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良Aldrete量表和Steward量表用于评估接受麻醉胃肠镜检查儿童复苏效果的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Steward量表和改良Aldrete量表用于评估接受全身麻醉胃肠镜检查儿童患者复苏效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22年7—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接受非插管全身麻醉下胃肠镜检查的患儿199例,将患儿根据年龄分为学龄前组36例、低学龄组75例及高学龄组88例。同时进行Steward量表和改良Aldrete量表麻醉苏醒评估,记录患儿的生命体征及达标所需时间,对比2个量表的评分效率及安全性。结果:患儿Steward量表达标所需时间(17.5 ± 9.3)min,显著低于改良Aldrete量表的(20.8 ± 12.6)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2.97, P<0.01)。低学龄组在达到改良Aldrete量表出室标准时血氧饱和度(0.989 ± 0.010)高于Steward量表的(0.980 ± 0.0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2.17, P<0.05)。Steward量表达标时间与患儿年龄呈负相关( r = - 0.385, P<0.01)。改良Aldrete量表达标时间与患儿年龄无显著相关( r = - 0.089, P>0.05)。 结论:在全身麻醉胃肠镜检查儿童麻醉复苏评估中,Steward量表虽比改良Aldrete量表评估效率高,但改良Aldrete量表比Steward量表安全性更高,更有利于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艾司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辅助全麻对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PAED评分、苏醒质量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辅助全麻对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麻醉苏醒期躁动量表(PAED)评分、苏醒质量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 年10 月—2023 年10 月收治的138 例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患儿,采用简单随机数表法分为E组与M组,各69 例.2 组均予全麻,麻醉诱导前,E组予以艾司氯胺酮静脉注射,M组予以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记录改良Aldrete评分,比较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时(T2)、腺样体扁桃体剥离时(T3)、拔管时(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检测术前、术后 1d应激指标[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记录进入麻醉后恢复室30 min内的最大PAED评分及疼痛行为评分量表(FLACC)评分,记录2 组麻醉不良反应.结果 E 组改良 Aldrete 评分高于 M 组(P<0.01).T0~T4 时,E 组MAP、HR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M组MAP、HR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T2、T3 时E组MAP、HR均高于M组(P<0.05).术后1d,2 组5-HT、NE、E和Cor水平高于术前,但E组低于M组(P<0.05).E组PAED评分、FLACC评分均低于M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较右美托咪定,艾司氯胺酮辅助全麻可以降低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患儿PAED评分、提高苏醒质量,减轻血流动力学波动和应激性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在住院患者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 观察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在住院患者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共纳入2017年2月至9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TEE检查的260例住院患者,分为单纯表面麻醉组(C组)54例,咪达唑仑组(M组)27例和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组(MS组)179例.三组患者均给予丁卡因胶浆行口咽部表面麻醉,C组不作其他处理,M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MS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 μg/kg.M组和MS组术中根据患者反应决定是否追加药物.记录三组患者入室后(T0)、探头置入成功时(T1)、探头置入成功后5 min(T2)的无创血压收缩压(NSB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探头置入难易程度、TEE检查时间、术中不良事件、检查者满意度.检查结束后用改良Aldrete量表评分判断患者恢复程度.术后24 h随访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探头置入难易程度、检查者满意度评分和患者术后对麻醉的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同时间点比较,M组和MS组T1和T2时间点NSBP和SpO2降低,MS组T1和T2时间点HR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组同时间点比较,MS组T2时间点SpO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间点相比,C组T1和T2时间点HR升高,MS组的HR在T2时间点降低,M组和MS组T1和T2时间点NSBP降低,MS组T1和T2时间点SpO2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需要处理的心动过缓和心动过速.C组患者术后恶心发生率显著高于M组和MS组,术后咽部不适发生率显著高于MS组(P<0.05).术中不良事件和术后不良反应经及时处理后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无不良后果发生.结论 在表面麻醉的基础上,小剂量咪达唑仑、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住院患者TEE检查中,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的效果更佳,但需注意可能发生的低氧血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不同浓度七氟醚吸入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行肝叶切除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七氟醚吸入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0 年1 月~2022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 103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2 例和对照组51 例.在行肝叶切除术时,观察组采用1.0 肺泡最小有效浓度(MAC)七氟醚吸入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照组则采用 0.5MAC七氟醚吸入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常规监测平均动脉血压(MAP)和心率(HR).应用改良警觉-镇静量表(OAA/S)评分和苏醒室标准(Aldrete)评分评估苏醒质量,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结果 在T2 时,观察组MAP 为(82.2±5.6)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84.8±5.7)mmHg,P<0.05],HR为(71.1±6.9)次/min,显著低于对照组[(76.9±6.7)次/min,P<0.05];在拔管即刻和拔管 15 min,观察组OAA/S评分分别为(4.1±0.5)分和(4.4±0.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5±0.6)分和(4.0±0.4)分,P<0.05],Aldrete评分分别为(9.3±0.8)分和(9.4±0.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0±0.5)分和(9.0±0.6)分,P<0.05];术后,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呼之睁眼时间分别为(10.6±2.8)min、(12.9±3.7)min和(11.4±3.2)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别为(14.3±3.5)min、(15.6±4.1)min 和(15.0±3.9)min,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3.5%,显著低于对照组(29.4%,P<0.05);在手术后 12h和 24 h,观察组MMSE评分分别为(25.9±1.8)分和(27.9±1.1)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3.0±2.6)分和(25.8±2.0)分,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1%,显著高于对照组(6.0%,P<0.05).结论 应用高浓度七氟醚吸入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相对较小,术后患者苏醒质量较高,有利于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临床需结合麻醉风险确定七氟醚的浓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
小波算法脑电监测下的麻醉管理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23
目的:探讨小波算法脑电监测下的麻醉管理对老年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 年1月至4 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择期手术的60 例患者,年龄60~83 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麻醉组(C组)和小波指数(WLI)监测组(W组).两组患者均采用丙泊酚、舒芬太尼、罗库溴铵静脉快速诱导,术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及吸入七氟烷静吸复合式麻醉维持,间断追加顺式阿曲库铵.C组麻醉医师根据生命体征调整麻醉药物进行术中麻醉管理,并且WLI呈隐蔽状态.W组麻醉医师通过调整静脉麻醉药物的泵注速度或吸入麻醉药物的浓度将WLI维持在35~70 之间.记录患者术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术后恢复室(PACU)内拔管时间、VAS评分、改良的Aldrete评分、PACU停留时间,术后24h内有无恶心呕吐(PONV).Brice问卷调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术中知晓,CAM量表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术后谵妄(POD),MMSE量表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术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MMSE评分、ASA分级、受教育程度、手术类型、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W组患者SBP<90 mmHg、SBP>160 mmHg、MAP≥100 mmHg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C组(均P<0.05),两组患者DBP<50 mmHg、MAP<65 mmHg、HR<45 次·min-1 发生概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W组患者术中麻黄碱用量明显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间羟胺及阿托品的术中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W组术后在PACU 30 min时改良的Aldrete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但两组患者在出室时改良Aldret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W组术后住院期间POD的发生率为3.6%,明显低于C组的23.1%(P<0.05),W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C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 PONV及术后住院POCD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波算法脑电监测下的麻醉管理或可提高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的恢复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改良Aldrete量表用于妇科全麻术后患者复苏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两种Aldrete量表对妇科全麻术后患者的复苏效果.方法 将进入苏醒室的妇科全麻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Aldrete量表评分作为出室评估工具,观察组采取改良Aldrete量表评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出苏醒室时疼痛(NRS)评分、躁动(RS)评分和生命体征等.结果 观察组出苏醒室时疼痛严重程度、恶心呕吐发生率、躁动状况、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苏醒室观察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运用改良Aldrete量表评价,患者达到出苏醒室标准的时间较Aldrete量表长,但保证了术后患者出苏醒室时的生命体征平稳和舒适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疼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对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儿40例,ASA分级Ⅰ、Ⅱ级,4~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罗哌卡因复合Dex组(RD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后行超声引导TAPB,分别双侧给予配置好的局部麻醉药各0.4 ml/kg.R组给予0.25%罗哌卡因,RD组给予0.25%罗哌卡因复合1μg/kg Dex.记录两组患儿手术结束时(T0)、TAPB后1 min(T1)、TAPB后5 min(T2)、TAPB后10 min(T3)、TAPB后15 min(T4)时的BIS值、HR、MAP,入、出PACU时的改良Aldrete评分、Ramsay评分,PACU滞留时间,TAPB至疼痛开始的无痛时间(T-pain free),疼痛即刻(T-pain)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ace,Legs,Activity,Cry,Consolability,FLACC)评分.记录术后追加镇痛药物的干预情况及试验中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与R组比较,RD组T2~T4时的BIS值降低(P<0.05),RD组T2时的MAP增高(P<0.05);两组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D组在入、出PACU时的改良Aldrete评分低于R组(P<0.05),Ramsay评分高于R组(P<0.05);PACU滞留时间长于R组(P<0.05);T-pain free较R组延长(P<0.05);T-pain FLACC评分低于R组(P<0.05);RD组仅1例小儿口服镇痛药.两组无心动过缓、低血压及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发生.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Dex行TAPB可延长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无痛时长,增强镇痛效能,增加术后镇静深度,延长PACU滞留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用于肝部分切除术患者临床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瑞苏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麻醉用于肝脏部分切除术(PHX)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 2017年4月~2019年1月我院行PHX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8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麻醉,给予研究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麻醉,评价苏醒室标准(Aldrete)和改良警觉-镇静量表(OAA/S)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拔管时间为(12.7±3.3)min,呼之睁眼时间为(10.1±3.2) 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9.4±2.1)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别为(18.4±5.2)min、(17.6±3.4)min和(16.4±5.4) min,P<0.05];在T0时,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术中研究组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整体优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即刻和拔管后15min,研究组患者Aldrete评分分别为(9.4±0.7)分和(9.4±0.8)分,OAA/S评分分别为(4.3±0.4)分和(4.7±0.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3±0.4)分和(8.9±0.5)分,和(3.4±0.4)分和(4.2±0.5)分,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9% (P<0.05).结论 应用瑞苏太尼复合丙泊酚TCI麻醉应用于PHX手术可有效减轻术中应激反应,提高术后苏醒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不同右美托咪定给药方式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患儿术后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比较不同右美托咪定给药方式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患儿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随机分为三组:静脉组30例,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滴鼻组30例,右美托咪定滴鼻给药;对照组20例,不用右美托咪定.比较三组入室时(T0)、诱导后(T1)、插管时(T2)、插管后5 min(T3)、术毕(T4)和拔管后5 min(T5)的MAP及HR、术后清醒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和改良Aldrete评分,采用改良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量表(mCHOPES)和儿童麻醉后躁动评分量表(PAED)评价患儿恢复期疼痛程度及行为.观察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T0相比,静脉组和滴鼻组T1~T4时MAP和HR降低(P<0.05),对照组T1时MAP和HR降低(P<0.05),T2~T5时MAP和HR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T1时静脉组和滴鼻组MAP较高(P<0.05),T2~T4时MAP较低(P<0.05);T1~T4时静脉组和滴鼻组HR均较低(P<0.05).与静脉组相比,滴鼻组T1时MAP和HR较高(P<0.05).三组术后清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及改良Aldret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和滴鼻组mCHOPES评分和PAE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滴鼻给药和静脉给药均可缓解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患儿术后疼痛和躁动,且滴鼻给药对患儿MAP和HR影响更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