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D-1抑制剂对心肌炎症微环境及放射性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从免疫微环境的角度初探PD-1抑制剂对小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放射性心肌损伤(RIMI)模型,将2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只。A组为对照组;B组为PD-1抑制剂组;C组为单纯照射组,心脏单次照射15 Gy;D组为照射+PD-1抑制剂组。照射后1个月麻醉处死小鼠,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和评估心肌纤维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CD 3+、CD 3+CD 4+、CD 3+CD 8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IL-4、IL-6、IL-17A、TNF-α、TGF-β 1、INF-γ)水平;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 结果:照射后1个月,B组未见明显的心肌纤维化表现,C组和D组可见胶原纤维分布于心肌细胞间质。A、B、C、D组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分别为(1.97±0.36)%、(2.83±1.03)%、(5.39±0.77)%、(7.72±1.43)%,A组与B组间的CVF相似( P=0.314),其余各组间均不同(均 P<0.05)。与A组比较,B、C、D组的CD 3+T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和百分比均增高(均 P<0.01),D组高于B组和C组(均 P<0.01);A、C、B、D组的CD 3+CD 4+T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和百分比相近(均 P>0.05);D组的CD 3+CD 8+T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和百分比都高于A、B、C组( P<0.001)。D组的IL-6、IL-17A、TGF-β 1水平均高于A、B、C组(均 P<0.001)。A、B、C、D组的凋亡指数逐渐增加,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 结论:PD-1抑制剂可通过促进心肌免疫炎症反应加重RIMI。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PET显像在放射性心脏损伤早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是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的常见并发症和非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结局和生活质量。PET显像能够对心肌血流灌注、心肌代谢异常、心脏交感神经紊乱、心肌纤维化和炎性病变进行评估,在RIHD的早期诊断和检测中具有重要价值。该文就PET显像在RIHD早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4 h动态心电图联合心肌肌钙蛋白Ⅰ评价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联合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评价胸部肿瘤放疗治疗诱发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2018年间接受放疗±化疗的胸部肿瘤患者128例,分别于放疗前、放疗30Gy、放疗50Gy、放疗结束、放疗结束3个月行常规心电图检查、24h动态心电图检查、cTnI、心脏彩超。比较24h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cTnI、心脏彩超、24h动态心电图联合cTnI对RIHD检出率。比较血糖高低、合并高血压病及冠心病、联合化疗、照射剂量及心脏受照面积大小等因素与RIHD发生的关系。结果:放疗前后24h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测异常结果相近( P均>0.05),而在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方面均高于常规心电图( P均<0.05)。24h动态心电图联合cTnI与单纯24h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cTnI、心脏彩超比较检出率均高于任一方式( P均<0.05)。放疗后RIHD率高于放疗前( P均<0.05);放化疗者心脏损伤率明显高于单药顺铂化疗、单纯放疗组,以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为甚(发生率45%, P均<0.05)。单纯放疗与放疗+顺铂化疗的相近( P均>0.05)。放疗后比放疗前RIHD分级增加31.2%( P均<0.05)。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放疗合并化疗,心脏D mean、V 40 Gy是1-4级RIHD发生的影响因素( P均<0.05)。 结论:24h动态心电图联合cTnI评价胸部肿瘤放疗诱发RIHD检出率高,并且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miR-26a调控CTGF表达在放射性心脏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miR-26a在实验鼠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中的调节作用。方法:以C57/BL6小鼠构建RIHD模型,检测心功能、纤维化、胶原蛋白1(COL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miR-26a的表达。双荧光素酶试剂盒检测CTGF是否是miR-26a的靶基因。在心肌成纤维细胞转染miR-26a up及miR-26a down慢病毒,构建miR-26a过表达和低表达细胞模型,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凋亡及CTGF的表达。结果:小鼠心脏被辐射后心功能下降、心肌纤维化重塑,COL1和CTGF表达增加,miR-26a表达下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证实CTGF是miR-26a的靶基因。过表达miR-26a可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CTGF表达,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分泌胶原蛋白;低表达miR-26a则得到相反的实验结果。结论:miR26a可能通过靶向调控CTGF的表达,影响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功能,参与放射性心肌纤维化的过程,有望成为RIHD新的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大鼠放射性心脏损伤模型建立及其早期检测指标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SD大鼠心脏15Gy分3次照射所致放射性心脏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其早期检测指标变化,并分析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Endostar)的影响。方法:75只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Endostar组(E组)、25Gy照射组(MHD 25组)、15Gy照射组(MHD 15组)、15Gy照射联合Endostar组(MHD 15+E组),分别在干预后24、48h和15d取血测CK、CK-MB、LDH和CRP,在1、3、6个月行大鼠心脏超声心动图后每组随机处死5只大鼠取心肌组织行HE、Masson染色。双因素方差分析统计。 结果:与C组比较,6个月MHD 15组出现心肌纤维化晚于MHD 25组出现。各照射组在3个月后出现射血分数、缩短分数降低( P<0.05),且程度相似( P>0.05)。心肌酶及炎症因子各组间相近( P>0.05)。 结论:大鼠心脏15Gy分3次照射早期可造成心脏功能损伤,如射血分数、缩短时间降低,晚期可导致心肌纤维化,并比高剂量照射延迟出现。照射基础上联合Endostar对大鼠的放射性心肌损伤无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通过促进细胞焦亡加重放射性心肌损伤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通过细胞焦亡通路对放射性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20只C57BL/6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PD-1抑制剂组;单纯照射组(胸部单次照射20 Gy);照射联合PD-1抑制剂组,每组5只。超声心动测试评价受照后1个月小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左室缩短率(FS);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蛋白免疫印迹、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心肌组织焦亡关键因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白介素18(IL-18)、IL-1β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结果:照射后1个月,照射联合PD-1抑制剂组的LVEF、FS、SV较单纯照射组下降( t = 4.50、27.93、3.11, P <0.05);照射联合PD-1抑制剂组小鼠心肌损伤及纤维化较单纯照射组更明显,心肌胶原容积分数较单纯照射组升高[(2.88±0.27)% vs. (3.81±0.57)%, t = 2.90, P<0.05];与单纯照射组比较,照射联合PD-1抑制剂组心肌Caspase-1、Caspase-1 p20、GSDMD、GSDMD-N、ASC蛋白表达量增高( t=3.14、3.22、8.83、20.29、2.79, P <0.05),Caspase-1、GSDMD、ASC的mRNA表达量也升高( t = 3.09、2.91、2.53, P <0.05);照射联合PD-1抑制剂组心肌及血清IL-18、IL-1β表达较单纯照射组均升高( t = 3.46、3.75、7.58、8.24, P <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单纯照射组[(38.33 ± 7.92)% vs. (54.70 ± 4.01)%, t = 3.29, P <0.05],而CD4+T淋巴细胞在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PD-1抑制剂可通过Caspase-1/GSDMD促进细胞焦亡,进而加重放射性心肌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河南"4.26" 60Co源辐射事故受照者照后20年医学随访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对1999年河南省"4.26" 60Co源辐射事故受照者照后20年医学随访观察,探讨电离辐射远后效应,为放射医学研究提供实证资料。 方法:收集5名受照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眼科检查及患病史;实验室检查包括常规检查项目、体液免疫和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甲状腺功能、生殖激素水平、肿瘤标志物、辐射遗传学指标等;器械检查包括腹部彩超、甲状腺彩超、心脏彩超、颈动脉彩超、生殖系统彩超、心电图、胸部CT等。结果:"梅"照后2~3年出现放射性白内障早期典型的形态特点,照后13年行左眼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此次随访右眼视力眼前指数/10 cm,后囊下较厚,近似锅巴样浑浊,2019年11月行右眼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旺"、"天"、"民"、"义"均出现双眼后囊下或赤道部不同程度浑浊;"梅"照后7年至今心电图均提示心肌缺血改变,"天"照后12年确诊"冠心病",照后20年行"冠状动脉造影心脏支架植入手术",5名受照者均出现血清总胆固醇和(或)甘油三脂增高,4名受照者出现双侧(或单侧)颈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梅"受照后11年至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持续偏高,"义"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明显增高,甲状腺实质回声不均,"梅"、"民"照后15年发现甲状腺结节;"天"照后13年确诊为"弥漫性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目前病情缓解;肿瘤标志物检测"天"、"民"、"义"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均稍偏高,"天"胸部CT提示右肺中叶小结节;5名受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以易位(t)改变为主(t率≥0.5%),"旺"、"天"可见少量双着丝粒体(dic)或无着丝粒断片(ace)。结论:电离辐射照射可导致受照者眼晶状体、甲状腺、心血管循环系统等不同程度的确定性效应及发生肿瘤等随机性效应,遗传损伤可长期存在于受照者体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食管癌放射性心脏损伤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放射治疗是食管癌主要治疗方式之一。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食管癌患者的预后生存逐步提高,放疗导致心脏损伤(RIHD)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放疗相关心脏并发症主要包括心包疾病、心肌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瓣膜性心脏病和心律不齐等。现代放疗技术有望减轻心脏损伤,降低RIHD的发生率。本文对食管癌RIHD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miR-133a在小鼠放射性心脏损伤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microRNA对小鼠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的调节作用,为其治疗提供一个新策略。方法:基于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的GSE147241数据集(包括正常心脏组织和照射心脏组织)进行生物信息学研究分析,以确定差异表达的基因。而后将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组、miR-133a过表达干预组。照射组和miR-133a过表达干预组心脏单次X线照射20 Gy,对照组不照射,饲养16周。超声心动检查心功能,Masson染色法检测心肌纤维化,qRT-PCR法检测心肌miR-133a、CTGF mRNA、COL-1 mRNA、COL-3 mRNA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CTGF、COL-1、COL-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iR-133a为照射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基因。过表达miR-133a可以改善照射引起的心功能下降( P<0.01)和心肌间质胶原含量增多( P<0.01),且过表达miR-133a可以降低照射引起的CTGF、COL-1、COL-3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 P<0.01)。 结论:照射使胶原蛋白合成增加致心肌纤维化重塑,而过表达miR-133a可以减少放射性心肌纤维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体内p21基因敲除表现出严重放射性心脏损伤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p21基因在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中的作用,探讨p21基因敲除对小鼠RIHD表型的影响。方法:p21 -/-小鼠作为实验组,p21 +/-小鼠为对照组。采用小动物照射研究平台对小鼠进行10 Gy全心照射,建立RIHD模型。收集照射后6周小鼠心脏标本,测量大体标本并行HE染色;Vevo2100超声成像系统检测小鼠室壁厚度及左室射血分数;缺氧探针法检测心脏组织缺氧;Tunel法检测心脏细胞凋亡。 结果:相较于p21 +/-小鼠,p21 -/-小鼠生存期显著缩短( P=0.004);舒张期、收缩期室间隔变薄( P=0.049、 P=0.006),左室后壁增厚( P<0.001),左室射血分数下降( P=0.004);心脏组织肉眼观增大,HE染色示心脏组织炎症细胞聚集,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心脏组织缺氧和凋亡明显。 结论:p21 -/-小鼠受照后引起生存期缩短、心功能减弱、心脏结构异常、心脏组织缺氧和凋亡,表现出更严重RIHD。p21在心脏照射后的修复中起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