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文化休克现象是临床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本文基于文化休克理论和留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实际,从专业焦虑、文化认同不足、心理特点、汉语水平等方面分析了临床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的原因,提出克服文化休克、加快跨文化适应过程的对策,以提升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和管理水平,促进留学生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诊创伤患者自发性低体温相关因素及护理应对措施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急诊创伤患者自发性低体温相关影响因素,并借此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急诊科接收的急诊创伤患者200例,回顾性分析入选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并对其自发性低体温发生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性别、文化水平、创伤类型、体质量指数(BMI)、呼吸、舒张压、心率、收缩压、院前是否进行输液、急诊室温度等因素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修正创伤评分、是否存在衣物潮湿、转运过程中是否使用保暖护具、纠正休克指数(MSI)等因素相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修正创伤评分、是否存在衣物潮湿、是否使用保暖护具、MSI等为自发性低体温独立性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急诊创伤患者自发性低体温发生相关影响因素较多,急救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专业急救措施,注重患者潮湿衣服及时更换,抢救过程中保暖措施的适当使用,加强急救各个环节之间时间与衔接的优化与紧密性,纠正患者休克指数,有效预防自发性低体温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阿立哌唑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和社会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我们用阿立哌唑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评估其对患者认知和社会功能的影响,这有助于对临床医师有效的早期干预提供指导.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患者组选自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符合标准:年龄13~ 25岁;符合《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5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PANSS总分≥60分;小学及以上文化,能顺利完成测验.排除电休克治疗期间,严重躯体及其他精神疾病;药物或酒依赖,严重的冲动伤人行为.如年龄< 18岁,需获得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同意.本研究获得江苏省五台山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长期电疗控制精神分裂症冲动行为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女,49 岁,因"感被害,间断冲动行为 26年"反复住院. 最近一次入院时间为 2016 年 11 月8 日. 中专文化,幼师,有一段维持 2 年的婚姻,后在怀孕期间不慎摔倒致流产,此后一直憎恨怀孕的女人. 性格偏执,多疑,内向. 26 年前,患者逐渐亲情感下降,坚信单位同事及领导害她,时有冲动伤人行为,比如踢孕妇的肚子,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在我院及周边某区精神病院住院治疗,均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先后予"氯氮平片、利培酮片、氟哌啶醇、多参数监护电抽搐"等治疗均稍好转出院.患病后一直未再上班,院外不能坚持服药,依从性差,常有冲动行为,家中母亲已年迈,亲戚均不愿承担患者的照顾. 1996 年后患者在我院长期住院治疗,诊断同前,先后给予氯氮平 400 ~500 mg/d 加间断电疗(最多 12 次一疗程)或喹硫平 700 mg /d(最大日剂量)和利培酮 7 mg/d 加喹硫平 600 mg/d 治疗,无效. 改用氯氮平 400 ~500 mg/d 加哈利多 50~100 mg/月,治疗期间冲动行为相对较少,但被害妄想存在,故该方案维持数年. 2014 年 1 月,患者逐渐病情波动,冲动伴自伤行为,将氯氮平加量为550 mg/d 时,患者出现癫痫样发作. 故用药改为奥氮平 20 ~40 mg/d 加丙戊酸镁缓释片 1.0 /d 治疗,效果欠佳. 鉴于患者服用多种抗精神病药物效果有限,冲动攻击行为控制困难,药物副反应不能耐受,不能坚持服药,故从 2015 年 7 月开始,治疗方案定为药物治疗(奥氮平 20 ~40 mg/d)加规律定期电休克治疗的方式. 电疗频率设定:依据 2014 年 6 月至2015 年 7 月患者病情波动的大致时间规律,给予每50 天完成电疗一疗程 12 次左右. 一疗程的电疗制定为前 3 次每天完成 1 次,后面每间隔 3 天完成 1次,一疗程完成后间隔 50 天再进行下一疗程. 治疗前,查患者头颅 CT 未见异常,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T 波低平. 无其他内科合并症. 每疗程前将奥氮平剂量调整为不大于 15 mg/d. PANSS 评分 114分,MOAS 评分 26 分(明显攻击行为).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 19 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07-2016年陕西省渭南市某区193例命案的法医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回顾性分析既往的命案现场,总结法医学鉴定的要点.方法 收集渭南市某区2007-2016年193例命案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被害人及犯罪嫌疑人均以男性、本区户籍、21~40岁、农民、小学文化程度为主;作案动机以侵权居多(52.8%);致伤工具以锐器伤为主(63.8%);损伤部位以多部位损伤为主(32.1%);死亡原因主要为机械性损伤(87.0%)造成的失血性休克及颅脑损伤.结论 渭南市某区的命案在犯罪嫌疑人的人口学特征、作案动机、致伤工具、损伤部位、死亡原因等方面均有相似的特点,为今后命案侦破提供了线索及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晚期早产儿出生后早期神经发育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儿出生后早期神经发育异常的高危因素. 方法 选择本院新生儿科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71例晚期早产儿为观察对象,根据1周岁时发育商评分(DQ评分)分为神经发育正常组和神经发育异常组,并对引起神经发育异常的高危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晚期早产儿生后早期神经发育异常与小于胎龄儿、体重<2500 g、胎儿宫内窘迫、休克、新生儿重度窒息、机械通气、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母亲血糖未控制、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小于胎龄儿、新生儿重度窒息、机械通气、颅内出血、母亲血糖未控制、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是晚期早产儿出生后早期神经发育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多种因素可以影响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生后早期需加强监护和随访并进行针对性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品管圈在降低前列腺癌患者术后文化休克发生率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前列腺癌患者术后文化休克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确立"降低前列腺癌患者术后文化休克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关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活动开展前后有形与无形成果.结果:应用QCC活动后前列腺癌患者术后文化休克发生率为9.52%,较活动前47.82%明显降低(P<0.05),圈员责任心、积极性、品管手法、团队凝聚力等方面的能力显著提高.结论:QCC活动降低了前列腺癌患者术后文化休克的发生率,促进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抑郁障碍患者血浆神经肽Y水平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既往研究发现,神经肽Y(NPY)作为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在调节情绪和应激相关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未用药抑郁障碍患者外周血血浆NPY水平与健康人的差异及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1对象和方法抑郁障碍组: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本院门诊患者.入组标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V)中重性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2周未接受任何治疗;年龄18~45岁,性别不限;文化程度≥初中;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20分.排除标准:患有常见内科疾病或生化、血液、尿液检查异常,DSM-ⅣV其他轴Ⅰ和轴Ⅱ精神疾病、半年内有物质滥用史、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史、电休克治疗史、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共26例入组,男13例,女13例;平均年龄(23.8±4.53)岁;受教育年限(14.3±2.78)年;体质量指数(BMI) (21.4±1.72);病程(1.95±2.05)年;HAMD得分(30.1±5.43)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借用西医词汇翻译中医病症名的再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归化理论指导下,中医病症名的翻译常借用与之相近的西医术语.这种翻译方法促进了中医国际化的推广进程,但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表意偏差.文章借鉴中医训诂学考证成果,分析借用西医词汇来翻译中医病症名的常见偏差,并举例论证了借用西医词汇而导致的中医术语内涵和外延扩大、缩小,表意程度偏差及文化休克4种翻译偏差,以期正本清源,为中医病证名的准确英译提供实证性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未用药抑郁障碍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的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研究探讨抑郁障碍(MDD)患者快感缺失症状与炎症系统改变的相关性.1 对象和方法MDD组: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本院门诊患者26例,均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4版(DSM-IV)MDD诊断标准,近2周内未接受任何治疗;男、女各13例,年龄18~45岁,平均(23. 8 ± 4. 5)岁;文化程度≥初中,平均受教育(14. 3 ± 2. 8)年;体质量指数(BMI)(21. 4 ± 1. 7),平均病程(1. 95 ± 2. 05)年;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30. 1 ± 5. 4);排除患有感染性疾病或血液、尿液检查异常,DSM-IV其他轴I和轴II精神疾病、半年内有物质滥用史、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史、电休克治疗史、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