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转化小鼠模型制备的教学要点及学习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小鼠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AKI-CKD)转化模型制备教学要点及学习效果。方法:教学对象为未做过动物实验的研究生4例,由资深教师进行14 d的制备小鼠AKI-CKD转化模型的培训。以小鼠术前死亡率、右侧肾脏肾蒂结扎成功率、下腔静脉穿刺取血成功率、建模所需时间等指标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与第1天相比,培训第7天时的小鼠术前死亡率(3.3%)显著下降,而且右侧肾脏结扎成功率(97.06%)及下腔静脉取血成功率(98.44%)也明显提高。经过14 d培训,建模所需时间从第1天的平均248 s缩短到平均58 s。结论:以术前死亡率、右侧肾脏结扎成功率、下腔静脉取血成功率和建模所需时间为教学要点的14 d培训,可以使参训研究生掌握小鼠AKI-CKD转化模型的制备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机能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验动物伦理问题及解决办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医学实验及实验教学中的实验动物伦理观及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应对措施,使动物伦理和动物福利在医学实验中得以真正地体现。方法:本研究针对实验动物伦理认知情况、动物实验是否道德和如何看待动物伦理与实验教学问题,以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认知情况等3个方面,制定了含25条问题的“基础机能实验中心动物实验问卷调查表”。采用发放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对湖北医药学院2017级留学生(五年制)、2017级五年制本科生和2018级护理(四年制)学生及教师、科研人员及实验动物中心从业人员(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以百分比表示。结果:本研究调查表回收率为98.04%(2 451/2 500)。其中实验动物中心从业人员、教师及科研人员实验动物伦理观清晰明了,但学生中普遍存在伦理观滞后现象。有16.24%(398/2 451)的学生未接受过动物实验伦理教育和培训,29.46%(722/2 451)的不清楚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7.14%(175/2 451)的认为动物实验不道德。对动物福利及伦理知识的认知情况模糊占比29.54%(724/2 451)。不熟悉操作步骤的占25.91%(635/2 451)。操作失误导致动物额外受伤中,无所谓的占9.38%(230/2 451);动物大出血后如何处理中,选择放弃实验的占7.83%(192/2 451),及时止血并输液后继续实验仅占5.43%(133/2 451),而是否做与本次实验无关操作的占9.26%(227/2 451)。在实验结束后采用放血处死动物的占2.28%(56/2 451)、只有5.51%(135/2 451)的学生选择过量麻醉安乐死,且仍有1.96%(48/2 451)选择颈椎脱臼、暴力处死。对动物尸体时选择缅怀2 min的仅占15.79%(387/2 451)。仅有32.56%(798/2 451)的被调查者了解虚拟仿真实验,34.92%(856/2 451)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或实验教学录像代替现有活体动物实验,77.56%(1 901/2 451)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加强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结论:加强学生实验动物伦理观教育势在必行,这有利于医学生建立正确的实验动物伦理观,使“3R”原则和动物福利得以真正落实于实验教学和科研实验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附子毒性反应重现及配伍减毒效应的虚拟仿真实验设计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与干姜配伍是附子减毒的基本手段,但囿于医学伦理的相关规定以及动物实验的局限性,附子与干姜配伍减毒实验采用传统的实验方法难以有效开展;虚拟仿真技术为该实验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了可能,且虚拟仿真实验具有安全性高、可重复操作、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创新性人体机能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传统机能学实验以验证性动物实验为主,强调固定的步骤程序和操作规范,几乎不涉及临床使用的动态检测技术、仪器等。此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缺乏自由探索的机会,与临床、科研结合不够紧密,不符合医学教育早临床、早科研、自主学习的要求,不能充分实现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南京医科大学近年大力推行的人体机能实验是以人体为实验观察对象,可直接获取人体数据的实验模式,与临床结合紧密,具有极强的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探索性和创新性。本研究通过深入探索自主研发穿戴式实验仪器,实现多路生理信号的长时程检测,实施体验探究式教学设计等,构建了人体机能实验教学体系,让学生能够沉浸式学习,将医学教育基础和临床结合、实训和虚拟互补、教学与科研融通,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临床执业能力的机能学TBL教学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在机能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取与动物实验相关的临床病例,在课前通过网络发放给学生,课堂上先进行个人测试,考核学生对病例的理解;再进行小组测试,学生通过组间讨论完成;最后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临床病例讨论。教学过程具有诱导文献检索、培养合作精神及培养临床执业能力等独特的教学特点与优势,但目前其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缺点与不足。现结合学校实施经验概述机能实验学TBL教学优势与不足,以促进TBL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情景案例式教学在外科动物实验课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情景案例式教学在外科动物实验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内蒙古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教改班五年制学生为研究对象。教改一班为对照组,教改二班为试验组,每组36名学生。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试验组引入情景案例式教学。课程中期进行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外科技能操作考核;另对两组学生进行课程满意度问卷调查。应用SPSS 22.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试验组理论成绩(72.44±7.91)高于对照组(60.49±8.23),外科技能操作成绩(77.69±7.13)高于对照组(60.58±8.91);试验组课程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引入情景案例式教学能明显改善外科动物实验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医学生对外科基本技能及相关临床医学总论理论知识的掌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实验动物伦理教育对医学生医学素养形成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湖南中医药大学从开展选修课加强伦理教育、强调课前学习的落实、将伦理学教育融入实验教学中等方面加强动物伦理教育的落实,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和责任感这一良好医学素养;还通过开设动物伦理选修课等进一步加深学习。结果显示选修课的开设以及实验课堂中加大实验动物伦理教育,极大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实验动物伦理观,有利于学生医学素养的形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腹腔镜模拟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证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构建腹腔镜模拟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腹腔镜模拟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A1腹腔镜模拟器评价、A2实验动物操作评价、A3临床实践评价3个一级指标和相应的10个二级指标及23个三级指标。评价指标体系3个维度间的克朗巴赫 α系数为0.968,各维度外在信度均大于0.72。实证研究发现:一级指标中A1~A3结果中有经验组得分高于无经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二级指标中B1~B10这10个指标评价结果中有经验组得分高于无经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本研究首次成功构建腹腔镜模拟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后续实证研究验证了该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可用于指导后续腹腔镜模拟教学评价的进行和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结果为导向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呼吸系统人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以结果为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呼吸系统人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2017级和2019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参加机能学实验教学的56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2019级312名学生设为试验组,2017级250名学生设为对照组。对照组参加线下呼吸系统动物实验,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试验组除线下呼吸系统动物实验外,新增呼吸系统人体虚拟仿真实验,采用基于OBE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通过考试成绩和对试验组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评价教学效果,采用 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试验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13.6±1.6)分比(12.2±2.5)分, P<0.001]和总成绩[(12.0±0.6)分比(11.5±0.9)分, P<0.001]均高于对照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对基于OBE的人体虚拟仿真实验在提高学习兴趣[(4.1±0.7)分比(3.5±0.5)分]和学习效率[(4.0±0.8)分比(3.7±0.8)分],增加主动参与程度[(4.2±0.7)分比(3.6±0.8)分]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 结论:基于OBE混合教学模式的人体虚拟仿真实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呼吸系统实验学习效果、提高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学生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规范化消化超声内镜培训方法的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EUS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都获得巨大进展,临床地位与日俱增,从事EUS诊疗技术的人员不断增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已形成一整套教学方法和流程。经过对学员的现状调查,通过对学员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的规范化培训,经过计算机模拟、动物实验及真实病人操作的三级培训模式。第1个月,所有学员在观摩EUS操作的同时,接受至少100 h以上EUS计算机模拟训练;第2个月,组织学员接受活体动物(猪)或离体猪胃的EUS检查培训;第3个月开始,学员在指导教师监督下对患者进行EUS操作,从而能够使学员更好更安全地掌握超声内镜诊断和治疗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