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管理体系建设探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适应新形势下医学科技创新要求,探索建立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合理性的管理制度和体系,积极推进医疗卫生机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健康发展.方法 通过查询文献、政策解读及工作实践,了解目前IIT管理的痛点及难点问题,梳理IIT管理的核心要求及要素,思考完善IIT管理的措施.结果 探索IIT管理五大支撑体系建设.职能责任体系,对IIT进行分类分层管理、责权分明;质量监管体系,引入第三方协管机制,填补IIT质量管理三级质控体系的缺漏;经费支撑体系,减免IIT的医院管理费,将IIT承接情况纳入优选SMO年度考评指标;协同创新体系,对外与企业联动,对内各部门协调整合,共同促进IIT的高效率运转;风险预警体系,制定IIT风险评估标准,实时动态监管,强化IIT数据管理,保障IIT数据安全.结论 目前IIT管理在国内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且无完备的管理体系框架及实践.通过构建IIT五大体系建设方案,有利于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保障质量、降低风险,对于IIT管理的完善和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的通知》政策解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以下简称"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发生或发现的,除疾病自然过程之外的各种因素所致的不安全隐患或造成负性后果的事件.多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不断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将"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作为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指导行业聚焦相关工作,对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北京市医教协同政策实施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访谈调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北京市医教协同政策实施后各类相关人员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的看法,为我国医教协同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9年1—5月,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对北京市35家住培基地的住培学员、临床教师(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和住培学员指导医师)及住培管理人员进行调查。采用扎根理论和主体框架法,对访谈原始资料进行整理、编码及描述性分析。结果:共收到有效访谈结果687份,其中71.86%的住培管理人员认为这项制度较为合理、利大于弊;38.07%的住培学员及45.45%的研究生导师都提到该模式有效缩短了临床人才培养时间;但也有31.98%的住培学员和22.92%的住培学员指导医师提到该模式下学员课程、科研和临床工作难以平衡兼顾,有61.62%的研究生导师指出学员从事科研的时间和精力不足等问题。结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有机衔接的培养模式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及制度优势,但在其模式设置、科研课程及临床轮转安排、过程监督考核等方面仍有待改进和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公立医院内部薪酬制度改革顶层设计及实践探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改革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对增强公立医院公益性、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推动高质量发展,有正向激励作用。笔者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自2018年以来分步推进医、护、技、管分序列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包括基于医疗组的医师绩效改革、以护理垂直管理为基础的护理绩效改革、以资源边际效益为主的医技绩效改革、基于岗位职责和360°考评的管理绩效改革。实践显示,薪酬制度改革可促进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提高护士满意度,缩短医技检查等待时间,保障绩效"国考"成绩及医院综合排名稳中有升。各医院在研究落实薪酬制度改革政策要求时,需因地制宜,以精准、安全的信息系统为支撑,重点考量分配模式、薪酬结构和资金来源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共生理论的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融合发展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作为医疗卫生领域新兴的诊疗模式,打破了传统医疗服务的弊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远程会诊与在线问诊可以更大程度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降低患者流动性,避免交叉感染,优化医疗机构服务流程,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因此,远程会诊与在线问诊的融合发展势必会成为医疗领域不可或缺的服务形式。而目前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服务面临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数据交互标准,利益责任分配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运行与发展。将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相互结合、共同发展,可以将问题统一、简化处理,更好地解决困难,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作者基于共生理论,从共生单元、共生基质、共生界面以及共生环境等共生要素出发,探讨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的融合发展。通过对医疗设备、医疗信息平台、信息化水平、人员配置、运行机制、政策法规、医疗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进行分析,认为将医疗设备同时接入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系统,达到医疗信息互联互通,是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设施资源共生的关键;使医疗机构信息平台、信息设备以及医保系统之间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是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信息平台融合共生的关键;医疗机构各项机制科学合理的运行,是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融合发展、高效运行的保障;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水平、患者信任度、服务定价、医保报销等社会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融合发展的服务体系和流程,为政府、医院等部门完善制度、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医疗质量等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长三角跨区域松散型医疗联合体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跨区域松散型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是当前长江三角洲区域(以下简称长三角)医疗服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本研究采用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从理想化政策、政策执行机构、政策目标群体和政策执行环境4个维度,分析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以上海市三级公立医院为牵头单位,江苏、浙江和安徽3个省份的医疗机构为成员单位组建的跨区域松散型医联体的发展困境。经分析,跨区域松散型医联体发展政策尚未明确医联体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实施路径,医联体法人治理结构不成熟;政策执行机构在专项资金支撑和相关配套政策制定方面相对滞后;政策目标群体的参与度不足及其激励机制不完善;政策执行环境存在各地医疗卫生服务规章制度不统一,各地政府卫生筹资能力不同,医疗机构管理理念协同性不足,以及信息系统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基于上述困境,本研究提出应加强跨区域松散型医联体发展规划布局,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强化政府主体责任,提高政策执行能力;完善跨区域松散型医联体内部合作运行机制,提升目标群体认同感;优化政策执行环境,落实各项支持措施,为进一步推动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种植牙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对公立医院廉政风险防控影响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种植牙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政策的实施对公立医院廉政风险防控的影响,为完善公立医院廉政风险防控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自行编制分别面向公立医院纪委、公立医院口腔种植医生、种植牙耗材经销企业3个主体的调查问卷,针对公立医院纪委的问卷内容主要包括种植牙耗材集采政策实施对医院廉政风险防控的影响和医院配套政策制定情况等;针对口腔种植医生的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医生对集采政策的认知情况、与经销企业交往情况及廉洁意识情况等;针对种植牙耗材经销企业的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其种植体进入集采目录情况、后续经营策略调整情况等。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3年2—6月对浙江省公立医院纪委、全国范围内的公立医院口腔种植医生以及浙江省种植牙耗材经销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有效回收由浙江省内公立医院纪委负责人填写的16份问卷,其中11家公立医院的纪委负责人认为种植牙耗材集采政策实施能降低公立医院现有的廉政风险,1家认为会产生新增廉政风险,4家认为以上两方面的影响均存在;12家认为该政策对于廉政风险防控的强化主要体现在挤压种植体价格、降低遴选采购等风险和减少收送红包回扣方面。有效回收来自公立医院口腔种植医生的270份问卷,对于集采政策的实施,187人认为将抑制口腔种植行业的发展,148人预期个人薪资将降低,78人会更多参与企业组织的讲课和培训,39人会向患者推荐集采目录外的种植体系统;140人未能准确掌握《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的全部内容;仅202人认为与经销企业的合规接触只能是听取经销企业对种植体系统的介绍。有效回收来自种植牙耗材经销企业的问卷23份,其中22家将在集采政策实施后减少维系与临床医生关系的支出,14家将缩减销售岗位支出,所有经销企业均认为集采政策实施后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收受红包和回扣的现象将减少或消失。结论:种植牙耗材集采政策的实施有利于降低公立医院现有廉政风险,但若监管不力将在政策实施初期产生新的廉政风险。公立医院应通过健全种植牙耗材集采配套制度和规范集采目录外种植牙耗材采购流程,以及强化集采监督检查和抓实廉政教育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我国"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发展探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我国各省份"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着重探索各省份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同一性与差异性。方法:利用地方人民政府网站、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等,于2022年2月16日至6月5日检索并采集"十四五"时期各省份卫生健康发展规划27份。摘取规划中的卫生健康信息化相关语句,采用内容分析法以词频统计形式揭示政策结构特征,并辅以话语分析法研究政策内容。结果:27个省份的"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信息化政策可概括为加快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等10大主题。东中西部地区的"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信息化政策较为明确,并根据自身特点,建设要点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十四五"时期各省围绕卫生健康信息化领域的政策均有较好界定,核心结构与内容差异不大;东部地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要点分布相对均衡,中部地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内容更为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西部地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重点在于补齐短板和弱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某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绩效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城市公立医院自2015年底开始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后的经济运行绩效,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结合公立医院现行财务和会计制度,基于文献研究选取风险管理能力、资产运营能力、收支结构管理、资产收益能力以及未来发展能力5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构建城市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评价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城市公立医院2015年至2019年的经济运行绩效。结果:收支结构管理下的二级指标药品占比、未来发展能力下的二级指标固定资产增长率和资产收益能力下的二级指标总资产报酬率是影响医院经济运行绩效的重要指标,权重分别为0.099, 0.097和0.080。根据相对贴近度进行经济运行绩效排序,依次为2015年(0.515)、2016年(0.480)、2019年(0.467)、2018年(0.450)和2017年(0.356)。结论:改革后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城市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绩效出现了波动,2015年至2017年医院经济运行绩效不断下降,随着改革的深入,2018年后有所回升。建议从优化收支结构、提升资产运营能力、合理配比资产负债结构等方面提升城市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绩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DRG点数付费对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DRG点数法付费方式对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及平均住院天数的影响,为优化医保支付制度提供参考。方法:从宁波市医疗机构综合监管平台,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宁波市4家三级综合医院肺部、结直肠及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提取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信息;采用结构变动度和中断时间序列分析DRG点数法付费实施(2021年1月)后3种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费用结构和平均住院天数的变化情况。结果:共纳入39 708例患者病案首页,其中肺部、结直肠及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分别为19 635、6 073和14 000例。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次均住院费用从DRG点数付费实施前的29 662元增至实施后的30 097元( P <0.05),平均住院天数从10.83 d降至9.42 d( P <0.05)。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住院费用构成比最高的是耗材费(35.12%),其次为治疗费(23.52%)。DRG点数付费实施后,药品费构成比下降2.98%,综合医疗服务费、治疗费、检验检查费和耗材费构成比分别增加0.90%、0.23%、0.93%和0.92%;其中,药品费的结构变动度贡献率最大(50.13%),其次为检验检查费(15.59%)和耗材费(15.34%)。经中断时间序列分析,DRG点数法付费实施后,肺部恶性肿瘤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呈缓慢增长趋势( P< 0.05),其他2种恶性肿瘤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涨势均有所放缓( P>0.05); 3种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下降趋势相对平缓( P >0.05)。 结论:DRG点数法付费实施后,宁波市4家医院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整体增加,但涨势放缓,且费用结构得到一定优化;同时,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得到缩短,变化趋势较平缓。建议在推行DRG点数法付费政策的同时,应重点加强检验检查项目和医用耗材的监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