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低年资护士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培训需求及干预对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医院低年资护士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培训需求及干预对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低年资护士9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及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培训需求现状,以将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进行规范化。结果: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该院90例低年资护士中有81.1%认为有必要进行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护龄的低年资护士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的认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该院90例低年资护士均接受过岗前培训,91.1%的护士在培训后理论知识得到拓展,只有54.4%的护士技术操作得到规范;在24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有8项技术需求率达90.0%以上,分别为:无菌操作技术、导尿管安置、口腔护理、鼻饲技术、洗胃技术、药物过敏试验、护理文件书写及吸痰技术。 结论:低年资护士作为医院临床护理团队及护理工作的骨干,应结合临床护理需求及个体化需求,逐步建立系统化、规范化、多层次及科学化的培训方案,充分调动低年资护士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引导其熟练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并进行系统化考核,以促进医院护理团队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护理文件中癌症疼痛护理记录质量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归纳和分析癌症疼痛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高疼痛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9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科出院的150份恶性肿瘤伴慢性癌痛患者的终末病历,应用"癌症疼痛护理记录质量评价标准"对疼痛相关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进行评价。采用百分数表示不同得分的病历比例以及各条目书写的正确率。结果:癌痛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评价满分的病历占8.67%(13/150),90~99分占34%(51/150),80~89分占36%(54/150),70~79分占14.67%(22/150),<70分占6.67%(10/150)。癌痛护理文件书写正确率较低的条目依次是入院患者进行全面疼痛评估(32%,48/150)、药物不良反应预防及观察的护理指导(70%,105/150)、疼痛控制平稳(NRS≤3分)的患者至少每2周进行1次全面疼痛评估(72%,108/150)。结论:癌痛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可反映疼痛护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护理质量,目前临床癌痛护理文件中仍存在较多问题,提示管理者应在制度完善、护士培训、质量督导及信息支持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癌痛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促进护士在癌痛全程管理中更好地发挥专业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手术室工作程序表结合FMEA管理系统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程序表结合失效模式与效应模式(FMEA)管理系统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6月在江苏省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进行的1 235台手术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7~12月进行的1 251台手术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手术室传统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工作程序表结合FMEA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干预2个月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风险优先指数(RPN),手术配合质量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患者等候、术前探视、术中护理、术后转运RPN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前访视、物品准备、查对执行、无菌技术、手术配合、文件书写、术后处理、术后整理等手术配合质量项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手术室管理中,采用手术室工作程序表结合FMEA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能显著提高手术配合程度,降低潜在风险和手术危险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体验式教学在ICU缩减约束行动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ICU护士身体约束培训,探讨其在缩减约束行动中的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石家庄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的903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1—10月的49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8年1—10月的412例患者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约束护理,试验组采取缩减约束护理,比较两组身体约束率、身体约束合格率、身体约束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得分。结果:试验组患者约束率为62.14%(256/256),低于对照组的71.69%(352/491),试验组约束合格率89.06%(228/256),高于对照组的80.68%(284/35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身体约束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得分(98.32±2.22)分,患者家属满意度得分(98.11±2.53)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体验式教学的缩减约束护理降低了ICU患者身体约束率,提高了身体约束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六西格玛理论提升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六西格玛理论提升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历史比较法,按年份进行整群抽样,以2018年1—12月病历为对照组,共1 833份;以2019年1—12月病历为观察组,共1 758份。对照组根据病区培训计划常规落实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的培训,每班护士进行本班次护理文件书写的完成和自查,护士长随机抽查和负责终末病历的质量把关。观察组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理论改进提升实施流程,确定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改善目标,制订科学可靠的改进方案,追踪实施效果和评价。收集2018年和2019年每月护理文件书写的质控得分、病历错误数量等数据信息,比较两组的错误率和质控成绩。结果:观察组每月度每份病历护理文件书写平均错误数低于对照组,护理文件书写质控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管理中,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理论能够降低护理文件书写错误率,改善提升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院前急救信息化平台联合微信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信息化平台联合微信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 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流程优化实施前后进行分组,以(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实施院前急救的300例患者为实施前组;以(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流程优化后实施院前急救的296例患者为实施后组。以同期内参加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护士做自身前后对照,比较流程优化实施前后急救护理管理质量和护士专业能力、院前急救护理效果及患者或近亲属满意度。结果:流程优化后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效果如3 min内出车达标率(97.30%,293/296)、急救出车时间(1.23±0.52)min、急救反应时间(10.26±2.36)min,以及患者或近亲属的满意度(97.83%)均优于实施前的(93.67%,282/300)、(2.56±0.61)min、(15.35±1.60)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10.26、 t=22.56、42.36、 Z=-5.27, P=0.046 、0.035 、0.026、0.026);护理管理质量如急救药品器械管理质量(96.11±0.61)分、消毒隔离质量(96.89±1.27)分、危重患者急救护理质量(96.44±1.01)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93.94±1.11)分和护士专业能力如三基理论(93.94±1.11)分、专科技能(95.94±0.61)分均高于实施前的(92.89±1.76)分、(93.11±1.16)分、(93.22±0.97)分、(92.33±0.71)分、(85.81±1.61)分、(91.78±0.6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7.43、-11.85、-16.12、-13.14、-20.62、-14.41, P=0.023 、0.035 、0.028、0.046、0.016、0.038)。 结论: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院前急救信息化平台联合微信优化工作流程可以弥补传统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工作的不足,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和护士的专业能力,提升急救效果和患者或近亲属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医护人员视角急诊抢救室护理质量评价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急诊医护人员对抢救室护理质量评价的认知及建议,为构建抢救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0年8—10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对上海市4所医院15名医生、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式个人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与抢救室结构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相关的3个主题,即护理管理制度、护理人力资源、环境与设施;提炼出与抢救室过程类护理质量评价相关的3个主题,即消毒隔离/院内感染、专科护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提炼出与抢救室结果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相关的3个主题,即患者健康结局、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结论:目前急诊抢救室护理质量评价有待进一步规范,基于医护人员视角提取的抢救室护理质量评价相关主题,能够为构建合理、科学、全面的抢救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前馈控制理念应用于手术室直肠癌根治术安全管理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理念应用于手术室直肠癌根治术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行手术室常规护理理念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9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该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行手术室前馈控制理念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9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生理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麻醉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前访视、文件书写、患者转移、器械准备、标本保存、体位安置、消毒隔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前馈控制理念应用于手术室直肠癌根治术安全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手术状态,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分层培训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分析分层培训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22 年 1~12 月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人员50 例,2022 年1~6 月未进行分层管理培训模式,2022 年7~12 月行分层管理培训模式.对比分层培训前、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安全隐患意识、专业考核成绩、医师满意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分层培训管理后操作技能、手术室管理、手术配合、安全隐患认知、风险意识、安全隐患管理态度、护理文件书写、专业知识以及总分均高于分层培训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培训管理后患者满意率、医师满意率以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分层培训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风险管理中应用分层培训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护理人员安全隐患意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护士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障碍因素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30
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障碍因素,为更好地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对15名临床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护士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困境提炼出思维模式与习惯的冲突、理论与现实开展的差距、相关文件书写的负担、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成效不显著带来的倦怠感5个主题;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建议提炼出合理的排班模式、健全的反馈机制2个主题.结论 护士在责任制整体护理落实过程中需克服相关阻碍因素,转变传统思维,积极面对现实阻力,管理者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动信息化建设等,进一步深化责任制整体护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