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癌支架植入术后食管-支气管瘘继发多重病原菌血流感染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现报道1例食管癌支架植入术后食管-支气管瘘继发多重病原菌血流感染患者的诊疗情况。患者全身症状典型,血培养示唾液链球菌、星座链球菌星座亚型、光滑念珠菌阳性,血流感染诊断明确,由于患者的基础疾病复杂难治且免疫功能低下,感染病原菌种类繁多,所以积极治疗原发病、有效控制感染源是本例患者治疗的根本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肺咽峡炎链球菌群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肺咽峡炎链球菌群致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6例确诊为咽峡炎链球菌群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微生物学标本基于胸穿刺活检、支气管镜、人工气道吸引、胸腔穿刺术或胸腔镜检查时收集的。结果:26例患者中男23例(88.5%),女3例(11.5%),年龄(63.0±12.5)岁,有21例(80.8%)存在潜在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21例(80.8%)、胸痛13例(50.0%)、咳嗽13例(50.0%)、咳痰13例(50.0%)。胸部CT主要表现为结节18例(69.2%)、胸腔积液18例(69.2%)、斑片影17例(65.4%)、实变影12例(46.2%)、空洞4例(15.4%)、气胸3例(11.5%)。微生物培养结果:星座链球菌13例(50.0%)、咽峡炎链球菌12例(46.2%)、中间链球菌1例(3.8%)。患者经过抗感染及有创操作(包括气管镜、胸腔镜、肺穿刺及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24例(92.3%)预后良好,死亡2例(7.7%)。结论:肺咽峡炎链球菌群感染患者主要见于患有基础疾病的男性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显示常有以下征象:肺内结节、斑片、实变影及胸腔积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咽峡炎链球菌群致类肺炎性胸腔积液39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咽峡炎链球菌群致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胸部影像学表现、RAPID评分及治疗情况,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39例咽峡炎链球菌群致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APID评分将患者进行风险分类。结果:39例患者中男31例(79.5%),女8例(20.5%),年龄46~89(65.31 ± 10.53)岁。发热27例(69.2%),胸痛19例(48.7%),呼吸困难18例(46.2%)。胸部CT主要表现为实变影30例(76.9%),包裹性胸腔积液21例(53.8%),磨玻璃影18例(46.2%),小结节12例(30.8%),肺不张8例(20.5%),气胸5例(12.8%)。胸腔积液属于复杂性类肺炎性胸腔积液23例(59.0%),脓胸16例(41.0%)。细菌培养结果为星座链球菌25例(64.1%),咽峡炎链球菌13例(33.3%),中间链球菌1例(2.6%)。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好转36例(92.3%),死亡3例(7.7%)。根据RAPID评分低风险13例(33.3%),中风险16例(41.0%),高风险10例(25.7%)。低、中和高风险患者RAPID评分分别为(1.85 ± 0.38)、(3.43 ± 0.51)和(5.30 ± 0.67)分,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 124.88, P<0.05)。RAPID评分低、中和高风险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16.84 ± 5.57)、(16.56 ± 7.05)和(28.20 ± 17.97)d,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 4.41, P<0.05),高风险患者住院时间明显长于低风险患者和中风险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风险患者与低风险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咽峡炎链球菌群作为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的重要致病菌,其感染容易形成复杂性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甚至液气胸。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临床上应予以重视。RAPID评分高风险患者的病情更为严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米勒链球菌群感染患者159例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159例米勒链球菌群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159例中男性者103例(64.8%),未成年者(<18岁)19例,年龄(8.1±5.3)岁;中青年者(18~64岁)113例,年龄(45.5±13.1)岁;老年者(≥65岁)27例,年龄(74.7±8.6)岁。致病菌群为咽峡炎链球菌97例(61.0%)、星座链球菌55例(34.6%)、中间链球菌7例(4.4%)。感染累及部位较多者为腹腔(44例,27.7%)和胸部(19例,11.9%)。未成年、中青年患者最常见的感染脏器均为阑尾[12例(12/19)和(21例(18.0%)],老年患者为肺部[9例(33.3%)]。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同时对病灶进行穿刺引流(21例,13.2%)或手术清创(104例,65.4%)后,157例(98.7%)患者预后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显微外科联合神经内镜经鼻手术治疗开颅术后额窦感染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额窦感染的病因以及采用显微外科联合神经内镜经鼻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0例开颅术后额窦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显微外科联合神经内镜经鼻手术治疗。分析开颅术后额窦感染的可能病因、术中情况及疗效。结果:20例患者术中均可见额窦引流通路堵塞,其中人工材料堵塞12例,骨质畸形愈合6例,瘢痕形成堵塞2例。术中留取脓液细菌培养阳性者13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8例,星座链球菌3例、阴沟肠杆菌1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20例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6个月至5年),患者头皮切口及皮肤窦道伤口均愈合,颅内、鼻腔均未见迟发性感染征象。结论:开颅术后额窦感染多见于鼻窦内人工异物残留及引流通路不畅;显微外科联合神经内镜经鼻手术治疗有利于彻底清除感染灶并使鼻窦引流通畅,有助于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罕见星座链球菌致脑脓肿(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报道1例星座链球菌致脑脓肿病例,探讨星座链球菌致脑脓肿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星座链球菌致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患者女性,20岁.以头痛伴发热、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既往无其他部位感染史,无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史.入院后完善脑脊液细菌培养及脑脊液宏基因二代测序,均提示为星座链球菌,予以头孢曲松钠与莫西沙星联合抗感染治疗.此后复查头颅CT提示脑积水及脑脓肿明显扩大,遂行脑室外引流术及脓肿引流术,术后改用头孢曲松钠与万古霉素联合治疗,经综合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星座链球菌致脑脓肿病例较为罕见,临床表现多变,早期容易误诊为肿瘤,尽早明确病原菌可使患者早期得到合适的治疗,减少致死率及致残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星座链球菌致糖尿病足感染1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20
星座链球菌作为一种人体条件致病菌,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会侵袭组织器官引起化脓性感染.目前,国内外已有关于星座链球菌引起头颈、胸腹部等组织化脓性感染的病例报道,但罕有该菌引起糖尿病足感染的报道.现报道1例由星座链球菌诱发的糖尿病足感染,并探讨其诊断和治疗过程,为治疗糖尿病足感染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肝脓肿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了解细菌性肝脓肿(PLA)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案.方法 对1例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肝脓肿合并IE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以"肝脓肿""感染性心内膜炎"为主题词检索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以"liver abscess""infective endocarditis"为主题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国内外报道的PLA合并IE的病例,筛选并总结分析病例资料.结果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报道的病例合并2型糖尿病,初始诊断为肝脓肿,经验性给予头孢曲松治疗,并行肝脓肿穿刺引流.血培养提示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补充诊断IE后,给予头孢曲松联合阿米卡星治疗1周,停用阿米卡星,单用头孢曲松6周,患者最后痊愈.文献检索到14例病例报道,包括该院报道的病例共15例.9例患者合并基础疾病,7例患者合并其他部位感染.5例患者的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4例患者的病原菌为厌氧菌(3例坏死梭形杆菌、1例核梭形杆菌);3例患者的病原菌为β溶血链球菌(2例咽峡链球菌、1例星座链球菌);3例患者的病原菌分别为啮蚀艾肯菌、紫色色杆菌、白念珠菌.2例患者死亡,13例患者痊愈.5例肺炎克雷伯菌所致PLA合并IE的病例,感染部位均为二尖瓣,只有1例患者进行换瓣手术,均进行肝脓肿引流,并选用β内酰胺类联合氨基糖苷类药物抗感染治疗,5例患者最终均治愈.结论 合并糖尿病的PLA患者,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率较高,并且是肝外播散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肺炎克雷伯菌所致PLA可成为IE潜在的感染源.口腔菌群的血行播散可导致IE及PLA.第三代头孢菌素联合氨基糖苷类可作为肺炎克雷伯菌所致PLA合并IE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急性鼻窦炎并发眶骨膜下脓肿的诊疗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2
目的 探讨急性鼻窦炎并发眶骨膜下脓肿的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 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2019年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1例急性鼻窦炎并发眶骨膜下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急性鼻窦炎并发眶骨膜下脓肿的好发季节为春季和秋季.11例患者均为单侧病变,其中2例患者保守治疗,9例患者行鼻窦开放术及脓肿引流术,均治愈出院.患者的眼部症状中,眼球突出8例(72.7%),眼球活动受限5例(45.5%),视力下降4例(36.4%).脓液培养阳性7例,其中,表皮葡萄球菌4例,星座链球菌2例,咽峡炎链球菌1例.结论 临床医生对急性鼻窦炎并发眶骨膜下脓肿患者应做到及时诊断,给予充分药物治疗的同时,注意眼部症状,把握手术时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
213株草绿色链球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不同草绿色链球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无菌部位临床标本分离的菌株,采用PhoenixTM-1 00全自动细菌检测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共收集213株常见草绿色链球菌,包括咽峡炎链球菌89株(41.8%),星座链球菌45株(21.1%),缓症链球菌45株(21.1%),唾液链球菌34株(16.0%).草绿色链球菌主要分离自腹水、血、胸水、中段尿和脑脊液,分别为100株(46.9%)、56株(26.3%)、29株(13.6%)、24株(11.3%)和4株(1.9%).草绿色链球菌对青霉素和阿莫西林的敏感率分别为90.8%和90.5%,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2.9%、63.4%和61.5%.咽峡炎链球菌和缓症链球菌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82.0%和72.7%.所有菌株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及美罗培南敏感率高,未见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结论 建议临床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感染时,优先选择青霉素、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等,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比较高,不建议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草绿色链球菌的敏感性较青霉素和头孢噻肟低,不宜用于一线抗感染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