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2014年美国儿童和成人尿中有机磷酸酯代谢物与肥胖程度关联的横断面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暴露的毒性效应及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有机磷酸酯(OPEs)作为多溴联苯醚等传统溴代阻燃剂(BFRs)的替代品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由此带来的环境影响和人群健康效应广受关注。本文对OPEs的常见种类及其代谢产物、环境赋存、人群暴露途径及水平、毒性效应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探索人群OPEs的暴露与生物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初步揭示暴露导致健康效应的潜在机制,为研究我国OPEs暴露对人群的健康影响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有机磷阻燃剂2-乙基己基二苯基磷酸酯的污染现状及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有机磷阻燃剂(OPFRs)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2-乙基己基二苯基磷酸酯(EHDPP)作为一种典型的OPFR,广泛存在于生产和生活中,在水体、大气、土壤等环境介质中均可检出,对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都产生较大风险。本文综述了国内外EHDPP研究进展,从职业暴露、环境暴露与人群暴露角度概述EHDPP污染现状,归纳和总结了EHDPP的毒性效应与机制,包括急性毒性、肝脏毒性、神经毒性、生殖发育毒性及其致癌作用,对今后EHDPP毒性作用与健康风险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为进一步研究EHDPP的环境危害与安全评价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暴露与健康老年人甲状腺功能相关激素关联的定群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全血有机磷酸酯(OPEs)阻燃剂暴露与健康老年人群甲状腺功能相关激素的关联。方法:采用定群研究设计,选取山东济南甸柳社区76名60~69岁的健康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开展5次人群流行病学现场调查与生物样本采集。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饮食情况和健康状态等多维度信息。同时,采集空腹静脉血以检测OPEs、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 3)和甲状腺素(T 4)等指标水平。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全血OPEs暴露对老年人甲状腺功能相关激素的影响。 结果:76名研究对象均至少完成两次及以上随访调查,最终共纳入350人次;研究对象年龄为(65.07±2.76)岁,男女各半,均为38名。共有8种检出率超过50%的OPEs被纳入,∑OPEs的 M( Q 1,Q 3)为3.85(2.33,5.74)ng/ml。其中,烷基OPEs是主要的OPEs类型, M( Q 1,Q 3)为1.27(0.64,2.50)ng/ml。TSH、T 3和T 4的 M( Q 1,Q 3)分别为3.74(2.55,5.69)μIU/ml、1.32(1.10,1.60)ng/ml和45.04(36.96,53.27)ng/ml。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nBP和TEHP暴露每增加一个四分位数水平,老年人TSH分别显著下降9.93%(95% CI:-15.17%,-4.36%)和11.14%(95% CI:-15.94%,-6.06%)。性别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男性老年人中,TEHP暴露与TSH水平呈负向关联,而女性老年人的TSH水平降低可能与TnBP暴露有关。 结论:全血OPEs暴露与健康老年人TSH水平下降有关联,且这种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丁醚脲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多数杀虫剂中毒由有机磷酸酯和氨基甲酸酯类的杀虫剂所致,硫脲类较少见。丁醚脲是一种新型的低毒硫脲类杀螨、驱虫剂。具有内吸、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丁醚脲可与多数杀虫及杀菌剂混用,曾有案例报道因服用甲氨基阿维菌素和丁醚脲的混合液而中毒 [1],可仅服丁醚脲中毒且短时间内又致机体多器官功能障碍案例未见报道。本院成功救治一例自服丁醚脲中毒致机体多器官功能障碍病例,现报道如下。本病例报道经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检验指标及影像学资料均获得患者及其直系亲属知情同意(伦理审批号:HXSY-EC-202200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有机磷阻燃剂TCIPP和TnBP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磷酸三(2-氯丙基)酯(TCIPP)和磷酸三正丁酯(TnBP)对斑马鱼胚胎的生长发育毒性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以斑马鱼为模型,采用半静态法,将受精后2 h(hpf)斑马鱼胚胎暴露于TCIPP和TnBP(0.1、1、10、100、500和1 000 μmol/L)水溶液120 h,测定其生存率和孵化率,以及环境相关浓度(0.1和1 μmol/L)下120 hpf斑马鱼转录组的变化。结果:TCIPP和TnBP对斑马鱼胚胎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是155.30和27.62 μmol/L(96 hpf)、156.50和26.05 μmol/L(120 hpf)。暴露于100 μmol/L的TCIPP和10 μmol/L的TnBP后斑马鱼72 hpf孵化率分别为(23.33±7.72)%和(91.67±2.97)%,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转录组结果显示,TnBP暴露导致的差异基因数多于TCIPP,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IPA通路富集分析提示共富集32条通路,涉及氧化应激、能量代谢、脂质代谢和核受体相关通路等。TCIPP和TnBP共同富集到3条通路,分别为甲状腺激素受体/视黄酮X受体和组成型雄烷受体/视黄酮X受体通路等。TnBP单独富集到肝脏X受体/视黄酮X受体和氧化应激相关通路等。 结论:TCIPP和TnBP对斑马鱼均具有生长发育毒性,TnBP毒性效应更强,TCIPP和TnBP诱导斑马鱼生长发育毒性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尿有机酸代谢异常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尿代谢产物氨基酸水平变化及其对ROP的影响,初步分析其可能参与ROP发生的氨基酸代谢途径。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且出生胎龄<32周的重度ROP患儿65例(ROP组)纳入研究。选取性别、孕周匹配且眼底无ROP的早产儿5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尿液中尿氨基酸及衍生物。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对尿氨基酸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分值>1提示该物质为两组差异表达氨基酸。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比较尿氨基酸对重度ROP的预测价值。对 t检验及代谢组学分析两组差异较大的氨基酸归一化后进行对比并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富集分析差异表达氨基酸参与ROP发生的代谢通路。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OP组患儿尿代谢产物中草酸-2、亚硫基二乙酸-2浓度明显降低,4-羟基丁酸-2、3-甲基戊烯二酸-2(1)、2-酮戊二酸-OX-2 (2)、3,6-环氧-十二烷二酸-2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0.036、0.005、0.038、0.032、0.022、0.011, P<0.05)。OPLS-DA分析结果显示,ROP组、对照组受检儿尿代谢产物氨基酸分布于散点图的左右两个区域,两组之间呈现满意分离趋势(R 2Ycum=0.057 4,Q2cum=0.025 7, P<0.05);S-plot图显示偏向两极的氨基酸分别是乙醇酸-2、磷酸-3、草酸-2、亚硫基二乙酸-2、4-羟基丁酸-2、3-甲基巴豆酰甘氨酸-1、3-甲基戊烯二酸-2(1)、2-酮戊二酸-OX-2 (2)、3,6-环氧-十二烷二酸-2;筛选出VIP分值>1的差异表达氨基酸11个,其中VIP分值最高的是草酸-2、甘油酸-3、磷酸-3、3-甲基巴豆酰甘氨酸-1、尿黑酸-3、亚硫基二乙酸-2。两组氨基酸浓度差异最大的为4-羟基丁酸-2和亚硫基二乙酸-2;草酸-2与甘油酸-3之间相关性最大( r=0.830, P<0.001),多数氨基酸之间表现为正相关。ROC曲线拟合分析结果显示,11个差异表达的氨基酸联合预测ROP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816),截断值为0.531,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3.1%和70.0%。富集分析提示,11个差异表达的氨基酸涉及的主要通路途径包括丁酯酸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硫辛酸代谢。 结论:4-羟基丁酸-2、3-甲基戊烯二酸-2(1)、亚硫基二乙酸-2、2-酮戊二酸-OX-2 (2)、3,6-环氧-十二烷二酸-2氨基酸代谢异常可能对ROP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环境介质中有机磷阻燃剂人群皮肤暴露风险及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周前
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organophosphate flame retardants,OPFRs)代替多溴联苯醚等溴代阻燃剂(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s,BFRs)被广泛应用,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体健康风险备受关注.已有大量研究表明,OPFRs对生物体具有神经毒性、致癌作用和内分泌干扰等作用;且OPFRs对人皮肤以及其他细胞均能产生毒性作用,降低细胞活力,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与细胞凋亡,但相关致毒机制研究不够深入.该文综述了 OPFRs的环境存在情况、OPFRs对人皮肤的暴露情况及其对人皮肤毒性效应与机制,探讨了 OPFRs对人皮肤毒性方面研究的不足与问题,提出建议以便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加味茵陈蒿汤对α-萘异硫氰酸酯诱导的胆汁淤积小鼠肝损伤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探讨加味茵陈蒿汤治疗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的胆汁淤积小鼠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雄性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组)、ANIT造模组(ANIT组)、加味茵陈蒿汤组(JWYCH组)、熊去氧胆酸组(UDCA组),每组6只.Normal组与ANIT组灌胃给予饮用水,持续10d;JWYCH组灌胃给予加味茵陈蒿颗粒剂水溶液,UDCA组灌胃给予熊去氧胆酸悬液,持续10d.第7天,小鼠用ANIT油溶液(50 mg/kg)造模.末次给药后,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RT-qPCR检测肝组织法尼醇X受体(FX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5(FGF15)、FGF受体4(FGFR4)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FGF15、FXR、磷酸化FXR(p-FXR)、FGFR4、外排型转运体[胆盐输出泵(BSE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摄取型转运体[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2(OATP2)]蛋白表达.结果:血清肝功能生化学指标显示,与 Normal 组相比,ANIT 组 ALT、ALP、AST、TBA、TBiL 水平明显升高(P<0.05);JWYCH 组和 UDCA 组 ALT、ALP、AST、TBA、TBiL水平明显低于ANIT组(P<0.05);与UDCA组相比,JWYCH组的TBA水平明显下降(P<0.05).肝组织病理结果显示,光镜下ANIT组可见胆管内胆栓形成,其汇管区以及胆管周国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提示造模成功;JWYCH组、UDCA组病理损伤较ANIT组有明显改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Normal组比较,ANIT组FGF15、FXR、p-PXR、FGFR4、BSEP、MRP2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提示造模成功;与 ANIT组比较,JWYCH组和 UDCA 组 FGF15、FXR、p-PXR、FGFR4、BSEP、MRP2 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P<0.01),而 NTCP、OATP2表达明显减少(P<0.05).RT-qPCR结果显示,与Normal组比较,ANIT组小鼠肝组织FXR、FGF15、FGFR4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ANIT组比较,UDCA组和JWYCH组FXR、FGF15、FGFR4的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UDCA组相比较,JWYCH组FGF15、FGFR4的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加味茵陈蒿汤能降低总胆汁酸水平,改善胆汁淤积和肝组织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肝细胞FGF15、FGFR4表达,上调FXR和p-FXR水平,从而下调其下游摄取型转运体(NTCP、OATP2)水平以及上调外排型转运体(BSEP、MRP2)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一氧化氮与肺动脉高压及基于一氧化氮信号通路的肺动脉高压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一氧化氮(NO)是一种重要的血管舒张因子,具有调节血管平滑肌舒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减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功能,参与调节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改善肺动脉高压.为实现NO持续、受控释放和靶点特异性,大量研究致力于开发纳米载体系统递送NO供体,用于肺动脉高压的日常给药治疗.本文概述了体内NO来源及其舒血管作用机制,总结了目前针对NO信号通路的3种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药物(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和吸入性NO),介绍了代表性的NO供体(如有机硝酸盐、金属亚硝基化合物、亚硝酸盐和N-重氮鎓二酸盐)以及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纳米载体制剂(直接递送NO气体的纳米粒子、基于亚硝酸盐的NO递送系统和基于N-重氮鎓二酸盐的NO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