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肺隐球菌病八例及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儿童肺隐球菌病临床资料,以提高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2012年3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8例肺隐球菌病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病原学检查、治疗与转归。结果:8例患儿免疫功能检查均正常,其中4例有禽类接触史。8例患儿均有长期发热,7例伴有轻微咳嗽。8例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升高;6例嗜酸粒细胞升高;6例IgE升高。6例患儿肺部CT表现为多发斑片、结节、条索样高密度影,2例表现为双肺弥漫粟粒样小结节影,7例伴有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8例伴有腹腔淋巴结肿大。6例患儿新生隐球菌培养阳性确诊,其中3例第一次培养阴性,第二次培养阳性确诊;2例患儿隐球菌荚膜抗原阳性确诊。8例患儿均给予抗真菌治疗,其中1例发生肺外播散患儿临床控制不佳,其余预后良好。结论:免疫功能正常儿童可患肺隐球菌病,长期发热是最主要临床表现。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嗜酸粒细胞升高、IgE升高是急性期相对特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以双肺结节为主,常伴多组淋巴结肿大,多次多部位真菌培养可提高确诊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身播散性巴西诺卡菌感染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报道1例巴西诺卡菌全身播散性感染病例患者,既往有肾病综合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病史及肺隐球菌病长期治疗史,从患者的血液、腹水及痰液里同时分离到巴西诺卡菌,后经复方磺胺甲恶唑联合美罗培南及头孢曲松治疗后好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合并肺隐球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文报道1例无免疫缺陷的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宿主,以发热、呼吸道症状、多发淋巴结肿大、皮下脓肿、肺部阴影伴骨质破坏为主要临床表现,经肺组织活检病理找到隐球菌后,给予氟康唑抗真菌治疗,病情进展,最终通过脓性分泌物培养出马尔尼菲篮状菌,肺组织病理同时找到隐球菌与马尔尼菲篮状菌,最终确诊为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合并肺隐球菌病,经两性霉素B序贯伊曲康唑治疗后好转。本文可引起临床对无免疫缺陷的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宿主同时感染多种机会性真菌的重视,并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新型隐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儿童新型隐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并探讨PCR及高通量基因分析在新型隐球菌感染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7月至2018年12月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住院治疗的新型隐球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发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接触史等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测方法、治疗及预后。结果:共计10例患儿入选本次调查,其中男女各5例,中位年龄6.28(4.08,12.02)岁;4例患儿有家禽/土壤/腐物接触史;7例患儿诊断为新型隐球菌脑膜炎,3例诊断为播散性新型隐球菌病;5例患儿存在基础疾病,其中2例通过高通量基因分析发现存在原发性免疫缺陷;头痛伴发热为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3例播散性新型隐球菌病患儿均存在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治疗均采用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诱导治疗,氟康唑巩固治疗;其中2例患儿诱导治疗期间出现低钾;1例患儿巩固治疗期间出现轻度肾功能损害。治愈5例,放弃3例,复发1例,死亡1例。结论:既往被认为免疫功能正常的新型隐球菌病患儿可能存在基因微突变所致的原发性免疫缺陷;PCR检测可提高新型隐球菌的检出率并缩短检测时间;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可能提示感染播散;水化及常规补钾可能减轻两性霉素B的毒性;控制颅内高压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HIV阴性宿主肺隐球菌病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我国呼吸学科肺隐球菌病的诊疗现状,完善对HIV阴性肺隐球菌病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性队列研究设计,通过涂片培养、抗原检测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病原学诊断方法,在22家参研单位呼吸科普通病房和呼吸重症监护室筛检肺隐球菌病,连续纳入研究期间收治的所有HIV阴性肺隐球菌病病例,采集并分析主要临床资料。结果:共入选肺隐球菌病患者457例,其中播散性感染占3.28%(15/457),病死率0.88%(4/457),主要的诊断依据为组织标本病理检查的阳性结果(74.40%,340/457)和隐球菌抗原检测的阳性结果(37.64%,172/457)。肺隐球菌病占同时期呼吸科住院患者总人数的2.04‰(457/223 748),华南地区、华东地区该比例最高;70.24%(321/457)的患者不合并任何基础疾病,87.75%(401/457)的患者无已知免疫缺陷;咳嗽、咳痰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25.16%(115/457)的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在影像表现方面,肺内多发病变多于孤立病变,胸膜下病变多于肺门周围或内中带病变,形态上则以直径1~5 cm的中等大小结节和直径3 mm~1 cm的小结节最为常见。血清隐球菌抗原的敏感率为71.99%(203/282), 抗原阳性患者在基础免疫状态、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以及感染类型等方面均有别于抗原阴性患者。免疫缺陷患者在临床症状和体征、感染相关炎症指标水平、影像学特点、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率以及预后等方面有别于非免疫缺陷患者。结论:我国HIV阴性肺隐球菌病多数无合并基础疾病或免疫缺陷,总体预后良好,但临床类型多样,临床表现和影像表现复杂多变,早期诊断难度较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带状疱疹样皮疹的播散性隐球菌病合并艾滋病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男,38岁,因头痛、发热1周,加重3 d就诊。患者起病前1周着凉后出现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自觉发热(当时未测体温),当地医院治疗3 d,症状稍好转。3 d前头痛加重,呈搏动性;外院脑脊液涂片隐球菌阳性,HIV抗体待查转我院。入院后第7天,患者右前臂伸侧、右手掌、右胸背逐渐出现红斑、簇状小水疱,伴阵发性、烧灼样痛,无痒感。既往身体健康,否认水痘病史。否认皮损部位外伤史及鸽粪接触史。2014年有静脉吸毒史,曾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曾发生无保护措施的男男性行为。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检:一般状况可,慢性病容,神清,检查配合。肺部和神经系统未见明显异常。余体格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皮肤科检查:右前臂伸侧、右手掌、右胸背部可见红斑、斑丘疹、丘疱疹,簇状小水疱,疱液多混浊,部分皮损中间干涸、结痂(图1)。初诊为带状疱疹,予伐昔洛韦、膦甲酸钠等治疗2周,皮损仍增加,疼痛无改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中性粒细胞比例0.889(参考值:0.5 ~ 0.7,下同);CD4 + T细胞计数4个/μl(500 ~ 1 600个/μl),辅助性与抑制性T细胞比值0.02(1.4 ~ 2.0),HIV抗体阳性,HIV核酸定量1.38 × 10 2/ml;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人巨细胞病毒阴性;血隐球菌荚膜抗原阳性;血、脑脊液、肺泡灌洗液真菌培养发现新型隐球菌。脑脊液检查:白细胞计数64 × 10 6/L,脑脊液墨汁染色:隐球菌阳性。肺泡灌洗液人巨细胞病毒检测:阳性;骨髓细菌、真菌培养:阴性。肺部CT示双肺上叶感染;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右前臂伸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鳞状上皮局部增生,少许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图2)。皮肤浅表过碘酸希夫染色及六胺银染色均见散在隐球菌菌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伊曲康唑联合手术成功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原发性播散型隐球菌病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隐球菌病是由新生隐球菌引起的脑、脑膜、肺、皮肤或全身性的慢性、亚急性甚至急性感染。新生隐球菌呈全球分布,多见于鸽子排泄物中。原发性播散性皮肤隐球菌感染、骨骼隐球菌感染均较少见。本文报道1例SLE患者,出现躯干、四肢皮肤结节、破溃及左足踝肿痛症状,根据皮肤、骨骼组织病理发现有荚膜的孢子以及真菌培养的结果,同时结合患者的发病部位、皮损类型、患者的免疫功能,确诊为原发性播散性皮肤隐球菌感染、骨骼隐球菌感染。经伊曲康唑联合手术治疗后,病情基愈,随访2年,无复发,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结核病是全球十大死亡原因之一。结核杆菌易通过血行播散累及全身各脏器。儿童是结核菌易感人群,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在儿童最多见,其中包括部分先天性肺结核。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影像学可表现为双肺弥散均匀分布的粟粒影/结节影,病灶大小一致,密度相等,随机分布,伴肺门、纵隔淋巴结大及钙化。小年龄患儿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结节较大,易融合。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结节大小不一,密度不等,随机分布,渗出与增殖性改变相互混杂。先天性肺结核常于出生1个月内发病,表现为弥散粟粒影或广泛分布的结节及斑片影,病灶可发生融合,可伴纵隔及肺门淋巴结增大。幼儿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主要考虑慢性肉芽肿病、衣原体肺炎,儿童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鉴别诊断需要考虑隐球菌肺炎、血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血行播散型肺曲霉菌病、气管支气管结核、过敏性肺炎、巨细胞病毒肺炎、肺朗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肺淋巴管瘤病、肿瘤肺转移、肺霍奇金/非霍奇金淋巴瘤、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尼曼-匹克病等。现对儿童血行播散型结核的分类及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并结合临床经验,对儿童血行播散型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和影像学诊断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误诊为肺癌骨转移的播散性隐球菌病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报道1例播散性的骨隐球菌感染的高龄男性患者的诊疗情况并文献复习,旨在加深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医生提供经验,避免误诊.患者,男,83岁,因左侧髋部疼痛来院就诊,影像学检查提示肺癌伴骨转移可能性大,后行左侧大腿受累股骨穿刺活检术,病理诊断示骨隐球菌感染,经氟康唑治疗半年余疼痛逐渐好转,并定期门诊随访.隐球菌病累及骨较为罕见,易与肿瘤、结核等疾病相混淆,主要通过组织活检确诊,经抗真菌、手术治疗可好转或治愈,预后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慢性肝衰竭并发播散性隐球菌病1例
编辑人员丨2024/6/15
慢性肝衰竭患者由于机体吞噬功能受损、补体水平降低、免疫调节障碍、进行侵入性手术、使用皮质类固醇和抗生素以及与肝脏疾病相关的胃肠道出血等,导致隐球菌感染率明显上升.并发隐球菌感染的肝衰竭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极高.本研究报道了 1例慢性肝衰竭合并播散性隐球菌病的患者,旨在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提高肝衰竭患者生存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