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文化休克现象是临床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本文基于文化休克理论和留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实际,从专业焦虑、文化认同不足、心理特点、汉语水平等方面分析了临床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的原因,提出克服文化休克、加快跨文化适应过程的对策,以提升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和管理水平,促进留学生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人工智能在眼底病全程管理中的革新与挑战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人工智能(AI)在眼底病全程管理中展现出革新价值与广泛应用潜力,但也面临临床转化、数据质量、算法解释性、跨文化适应性等挑战。AI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眼底病中,实现高效筛查、精确诊断、个性化治疗建议及预后预测。然而,AI对大规模、高质量、多样化的数据集需求与现有研究数据局限性之间的矛盾,以及黑箱模型的可解释性问题、医生与患者接受度、算法普适性等挑战,阻碍了其在眼科临床的广泛普及。为应对这些挑战,研究者们正探索采用联邦学习、标准化数据收集、前瞻性试验等方法,提升AI系统的稳健性、可解释性和实用性。尽管存在挑战,AI在眼底病管理中的优势显著,包括提升筛查效率、辅助个性化治疗、揭示疾病新特征及制定精准治疗策略,并通过5G、物联网等技术推动远程医疗发展。未来研究应继续解决现存问题,充分发挥AI在眼底病防治中的潜力,推动眼科服务迈向智能化、精准化、远程化,以满足全球眼健康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来华医学留学生全科医学教育的问题和对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在我国医学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医学留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起步较晚,尚存在课程体系不够健全、统一规范化教材缺乏、社区带教师资语言素质有待提升、实践课程开展困难、跨文化鸿沟等问题。结合我国全科医学留学生教育教学现状,提出解决策略:坚持规范质量管理,构建科学培养方案;了解生源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现状,促进文化融合,主动挖掘培养与需求的契合度;建设适合实践需求的双语教材;突破语言壁垒,完善社区英语师资队伍建设;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全方位提升留学生全科医学教学质量,促进我国基层医疗卫生理念的交流与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生命意义感:心理机制、影响因素及作用(综述)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生命意义感问题日渐受到社会大众和多学科领域的关注,进化心理学观点认为生命意义感作为个体对生命存在目的和意义的理解和感知,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心理机制,与适应性选择、响应本能需求、社会互动与群体适应关系密切.研究通过集成当前的进化心理学理论观点和实证研究成果,从认知、情感和动机3个层面对生命意义感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解读,指出三者之间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个体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体验、行为决策和社会互动模式,并基于此进一步揭示生命意义感保护身心健康、调节人际关系的现实价值和推动人类进化、促进社会发展的进化价值,为生命意义感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新的学科视角.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内在机制、跨文化比较以及持续关注社会变迁对个体生命意义感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四新"战略下中医药院校本科英语专业交叉复合人才培养困境与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基于全国中医药院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困境,探索"四新"战略背景下"英语+中医药"交叉复合人才优化策略,提出当前各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的开设需顺应国家"四新"战略需求.各中医药院校在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应突出中医学与英语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通过修订目标定位、调整课程设置、合理延长学制、配备适应资源及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等路径,培养能服务于国家的卫生外交战略、促进跨文化医学交流的交叉复合型"英语+中医药"新型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福建省在华医学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现状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来华医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现状和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跨文化适应压力量表(ASSIS)和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福建省内高校的医学留学生进行调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结果 来华医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压力均分为(2.63±0.81)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华居住时间与跨文化适应压力相关(P<0.01);心理健康状况总症状指数分为(2.10±0.83)分,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医学生常模(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P=0.020)、年龄(P=0.002)、在华居住时间(P=0.000)、修读学位(P=0.002)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P=0.000)、年龄(P=0.000)、在华居住时间(P=0.000)、歧视感(P=0.002)、恐惧感(P=0.000)、思乡之情(P=0.000)、文化冲击(P=0.000)、敌意感(P=0.000)、总体适应压力(P=0.000)对在华医学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结论 医学院校留学生面临着较大的跨文化适应压力,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了显著影响,需要引起留学生管理人员高度重视,并建立健全留学生管理机制,建立切实可行的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高其身心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文化传播的现代语境(四):跨文化传播与全球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语境既包括了外部客观环境,同时也包括了传播受众内在认知环境.当下中医跨文化传播面临着中国中医药的全球化、东西方文化冲突、高低语境文化差异的问题,须对中医跨文化传播策略进行合理调整,把握语境,加强文化适应,提高文化认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来华医学留学生跨文化效能及适应现状的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调查来华医学留学生跨文化效能及适应现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医科大学医学留学生20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跨文化效能量表、跨文化适应现状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留学生跨文化效能得分为(3.63±0.54)分,各维度得分由低到高依次为跨文化察觉能力、沟通能力、处理心理压力能力、建立关系能力、文化同理心能力.医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得分(3.13±0.29)分,各维度得分由低到高依次为学校适应、社会文化适应、个性适应、生活现状适应.医学留学生中男性在跨文化效能方面得分高于女性(P=0.002);此外,医学留学生中来华前对华越了解者跨文化效能越高(P=0.021);医学留学生的跨文化效能及跨文化适应之间者呈正相关(r=0.447,P=0.000).[结论]医学留学生跨文化察觉能力及沟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医学留学生学校适应方面尚待提高;性别及对华了解程度是医学留学生跨文化效能的相关因素;跨文化效能与跨文化适应存在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西医东渐对中医药国际传播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3/8/6
梳理近代西医传入中国的路径,分析西医跨文化适应的深层次原因,为当代中医药国际传播提供思路与借鉴.通过考察近代西医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发现西医通过建立教会医院、医学校、译书著说、发行报刊杂志等路径在中国立足发展,以其技术的有效性、诊断方式的客观性、理论体系的先进性、科学性获得民众的广泛认同.启示应以有效技术为先导,科技为支撑,国际教育为基础,统一医学名词术语为前提,互联网等新型传播方式为媒介,促进中医药及文化的国际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跨文化适应研究对卫生援外工作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基于跨文化适应的文献研究,结合卫生援外的特点,为提高卫生援外人员的跨文化适应能力的提供参考.方法 2008-2018年中国知网为检索库,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和内容分析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中文文献2296篇,Citespacee关键词结果包括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心理适应、文化冲突、跨文化管理、文化智力、文化休克等.分析卫生援外人员的可能的挑战有:文化差异、跨文化管理和个体影响因素.针对三方面影响因素,从政策层面提出"过三关"、"三储备"、"三提供"的"三个三"的策略和个人层面的"两手抓"策略.结论 卫生援外过程中,文化差异、管理和人员自身因素都是影响跨文化适应的重要因素,只有针对跨文化适应开展相应的能力建设,才能更好地开展卫生援外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