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良半螺纹克氏针治疗尺骨冠突骨折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机械力学、生物力学及动物实验验证应用改良半螺纹克氏针治疗尺骨冠突骨折的可行性,为临床提供一款新的内固定器。方法:将直径1.5 mm改良半螺纹克氏针、1.5 mm普通克氏针、1.2 mm普通克氏针设为A、B、C组。利用万能实验机,通过机械力学实验(拉伸、弯曲、扭转)测试改良半螺纹克氏针的机械性能;通过抗拔出实验测试改良半螺纹克氏针固定骨折块的稳定性。并通过动物实验观察改良螺纹克氏针在取出过程中有无松动、断针、螺牙脱落现象。结果:拉伸实验中A、B、C三组在最大拉伸载荷和移位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拉伸载荷=1166.015, F拉伸位移=168.931, P<0.001);且A组分别与B、C组两两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 PA vs B<0.001, PA vs c<0.001)。弯曲实验中三组在最大弯曲载荷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95.758, P=0.001);且A组分别与B、C组两两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 PA vs B<0.001, PA vs c<0.001)。但在平均最大弯曲位移方面,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214, P=0.809)。扭转实验中三组在最大扭转载荷和角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扭转载荷=174.216, F扭转角度=516.322, P<0.001);且A组分别与B、C组两两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 PA vs B<0.001, PA vs c<0.001)。抗拔出实验中A、B组在平均最大载荷和位移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载荷=74.403, t位移=7.445, P<0.001)。动物实验中待骨折愈合后取出克氏针时未发现松动、断针、螺牙脱落现象。 结论:直径1.5 mm普通克氏针在增加螺纹设计后,即为改良半螺纹克氏针,其机械性能仍可以满足临床应用要求,且对骨折块的把持力明显优于同直径普通克氏针;应用其治疗尺骨冠突骨折具有高度可行性,具有稳定性好、操作简单、利于早期康复等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制备新型负压材料以构建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新生基质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制备新型负压材料以构建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新生基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负压治疗中常用的聚氨酯泡沫敷料,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微观结构并测定其孔径(样本数为5)。分别以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为原材料,采用熔体纺丝技术,以测得的聚氨酯泡沫敷料孔径为纺丝间距,分别以15、25、35 mm/s为纺丝速率制备聚己内酯负压材料和PBS负压材料,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制备的负压材料微观结构并测定其丝径,采用拉力试验机与复合材料试验机分别测定制备的负压材料和聚氨酯泡沫敷料的拉伸强度与拉伸模量(样本数均为5),以筛选后续制备负压材料的纺丝速率。将对数生长期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Fb)分别与以筛选的纺丝速率制备的聚己内酯负压材料和PBS负压材料共培养,于共培养1、4、7 d,用活/死细胞检测试剂盒检测材料中细胞活性与黏附情况,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材料中细胞增殖水平(样本数为5)。于18只5~6周龄雌雄不限的SD大鼠背部各制备1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伤后即刻,将致伤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聚己内酯+聚氨酯组、PBS+聚氨酯组、单纯聚氨酯组(每组6只),用含相应成分材料覆盖创面,以-16.7 kPa负压进行持续负压吸引。分别于负压治疗7、14 d取每组3只大鼠,取创面组织与创面直接接触层材料(以下简称创面取材),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肉芽组织生长及材料与创面结合情况,行Masson染色后观察胶原纤维沉积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计数CD34、白细胞介素6(IL-6)阳性细胞。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析因设计方差分析、LSD- t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 结果:聚氨酯泡沫敷料微观上呈疏松多孔结构,孔径为(815±182)μm。以800 μm为后续负压材料制备中的纺丝间距。PBS负压材料与聚己内酯负压材料的微观结构均较为规则,层间垂直相通,纺丝连续且粗细均匀,但PBS负压材料纺丝较聚己内酯负压材料平直;不同纺丝速率下由同种原材料制备的负压材料微观结构无明显差别。以3种纺丝速率制备的聚己内酯负压材料的丝径相近( P>0.05),以25、35 mm/s的纺丝速率制备的PBS负压材料的丝径均明显小于以15 mm/s的纺丝速率制备的PBS负压材料( t值分别为4.99、6.40, P<0.01)。以3种纺丝速率制备的聚己内酯负压材料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均相近( P>0.05);以15、25 mm/s的纺丝速率制备的PBS负压材料的拉伸强度均明显小于以35 mm/s的纺丝速率制备的PBS负压材料( t值分别为9.20、8.92, P<0.01),拉伸模量均明显小于以35 mm/s纺丝速率制备的PBS负压材料( t值分别为2.58、2.47, P<0.05)。后续选用35 mm/s的纺丝速率制备聚己内酯负压材料,选用15 mm/s的纺丝速率制备PBS负压材料。共培养1、4、7 d,在聚己内酯负压材料和PBS负压材料中黏附生长的人皮肤Fb数随时间延长而增多,2种材料间比较无明显差别。共培养1、7 d,2种负压材料中人皮肤Fb增殖水平均相近( P>0.05);共培养4 d,PBS负压材料中人皮肤Fb增殖水平显著高于聚己内酯负压材料( t=6.37, P<0.01)。负压治疗7 d,3组大鼠创面取材中材料均清晰可辨且均可见少量胶原纤维,单纯聚氨酯组大鼠创面取材中可见少量肉芽组织;负压治疗14 d,3组大鼠创面取材中均可见大量肉芽组织与大量胶原纤维,聚己内酯+聚氨酯组大鼠创面取材中材料与创面组织分辨不清。负压治疗7、14 d,单纯聚氨酯组大鼠创面取材中胶原纤维均较另外2组致密。负压治疗7 d,每400倍视野下,PBS+聚氨酯组大鼠创面取材中CD34阳性细胞数为(14.8±3.6)个,明显少于单纯聚氨酯组的(27.8±9.1)个( t=3.06, P<0.05);IL-6阳性细胞数为60(49,72)个,明显多于单纯聚氨酯组的44(38,50)个( Z=2.41, P<0.05)。负压治疗14 d,每400倍视野下,PBS+聚氨酯组大鼠创面取材中IL-6阳性细胞数为19(12,28)个,明显多于聚己内酯+聚氨酯组的3(1,10)个与单纯聚氨酯组的9(2,13)个( Z值分别为2.61、2.40, P<0.05)。 结论:制备的聚己内酯负压材料和PBS负压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均可成功构建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新生基质,其中聚己内酯负压材料总体上优于PBS负压材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山羊颞下颌关节盘生物力学的多维测量及定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从压缩、拉伸、循环压缩、循环拉伸、蠕变、摩擦等多维度测量分析颞下颌关节盘的生物力学性能,完善颞下颌关节盘的力学检测体系。方法:在市场统一购置新鲜羊头15只(2.5~3.0 kg),均为普通饲养山羊(9~12个月龄,体质量18~21 kg),雌雄不限,于处死后30 min内解剖出双侧关节盘(共计30枚)。参照黏弹性材料的力学测试国标,将山羊颞下颌关节盘按不同检测要求制样,模拟体内条件进行实验,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颞下颌关节盘的各项生物力学性能。结果:颞下颌关节盘具备一定的抗压缩[(8.41±2.12) MPa]、抗拉伸[(9.54±3.26) MPa]性能,但在超过生理载荷后,即发生不可逆性破坏,丧失原有力学属性。颞下颌关节盘在持续应力(0.5或3.0 MPa)作用下发生明显蠕变松弛(30%);其表面摩擦系数为0.015±0.011,低于一般黏弹性材料的表面摩擦值。结论:颞下颌关节盘是具有一定抗压-抗拉性能、表面在润湿状态下非常光滑的生物黏弹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疝补片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不同品牌疝补片的微观结构及拉伸、顶破强度进而评估不同疝补片的力学性能。方法:分别使用天平、显微镜对常见的15种疝补片进行质量和微观结构测试,并分别使用拉伸试验机与顶破试验机来检测疝补片的拉伸性能与顶破性能,并对疝补片进行力学性能分析。结果:疝补片的编织结构为菱形、多边形和圆形。腹股沟补片的平均质量为0.08 mg/mm 2,腹壁疝补片的平均质量为0.18 mg/mm 2。G3~G6疝补片的丝径较大,G12的网孔率较低。在拉伸性能测试中,G15的拉伸强度最大,重量型补片中G12、G14的拉伸强度较小,轻量型补片中G1、G2、G7的拉伸强度较小。在顶破性能测试中,G3、G9、G15疝补片的顶破强度最大,重量型补片中G12、G13、G14的顶破强度较小,轻量型补片中G1、G2、G4的顶破强度较小。 结论:多边形网孔且大网孔率的疝补片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为优化疝补片提供了实验依据,有望为相关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负载真皮脱细胞基质的聚乳酸静电纺丝纤维敷料制备及检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聚乳酸(PLA)静电纺丝纤维与真皮脱细胞基质(ADM)结合制备适宜伤口愈合的敷料。方法:利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不同质量浓度(10%、12%、14%)的聚乳酸(PLA)纤维膜,筛选出最佳浓度后测定一系列生物学性能。采用4%过氧化氢-6%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法制备兔ADM,评价脱细胞程度。将纤维膜在质量浓度为5%的ADM溶液中孵育24 h,经干燥、辐照灭菌制成负载ADM的PLA纤维膜,评价生物相容性。动物实验:在新西兰兔背部皮肤制造急性创面研究纤维膜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结果:12%浓度PLA纤维膜性能最佳,平均孔隙率79.37%,纤维直径分布主要范围为0.4~1.0 μm,平均吸水率为550.484%,最大拉伸强度可达5.74 MPa,完全培养基孵育12周失重率为12.47%。制备的ADM无细胞残留,DNA残留量(47.528±0.419) ng/mg,与未脱细胞真皮比较,DNA去除率高达96.01%,脱细胞效果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7.750, P<0.01)。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脂肪干细胞增殖能力,48 h复合纤维膜浸提液培养吸光度值(1.121±0.013)与完全培养基培养吸光度值(0.934±0.0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181, P<0.01),说明复合纤维膜生物相容性良好。且动物实验复合纤维膜覆盖创面收缩速度最快,14 d时复合纤维膜组相对伤口面积分别与PLA组、ADM组、纱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908、15.540、23.640, P<0.01)。 结论:本研究制备负载ADM的PLA纤维膜性能良好,可促进兔表皮急性创面修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负载银纳米颗粒小球藻的明胶/聚乙二醇水凝胶的性能及其对小鼠全层皮肤缺损感染创面愈合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负载银纳米颗粒(AgNP)小球藻的明胶/聚乙二醇水凝胶(以下简称复合水凝胶)的性能及其对小鼠全层皮肤缺损感染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该研究为实验研究。制备单纯明胶/聚乙二醇水凝胶(以下简称单纯水凝胶)和复合水凝胶,大体观察2种水凝胶分别在55、37 ℃以及808 nm近红外光照射下的外观和可注射性;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2种水凝胶在室温下的拉应力-应变性能、压应力-应变性能以及复合水凝胶在80%最大压应力下的循环压应力-应变性能。分别于磷酸盐缓冲液(PBS)、单纯水凝胶和复合水凝胶中滴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菌液。取部分滴加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菌液的复合水凝胶,予近红外光照射5 min。将各样品孵育6 h后,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并计算2种细菌培养24 h的死亡率(样本数为5)。取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名6岁健康男童包皮环切术后废弃包皮组织,采用酶解法提取分离原代人成纤维细胞(HFb),常规培养至第3~6代,用于后续细胞实验。制备终质量浓度分别为100.0、50.0、25.0、12.5、0 mg/mL的复合水凝胶浸提液,用其培养HFb,培养24 h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样本数为3。取20只6~8周龄雌性C57BL/6J小鼠,在每只鼠背部制作1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在创面上涂抹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进行感染。将感染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水凝胶组、复合水凝胶组、联合处理组,每组5只小鼠,分别采用PBS、单纯水凝胶、复合水凝胶、复合水凝胶+光照(用波长808 nm近红外光照射5 min)处理其创面。于伤后0(首次处理创面后即刻)、3、7、14 d,大体观察各组小鼠创面渗出及愈合情况并计算伤后7、14 d的创面愈合率,样本数为5。伤后14 d,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鼠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单纯水凝胶和复合水凝胶在55 ℃时均为溶液状态,降温到37 ℃后均呈凝胶态;近红外光照射2种水凝胶后,仅复合水凝胶升温,可再次回到溶液状态,即具有可注射性。复合水凝胶的最大拉应力可达301.42 kPa,对应的应变为87.19%;最大压应力可达413.79 kPa,对应的应变为91.67%,均与单纯水凝胶的拉伸和压缩性能相近。复合水凝胶经过10次压缩循环后,其最大压应力仍可达第1次压应力的84.1%。培养24 h,金黄色葡萄球菌经单纯水凝胶处理后的死亡率明显高于经PBS处理后( P<0.05);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仅经复合水凝胶处理后的死亡率均明显高于经单纯水凝胶处理后( P<0.05);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经复合水凝胶+光照处理后的死亡率均明显高于仅经复合水凝胶处理后( P<0.05)。培养24 h,与用终质量浓度0 mg/mL复合水凝胶浸提液培养相比,用终质量浓度25.0、50.0 mg/mL复合水凝胶浸提液培养的HFb的增殖活力均明显增强( P<0.05),用终质量浓度100.0 mg/mL复合水凝胶浸提液培养的HFb的增殖活力明显减弱( P<0.05)。伤后0、3 d,空白对照组、单纯水凝胶组小鼠创面中的脓性分泌物均较多,复合水凝胶组小鼠创面中仅有少量渗出液,而联合处理组小鼠创面中未见明显感染。伤后7、14 d,单纯水凝胶组小鼠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 P<0.05),复合水凝胶组小鼠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单纯水凝胶组( P<0.05),联合处理组小鼠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复合水凝胶组( P<0.05)。伤后14 d,空白对照组小鼠创面有较多的炎症细胞浸润、未见新生的上皮层;单纯水凝胶组小鼠创面中新生上皮长度短,且存在少量炎症细胞;复合水凝胶组小鼠创面中有连续的新生上皮形成,以及大量未成熟的肉芽组织;联合处理组小鼠创面有连续的新生上皮形成,未成熟肉芽组织较少。 结论:制备的复合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温敏性、光热性和可注射性,以及良好的机械性能、抗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可促进小鼠全层皮肤缺损感染创面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以聚乙二醇水凝胶膜为载体构建的角膜上皮移植片对LSCD治疗的可行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水凝胶膜(PHFs)是否能作为角膜上皮细胞(CECs)体外扩增的载体以及其能否用于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LSCD)的治疗。方法:利用癸二酰氯、聚氧乙基甘油醚、聚已酸内酯二醇人工合成PHFs,检测其厚度、透光度和机械拉伸性能。取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4只,培养原代角膜缘上皮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中角蛋白标志物AE1/AE3和干细胞标志物p63的表达;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PHFs+CECs组,其中将阴性对照组细胞直接种植在培养皿底,加入普通细胞培养液,将阳性对照组细胞种植在培养皿后加入含有100 μmol/L H 2O 2的普通细胞培养液,将PHF+CECs组细胞种植在铺有PHFs的培养皿中用普通细胞培养液培养,各组培养24 h。采用MTT和TUNEL染色法分别观察3个组细胞增生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15只分为对照组、PHFs组和PHFs+CECs组,每组5只。其中对照组造模后不给予任何处置;PHFs组将空PHFs膜置于LSCD实验兔角膜表面;PHFs+CECs组为将CECs传代后种植于PHFs上构建组织工程移植片后将移植片置于LSCD兔模型的角膜表面。采用荧光素染色法检测各组实验兔角膜缺损面积大小并评分;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各组实验兔角膜上皮组织学特点。 结果:PHFs厚度不超过150 μm,能承受约6 MPa的拉力,在400~700 nm可见光范围内透过率>99%。角膜缘原代培养的大多数细胞AE1/AE3染色和p63染色阳性。MTT实验结果显示,PHFs+CECs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 A490值分别为0.59±0.01、0.65±0.07和0.06±0.04,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2.25, P<0.05),其中PHFs+CECs组和阴性对照组 A490值明显大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TUNEL检测结果显示,PHFs+CECs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TUNEL阳性细胞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3.45, P<0.05),其中PHFs+CECs组和阴性对照组TUNEL阳性细胞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荧光素染色结果显示,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各组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均降低,对照组、PHFs组和PHFs+CECs组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依次降低。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存在较少形状不规则的角膜上皮细胞,PHFs组一些区域出现单层稀疏的角膜上皮细胞;PHFs+CECs组角膜上皮覆盖范围最大,细胞层数增加到3~5层,形态较规则,排列较紧密。 结论:PHFs韧性强、透光度高且能够体外扩增角膜上皮,适合做角膜上皮移植片,并能促进LSCD兔模型角膜上皮的修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累及主动脉弓部夹层动物模型构建方法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比不同方法构建累及主动脉弓部的主动脉夹层(AAD)动物模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索构建主动脉弓部夹层动物模型的安全有效方法。方法:24只健康杂种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6)。A组:经静脉切开针高压水流冲击建模法;B组:经静脉切开针非高压水流冲击建模法;C组:经动脉鞘非高压水流冲击建模法;D组:双向球囊扩张联合弹性蛋白酶灌注建模法。于术后即时、术后7 d行影像学检查,术后15 d行主动脉活组织检查,并对AAD病变段进行组织病理学染色,观察AAD形成情况。收集4组实验犬的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计算模型构建成功率、夹层撕裂长度、术后存活率、生存时间等,比较不同方法构建AAD动物模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结果:4组实验犬性别、年龄、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4组实验犬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11.6±8.0)、(168.0±17.4)、(164.4±13.9)、(202.8±21.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9.973, P<0.001),其中A组手术时间低于B、C、D组(均 P<0.001)。4组实验犬的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5.2±1.8)、(19.6±3.8)、(20.6±3.9)、(18.6±3.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7.598, P<0.001),其中A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低于B、C、D组(均 P<0.001)。4组实验犬分别有5、5、4、1只模型构建成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8),其中A组模型构建成功率高于D组( P=0.040)。4组实验犬的夹层撕裂长度分别为(14.4±3.0)、(11.3±4.2)、(7.0±2.3)、(4.7±0.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8.103, P=0.003),其中A组夹层撕裂长度长于C、D两组(均 P<0.05)。4组实验犬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 M( Q1, Q3)]分别为15.0(10.0,15.0)、5.0(3.0,10.0)、3.5(1.5,4.8)、10.0(2.8,15.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7.825, P=0.036),其中A组术后平均生存时间高于B、C两组(均 P<0.05);4组实验犬的术后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1.000)。病理染色结果可见AAD撕裂处弹性纤维被破坏,假腔外侧壁弹性纤维被过度拉伸,符合主动脉夹层的病理学改变。 结论:经静脉切开针高压水流冲击建模法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短、夹层撕裂范围广、术后生存时间长,可作为构建AAD动物模型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3D打印可降解组织工程听骨支架的制备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结合3D打印技术与可降解复合材料,探讨可用于中耳听力重建的组织工程听骨支架的制备方法。方法:选择国产高分子聚合物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 acid-glycolic acid copolymer, PLGA)和可降解陶瓷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按设计配比应用低温沉积方法制备打印原料。采用自主研发的低温沉积打印装置,根据所需支架的外形设计编程代码,选择合适的打印程序文件,低温环境下制备组织工程听骨支架。支架打印成型后冷冻干燥,灭菌备用。分别用光镜、扫描电镜观察支架表观特征与内部结构,检测其孔径、孔隙率以及力学特性。结果:3D打印后可获得所需降解支架,呈小柱状,直径1.5 mm,长度6.0 mm,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其表面有微孔。扫描电镜下构成支架的单丝呈横竖交织的经纬结构,间距1.2 mm,单丝间有交联孔道互相连接。支架表面可见直径100~400 μm类圆形或四边形孔隙,其间的交联孔道直径约50 μm,周边圆形微孔直径约10~40 μm。在PLGA材料表面附着粒径约700 nm的β-TCP微粒。整体支架的平均孔隙率为(83.43±0.01)%,负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含量约0.7 μg/mm 3。经冻干处理后支架机械强度适中,拉伸及挤压后无明显变形,符合组织工程骨力学要求。 结论:运用低温沉积打印法,通过严格控制的流程与条件,可制备供植入实验的高分子聚合物-可降解陶瓷听骨组织工程支架。该复合材料具有合适的孔隙率及力学特性,可负载成骨诱导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型锚-袢内固定系统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生物力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尸体标本测试新型锚-袢内固定系统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提供新方法。方法:12侧完整的肩关节标本切断肩锁韧带,首先进行喙锁韧带的准静态非破坏性循环实验,直至喙锁韧带失效,并记录喙锁韧带失效强度。12侧标本被随机分为A、B、C、D四组( n=3),分别使用3.5 mm锁骨钩锁定加压钢板、5 mm软组织带线锚钉、10 mm Endobutton钢板、新型锚-袢内固定系统(5 mm软组织带线锚钉+10 mm Endobutton钢板)4种不同内固定材料复位、固定肩锁关节。然后使用X线透视机正位透视复位后的肩锁关节,评估内固定位置及肩锁关节复位情况。最后使用自制的固定夹具将肩关节标本固定在100 KN电子万能力学试验机上,以100 mm/min的载荷速度对各实验标本在垂直方向进行破坏性的静态拉伸力学测定,通过与生物力学试验机相连接的计算机记录并描画载荷-位移曲线,记录各内固定的失效强度及原因。 结果:12侧尸体标本喙锁韧带断裂强度为(374.6±0.8)N。4组内固定失效的力学载荷及原因:A组为(409.5±2.6)N,两侧标本内固定失效原因为锁骨骨折,一侧标本为肩峰骨折;B组为(297.8±3.4)N,均为锚钉脱出;C组为(375.2±3.1)N,均为喙突基底部骨折;D组为(376.2±3.1)N,均为锚钉脱出。4个实验组内固定失效生物力学载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D组与A组、B组内固定失效生物力学载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新型锚-袢内固定系统重建喙锁韧带能够有效复位肩锁关节并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符合肩锁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