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神经外科执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简称医学生)神经外科执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22年6至8月,通过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一年级至八年级的1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资料、神经外科既往经历、对神经外科认知及其未来从事神经外科的意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医学生神经外科执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65名(43.3%)医学生愿意从事神经外科。主观兴趣( OR=7.00, 95% CI:2.57 ~19.11, P<0.001)、选修神经科学课程( OR=3.68, 95% CI:1.49 ~9.08, P=0.005)和科研经历( OR=5.25, 95% CI:1.23 ~22.48, P=0.025)是医学生从事神经外科的促进因素;神经外科见习或实习经历( OR=0.31, 95% CI:0.13 ~0.75, P=0.009)以及职业压力( OR=0.18, 95% CI:0.04 ~0.94, P=0.042)是医学生从事神经外科的削弱因素。 结论:主观兴趣、神经外科课程学习和科研项目的早期接触、见习和实习经历以及职业压力是医学生选择神经外科的影响因素。因此培养医学生对神经外科的学习兴趣,为其设立早期接触神经外科的课程和科研项目,提升见习和实习教学质量及其满意度,有助于提升医学生从事神经外科的意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科学早临床长学制医学生开展临床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儿科学早临床长学制医学生开展临床课程的可行性,为后续课程改革提供依据。方法: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长学制儿科学医学生90人,包括早临床组(G1,二年级第三学期, n=47)和临床见习组(G2,四年级第七学期, n=43)。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从临床兴趣、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进行对比。两组分别抽取24名、20名学生参与一次临床课程教学,对比组间形成性评价和随堂测试得分,以了解两组学习表现和学习效果的差异。运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不满足卡方检验条件时采用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偏态分布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两组学生临床兴趣及早临床兴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52、1.000)。学习方法有部分差异:G1组课后学习时间更长( Z=-2.36, P=0.018),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更多( Z=2.53, P=0.011),学习方式更依赖于作业( P=0.020),预习率更高( Z=-5.07, P<0.001)。学习能力有部分差异:G2组文献检索能力更强( χ2=10.57, P=0.001),G2课堂及延展课堂表现得分更高( t=-3.18, P=0.004; t=-10.14, P<0.001)。学习效果方面,G2仅一道多选题正确率高于G1( t=-2.46, P=0.022)。 结论:儿科学早临床长学制医学生有一定的兴趣和能力接受临床课程。充分的课前准备和恰当的课程设计有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早期培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八年制临床医学生康复医学启蒙见习课程建设探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探索了临床医学长学制康复医学启蒙见习课程建设。教研室成立了启蒙见习教学组,明确了康复医学启蒙见习的带教目的、带教内容和带教方式。教学组确定了康复医学启蒙见习内容与见习要点是以直观的康复医生日常诊疗工作、康复治疗技术为框架进行设计。见习后学生反馈收获最大的见习内容是康复门诊。其原因可能是康复门诊能够接触到完整的康复病例诊疗过程,学生不需要特别多的医学知识,更容易接受。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对指导老师的评价满意。达到了较好的见习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八年制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方法改革及探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临床早期见习培训在八年制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实验对照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4至2016级连续三届第三学年的八年制学生共120名作为研究对象。用计算机随机抽取将每届学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学生。在早期接触临床前,试验组接受16个学时的临床早期见习培训,对照组没有接受临床早期见习培训。早期接触临床结束后,比较每届两组学生的临床诊疗能力。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 t检验。 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询问病史的评分分别为(17.45±1.96)分和(15.95±1.93)分,(18.30±1.03)分和(16.75±1.86)分,(17.95±1.36)分和(16.40±1.60)分;体格检查评分分别为(17.75±1.65)分和(16.05±1.64)分,(17.85±1.18)分和(16.80±1.47)分,(18.25±1.16)分和(16.85±1.63)分;初步诊断评分分别为(18.15±1.42)分和(16.35±2.41)分,(18.20±1.24)分和(16.65±1.53)分,(18.35±1.35)分和(16.25±1.83)分;诊疗方案评分分别为(17.15±1.57)分和(14.55±2.56)分,(17.30±1.42)分和(15.90±1.48)分,(17.80±1.06)分和(16.35±1.87)分;沟通能力评分分别为(17.95±1.15)分和(17.00±1.19)分,(18.55±0.83)分和(17.45±1.50)分,(18.45±1.00)分和(17.45±1.23)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临床早期见习培训应用于八年制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可以提高学生的见习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项目培养模式的概述与启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文基于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Duke-NUS Medical School,简称Duke-NUS)实地调研结果,全面梳理其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Doctor of Medicine,MD)项目的培养模式。Duke-NUS的MD项目旨在培养具有"医学+X"潜力的卓越医师,其课程体系由临床专业课程、临床实践训练、科研能力训练和综合素养培训4大模块组成,其中临床专业课程模块主要采用整合式课程教学模式,引入基于团队学习的教学方法;临床实践训练模块包括临床实践基础、临床见习、临床进阶训练和实习训练4个阶段,体现了早期接触临床、充分接触临床的培养特点;科研能力训练模块在研究方法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行集中科研训练;综合素养培训模块贯穿全程,帮助学生在学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为安全行医做好准备。总之,Duke-NUS的MD项目构建了系统完善的课程体系,并改善了教学方法,其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和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依据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医学生暑期护理见习社会实践探索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医学生早期暑期护理见习社会实践状况,并提出对策与建议.方法 对424名医学生进行护理见习社会实践前动员和教育指导,学生在暑假自行联系医院进行为期2周的护理见习社会实践.结果 424名医学生在护理社会实践中,64.62%参与完全护理见习,35.38%参与非完全护理见习;实践报告中优、良、中、差分别占42.45%、33.73%、20.99%o和2.83%.结论 医学生暑期护理见习社会实践可帮助医学生提早接触临床,提高医学生对跨专业合作尤其是医护合作关系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早期分阶段临床见习方法在低年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早期分阶段临床见习方法 在低年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中的适用性和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和访谈方法 .制定早期分阶段临床见习方案,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专业89名本科一年级学生中实施.见习之后,分析学生的技能考核成绩和理论成绩;采用自编问卷了解学生的临床见习情况、专业认识和专业情感;召开座谈会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早期分阶段临床见习方法 的认识和看法.结果 学生的技能考核成绩和理论成绩均处于良好水平;临床学习得分为(87.8±3.7)分,处于良好水平;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结果均显示,学生对护理学专业的喜欢程度较高,绝大多数学生愿意与患者沟通并提供帮助.结论 早期分阶段临床见习方法 在低年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中适用性良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成绩,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护理教育工作者可以参考本研究结果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早期临床见习对本科护生专业承诺的影响及干预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早期临床见习对护理专业本科生专业承诺的影响,并通过质性访谈提出相应干预策略.[方法]采用护理专业承诺问卷对某高校护理学院二年级382名本科见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32名见习生进行质性访谈.[结果]护生专业承诺总分由见习前的(94.42±13.56)分,降低到见习两周后的(91.04±11.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性研究显示,带教老师影响、临床工作参与度、临床护士自我信息评价及护理工作特点等是影响护生专业承诺的主要因素.[结论]早期临床见习对护理专业本科生专业承诺整体呈负向影响,应根据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教育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早期临床见习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研究旨在探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早期临床见习体系在口腔医学本科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效果.本研究设计了包含校外早见习和校内早见习的两段式早期临床见习体系,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建设配套教材,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医教协同育人机制,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早期临床见习体系的改革在培养口腔医学生的疾病预防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知识掌握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1349篇本科护生反思日记的归类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通过分析本科护生临床课间见习时所书写的反思日记,总结反思日记中学生的所思所想,发现临床见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为本科护生的课程教学管理与改进及临床实践教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46名本科护生的1349篇反思日记,共2764项反思条目的内容进行归类分析。结果经分析,护生见习反思主要侧重于3个方面:知识和技能、护患沟通和人际关系、情感体验,各部分反思条目分别占反思总条目的46.71%,26.70%,26.59%。结论学生的反思日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在专业学习早期在医院接触患者后的所见所闻对自身产生的内在思想碰撞与感悟,对培养护生的职业情感、职业态度以及护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对课程教学管理特别是实践教学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