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接受视域下智慧养老服务发展现状及展望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银发浪潮与数字化、智能化浪潮的叠加,推动我国养老服务智慧化革新,重塑养老服务新生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施推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促进老年服务科技化、智能化升级,推广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应用。持续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拓展信息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应用是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及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缓解社会养老压力、提高养老服务质效的可行路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老年人健康服务中病案数据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有效应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改善老年人健康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更优质的养老医疗服务,医疗机构老年人健康服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要求.以国家政策支持为后盾,普及老年人健康知识,配齐社区和机构服务资源.充分利用信息、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体现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属性.在老年人群体中大力推广智能化穿戴设备,形成全天候、高时效性的密集神经末梢和数据源.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智慧病案为基础,具有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技术为引擎的智慧医疗互联网医疗体系.从而实现降低服务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普及率和工作效率.达成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社会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当前我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老年人"养老难"和养老过程中"就医难"问题突出,亟须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但我国的医养结合服务尚存在服务模式欠完善、智能化水平低、"医"和"养"相关资源融合机制低效、医养结合"叫好不叫座"等现象.本研究团队针对当前医养结合服务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以智慧服务云平台为支撑,构建了全链式、多主体融合式、中医药"主动健康式"、回归社区式、回归居家式共5 种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并发布中国老龄产业学会团标 6 项、河南省地方标准立项 2 项,同时在全国建立了 20 多个示范应用基地,纳入了河南省政府500个社区/乡镇推广计划,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成效.本文从模式立意、模式构成、模式运行机制、模式功能 4 个方面对上述 5 种模式进行介绍,以期助力各服务模式的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护理机器人辅助家庭养老的伦理反思与治理策略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通过分析护理机器人在家庭养老中的伦理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机器人辅助居家养老的治理策略,发现护理机器人在家庭养老中存在着孝养关系淡化、社会关系异化、个人隐私透支等伦理问题.因此,需要从伦理价值嵌入、产品功能设计和法律法规完善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构建更加人性化的养老护理智能化模式,以确保护理机器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护理机器人辅助居家养老的伦理困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13
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愈加智能化、集成化和拟人化的护理机器人正成为未来居家养老的重要可选项.然而,当长期提供服务的护理机器人作为社会实体参与老年人的社会生活时可能会产生一系列伦理困境.例如人机间低层次互动交流对人际高层次互动交流的侵占,以及由于道德主体不明所造成的责任界定纠纷.价值敏感设计理论主张将价值纳入技术设计,而基于其概念研究、实证研究和技术研究的三元综合、迭代法可以发现:上述相关伦理困境产生之根本原因在于对人类护理者—老年人—护理机器人的三元护理关系之混淆错位.据此提出应明确老年人和人类护理者的使用者地位,而护理机器人则是作为辅助工具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保护并增进老年人的福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基于TAM理论的城市社区智能化养老服务项目需求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目的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明确老年人采纳和使用智能化养老服务项目的影响因素,为智能化养老服务项目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山东省680名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明确技术焦虑、感知风险、社会规范、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行为意向之间的关联性;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老年人智能化养老服务接受度的主要因素.结果 技术焦虑与感知风险显著正相关,与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意向显著负相关,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独居、健康状况、感知有用性、技术焦虑、主观规范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明确老年群体对智能服务的使用意向和行为,为智能化养老服务项目的构建和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媒体智能化养老模式的现状与困境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新媒体智能化模式养老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提到,我国在2020年前将以家庭养老为基础,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同时发展社区服务、社会服务机构,并对如何发展养老事业提出若干意见,鼓励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养老,积极开展智能化健康养老新方式,由此可见,新媒体智能化养老必将成为现代养老方式的发展方向和必然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型专业化养老康复陪护服务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构建新型专业化养老康复陪护服务管理体系,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构建区域性社区-养老机构-医疗机构-政府联动的智能化信息化健康管理模式.将需养老康复陪护的老年人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养老康复陪护服务,观察组接受新型管理体系的专业化养老康复陪护服务.比较两组老年人对养老康复陪护服务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养老康复陪护服务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新型的专业化养老康复陪护服务管理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老年人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健康管理视域下养老机构老年人分级照护模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不可逆转的趋势,但目前养老服务供需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做到精准养老,建立科学、规范、可持续的老年照护服务体系十分必要.基于客观评估工具对老年人进行分级照护是发达国家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分级照护养老体系尚未健全.由此提出"建立基于老年人能力评估与需求的分级照护体系,为不同老年人提供精准的养老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健康管理理论为指导,全面分析我国老年人分级照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构建分级照护理论框架,确立老年人照护评估工具,建立分级照护等级划分标准和照护服务内容,创建适合我国养老机构的分级照护模型,建立老年人分级照护网络平台,使能力评估自动化、照护分级智能化、数据管理规范化.为我国养老分级照护制度改革、养老机构分级照护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为科学建立第三方评估、政府精准发放养老补贴、老年人科学购买养老服务、合理配置老年人长期照护人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社区老年慢性病人群"互联网+医养结合"健康管理服务的困境及对策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人对医疗服务、养老服务及健康的需求也逐渐加大.随着我国互联网以及智能化产品的普及,如何将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与互联网有机融合,推进养老和医疗服务的快速发展也成为目前亟须探讨并解决的一大问题.本文探讨了我国"互联网+医养结合"在社区老年慢性病人群健康管理中的发展现状,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针对我国"互联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提出了应对策略,包括:继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高线下服务能力,实现医养结合服务的闭环;培养优秀人才;强化信息技术支持作用,建设老年友好社会;整合资源,吸引更多企业和资本进入养老行业,共同探讨和创造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构建了包含基础数据库系统、终端用户系统、服务系统、监督与评价系统等在内的全面的"互联网+医养结合"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