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联合PBL、CBL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联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BL)、案例教学法(CBL)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9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3名医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1名接受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联合PBL、CBL教学法,对照组22名接受传统的PBL教学法。培训周期2个月结束后对两组的出科理论考试成绩、床边考核成绩及教学效果评估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出科时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为(92.29±3.36)分,对照组理论考试成绩为(87.91±4.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76, P=0.001);出科时观察组床边考核成绩为(91.10±3.32)分,对照组床边考核成绩为(85.18±3.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70, P=0.001);出科时观察组教学效果评估为(29.29±1.55)分,对照组教学效果评估为(20.23±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70, P < 0.001)。 结论:应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联合PBL、CBL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神经内科教学中可显著提高培训效果,值得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国外医学院校教育阶段置信职业行为研究进展与启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综述国外医学院校教育(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UME)阶段置信职业行为(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EPAs)的框架构建流程与内容、理论依据及评价方法。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及Scopus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5月国外发表的UME阶段EPAs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结果:研究共纳入文献17篇,发现UME阶段EPAs框架构建主要流程为:参考现有EPAs框架并广泛开展多轮咨询与修定。EPAs内容包括核心基本EPAs、核心特定专业EPAs,以及个人选择性EPAs。EPAs框架制定的理论依据主要参考米勒金字塔能力评估(Miller’s pyramid of assessment)模型及德雷福斯专业技能获得模型(Dreyfus and Dreyfus’s model of skills acquisition)。主流EPAs胜任力框架有加拿大CanMEDS、美国ACGME六大核心胜任力及其相应的里程碑(milestones),突出UME阶段评价的EPAs置信等级为9级分层,置信决定评价方法则主要包括观察、交流及审查结果等。结论:国外UME阶段EPAs相关研究已较为成熟,国内相关研究较为缺乏。我国医学教育研究者可借鉴国外EPAs开发经验,结合国情,积极构建涵盖UME阶段的医学教育一体化EPAs框架和置信等级评价标准,推动胜任力导向评价与反馈,加快构建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北京市密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护理现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护理现状,探讨护士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混合研究方法,于2018年11月21—22日对北京市密云区的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下属服务站)进行实地调研,对内科、全科和慢性病管理科的护士进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知识和工作内容的问卷调查;根据目的抽样法,就护士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管理中的作用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63份,调查结果显示,护士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知识总得分为(62.0±14.4)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知识得分分别为(55.5±19.3)、(61.0±21.6)、(69.5±25.1)分。中级及以上职称者知识总得分高于初级职称者[(67.0 ±12.9)分比(54.0 ±13.6)分, t=-3.07, P<0.01]。护士的工作内容按参与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护理操作(22/63,34.9%)、健康教育(18/63,28.6%)、护理评估(8/63,12.7%)。质性访谈共14名护士,提炼出3个主题:护士的工作内容以完成护理操作为主;护士希望以医护防团队合作形式参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管理;护士期盼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培训。 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知识有待提高,呼吸护理专业性有待体现。建议开发适宜基层机构的培训课程和护理指南、以团队合作形式开展慢性呼吸疾病管理,以更好地发挥护士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管理中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医生执业能力自评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医生执业能力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有效提高我国医生的执业水平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参考国际成熟评价框架制定我国医生执业能力评价量表。2018年6—12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依托医联体平台,随机选取全国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9家医院,共2 156名医生参与调查。对其执业能力6个维度(医学知识、疾病诊疗、科研教学、人际沟通、职业精神、群体健康)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 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我国医生各维度执业能力自评结果显示,职业精神维度评分最高(3.89分),科研教学维度最低(2.85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生6个维度的执业能力水平高低与性别、学历、职称、导师资格、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及是否为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等有关( P<0.05)。 结论:我国医生执业能力总体尚待提升。科研教学能力存在短板,医生应开展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知识结构还需丰富,医生应树立大健康理念;非技术服务能力尚有欠缺,医生应具有厚重的人文情怀;接受医学教育的程度决定医生执业能力高低,保证规范化培训质量是关键举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OBE理念下研究生生化技术课程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研以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为理念指导下的研究生生物化学技术课程建设效果,分析研究生群体实验技术需求,提出整合优化的教学方式及举措。方法:采用具有良好信效度的自编问卷,利用网络问卷发放形式以上海某高校医学院2021级120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抽样调研。采用Excel及GraphPad Prism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通过调研可知,OBE理念指导下以研究生为主体的生化技术课程在教学框架、课程设施、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及教学综合方面评价效果良好。112名学生(95.2%)认为,课程对实验技术拓展及实验操作能力很有帮助。但课程安排上仍需拓展实验种类、增加实验操作。结论:OBE理念指导下研究生生化技术课程建设已逐步收获成效。后期将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形式,优化课程教学安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翻转课堂、思维导图教学法联合PBL教学模式对感染科护生综合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思维导图教学法联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对感染科护生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在感染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84名,其中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护理实习生42名接受常规教育模式并作为对照组,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护理实习生42名接受翻转课堂、思维导图教学法联合PBL教学模式并作为研究组。分析两组实习生教学效果,探究翻转课堂、思维导图教学法联合PBL教学模式在感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护理实习生学习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护理实习生病案质量及专业理论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护理实习生临床思维及操作技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护理实习生动脑能力、协作能力、动手能力及动口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护理实习生主观能动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感染科护理实习生带教期间实施翻转课堂、思维导图教学法联合PBL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综合能力以及临床实践能力,调动实习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习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学考试中基础医学融合型试题与非融合型试题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基础医学融合型试题与非融合型试题(后文简称融合题和非融合题)在医学考试中的试题参数表现,为提高基础医学试题质量、适应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通过在某次大规模临床医学考试中应用非融合题和融合题2种不同单项选择题题型,对相同的基础医学知识点进行考核,选取15个基础医学知识点,比较分析不同题型认知层次、考核要点,采用配对样本秩和检验比较不同题型难度,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比较不同题型区分度。 结果:融合题认知层次为对基础医学知识点的应用,非融合题认知层次均为记忆或理解。融合题比非融合题平均每道试题的考核要点增加2.8个。融合题难度为[0.75(0.69,0.86)],非融合题难度为[0.77(0.59,0.92)],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00)。融合题区分度为(0.31±0.10),非融合题区分度为(0.26±0.1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5)。 结论:融合题题型符合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改革要求,顺应医学考试评价发展趋势,提高了基础医学试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五育融合背景下全国高等护理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学习需求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五育融合背景下全国高等院校护理学生职业素养学习的需求。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高等护理院校学生护理职业素养学习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学习需求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49份,回收有效问卷348份,有效回收率为99.7%。结果:348名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学习需求最高的5个条目分别是基础护理技能、正确实施护理程序、能够使用恰当的方式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安全的相关理念和护理专业知识。学历是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学习需求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护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训要以需求为导向,树立新时代的"五育"融合观,不仅要满足岗位需求,同时要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成长规律,从而培养出符合临床需要的护理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麻醉学专业本科生麻醉伦理认知和评价的调查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麻醉学专业本科生麻醉伦理认知、决策力自评及教学情况,为提升麻醉伦理教育提供借鉴。方法:2023年6至7月对福建医科大学2017~2020级五年制麻醉学专业242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麻醉伦理认知倾向。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χ2检验分析数据。 结果:学生对患者福祉始终放在首位[(4.50±0.95)分]、保护患者隐私信息[(5.02±0.78)分]等15个麻醉伦理条目的认知均为正性(4~<5分)或强正性(5~6分);不同学习阶段学生对在术前和术中维护患者尊严等条目的认知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基础、基础-临床和临床阶段学生评分分别为(4.96±0.75)分、(5.07±0.86)分、(5.14±0.74)分, P<0.05]。学生麻醉伦理困境的决策力[(3.85±1.01)分]及法律知识[(3.57±1.24)分]自评为中性(>3分~<4分);不同学习阶段学生对麻醉伦理道德困境的恐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基础、基础-临床和临床阶段学生评分分别为(4.29±0.82)分、(4.49±0.85)分、(4.75±0.69)分, P<0.05]。有130名(53.7%)学生希望学校更加重视麻醉伦理教育,仅57名(23.6%)学生认为伦理学决策技能已得到充分传授。 结论:麻醉学专业本科生总体麻醉伦理认知水平较高,临床实践有利于麻醉伦理素养的提升。麻醉伦理教育应正视伦理适应不良和认知落差,以伦理决策力为导向,深化医文结合,加强专业课程伦理实践和引导,强化临床见实习相关伦理内容和技能传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美国生活方式医学及其学科教材的特点与启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医学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价值医疗体系转变,生活方式医学的兴起与发展成为历史的必然。通过对疾病风险干预和病因的个体化诊疗,生活方式医学有望成为慢性病防治的一线手段。美国James M. Rippe教授是生活方式医学的学科创始人,其主编的《生活方式医学》是美国第一部生活方式医学的教材,2019年修订的第3版全书分20篇,汇集了行为学、心理学、营养学等多个学科理论及临床最新研究成果,搭建了生活方式医学的理论框架,奠定了学科教育基础,影响深远。教材倡导将生活方式医学融入日常临床实践,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价值为基础、以结果为导向作为学科发展目标,促进人类健康。本文介绍了生活方式医学的学科定义、教育认证情况和专业要求,并对《生活方式医学》教材结构内容、研究主题等进行了介绍,以供同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