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室内化疗联合伏美替尼加倍剂量及贝伐珠单抗治疗三代EGFR-TKIs耐药肺癌软脑膜转移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脑室内化疗和伏美替尼加倍剂量联合或者不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耐药后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软脑膜转移(L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09-01-2023-05-3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收治的68例三代EGFR-TKIs耐药后的NSCLC伴LM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脑室内化疗(培美曲塞30或50 mg)和伏美替尼加倍剂量(160 mg,口服,1次/d)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仅接受脑室内化疗和伏美替尼加倍剂量治疗.主要根据神经肿瘤评价标准(RANO)评估软脑膜转移瘤的治疗效果,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行log-rank检验.根据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5.0版评估不良反应.结果 根据RANO标准进行软脑膜转移瘤的疗效评价,30例(44.1%)有效,31例(45.6%)稳定,7例(10.3%)进展.观察组中20例(50.0%)有效,18例(45.0%)稳定,2例(5.0%)进展;对照组中10例(35.7%)有效,13例(46.4%)稳定,5例(17.9%)进展,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14,P=0.181.头颅增强MRI显示好转32例(47.1%),稳定30例(44.1%),进展6例(8.8%).总人群的中位颅内无进展生存期(iPFS)为7.6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中位 iPFS 分别为 4.6 和 11.6 个月(HR=2.724,95%CI:1.425~5.207,x2=10.003,P=0.002).总人群的中位OS未达到,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中位OS分别为8.8个月和未达到(HR=4.391,95%CI:1.606~12.001,x2=9.930,P=0.002).160 mg伏美替尼常见不良反应是皮疹和腹泻,贝伐珠单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出血和蛋白尿,侧脑室内注射培美曲塞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无菌性脑膜炎,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脑室内化疗和伏美替尼加倍剂量联合贝伐珠单抗能够提高NSCLC伴LM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延长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可控,安全性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神经内镜在显微神经外科桥小脑角区胆脂瘤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选择2013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诊断为桥小脑角区胆脂瘤患者49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进行MRI扫描评估,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术,然后在0°和30°硬性神经内镜辅助下寻找残余肿瘤,继续切除肿瘤。38例常规显微手术后,在神经内镜下发现残留肿瘤并在神经内镜下切除。全切除44例,次全切除5例。术后并发症包括无菌性脑膜炎(8例)、脑脊液漏(1例)和颅内血肿(2例)。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72(42±3)个月,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45例(91.8%)患者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80分。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切除桥小脑角胆脂瘤,可提高全切除率,降低手术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宏基因组测序诊断新生儿埃可病毒脑膜炎并18月龄随访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埃可病毒属于人肠道病毒B组,常引起严重感染,可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国内有关新生儿埃可病毒脑膜炎的病例报道较少,特别是关于预后的报道更少见。本文报道 1例埃可病毒6型导致的新生儿脑膜炎,随访至18月龄,发育与同龄儿相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肠道病毒D68型和A71型感染及相关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肠道病毒(enterovirus, EV)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病毒,有超过100种血清型,通过粪口途径和呼吸道途径进行传播。EV感染引起的疾病谱呈现多样性,其中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 VE)、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 meningitis, AM)、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FP)等对人类健康影响最为显著,严重时还会导致不可逆转的后遗症,甚至死亡。EV的主要受累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每年的夏秋两季是该病的发病高峰期。本文对EV的结构特征、蛋白功能、流行病学特征、引发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实验室检测方法、重要EV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以及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预防EV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肝素结合蛋白在颅脑创伤开颅术后颅内感染中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在颅脑创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术后可疑颅内感染的75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依据《神经外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诊断患者是否发生颅内感染。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判断脑脊液中HBP是否为颅脑创伤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一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7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40例患者确诊为颅内感染(颅内感染组),另35例确诊为无菌性脑膜炎(非颅内感染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多核比、同期血糖比及HBP可以是颅脑创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脊液中HBP是颅脑创伤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OR=1.118,95% CI:1.050~1.190, 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脑脊液HBP截断值为35.55 ng/ml时,AUC=0.96(95% CI:0.967~1.000),灵敏度为95%,特异度为95%。 结论:脑脊液中HBP是颅脑创伤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且当脑脊液HBP的截断值为35.55 ng/ml时,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免疫检测点抑制剂相关无菌性脑膜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免疫检测点抑制剂(ICI)相关无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2019年12月11日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的1例帕博利珠单抗相关无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同时系统性回顾国内外文献所发表的ICI相关无菌性脑膜炎的病例报告或病例系列研究,分析其性别、年龄、基础肿瘤、发病时间、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情况。结果:本例患者为45岁男性,因患食管癌使用帕博利珠单抗,2年后出现无菌性脑膜炎,经停用帕博利珠单抗,并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症状很快好转。分析报道的全部9例ICI相关无菌性脑膜炎病例,中位年龄55岁,男女比例为6∶3,多数患者出现头痛而无脑膜刺激征,少数患者出现发热,所有患者均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症状均好转。结论:ICI相关无菌性脑膜炎是接受ICI治疗的患者中罕见而重要的不良反应。对于接受ICI治疗的患者,若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需警惕该病,并与脑膜癌病、感染性脑膜炎等疾病相鉴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胆脂瘤的显微手术疗效及并发症防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胆脂瘤致三叉神经痛(TN)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疗效及常见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012年1月-2019年3月,共收治桥小脑角胆脂瘤致TN 19例,其中男8例,女11例;年龄21~63岁,平均(39.5+5.3)岁;病程为4个月~16年,平均(3.7+2.5)年;左侧12例,右侧7例。均行手术治疗,分析其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肿瘤全切除16例(84.2%),次全切除3例(15.8%)。术后所有患者疼痛完全消失,术后面部麻木3例(15.8%),脑脊液切口漏2例(10.5%),眩晕1例(5.2%),无菌性脑膜炎1例(5.2%),均通过保守治疗痊愈。8例同期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术后均定期随访。19例术后未出现大出血、急性脑积水及死亡等。术后随访5~80个月,所有患者无疼痛,1例(5.2%)出现肿瘤复发。结论:TN型桥小脑角胆脂瘤手术疗效显著。尽早行颅脑MRI检查有助于疾病诊断,手术策略需兼顾肿瘤切除及TN症状缓解,并尽可能避免损伤周围血管、神经及脑干。显微手术配合神经内镜有助于全切除肿瘤及减少损伤,存在血管压迫者需同期行血管减压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脑脊液strem-1水平在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性脑膜炎早期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脑脊液可溶性髓样细胞受体-1(strem-1)水平在早期临床诊断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性脑膜炎(PNBM)中的价值。方法:选择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术后发生PNBM的患者27例(其中病原学诊断的PNBM 5例、临床诊断的PNBM 22例),另外选取同期术后发生无菌性脑膜炎(PNAM)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脑脊液strem-1水平,比较PNBM、PNAM患者临床资料、脑脊液指标及strem-1水平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脑脊液指标对临床诊断的PNBM的预测效能。结果:病原学诊断的PNBM组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蛋白质、乳酸、strem-1水平均高于PNAM组,脑脊液中糖水平低于PNA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诊断的PNBM组患者脑脊液中蛋白质、乳酸、strem-1水平均高于PNA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脑脊液中白细胞、蛋白质、糖、乳酸、strem-1水平预测临床诊断的PNBM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3、0.661、0.644、0.810、0.894,其中strem-1水平预测临床诊断的PNBM的截断值为42.5 ng/L,此时其特异度为85%,敏感度为81.8%。 结论:脑脊液strem-1水平对早期临床诊断PNBM具有一定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干燥综合征相关性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外分泌腺受累和腺体外受累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炎性疾病,而干燥综合征相关性无菌性脑膜炎(SS-AM)病例相对罕见。文中报道1例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相关的反复发作性无菌性脑膜炎伴白细胞减低和轻度贫血患者,经泼尼松和羟氯喹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SS-AM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川崎病并发急腹症的再认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川崎病(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性病变为主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多发于婴幼儿,主要累及全身中小动脉,可并发冠状动脉病变、心肌炎、间质性肺炎、无菌性脑膜炎等。近年来KD并发急腹症,如胆囊炎、胰腺炎、肠梗阻等也受到重视,早期识别KD并发急腹症的表现,及时给予相应治疗,有助于改善KD致冠状动脉病变及并发急腹症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