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葡萄糖激酶的功能探讨从"郁"论治2型糖尿病
编辑人员丨2024/3/16
葡萄糖激酶分布在肝、脾中,当其功能下降,肝脾功能也随之下降,导致木郁土壅,精微不得布散,郁积于人体血脉脏腑,故木郁土壅是2 型糖尿病发病的核心因素.随着"郁"的加重,出现土木之气衰败,肝脾之精"泄而不得藏",进而"糖郁体内",导致2 型糖尿病发病加重.临证时,应以"木郁达之,土郁夺之"为治疗大法,使脾散精的功能恢复,则多余的糖重新通过脾的散精功能成为营养物质而被人体利用,并在肝藏血的作用下重新合成糖原,则糖尿病自可解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蒲辅周"利小便以实大便"法治疗痢疾经验采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痢疾一病,临床多见,病情反复,缠绵难愈.现将蒲辅周在《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之蒲辅周》中治疗痢疾的医案进行分析,并整理其治疗经验.蒲辅周治疗的痢疾主要为中虚寒湿、湿热内蕴、木郁土壅、中气下陷4型,以"利小便以实大便"为根本大法,善用糖治痢,注重调气之药宜小量多品,强调剂型与服药次数灵活运用,疗效甚佳.蒲辅周治疗痢疾见解独到,用药精当.应细细体会,活学活用,为今后治疗痢疾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提高中医治疗痢疾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脾藏意主思”理论的肠道微生态稳态失衡与情志疾病的关系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脾藏意主思”包含情感和认知两个范畴,阐述了脾与思、情志之间的密切关系;思伤脾,木郁土壅,脾虚失运,气血生化乏源,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受损,为情志疾病的发病关键;脾失健运,肠道微生物稳态失衡,影响脑-肠轴的功能反应,是情志痰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在“脾藏意主思”理论的指导下,探讨肠道微生物稳态失衡与情志疾病的关系,将有助于从肠道微生态角度优化情志疾病治疗措施,为中医学“从脾论治”情志疾病提供科学依据,丰富“脾藏意主思”理论科学内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素问遗篇》三年化疫对新型冠状病毒疾病的认识
编辑人员丨2023/8/5
依据《素问遗篇》三年化疫的内容,本研究运用五运六气理论与五行思维,分析木疠的发展历程及运气特点,得出其发展历程大致根于丁酉年刚柔失守,三年化木疠,发于己亥年终之气,长于庚子年初之气,收于二之气,消于三之气.其主要运气特点为金胜木郁火复,不同节气病机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提示组方用药选穴应顺时而变,早做预防:丁酉年运气特点为木不及金胜火复,若丁酉年刚柔失守,则三年化木疠,徐则庚子,速则己亥;庚子年木疠的运气特点为金胜木郁火复,金火交争,木郁土壅,火复胜金则木疠止.紧扣木疠的运气特点可以指导中医防治;要重视五运六气学,加强疫疠预测预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朴春丽从肝论治消渴病
编辑人员丨2023/8/5
总结朴春丽教授治疗消渴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朴春丽教授从肝论治消渴病,以中医络病理论为指导,基于中医"毒邪理论"提出"毒损肝络"致消渴病的学术思想,认为2型糖尿病发病的病理基础是肝失疏泄,毒损肝络.糖尿病初期以实证为主,多处于"郁""热"阶段,多以木郁土壅,肝胃郁热为主要表现,治疗上多采用解毒通络调肝法为主,创制解毒通络调肝方,此方由黄连、柴胡、大黄、丹参、白芍(赤芍)、黄芪等组成,临床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运用角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临床思路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5
抽动障碍是一种临床以不自主、反复、突发、快速的,重复、无节律性的1个或多个部位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多见于儿童.儿童抽动障碍在中医学归属于"肝风"等范畴,病位在肝,与脾关系密切,肝风内动为基本病机,风痰阻络是其难愈之因,木郁土壅是其病进之因.角药是利用中药性味归经的特点,将3味中药合理配伍、联合使用的药物组合模式,在儿童抽动障碍的治疗中应用广泛.治疗儿童抽动障碍时,根据肝风内动、风痰阻络、木郁土壅的病机分别立调肝息风以止抽动、息风豁痰以通经络、运脾疏肝以调气机的治法,依法配伍中药形成固定角药.治疗时把握整体病因病机,辨病辨证相结合,灵活运用角药组方.结合验案对角药在儿童抽动障碍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从肝论治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3/8/5
论述从肝论治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理论依据及治疗策略,基于中医脏腑、 经络理论,认为木郁土壅致胃失和降是rGERD发病关键,疏肝降气和胃为治疗大法.rGERD常见肝胃不和、肝火犯胃、胆热犯胃、脾虚肝郁及肝热脾寒等证型,分别采用疏肝和胃、疏肝泄热、清胆和胃、扶脾抑肝、温脾清肝等治法,若有兼证,可针对性选用祛湿、化痰、活血化瘀等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陈绍宏辨治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文章介绍国医大师陈绍宏教授从"化湿""消瘀""解郁""养髓"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陈绍宏教授认为气血失和,血溢脉外为发病之标,而脾不统血为病机之本,治以急则治标、缓则标本同治之法.急性期湿邪蕴表,郁而化热,复感风邪,皮肤肌腠脉络受损导致出血,故治以宣肺祛风,透散湿热之法;慢性期瘀血阻络,"血不利则为水",水湿浸淫中焦,脾不统血、木郁土壅,血液成分生成障碍则病情加重,故治以解郁消瘀、益气摄血之法;后期湿邪下流,以伤肾精,骨髓空虚、肾精枯槁,精不注髓化血,故须通补元气,补肾养髓,后附验案一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木郁土壅"理论探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血脂异常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血脂异常之间存在相关性.中医认为肝属木,脾属土,在五行中土与木为相克关系,木郁不能夺土,则土气壅滞,土壅不能达木,则木气郁滞,即"木郁土壅"."木郁土壅"是五行关系的异常制胜状态,是导致血脂异常的关键病机之一.故研究基于五行乘侮理论,试从"木郁土壅"理论阐述OSAHS对血脂异常发生、发展的影响,同时对OSAHS诱发血脂异常的现代医学机制进行探讨.意在指出"木郁土壅"为OSAHS引起血脂异常的中医理论基础,提示防治OSAHS在治疗血脂异常中的重要意义,为临床防治血脂异常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霍勤基于"一气周流"理论辨治干眼症
编辑人员丨2023/8/5
干眼症发病的核心病机为清阳下陷,浊阴逆上.针对木郁土壅、金水不生、水寒土湿引起的气机升降失常,清浊反作导致的干眼症,临症运用"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理论,以健运脾胃、斡旋中气为核心,审视四象之气的动态变化,恢复一体化元气周流,采用培己土达乙木而养肝血以润达于目、行戊土生金水而敛肺阴以泽溉于目、运中气温癸水而理清浊以复升降之枢等治则,在黄元御治方的基础上辨证用药,为治疗干眼症提供临床诊疗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