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机器学习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个性化血糖管理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探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的最佳降血糖方案,以提升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效果。方法:基于MIMIC-Ⅳ数据库,分析2008至2019年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2 096例DKA患者的病例资料。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和精确率-召回率曲线(PR曲线)评估模型对4种常见不良结局〔低血糖、低钾血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下降和长期住院〕的预测效能;分析不良结局发生风险随血糖下降速度的变化趋势;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与低钾血症风险之间的关系;利用个性化风险解释方法和预测技术,对患者的最佳血糖控制范围进行个体化分析。结果:所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在预测DKA患者不良结局方面展现出优异性能,其预测低血糖、低钾血症、GCS评分下降和长期住院的ROC曲线下面积(AUROC)及95%可信区间(95% CI)分别为0.826(0.803~0.849)、0.850(0.828~0.870)、0.925(0.903~0.946)、0.901(0.883~0.920)。患者血糖下降速度与4种不良结局风险的关系分析显示,最大血糖下降速度>6.26 mmol·L -1·h -1时,低血糖风险显著升高( P<0.001);最大血糖下降速度>2.72 mmol·L -1·h -1时,低钾血症风险显著升高( P<0.001);最大血糖下降速度>5.53 mmol·L -1·h -1时,GCS评分下降风险显著降低( P<0.001);最大血糖下降速度>8.03 mmol·L -1·h -1时,长期住院风险显著降低(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大碳酸氢盐水平、血尿素氮水平和总胰岛素使用量与低钾血症风险显著相关(均 P<0.01)。个性化最佳治疗阈值范围的制定方面,若假设低血糖、低钾血症、GCS评分下降、长期住院4种不良结局的最佳血糖下降阈值分别为 x1、 x2、 x3、 x4,降低患者低血钾和低血糖发生风险的最佳血糖下降速度应≤min{ x1, x2};降低GCS评分下降和长期住院风险的血糖下降速度建议应≥max{ x3, x4};当两者有重叠,即max{ x3, x4}≤min{ x1, x2}时,该区间即推荐的最佳血糖下降速度范围。若最佳阈值范围无交集,即max{ x3, x4}>min{ x1, x2},需综合考虑患者各种不良结局风险的个体差异,进行动态调整治疗策略。 结论:机器学习模型在预测DKA患者不良结局方面表现良好,有助于个性化降血糖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奥西替尼联合吉西他滨治疗伴肾转移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探讨奥西替尼联合吉西他滨治疗伴肾转移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238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9例.对照组给予奥西替尼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给予顺铂、吉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肾功能指标的变化,药物安全性和1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CEA、ProGRP、SCCA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总存活曲线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西替尼联合吉西他滨方案治疗伴肾转移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延长患者近期生存时间,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敦煌医方小补肝汤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的方法探讨小补肝汤干预运动性疲劳的有效成分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小补肝汤的活性成分;通过人类基因组数据库(Genecards)、药物数据库(Drugbank)、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遗传药理学与药物基因组学数据库(PharmGkb),获取疾病的靶标基因;利用Venny2.1.0在线工具绘制药物与疾病靶点的韦恩图,获得交集靶点,将其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通过Bioconductor等在线软件进行基因组数据的高通量分析,得到基因本体(GO)生物功能注释图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通路图,预测作用通路,并采用动物实验验证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结果:通过筛选得到小补肝汤36种活性成分,药物-疾病共同靶点244个;通过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调控网络,筛选出豆甾醇(Stigmasterol)、海风藤酮(Kadsurenone)、β-谷固醇(Beta-sitosterol)、山蒟酮C(Hancinone C)及黄杉素(Taxifolin)等核心成分;通过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筛选出AKT1、GNAQ及PTGS2等11个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得出生物学过程BP 3 675个,包括对药物的反应、对氧含量的反应、对缺氧的反应等;细胞组分379个,包括膜筏、膜微区、线粒体外膜等;分子功能624个,包括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泛素蛋白连接酶结合及G蛋白偶联胺受体活性等;KEGG富集分析得出涉及的信号通路主要有钙信号通路(GNAQ-PLCB2-IP3R1-CAM)、cAMP信号通路和甲状腺激素信号等通路.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负重游泳力竭时间显著减少,血清中乳酸(LD)、尿素氮(BUN)的含量显著升高,肝糖原与肌糖原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骨骼肌组织病理可见骨骼肌细胞排列紊乱不均,有较多炎症细胞弥漫浸润,骨骼肌组织GNAQ、PLCB2、IP3RI、CAM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负重游泳力竭时间显著增加(P<0.01),血清中LD、BUN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肝糖原与肌糖原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各给药组小鼠骨骼肌纤维排列有所改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骨骼肌组织GNAQ、PLCB2、IP3RI、CAM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小补肝汤能下调运动性疲劳小鼠骨骼肌组织中GNAQ、PL-CB2、IP3RI、CAM蛋白表达,从而调节胞内钙离子浓度,减轻因钙超载导致的细胞线粒体、肌浆网功能破坏而引起的疲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自发性膀胱瘘伴尿性腹腔积液导致假性肾衰竭一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患者,男,55岁,因"无尿伴腹胀6日"于2021年12月27日入院.患者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困难,伴一过性腹痛及血尿,在诊所行抗感染治疗后逐渐出现无尿,伴腹胀不适、恶心、频繁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呕血、头晕、头痛,无发热、胸闷、心慌、腹泻等症状.入院当日至我院急诊科就诊,血生化提示尿素氮51.6mmol/L,肌酐1500.6μmol/L,收入我科进一步诊治.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长期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每日2次),血压控制尚可.既往有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病史,否认乙肝、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期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对动脉血流指标和母婴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对动脉血流指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3月在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4例)、对照组(64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硫酸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比较2种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动脉血流及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8%和79.7%,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酸(U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内皮素-1(ET-1)、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24h尿蛋白定量、尿激肽原1、尿钙黏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一氧化氮(NO)高于对照组(P<0.05);2组新生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可有效控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并改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肾损伤,减少不良妊娠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节水减氮和品种管理对双季稻CH4的减排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秸秆还田、高效肥料、节水减氮是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主推技术,高产低排放品种是减少稻田CH4排放重要方向.为明确秸秆还田下氮肥减量及节水灌溉集成技术对不同品种水稻田CH4排放的影响,本研究以双季稻为对象,采用随机区组的裂区试验设计,设置施用尿素+间歇灌溉(U)、尿素减量20%+秸秆还田+间歇灌溉(US+S)、控释尿素减量20%+秸秆还田+间歇灌溉(CRUS+S)、尿素减量20%+秸秆还田+节水灌溉(US+S+SWD)共4个主区因素,常规稻和杂交稻作为2个副区因素,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监测双季稻生育期内CH4排放规律及减排效果.结果表明,碳投入、氮投入、灌溉量和分蘖数是影响双季稻CH4排放的主要因素.秸秆还田可补充氮肥20%减量的养分,并显著促进常规稻和杂交稻CH4的排放,其中常规稻增排60.0%~107.8%,杂交稻增排99.8%~107.8%,这主要归结于秸秆还田带来大量碳源.秸秆还田搭配控释尿素并不能减少CH4排放,较US+S增排1.8%~9.7%(除常规晚稻外).节水灌溉能显著控制秸秆还田下CH4排放的大量增长,相比US+S,US+S+SWD处理显著降低了CH4排放15.9%~23.1%.各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表明秸秆还田下氮肥减量及节水灌溉可以达到稳产作用.杂交稻CH4排放量及产量略高于常规稻,但不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秸秆还田显著提高CH4排放量,控释尿素和减量施氮无明显减排效果,节水灌溉能有效降低秸秆还田下单位产量的CH4排放强度.未来随着稻田秸秆还田比例增加,优化水分管理以促进秸秆好氧分解将成为CH4减排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解毒活血汤调控YAP/ACSL4通路抑制铁死亡治疗急性肾损伤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解毒活血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是国医大师张琪教授根据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热毒瘀滞病机从古方中筛选出应用临床数十年的有效方剂,该文拟从调控铁死亡(ferroptosis)角度阐释解毒活血汤对AKI的治疗作用及其潜在机制.将 32 只雄性C57BL/6 小鼠随机分为 4 组:正常组、模型组及解毒活血汤低、高剂量组,每组 8 只.由于临床AKI的治疗普遍以支持或替代疗法为主,尚无特效药,故该实验未设置阳性药物组.解毒活血汤低剂量组对应 0.5 倍的临床等效剂量,高剂量组则对应临床等效剂量,予以每日晨间灌胃,连续干预 7 d;正常组及模型组小鼠分别灌以相应体积的纯水.给药第 5 天时,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按 20 mg·kg-1 的剂量腹腔注射顺铂溶液进行造模,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注射.造模72 h后取材,留取小鼠血清及肾脏组织,检测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以评价小鼠肾脏功能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肾损伤分子 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的表达水平;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肾组织病理学改变;过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法观察肾脏糖原沉积变化;普鲁士蓝染色观察肾组织铁沉积水平;生化比色法检测肾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以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肾组织中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 4(acyl-CoA synthet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 3(lysophosphatidylcholine acyltransferase 3,LPCAT3)及Hippo通路关键分子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YAP在肾组织中的定位与相对表达;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CSL4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mRNA表达.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顺铂诱导的AKI小鼠血清中Scr、BUN、KIM-1水平显著升高;肾组织病理显示,模型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显著萎缩坏死脱落,肾小管刷状缘消失,管内大量蛋白管型填充,小管空泡样变性,肾间质增宽且可见水肿,肾脏结构严重损伤,肾小管损伤评分显著升高;肾组织部分区域有明显的铁沉积;肾组织GSH含量、SOD及CAT活力显著降低;同时,肾组织中铁死亡标志分子ASCL4、LPCAT3 显著升高,GPX4 显著降低,YAP显著上调.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解毒活血汤可有效保护肾脏功能,降低Scr、BUN、KIM-1水平,减轻肾脏病理损伤及糖原沉积和铁沉积;提升肾组织中GSH含量、SOD及CAT活力.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解毒活血汤组AC-SL4、LPCAT3 及YAP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而GPX4 水平显著升高.综上,解毒活血汤可以通过调控YAP/ACSL4 信号通路抑制铁死亡,对顺铂诱导的AKI发挥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控释肥施用对土壤N2O排放的影响——以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控释肥作为一种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保障作物产量和节约劳动力的新型肥料已经在作物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而控释肥对土壤N2O排放影响结果的差异使其成为当前科学评估控释肥施用环境效应的焦点问题之一.因此,旨在探讨不同种类控释肥及氮素水平施用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土壤N2O排放的影响,为科学评价控释肥施用的环境效应及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监测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不同控释肥施用下土壤N2O排放、环境因素以及产量进行了周年监测,探讨了不同处理(对照处理(CK)、控释肥处理1(CRF1)、优化控释肥处理1(80% CRF1)、优化控释肥处理2(80% CRF2)和控释肥处理3(CRF3+尿素))下土壤N2O排放特征及土壤温湿度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施用下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中土壤N2O排放峰高值主要出现在基肥施用并伴随灌溉(或降雨)后,一般持续时间约为7-10 d,小麦返青期灌溉以及玉米后期降雨会引起微弱的N2O排放峰.不同处理土壤N2O排放通量变化范围为-235.61-2625.01 μg N2O m-2h-1,平均排放通量为23.88-51.39 μg N2Om-2 h-1,与CRFI相比,80% CRF1和80%CRF2处理能够减小施肥期的N2O排放峰值,但不改变轮作周期土壤N2O排放季节变化规律.CK处理和CRF3+尿素处理土壤N2O排放通量与5 cm深度土壤温度之间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r2=0.38,P<0.01;r2 =0.30,P<0.05);CRF1处理和80%CRF1处理在冬小麦生长季及整个轮作周期内与土壤孔隙含水率(WFPS)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冬小麦生长季分别为r2=0.50,P<0.01;r2=0.39,P<0.05;整个轮作周期分别为r2=0.39,P<0.05;r2=0.43,P<0.05).80%CRF2处理N2O年排放总量最高,为(2.89±0.24) kg N/hm2.相同控释肥种类条件下,80%CRF1处理比CRF1处理减少了14.23%,但并未达到显著水平;相同施氮量水平下,CRF1处理与(CRF3+尿素)处理之间N2O年排放总量差异不显著,而80%CRF1处理比80%CRF2处理N2O年排放总量减少16.16%,并达到显著水平(P<0.05).本研究不同处理之间N2O直接排放系数在0.29%-0.42%之间,均明显低于IPCC 1.0%的默认值.各控释肥处理产量与当地农民常规施肥量条件下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在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中应用控释肥技术可以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有效减少土壤N2O排放,并且仍存在一定的减排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阿魏酸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DN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魏酸钠组,对照组患者给予CCB类控制血压、他汀类调节血脂、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心率较快者加β-受体阻滞剂、优质蛋白饮食,阿魏酸钠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魏酸钠进行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后进行评价.抽取治疗前后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放射免疫法测定血尿素氮(BUN)、24 h尿白蛋白清除率(24 hUAER),ELISA法测定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收集患者粪便标本,采用稀释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测定肠道菌群情况,记录每500个细菌中的革兰氏阳性杆菌(G+b)、革兰氏阴性杆菌(G-b)、革兰氏阳性球菌(G+c)、革兰氏阴性球菌(G-c),计算球菌/杆菌比值(c/b).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阿魏酸钠组患者FPG、BUN、24hUAER、SCr、β2-MG指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阿魏酸钠组患者G+b、G-b指标升高,c/b指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阿魏酸钠可有效控制DN患者血糖水平,调节肠道菌群,增加肾小球滤过,改善肾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TLR4/NF-κBp65信号通路在重度急性胰腺炎大鼠急性肾损伤中作用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TLR4/NF-κBp65信号通路在急性胰腺炎中起促炎作用,可调控炎症因子释放,但其在重度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尚不明确.目的:探讨TLR4/NF-κBp65信号通路在实验性SAP合并AKI中的作用.方法:32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SAP 6 h、12 h、18 h组,每组8只.模型组大鼠以4%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诱导SAP.动态测定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观察肾脏大体和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免疫组化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肾脏组织TLR4、NF-κBp65定位和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P组肾脏组织损伤随造模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同时血清Cr、BUN和TNF-α、IL-6水平逐渐升高,肾脏组织TLR4、NF-κBp65表达逐渐增强(P均<0.05).肾脏组织TLR4、NF-κBp65表达与血清Cr、BUN、TNF-α、IL-6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实验性SAP中,肾脏组织TLR4、NF-κBp65的表达变化与肾损伤严重程度和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的变化相一致,提示TLR4/NF-κBp65信号通路在SAP合并AKI的病情进展中起重要促炎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