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管加压素水平变化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SS)患者血管加压素(VP)水平变化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SS患者9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该院的健康志愿者9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VP水平,分析其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相关性.研究组接受纠正休克治疗,依据住院治疗28 d后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分别构建新预测方案与常规预测方案,采用曲线下面积(AUC)、净重新分类指数、综合判别改善指数评价不同预测方案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浆VP水平明显降低,MODS评分、APACHE Ⅱ评分、血清CRP、PCT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血浆VP水平与 MODS评分、APACHE Ⅱ评分、血清CRP、PCT水平呈负相关(r=-0.426、-0.519、0.483、-0.395,P<0.05).预后不良组糖尿病占比、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占比、并发急性肾损伤(AKI)占比及MODS评分、APACHE Ⅱ评分、血清CRP、PCT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而血浆VP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并发ARDS、并发AKI、血浆VP、MODS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清CRP、PCT均为SS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血浆VP预测SS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752,新预测方案预测SS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大于常规预测方案预测SS患者预后不良的AUC(P<0.05).结论 SS患者血浆VP水平降低,且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新预测方案,该方案对预后不良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U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的阿哌沙班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的阿哌沙班.方法 采用乙腈沉淀蛋白预处理血浆样品,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50mm×2.1 mm,3.5 μm)进行分离,以5%乙腈(A)和95%乙腈(B)的含0.1%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mL·min-1,柱温40℃,进样量2 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扫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分别为m/z 460.3→443.3(阿哌沙班)、m/z 464.4→447.3(13C阿哌沙班-d3内标).结果 0.5~400 ng·mL-1阿哌沙班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定量下限为0.5 ng·mL-1,提取回收率≥99.22%,质控样品的批内、批间RSD均≤4.53%;全血样品和血浆样品的稳定性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灵敏度好,适用于测定人血浆中阿哌沙班的浓度,可用于其在健康人体中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关节镜小切口修补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关节镜小切口修补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3年4月阳谷县人民医院骨外科收治的 80例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关节镜小切口修补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肩关节功能、患侧肩活动度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0%,高于对照组的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个月,两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评分系统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个月,研究组患侧肩外展、前屈及外旋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个月,两组白细胞介素-8和C反应蛋白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肩袖损伤患者时,采用小切口联合富血小板血浆的治疗方法,近期和远期均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地降低患者机体的炎症因子指标,有力于患者患处肩关节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浆相关指标及联合检测在病毒性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究血浆相关指标: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NLR、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及联合检测在病毒性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患者各5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病毒性肺炎组与细菌性肺炎组,对照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n=110),比较三组NLR、PLR、LMR,并统计肺炎组患者临床指标,分析上述指标与病毒性肺炎的关系并对三者及联合在病毒性肺炎中的早期诊断价值进行探究.结果 三组NLR、PLR比较结果:细菌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对照组,LMR比较结果细菌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911、69.849、685.249,P<0.05);病毒性肺炎组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计数(N)、单核细胞计数(M)均低于细菌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08、1.426、10.401,P<0.05);两组血压、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血小板(PLT)、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PLR、LMR与病毒性肺炎有关;NLR、PLR、LMR诊断病毒性肺炎时,以LMR的曲线下面积值(AUC)值最高,为0.968,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27%与96.36%,NLR、PLR的AUC分别为0.809、0.754,联合后的AUC为0.691,敏感度提升为100.00%,特异度为38.18%.结论 病毒性肺炎患者NLR、PLR异常升高、LMR异常降低,三者及联合均可作为病毒性肺炎的诊断指标,其中LMR效能最佳,联合诊断提升敏感度,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妇炎净胶囊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在头孢曲松钠的基础上联用妇炎净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头孢曲松钠的基础上联合妇炎净胶囊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炎症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1%(41/45)比75.6%(34/45)],白带增多、下腹部坠胀感、腰骶胀痛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头孢曲松钠的基础上联合妇炎净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并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紊乱的状态,降低患者体内的炎症,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9例咽峡炎链球菌致脓胸的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咽峡炎链球菌(SA)致脓胸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9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例SA致脓胸患者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9例患者中男8例,女1例,年龄(60.8±12.8)岁,均有基础疾病,同时伴有发热、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发病时间(6.1±2.2)d,住院时间(19.33±7.48)d.9例患者均表现为血清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浆D-二聚体(D-D)、胸腔积液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血清白蛋白(ALB)和胸腔积液葡萄糖(GLU)下降,大部分患者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升高,4例患者出现呼吸衰竭.药敏试验提示5例患者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1例患者对头孢曲松耐药.9例患者经抗感染、胸腔闭式引流术、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SA致脓胸患者好发于伴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潜伏期短,住院时间长,感染指标高,存在营养不良,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种新型溴结构域和超末端结构域小分子抑制剂干预小鼠心力衰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溴结构域和超末端结构域(BET)小分子抑制剂ABBV-744在干预心力衰竭小鼠心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将24只8~10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JQ1干预组和ABBV-744干预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不建立心力衰竭模型,其余3组小鼠行主动脉缩窄术(TAC)构建心力衰竭模型,通过检测主动脉弓流速确定造模成功.在TAC术后18 d开始2个干预组小鼠分别进行JQ1腹腔注射和ABBV-744灌胃,1次/d,连续给药30 d.给药结束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小鼠心功能情况;心脏相关指数分析小鼠心脏肥大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分析小鼠心脏以及肾脏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天狼星红染色评估小鼠心脏组织纤维化程度;蛋白质印迹法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验证小鼠心脏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α1-Ⅰ型胶原(COL1A1)、α1-Ⅲ型胶原(COL3A1)表达情况;取血浆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血肌酐、血尿素氮指标评估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超声心动图显示与模型组比较,ABBV-744干预组小鼠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均显著升高[(55±4)%比(45±4)%、(28.0±2.6)%比(22.4±2.4)%],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ABBV-744干预组小鼠心脏重量与体重比值、心脏重量与胫骨长度比值均明显减小(P<0.05或P<0.001).HE染色表明ABBV-744减轻了心脏微血管的炎症细胞浸润;天狼星红染色表明ABBV-744能够减轻TAC后心力衰竭的胶原沉积,减轻心脏纤维化.与模型组比较,ABBV-744干预组α-SMA蛋白和COL1 A1、COL3A1 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或P<0.01).小鼠肾脏HE染色和血浆生化检测提示与JQ1相比,ABBV-744对小鼠肝肾损伤更轻.结论 ABBV-744能有效改善TAC小鼠心力衰竭并减轻心脏纤维化,可能与抑制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相关,与JQ1相比对肝肾功能影响更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柴芩承气汤联合埃索美拉唑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细胞炎性因子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柴芩承气汤联合埃索美拉唑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细胞炎性因子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诸暨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诊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柴芩承气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和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治疗前与治疗14 d细胞炎性因子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55%(29/31),高于对照组的67.74%(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613, P<0.05)。联合组腹胀缓解[(2.61±0.32)d]、腹痛缓解[(4.78±1.24)d]和肠鸣音恢复时间[(1.96±0.37)d]均快于对照组[(5.23±1.21)d、(8.63±1.49)d和(4.12±1.17)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655、11.058、9.801,均 P<0.05)。联合组治疗14 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29.74±6.13)ng/L]、白细胞介素6[(35.46±8.71)ng/L]和C反应蛋白[(62.13±10.48)mg/L]均低于对照组[(49.65±8.76)ng/L、(59.73±6.63)ng/L和(98.74±15.36)m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368、12.345、10.962,均 P<0.05)。联合组治疗14 d血浆二胺氧化酶(DAO)[(1.72±0.62)ng/L]、D-乳酸[(7.85±1.43)mg/L]和内毒素[(2.13±0.46)Iu/L]均低于对照组[(3.20±0.56)ng/L、(11.27±3.10)mg/L和(4.25±0.51)Iu/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863、5.578、17.186,均 P<0.05)。 结论:柴芩承气汤联合埃索美拉唑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明显,可减轻患者细胞炎性反应,改善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外周血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激活在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治疗中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艾滋病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激活在抗HIV治疗中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科门诊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HIV感染/艾滋病患者共206例,为HIV感染组,定期随访并收集治疗前,治疗后6、12、24个月的血液标本;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格检查者52名,为健康对照组,留取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 +CD4 +T淋巴细胞计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 +CD38 +和CD8 +CD38 +T淋巴细胞百分比。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浆HIV RNA载量。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 t检验和皮尔逊相关分析。 结果:HIV感染组治疗前血浆IL-6、超敏CRP和TNF-α分别为(13.42±2.35) pg/mL、(4 012.46±1 012.35) μg/L和(51.78±11.32) μg/L,分别高于健康对照组的(6.14±0.78) pg/mL、(707.21±305.76) μg/L和(19.01±6.48) 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2.56、16.79、13.45,均 P<0.001);启动ART后,HIV感染组IL-6、超敏CRP和TNF-α水平均逐渐下降,治疗后24个月恢复正常。HIV感染组治疗前CD3 +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为(256.00±65.32)/μL,HIV RNA载量为(4.467±4.244) lg拷贝/mL,两者呈负相关( r=-0.625, P=0.041)。HIV感染组治疗前,治疗后12、24个月的CD8 +CD38 +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85、6.84、2.57,均 P<0.050);治疗前CD8 +CD38 +T淋巴细胞百分比与HIV RNA载量呈正相关( r=0.768, P=0.026)。HIV感染组治疗前,治疗后12、24个月的CD4 +CD38 +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80、1.10、2.11,均 P<0.050)。 结论:HIV感染可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同时导致异常免疫激活,但随着ART的持续可逐渐好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成人Still病 18F-FDG PET/CT影像特点及对疾病活动性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成人Still病(AOSD)的 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影像表现以及最大标准摄取值(SUV max)与疾病活动度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2例[男6例、女16例;年龄19~73(41.5±16.3)岁]AOSD患者的资料,AOSD依据Yamaguchi标准诊断,患者均行 18F-FDG PET/CT显像。总结AOSD显像特点,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患者淋巴结、脾及骨髓SUV max与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临床活动度评分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18F-FDG PET/CT在22例AOSD患者的诊断流程中均有贡献。21例患者(95.5%)有淋巴结 18F-FDG摄取增高,22例脾(100%)及骨髓(100%)均有 18F-FDG摄取增高。此外,6例患者双侧肩关节(27.3%)、9例双侧颌下腺(40.9%)及7例双侧腮腺(31.8%)有 18F-FDG摄取增高。AOSD患者淋巴结SUV max与C反应蛋白(CRP)、血红细胞沉降率(ESR)呈正相关( r s值:0.622、0.538,均 P<0.05),脾SUV max与CRP、ESR呈正相关( r s值:0.543、0.475,均 P<0.05),骨髓SUV max与CRP、血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 r s值:0.497、0.431,均 P<0.05)。然而,淋巴结、脾及骨髓SUV max与临床活动度评分均无相关性( r s值:0.008、0.102、0.210,均 P>0.05)。 结论:18F-FDG PET/CT能够在AOSD鉴别诊断及显示病变累及范围方面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在AOSD诊断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SUV max可能会在反映AOSD疾病活动度方面提供帮助,但仍需要大样本前瞻性研究结果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