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床旁一对一指导及视频宣教在极低体重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早期床旁一对一指导及视频宣教在极低体重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40例极低体重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40例极低体重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早期床旁一对一指导及视频宣教。比较两组患儿体重变化情况、喂养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父母情绪状态、育婴认知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喂养不耐受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体重增长速度、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父母迷惑-混乱、疲乏-迟钝、愤怒-敌意、抑郁-沮丧、紧张-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精力-活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父母社会服务、康复护理、疾病防护以及日常照护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早期床旁一对一指导及视频宣教可明显改善极低体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患儿父母情绪状态,提升育婴认知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敌意认知和愤怒情绪在黑暗人格与大学生网络欺负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考察敌意认知和愤怒情绪在黑暗人格与大学生网络欺负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2022年5—7月,选用黑暗人格三联征量表、网络欺负量表修订版的网络欺负分量表、攻击性问卷中的敌意认知分问卷和愤怒情绪分问卷对4所高校共1 31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6.0和SPSS宏程序PROCESS分别进行描述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等。结果:大学生在过去6个月中的网络欺负检出率为20.29%(267/1 316)。黑暗人格[(34.80±12.11)分]、敌意认知[(21.65±7.25)分]、愤怒情绪[(17.58±5.44)分]和网络欺负[(15.19±3.98)分]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 r=0.16~0.59,均 P<0.01)。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黑暗人格通过两条路径对大学生网络欺负产生间接影响,一是愤怒情绪的单独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29 (95% CI=0.017~0.044),二是敌意认知和愤怒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37 (95% CI=0.023~0.055)。 结论:黑暗人格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网络欺负,还通过愤怒情绪的中介,以及敌意认知和愤怒情绪的链式中介间接作用于大学生网络欺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父母敌意归因偏差在父母与儿童抑郁、焦虑情绪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父母敌意归因偏差在父母与儿童抑郁、焦虑情绪间的中介效应,为儿童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2年11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杭州市临平区2所公立小学2~6年级学生及其父母为调查对象,采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调查儿童情绪,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社会认知筛查问卷调查父母情绪和敌意归因偏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父母敌意归因偏差在父母与儿童抑郁、焦虑情绪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3份,问卷有效率为87.67%.调查男童137人,占52.09%;女童126人,占47.91%;年龄为(9.95±1.44)岁;父亲69人,母亲194人.父母检出抑郁情绪71人,占27.00%;检出焦虑情绪11人,占4.18%;敌意归因偏差得分M(QR)为1.00(2.00)分.儿童检出抑郁情绪29人,占11.03%;检出焦虑情绪78人,占29.66%.父母的抑郁、焦虑情绪直接影响儿童的抑郁、焦虑情绪(效应值=0.270,95%CI:0.131~0.436),也通过增加自身的敌意归因偏差间接影响儿童的抑郁、焦虑情绪(效应值=0.028,95%CI:0.004~0.08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9.40%.结论 父母的抑郁、焦虑情绪直接影响或通过敌意归因偏差间接影响儿童的抑郁、焦虑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遭遇工作场所无礼行为对临床护士情绪衰竭的影响:敌意认知、愤怒、愤怒沉思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探讨遭遇工作场所无礼行为对临床护士情绪衰竭的影响以及敌意认知、愤怒、愤怒沉思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工作场所无礼行为量表、敌意认知量表、状态愤怒量表、愤怒沉思量表和情绪衰竭量表对1146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中介作用检验结果显示,遭遇工作场所无礼行为直接影响临床护士的情绪衰竭(效应值为0.42).敌意认知、愤怒、愤怒沉思在遭遇工作场所无礼行为与护士情绪衰竭之间起中介作用.遭遇工作场所无礼行为通过三条路径影响护士的情绪衰竭:一是敌意认知的单独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15);二是敌意认知-愤怒的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8);三是敌意认知-愤怒-愤怒沉思的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4).结论:遭遇工作场所无礼行为可以通过敌意认知、愤怒、愤怒沉思对临床护士的情绪衰竭产生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1例口服工业碱中毒伴精神分裂症情感淡漠患者的心理护理
编辑人员丨2023/8/6
总结1例口服工业碱中毒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该患者存在恐惧、躲避、敌意、无言语、无应答等情感淡漠症状,无法进行正常的沟通,给护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面对此种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包括音乐疗法,情感支持,认知疗法)达到稳定患者情绪,建立护患之间的信任和矫正患者不良行为,最终患者能主动参与到护理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社会认知与互动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社会认知与互动训练(social cognition and interactive training, SCIT)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拟建立一种新的社区康复模式.方法·选取上海市虹口区社区管理的6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SCIT组,每组30名.对照组予以常规社区管理,SCIT组在常规社区管理的基础上予以SCIT干预.干预前后用相关量表评估,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观察接受SCIT干预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SCIT组执行面部情绪识别任务所用时间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正确率明显提高.SCIT组模糊意向的敌意问卷各评分均显著降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部分分量表分数、阴性症状评定量表总分及分量表分数、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评分以及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总分提高.根据患者在训练中的参与情况以及反馈表可以看出,SCIT有较高的接受度,得到了患者的积极肯定.结论·SCIT可以提高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认知和社会功能,对精神症状尤其是阴性症状、抑郁症状也有改善效果,且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接受度,可在社区康复工作中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4人180天实验乘组情绪和认知适应进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讨长期封闭隔离环境中个体情绪和认知水平适应进程阶段变化的特征.方法 以1名女性和3名男性乘员组成的4人乘组为对象,测试其在密闭隔离环控生保舱中生活、工作180天过程中焦虑和抑郁症状、正负情绪成分和应急决策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乘组正负情绪成分随实验进程呈现相似的波动趋势,其中负性成分之间显著正相关,正性成分有力—好动与抑郁症状显著负相关(P<0.05).愤怒—敌意变化差异显著(P<0.05),但与情绪症状得分相关不显著.应急决策能力与情绪变化在相应的时间区间存在对应波动,其中过分自信/信心不足变化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与美、俄不同,中国乘组ICE环境情绪症状可能受愤怒因子影响较少.情绪和认知的适应进程可辨识出两对应变化的特征阶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由遗传、发育和环境等多因素促发的复杂性精神疾病[1],一般来说精神分裂症有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缺陷症状、情感症状及攻击和敌意5个维度症状群.阴性症状能较好地预测患者的长期结局及心理社会功能,患者有时在做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之前阴性症状可能就已经持续发展了,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多预后不良[2].与阳性症状相比, 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治疗尚无特效方法,仍是临床治疗中的难点. 如何提高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与预后是精神医学学科研究的重点[3]. 为进一步探讨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本文以奥氮平为对照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产后抑郁与产妇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关系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产后抑郁是一种受生理、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以情感或心境持续性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精神行为异常表现,临床多于产后6周内首次发病,严重者可持续3~14个月,其中产后5~14 d是患者发病的高峰期. 流行病学显示产后抑郁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升高,在影响产妇正常身心健康的同时,不利于婴幼儿发育和智力、情感和行为的发展,对母婴感情的联系易造成不良影响. 产后抑郁程度不同患者表现不同,如轻度抑郁,焦虑、恐惧为主要表现的严重抑郁,甚至出现睡眠障碍和对新生儿、伴侣的无视和敌意;严重影响患者家庭幸福和产妇身心健康.国外抑郁认知理论认为抑郁障碍的出现与患者自身抑郁认知图式相关,拥有高度概括的自传体记忆和追求完美主义的人群出现抑郁障碍的危险性更高;自我效能是父母育儿的重要基础,临床认为自我效能感高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较低.本研究将我院收治的620例产妇纳入研究,分析三者之间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支持性心理治疗配合健康教育在行期待疗法治疗的前置胎盘孕妇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治疗配合健康教育在接受期待疗法治疗的前置胎盘(PP)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37例PP孕妇作为对照组,以期待疗法进行治疗,给予常规护理;选择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37例PP孕妇作为研究组,以期待疗法进行治疗,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支持性心理干预配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妇心境状态[采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PP影响度自评[采用意外事件影响量表(IES-R)]结果、三维评估[采用三维筛选评估模型(TAS)]结果及分娩后的母儿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POMS中紧张-焦虑、抑郁-沮丧、疲乏-迟钝、愤怒-敌意、迷惑-混乱维度及总分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精力-活力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IES-R中的逃避、侵扰、唤醒3个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0.01);干预后,两组TAS中情感、认知、行为3个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0.01);研究组孕妇孕周、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孕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持性心理治疗配合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接受期待疗法治疗的PP孕妇身心状态,促进母婴情况良好转变,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