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膜间皮瘤中TILs、PD-1和PD-L1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腹膜间皮瘤(peritoneal mesothelioma,PM)中 CD3、CD4、CD8、CD20、CD68、PD-1 和 PD-L1 的表达及与 PM 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69例P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PM组织中CD3、CD4、CD8、CD20、CD68、PD-1和PD-L1的表达,Cox单因素和多因素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上皮样型和非上皮样型PM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中CD3、CD4、CD8、CD20、CD68、PD-1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D-L1在非上皮样型PM TILs中的表达高于上皮样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M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9.1个月.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石棉暴露(P=0.002)、PCI评分(P=0.034)、组织学类型(P=0.036)和CD4表达(P=0.043)是PM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石棉暴露、PCI评分、组织学类型、TILs中 CD4的表达对PM患者生存有显著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Y型网片与非网片用于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比较Y型网片和非网片用于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因症状性POP行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Y型网片患者纳入网片组,应用不可吸收线患者纳入非网片组,各40例.对两组围术期有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生存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网片组患者手术时长及住院花费均高于非网片组(P<0.05).在6个月的随访期内,两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POP-Q)各个点均较术前有所改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网片组有2例网片暴露,非网片组未见缝线暴露;两组术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新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20(PDFI-20)及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6(FSFI-6)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结论 Y型网片与非网片治疗POP均为安全、有效的术式,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较少.Y型网片花费高,术后性生活满意度高,适合性活跃的年轻患者,而非网片更适用于高龄且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其对缩短手术时间有好处,且费用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双源CT非门控Turbo Flash模式在支气管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双源CT非门控Turbo Flash模式在支气管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60 例接受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132 例)和对照组(128 例).试验组使用双源CT的非门控Turbo Flash模式,而对照组则采用双源CT的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将两组图像质量评分(主观和客观)、辐射剂量和扫描时间进行比较,并对 2 位医师的评分一致性进行 Kappa 检验评估.结果 支气管动脉起始处两组间信号噪声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图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师间评分一致性较高(Kappa=0.92).试验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和扫描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源CT的Turbo Flash模式能够在确保图像质量的同时减少辐射暴露,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效应对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分析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因素,为及时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预防血源性职业暴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3年6月呼伦贝尔市某三级综合医院上报的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103名医务人员为暴露组,选取同班次未发生职业暴露的625名医务人员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构建影响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预测模型.结果 103例血源性职业暴露人员的主要暴露部位为手,有89例(占86.41%);主要暴露方式为锐器伤,有83例(占80.58%);主要暴露源为乙型肝炎病毒,有65例(占63.11%).暴露后立即上报的有65例(占63.11%),12 h以内上报的24例(占23.3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年龄≥ 30岁,年龄<30岁的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可能性增加至4.142倍(P<0.05);相比工作年限≥ 5年,工作年限<5年的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可能性增加至1.696倍(P<0.05);相比中级及以上职称,初级职称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可能性增加至5.989倍(P<0.05);相比每年多次参加培训,每年只参加1次培训的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可能性增加至1.864倍(P<0.05);科室类别为急诊、重症及手术室的医务人员较其他科室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可能性增加至2.205倍(P<0.05).随机森林算法结果显示,重要性评分排名前6的影响因素分别是职称、年龄、工作年限、年职业防护培训次数、职业类型、文化程度.随机森林预测模型的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及F1分数(精确率和召回率的调和平均数)均要高于logistic预测模型,且随机森林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9(P<0.001),也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0.818(P<0.001).结论 随机森林模型对血源性职业暴露有更好的预测效能,但logistic回归模型有更直观的分析结果,两者联合使用能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应加强对年龄小、工作年限短、职称低等重点人员的培训,制定标准化的措施来预防医务人员的血源性暴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磁力导航META-NAIL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疗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回顾性评价磁力导航META-NAIL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磁力导航META-NAIL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适应证。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良乡教学医院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采用磁力导航META-NAIL髓内钉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42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范围28~55岁(平均35.5岁)。按骨折AO分型:A1型18例,A2型10例,A3型14例。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记录并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远端锁钉操作时间、锁定过程透视次数,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随访10~16个月(平均12.3个月),手术时间(50.2±8.5)min,出血量为(40±8.6)mL,远端锁钉操作时间为(7.5±1.5)min,透视次数为0次、骨折愈合时间为(16.3±2.6)周,无患者出现患肢膝关节疼痛;无畸形愈合、伤口感染、髓内钉断裂等并发症。采用Johner-Wruhs评分,优23例,良17例,可2例,临床优良率为95%。结论:应用磁力导航META-NAIL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远端锁钉操作时间短,锁钉成功率高,能有效降低医患双方的放射线暴露,并可避免切开髌腱等组织,减少膝前疼痛率,临床优势明显,临床效果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原地区藏族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诺莫预测模型建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藏族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诺莫预测模型。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和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6—12月由青海省人民医院组织、兴海县人民医院和同德县人民医院共同参与,对平均海拔约3 000 m的兴海县、同德县≥40岁藏族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眼部常规检查、直接眼底照相和健康宣教。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是否吸烟、是否饮酒、高原地区居住时长、每天日照时长、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一般情况。采用 χ2检验筛选有显著差异的因素,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MD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绘制AMD预测诺莫图并对预测模型进行准确性验证。 结果:本次调查实际受检人数为1 223人,检出AMD患者190例,AMD患病率为15.54%。高龄、高原地区居住时长、日照时长、吸烟、高血压、高血脂是AMD的相关危险因素。其中高龄是AMD的高危因素( OR=20.183,95% CI:9.536~29.805, P<0.001),其次是日照时长( OR=3.785,95% CI:1.581~8.721, P<0.001)。诺莫预测模型显示,当评分>150分时,患者可能出现AMD的概率为50%。决策曲线表明,当阈概率>25%时,预测发生AMD的概率与实际AMD发生率一致。 结论:高龄、久居高原地区、长时间日照、吸烟、高血压和高血脂是AMD的危险因素,尤其要注意长时间居住在高原地区并且阳光暴露时间长的高龄人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妊娠期PM 2.5暴露影响胎儿生长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妊娠期PM 2.5及其组分暴露对胎儿生长的影响,并进一步识别暴露效应窗口。 方法:选取江苏出生队列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招募的4 089对母子对,收集其基线信息、妊娠期诊疗信息、妊娠期PM 2.5及其组分暴露信息、妊娠满20周后的胎儿B超检查(头围、腹围、股骨长和估计体重)信息。利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进行暴露效应的估计,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探讨暴露效应窗口。 结果:妊娠期PM 2.5暴露浓度每升高10 μg/m 3,胎儿头围、腹围和估计体重Z评分分别减小0.025( β=-0.025,95% CI:-0.048~-0.001)、0.026( β=-0.026,95% CI:-0.049~-0.003)和0.028( β=-0.028,95% CI:-0.052~-0.004),头围和估计体重生长受限风险分别增加8.5%( RR=1.085,95% CI:1.010~1.165)和13.5%( RR=1.135,95% CI:1.016~1.268)。PM 2.5组分中黑碳、有机物、硝酸盐、硫酸盐、铵盐暴露浓度升高均与头围Z评分减小显著相关,同时硫酸盐暴露的增加还与股骨长的Z评分减小有关。妊娠期PM 2.5暴露影响胎儿头围生长效应窗口为第2~5周,腹围为第4~13周以及第19~40周,股骨长为第4~13周以及第23~37周,估计体重为第4~12周以及第20~40周。 结论:妊娠期PM 2.5及其组分暴露可能对胎儿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影响胎儿不同生长指标的效应窗口不完全一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常规暴露与神经监测喉上神经在甲状腺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常规暴露与神经监测喉上神经外支(EBSLN)在甲状腺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衢州市人民医院乳甲外科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行开放甲状腺癌手术患者5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进行神经监测,将其分为监测组( n=300)和未监测组(对照组)( n=200),对照组患者术中常规暴露EBSLN,肉眼观察;监测组患者术中给予EBSLN监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嗓音障碍指数量表简版(VHI-10)评分、声带功能及血清甲状旁腺素(PTH)、钙离子(Ca 2+)水平变化。术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EBSLN损伤、甲状旁腺损伤及低钙血症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监测组手术时间[(112.32±10.42)min]、术中出血量[(10.58±5.04)mL]、引流管拔管时间[(2.07±0.54)d]、术后第1天引流量[(10.55±3.58)mL]、术后住院时间[(3.03±1.03)d]均明显短于、少于对照组( t=18.68、15.09、15.24、32.98、27.37,均 P < 0.001)。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标准化噪音能量(NNE)、振幅微扰、基频微扰、基频值均明显降低,谐波噪声比(HNR)值、VHI-10评分明显升高,且监测组术后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改善均更为显著( t=43.31、27.10、46.45、37.11、8.97,均 P < 0.001)。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血清PTH、Ca 2+水平均明显降低,且对照组患者术后血清PTH、Ca 2+水平降低更显著( t=41.14、5.99,均 P < 0.001)。监测组并发症发生率[低钙血症4例(1.33%)、甲状旁腺损伤0例(0.00%)、EBSLN损伤8例(2.67%)]明显低于对照组(χ 2=73.41、74.17、76.29,均 P < 0.001)。 结论:开放甲状腺癌术中监测EBSLN,可有效改善患者嗓音及声带功能,降低EBSLN损伤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单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ⅢA型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单侧和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 ⅢA型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ASOLF)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117例ⅢA型ASOL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85例;年龄60~88岁[(68.3±5.7)岁]。损伤节段:L 1 35例,L 2 38例,L 3 26例,L 4 18例。均采用PKP治疗。61例采用横突中点-关节突移行部为穿刺点(单侧穿刺组),56例采用传统的“2点”和“10点”为穿刺点(双侧穿刺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患者与术者辐射暴露量及骨水泥注入量;比较术前、术后第一天及末次随访时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4~35个月[(26.3±4.7)个月]。单侧穿刺组手术时间为(20.4±5.6)min,患者辐射暴露量为(1.08±0.44)mSv,双侧穿刺组为(37.5±9.2)min、(2.24±0.58)mSv( P均<0.01);两组术者辐射暴露量和骨水泥注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术后第一天单侧穿刺组与双侧穿刺组伤椎Cobb角分别为(22.4±10.7)°、(23.4±11.1)°,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4.3±8.3)°、(23.5±9.5)°,较术前的(29.6±9.7)°、(30.6±12.9)°明显降低( P均<0.01)。术后第一天单侧穿刺组与双侧穿刺组伤椎前缘高度分别为(80.4±12.6)%、(78.8±11.9)%,末次随访时分别为(79.3±10.7)%、(77.4±11.2)%,较术前的(65.7±6.3)%、(66.4±9.7)%明显恢复( P均<0.01)。术后第一天单侧穿刺组与双侧穿刺组VAS分别为(2.1±0.5)分、(2.3±1.1)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9±0.8)分、(2.0±0.6)分,较术前的(7.1±0.7)分、(7.2±0.9)分明显降低( P均<0.01)。术后第一天单侧穿刺组与双侧穿刺组ODI分别为21.1±9.7、22.9±7.9,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8.5±4.6、19.8±9.4,较术前的72.7±4.5、73.1±3.7明显降低( P均<0.01)。两组间上述四项指标各时相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内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VAS及ODI末次随访与术后第一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单侧穿刺组骨水泥渗漏13例[21%(13/61)],双侧穿刺组18例[29%(18/56)]( P<0.05)。单侧穿刺组相邻椎体骨折4例[7%(4/61)],双侧穿刺组5例[9%(5/56)]( P>0.05)。双侧穿刺组8例[14%(8/56)]出现关节突损伤引起的腰背部疼痛,经非手术治疗1个月后症状缓解,而单侧穿刺组无一例发生( P<0.01)。 结论:单侧及双侧穿刺PKP治疗ⅢA型ASOLF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辐射暴露量少、骨水泥渗漏率及关节突损伤发生率低等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脐血BPDE-DNA与0岁和2岁儿童神经发育关系的出生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母亲孕期多环芳烃暴露与0岁和2岁儿童神经发育关系。方法:于2009年11月-2010年4月,在太原市的两家医院共招募221对孕晚期的孕妇及新生儿,并在其子女2岁时进行随访。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脐血白细胞中BPDE-DNA水平。应用《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量表》(NBNA)评估新生儿神经发育情况,包括行为能力,主、被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和一般反应,总分为40分。应用《格赛尔发育量表》评估2岁儿童智力发育水平,主要包括行为能、应物能、言语能和应人能4个部分。正态分布的连续性变量用 ± s描述,非正态分布的连续性变量用中位数[ M( Q1, Q3)]描述;分类变量用频数和构成比描述。应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母亲孕期多环芳烃暴露与其子女神经行为发育水平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应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母亲孕期多环芳烃暴露对其子女0岁和2岁时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结果:新生儿NBNA得分为38.0±0.8,2岁儿童行为能、应物能、言语能和应人能的得分分别是111.6±15.0、110.5±14.6、108.8±17.2和111.7±14.5。调整混杂因素后,孕妇脐血BPDE表达水平与新生儿NBNA评分无剂量-反应关系,但与2岁儿童行为能、应物能、言语能和应人能得分之间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控制相关的混杂因素后,经自然对数转换后的BPDE-DNA每增加一个单位,2岁儿童的行为能、应物能、言语能及应人能评分平均降低4.54、6.29、8.41和7.02分。结论:母亲孕期多环芳烃暴露与其子女2岁时神经行为发育水平降低存在关联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