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胎盘早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基于Jeffries护理模拟教学理论构建胎盘早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组建研究团队,采用专家小组讨论法,在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因素基础上,从模拟教学设计特点、教学实践活动和预期结果3个方面构建平台,根据胎盘早剥典型案例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校2019级54名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练习和考核中应用,收集教学平台使用情况、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成绩及学生评价等数据.结果 构建的胎盘早剥实验教学平台包含练习培训、知识掌握程度考核、评价反馈3个部分,内含培训模块12个和考核模块20个,人文关怀内容融入在多个模块中.全程实验耗时(43.39±6.91)min;54名护理本科生平台考核成绩得分(82.68±10.31)分,其中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人文关怀考核的项目均分分别为(4.03±0.64)分、(4.20±0.70)分、(4.30±1.13)分;发放平台使用评价问卷54份,回收有效问卷52份,护理本科生对平台使用满意度、自信心、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评分分别为(4.27±0.61)分、(3.89±0.52)分、(3.92±0.59)分.结论 基于Jeffries护理模拟教学理论和胎盘早剥学习大纲建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丰富了学生的实验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自信心、掌握人文关怀要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协同发展视域下护理学专业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本科生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及实践效果.方法 通过学生学情调查,在课程顶层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学习资源整合、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形成"专业+劳育"协同育人合力,并以2021级和2022级390名护理专业本科生为对象开展为期2年的护理学专业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采用课程成绩、大学生专业认同量表、心理契约量表学生分量表、学习期望达成度进行教学评价.结果 学生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48.46%(189/390).教学后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得分、心理契约量表学生分量表发展责任维度得分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期望达成度各方面选择符合/完全符合的学生占比在95%以上.结论 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融合有助于护理学生提升专业认同感和心理契约水平,提升劳动素养,精进实践技能,为其成长为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在护理学专业学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 DOPS)在护理学专业学生临床实习教学评价中的应用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习的2016级四年制护理学专业9名本科生及该院7名临床带教教师、4名临床教学管理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访谈方法,对其进行深入访谈,参考Colaizzi现象学资料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类研究对象参与DOPS评估的体验,可以提炼为DOPS评估能够促进教学相长、DOPS评估能够提高评价效能、DOPS评估存在不足和教学与学习负担感受存在差异4个主题。结论:DOPS评估对护理实习教学评价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制定适合护理学专业的DOPS评估工具,完善师资培训方案,以保证DOPS评估的合理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浙江省2所高校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在线学习投入与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在线学习投入与心理资本现状,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2022年8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在线学习投入量表和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对浙江省2所高校2019~2022级四年制258名护理学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 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在线学习投入总分为(3.53±0.58)分,其中情感投入维度评分最低[(3.40±0.62)分];心理资本总分为(4.45±0.79)分,其中韧性维度评分最低[(3.98±0.83)分];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在线学习投入与心理资本水平呈正相关( r=0.56, P<0.001)。 结论: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其在线学习投入度越高。建议护理教育者关注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在线学习过程中情感投入的同时,提升学生心理韧性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安宁疗护课程对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生死观与职业规划影响的探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课程对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以下简称医学生)生死观与职业规划的影响。方法:选择杭州师范大学21名选修安宁疗护课程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教学后进行小组访谈和个人深度访谈,对所得资料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整理和提炼主题。结果:安宁疗护课程促进医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死观,包括触发对死亡的思考、提升与他人沟通死亡的信心、接受死亡准备相关行为、感悟生命价值。安宁疗护课程拓宽医学生职业规划的广度和深度,包括感知职业的多元角色功能、思考未来的职业发展。结论:安宁疗护课程可帮助医学生树立积极生死观、深化职业认知,从而对职业规划更加清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2—12月选取南华大学护理学院2019级的194名本科生作为对照组,于2022年2—12月选取2020级的146名本科生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试验组在常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干预后,比较两组护理本科生的课程成绩、试验组学生对"课程思政化"的认知态度和实施效果、教学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护理本科生的课程总成绩为(85.65±7.31)分,对照组护理本科生的课程总成绩为(77.71±7.2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1);试验组护理本科生对"课程思政化"认知态度得分为(32.62±2.15)分,"课程思政化"实施效果得分为(22.78±1.78)分;试验组护理本科生满意的思政案例形式是新闻报道和热点事件,满意的思政教学方法是体验式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 结论: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能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学习成绩,为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课程建设提供参考。未来可将此教学模式应用至护理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以加快专业课思政建设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护理学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以护理本科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遵循思政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构建护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实现第一课堂思政教育的多途径多方法,第二课堂思政教育的三平台三融合,思政课程教育效果评价体系的多维度、多时段、多方式,从而推进护理专业人才素养的高阶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医学类专业学生的统计学焦虑状况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高校医学专业学生的统计学焦虑程度,并探索统计学焦虑的影响因素。方法:对统计学焦虑等级量表(statistics anxiety rating scale,STARS)进行汉化,然后用汉化版STARS量表通过问卷星平台对某大学2018至2019学年开设《医学统计学》课程的医学类各专业学生进行在线调查。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62名学生参与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00份,量表信度、效度良好。500名研究对象的总量表条目得分为(2.31±0.65);轻、中、重度焦虑的人数分别占41%、56%、3%。焦虑程度和中、重度焦虑者的比例,均显示女生高于男生,本科生高于研究生;不同专业学生的焦虑程度由高到低为:护理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药学/临床药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卫生管理)。控制其他因素后,性别、学生层次、专业对统计学焦虑程度的影响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学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统计学焦虑,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学生的焦虑情绪,帮助学生提高统计学学习的自我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临床判断模型的体验式教学在护理学专业学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判断模型的体验式教学在护理学专业学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选取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实习的150名2018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75名学生采用基于临床判断模型的体验式教学,对照组75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采用问卷调查比较2组学生实习结束后学业自我效能感、临床判断能力及教学满意度。采用 χ2检验和 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 结果:试验组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为(93.43±11.26)分,高于对照组学生的(84.75±10.06)分,;试验组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为(280.27±32.21)分,高于对照组学生的(265.01±25.05)分;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感到满意的人数为67人(89.3%),高于对照组的54人(7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临床判断模型的体验式教学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可有效提高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及临床判断能力,得到学生普遍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思政视域下妇产科护理学进阶式混合教学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思政视域下妇产科护理学课程进阶式混合教学实践和效果。方法:采用试验对照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2014至2018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教学改革后的2017至2018级的179名学生为试验组,2014至2016级的234名学生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进阶式混合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通过妇产科护理学考试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 结果:试验组学生的期中测验、见习病历报告和期末理论考试分别为(72.05±15.15)分、(88.18±15.12)分和(73.61±12.37)分,高于对照组的(62.85±12.52)分、(84.26±9.74)分和(63.53±11.37)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学生实验考核成绩为(85.35±13.81)分,低于对照组的(91.17±7.43)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5.11, P<0.001)。81.7%(85/104)的试验组学生认为进阶式混合教学有助于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有选择性地学习,80.8%(84/104)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对课程的满意度,77.9%(81/104)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课程的趣味性。 结论:思政视域下进阶式混合教学可以提高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效果,并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可以在高等护理学教育中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