素( P<0.05)。 结论:河南省表格式护理文书书写用时较长,护理文书书写内容较多是造成护士耗时较长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降低护士间接护理时间,增加患者的直接护理时间,建议在符合国家要求的基础上适当简化入院护理文书书写内容,将入院护理文书中有些条目分解到后续护理文书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743家医院静脉治疗质量管理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我国二级、三级医院静脉治疗管理现状,为加强静脉治疗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0—11月由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其所在的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便利选择医院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设计的《全国各级医院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情况调查》中的《静脉治疗质量管理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共发放759份,回收759份,有效问卷743份,有效回收率为97.9%。结果:743家医院中,76.2%~82.9%的医院制定了不同项目的质量评价标准;制定PICC置管和维护流程及相关文书的医院达到了所调查医院总数的70%以上,但制定PICC拔管和并发症处理流程及相关文书的医院较少。制定新生儿、婴幼儿、儿童、孕妇、老年人静脉治疗操作流程的医院分别有201家(27.1%)、133家(17.9%)、102家(13.7%)、37家(5.0%)和78家(10.5%)。134家(18.0%)医院建立了静脉治疗信息系统。医院等级、是否成立护理工作委员会/静脉治疗小组,对静脉治疗质量管理有影响( P<0.05)。 结论:静脉治疗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有待统一,PICC相关流程和文书的制定有待完善;针对特殊人群的静脉治疗操作流程亟待制定;应用静脉治疗信息系统进行质控管理的形式有待建立和完善,利用静脉治疗信息系统收集数据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基层医院静脉治疗管理有待加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护成组责任制管理在球囊扩张术治疗冠心病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医护成组责任制管理在球囊扩张术治疗冠心病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选取华中阜外医院冠心病行球囊扩张术治疗患者9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46例)及观察组(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46例),对照组治疗期间行传统责任制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医护成组责任制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服务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入院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护理安全、危重护理、环境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医护成组责任制管理能有效提高行球囊扩张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满意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能级的小组责任制提升护理人员护理水平和职业认同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能级的小组责任制在心内科护理水平、护理职业认同感和患者满意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在该院心内科25名护理人员中实施基于能级的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运用对患者调查问卷、医生打分和护士职业认同感调查问卷,对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自我职业认同度进行评价,与实施小组责任制模式前进行比较。结果:实行基于能级的小组责任制度后,患者满意度的4项总体指标(病房环境、护理态度、护理工作水平、落实用药情况)、护理质量的5项总体指标(基础护理、护理文书书写、病区管理、各项技术操作技能、健康教育)和护理人员自我职业认同度的4项指标(自我价值认同感、薪酬满意度、职业成就感、工作环境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能级的小组责任制在心内科护理人员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该制度体现高效的管理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各级护士的作用,有效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自身职业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自制质控日查表在无缝隙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自制质控日查表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标准,制定科室质控表单检查。该表格规划科室三级质量督查员,由责任组长对每天组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跟踪评价记录在质控对应表格内;护理书写组负责督查护理记录完成情况和内涵督查;消毒检查员把关消毒处置执行;护士长记录每天早晚查房中整改落实情况,月底进行质控日查表的汇总,内容纳入科内质控会议进行分析,进行质量分析并进行表格式填写。比较实施质控表单对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由89.5%上升至97.2%,专科护理合格率由85.5%上升至94.5%,健康教育合格率由88.8%上升至95.5%,护士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由86.5%上升至93.5%,消毒隔离合格率由86.6%上升至94.9%,患者满意度由91%上升至98%,观察组各项质量指标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质控表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是提高护士服务质量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JCI核心理念的问题管理模式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核心理念的问题管理模式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2019年1~12月由护理部通过指导甲乳手术外科护士进行学习培训,将问题管理模式引入到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比较实施前(2018年1~12月)及实施后(2019年1~12月)甲乳手术外科护理服务质量、患者预后情况、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满意率情况。结果:实施后甲乳手术外科护士设备管理、器械准备、消毒隔离、护理文书书写、巡回护士配合技能、危急事件处理能力及护理质量总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后腰肌酸痛、颈椎疼痛、切口疼痛、压力性损伤、意外拔管、跌倒的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实施后患者对基础护理、护理沟通、风险防控、药品管理、医院感染预防等方面满意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JCI核心理念的问题管理模式可提高甲乳外科护理服务质量,降低甲状腺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