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症状硬脑膜动静脉瘘进展至丘脑痴呆:1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总结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丘脑性痴呆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例经脑血管造影诊断为BordenⅢ型或CognardⅣ型DAVF 41岁女性病例资料,尤其是病程中随访MRI.结果 该患者临床表现为快速进展性认知障碍,头颅MRI提示双侧丘脑异常信号.在接受经动脉栓塞治疗后,瘘口完全栓塞,后续认知功能和丘脑异常得到明显改善.术后随访半年,患者恢复日常工作.结论 从无症状进展至痴呆的连续头颅MRI检查,提示大脑大静脉持续扩张,可为阐明DAVF病程提供新临床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的近期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的影响。方法:单中心观察性研究,选择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多奈哌齐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改善脑功能代谢药物治疗,多奈哌齐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5 mg/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1个月血清和脑脊液HMGB1表达水平、老年性痴呆评定量表(ADAS-Cog)、简明智能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分的变化。结果:多奈哌齐组患者治疗后ADAS-Cog评分低于对照组[(25.2±2.7)分比(33.4±3.6)分( P<0.05)];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23.3±2.1)分比(19.4±1.9)分( P<0.05)]。多奈哌齐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56.3±2.1)分比(46.9±1.6)分( P<0.05),NPI评分低于对照组(16.2±2.3)分比(22.3±2.6)分( P<0.05)。多奈哌齐组治疗后血清和脑脊液HMGB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45.3±5.3)μg/L比(56.4±4.4)μg/L、(39.2±3.3)μg/L比(47.1±3.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多奈哌齐可下调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HMGB1水平,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可能与HMGB1的表达调节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虚拟现实训练联合芳香疗法对养老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训练联合芳香疗法对养老院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养老院AD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VR训练同步芳香疗法,VR训练和芳香疗法均每周3次,每次45 min,连续干预6个月。于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干预后)评估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 MMSE和AD认知功能评估量表(ADAS-cog)]、精神行为症状[AD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运动功能[包括"起立-行走"记时测试(TUGT)、30 s坐椅站立试验(30sCST)、30 s手臂弯曲试验(30sACT)和坐椅前伸试验(CSRT)]和生活质量[老年性痴呆生活质量量表(QOL-AD)]评估。结果: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MMSE、ADAS-cog和ADL评分与组内干预前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MMSE、ADAS-cog、BEHAVE-AD和ADL评分与组内干预前比较,亦显著改善( 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TUGT、30sCST、30sACT和CSRT测试结果与组内干预前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上述指标亦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QOL-AD评分为(26.28±3.27)分,与组内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QOL-AD评分为(29.47±4.16)分,与组内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VR训练联合芳香疗法可显著改善养老院AD患者的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在养老机构的AD患者中推广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重度痴呆患者护理依赖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中重度痴呆患者护理依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87例确诊为中重度痴呆患者,记录每例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评估每例患者的中文版护理依赖量表(CDS),记录每例患者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严重认知功能损伤系列量表(SIB-S)、6 min步行试验(6MWT)、功能移动性测试(TUG)、美国康奈尔抑郁量表(CSDD)、淡漠评分(AES-10),以人口变量、MMSE评分、6MWT、TUG评分、CSDD评分、AES-10评分、SIB-S评分作为自变量,以CDS评分作为因变量,做多元线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合并症中位数是2种,6MWT、TUG、MMSE、SIB-S、CSDD、AES-10评分分别为(208.54 ± 74.02) m、(24.56 ± 11.83)分、(12.67 ± 5.47)分、(40.85 ± 7.54)分、(7.92 ± 4.48)分、(25.28 ± 7.23)分,为对CDS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独立影响因素( B值为-0.67~0.67, P<0.05或0.01)。 结论:中重度痴呆患者合并症多、身体耐力低下以及抑郁情绪对护理的依赖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运动训练延缓衰老相关认知功能减退的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增龄脑的形态结构及功能会发生退行性变化,引起认知功能减退,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生活质量。运动对于防治认知功能减退至关重要,能有效延缓衰老相关认知功能减退。运动延缓衰老相关认知功能减退的可能机制涉及神经营养因子介导的海马神经发生过程、缓解海马体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延缓脑萎缩、增加脑血流量等方面,运动还能通过调控肠道代谢产物抑制炎症,进而发挥其延缓衰老相关认知功能减退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青海省部分医院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青海省部分医院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构建危险因素模型。方法:采用前瞻性、横断面调查方式,从青海省3家医院选取急性期脑卒中患者854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人口统计学、临床资料、饮食和休闲活动)。在脑卒中发作后14 d内,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将MMSE评分≤27分的患者纳入认知障碍组(569例),其余患者纳入认知正常组(285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各因素与结局事件的关系,依据回归方程建立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验证预测模型的效果。结果:本研究中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认知障碍发病率为66.60%。单因素分析显示:①人口学资料方面,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民族、教育程度、职业、居住海拔高度、社会支持、与配偶同住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临床资料方面,两组患者在卒中类型、偏瘫、高血压史、甘油三酯、D-二聚体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③日常活动情况,两组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闲暇活动评分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④一周饮食情况,两组患者在摄入食盐、坚果、水果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OR=1.032,95%CI(1.015,1.050), P=0.000]、女性[ OR=1.743,95%CI(1.120,2.711), P=0.014]、出血性脑卒中[ OR=2.420,95%CI(1.335,4.385), P=0.004]、高血压[ OR=1.496,95%CI(1.006,2.226), P=0.047]、高度海拔[ OR=3.003,95%CI(1.379,6.539), P=0.006]是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教育程度、职业、闲暇活动得分、甘油三酯、食用坚果是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保护性因素。构建的影响因素模型显示,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2,灵敏度为0.698,特异度为0.814。 结论:所纳入的青海省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较高,年龄、女性、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高度海拔是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教育程度、职业、闲暇活动得分、甘油三酯、食用坚果是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保护性因素。构建的危险因素模型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制订相关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皮质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脑灰质体积变化及其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皮质下血管性认知障碍(SVCI)患者的全脑灰质体积变化及其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或病房的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患者50例,其中SVCI患者23例,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无认知障碍(SIVD-NCI)患者27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剑桥老年认知检查量表-中文版(CAMCOG-C)、Stroop测验、老年抑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评估;所有受试者均接受3.0 T头颅磁共振扫描,获取T 1WI、T 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像以及3D-T 1结构像数据,根据T 2WI和FLAIR像表现,评定受试者腔隙性梗死数目和白质病变程度。使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BM)方法分析比较SVCI组与SIVD-NCI组之间的脑灰质体积差异,并对结果异常脑区的灰质体积与认知功能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SVCI组较SIVD-NCI组MMSE评分[22.00(20.00,24.00)分与28.00(27.00,29.00)分, Z=-6.073, P<0.001]、MoCA评分[15.00(13.00,19.00)分与24.00(23.00,26.00)分, Z=-5.233, P<0.001]、CAMCOG-C总分[(67.65±13.35)分与(88.41±10.98)分, t=-6.032, P<0.001]及各亚分[定向:8.00(5.00,9.00)分与10.00(9.00,10.00)分, Z=-4.133, P<0.001;语言:24.00(21.00,26.00)分与27.00(24.00,28.00)分, Z=-3.171, P=0.002;记忆:11.00(9.00,15.00)分与19.00(17.00,21.00)分, Z=-4.648, P<0.001;注意:4.00(2.00,6.00)分与7.00(6.00,7.00)分, Z=-3.929, P<0.001;执行:8.00(6.00,10.00)分与11.00(9.00,12.00)分, Z=-3.696, P<0.001;计算:2.00(2.00,2.00)分与2.00(2.00,2.00)分, Z=-2.528, P=0.011;思维:6.00(3.00,6.00)分与6.00(6.00,8.00)分, Z=-4.029, P<0.001;知觉:6.00(6.00,7.00)分与8.00(7.00,9.00)分, Z=-4.221, P<0.001]明显减少;SVCI组较SIVD-NCI组ADL评分[21.00(20.00,26.00)分与20.00(20.00,20.00)分, Z=-2.634, P=0.008]和Stroop测验评分[(28.61±4.53)分与(20.04±6.07)分, t=5.704, P<0.001]明显增加;SVCI组较SIVD-NCI组灰质总体积[(556.86±49.19)mm 3与(618.13±51.73)mm 3, t=-3.572, P=0.001]和白质总体积[(479.35±48.17)mm 3与(507.22±43.84)mm 3, t=-2.141, P=0.037]明显减小。VBM分析结果(簇错误率校正)显示SVCI组在左侧颞下回( t=5.17, P<0.001),右侧颞中回( t=4.99, P<0.001),右侧眶部额上回( t=5.02, P<0.001),左侧枕中回( t=5.67, P<0.001),右侧枕中回( t=5.77, P<0.001)等脑区的灰质体积显著小于SIVD-NCI组。MoCA评分与SIVD患者左侧颞下回的灰质体积呈正相关( r=0.292, P<0.05),语言功能评分与左侧颞下回的灰质体积呈正相关( r=0.322, P<0.05),Stroop测验评分与左侧颞下回的灰质体积呈显著负相关( r=-0.329, P<0.05)。 结论:SVCI患者存在多个脑区灰质萎缩,并且这些萎缩的脑区与SIVD认知功能损害存在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健康生态理念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对ICU患者早期活动策略依从性、临床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健康生态理念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对ICU患者早期活动策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抽取舟山市中医院2017年3-12月收治的ICU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干预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健康生态理念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和早期活动。对比两组早期活动策略依从性、临床相关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定表(Barthel)评分。结果:干预组早期活动策略依从性(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687, P<0.05);干预组机械通气天数[(5.62±2.65)d]、入住ICU天数[(7.58±2.14)d]、住院总天数[(14.27±3.0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21±2.73)d、(10.23±2.76)d、(18.98±3.26)d,早期活动天数[(5.57±1.37)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3.25±1.4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286、4.183、5.789、8.990,均 P<0.05);护理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有提高(均 P<0.05),且干预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Barthel评分均有所提高,SAS、SD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健康生态理念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应用于ICU早期活动策略,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自理能力及认知能力,缓解焦虑、抑郁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其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早期康复治疗对烧伤儿童手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儿童因其认知能力、自控能力等均较差,日常生活中极易受到烧伤等各种意外伤害;但因其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烧伤后不仅瘢痕出现早而且增生快,特别是关节部位挛缩严重,所致畸形和功能障碍也更加显著多变。烧伤后的瘢痕和功能障碍又对患儿以后生活、上学、工作造成困扰,使得患儿在生活中易受其他儿童歧视,从而心理受创并产生自闭倾向,造成严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而且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压力。该研究纳入52例手烧伤患儿,分为早期干预组(伤后1个月及以内开始干预)和晚期干预组(伤后1个月以后开始干预),均进行皮肤护理、瘢痕按摩、被动关节活动训练、主动关节活动训练、压力治疗、佩戴支具、游戏与音乐治疗。结果显示,与康复治疗前比较,早期干预组患儿康复治疗后手部活动度显著改善(P=0.001),晚期干预组患儿康复治疗后手部活动度改善情况不明显(P=0.142)。在早期干预组中,38.5%的患儿出现手部活动度明显改善;而在晚期组干预中,69.2%的患儿手部活动度无明显改善。伤后至介入康复时的时长和住院时长与手功能改善均呈负相关(P 值分别为<0.001、0.003),康复时长与手功能改善呈正相关(P=0.005)。儿童手烧伤后应尽早进行系统的手部康复功能训练,积极预防手部关节僵硬、肌腱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最大限度地改善手部功能,降低二次手术的风险。早期系统的综合康复治疗对手烧伤患儿创面愈合后的瘢痕和后期畸形起到了良好的预防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正念认知疗法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命质量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正念认知疗法改善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痛苦、正念觉知及生命质量的效果,以期为临床实际应用提供经验。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就诊的96例恶性肿瘤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区组随机方法分为干预组47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于研究结束后指导其学习正念认知疗法的音视频;干预组给予为期4周8次的正念认知疗法干预。干预结束后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广泛性焦虑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五因素正念量表简明版、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对2组患者的心理痛苦、焦虑抑郁、正念觉知和生命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正念认知疗法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2.8%(6/47)和14.9%(7/4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6%(15/49)和32.7%(16/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3.80、3.89,均 P<0.05);干预后干预组五因素正念量表简明版的观察、描述、觉知行动维度得分分别为(23.8 ± 6.5)、(28.6 ± 5.4)、(31.3 ± 5.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 ± 5.1)、(23.7 ± 5.5)、(26.9 ± 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79、3.59、3.21,均 P<0.05);干预后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中的情绪功能维度(94.3 ± 7.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8 ± 1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8, P<0.05)。 结论:正念认知疗法对缓解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正念觉知能力,改善情绪困扰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可将正念认知疗法纳入到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日常心理护理流程中,给予患者适当的疏导和支持,以利于改善患者心理及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