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PN来源胚胎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利用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探讨常规体外受精(IVF)后的未见原核(0PN)受精卵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对其发育潜能影响.方法 对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保定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1 597个常规IVF周期及596个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进行回顾分析.将常规IVF-ET周期分为A1组(无0PN来源胚胎,n=731)、A2组(0<0PN来源胚胎率≤20%,n=495)和A3组(0PN来源胚胎率>20%,n=371)三组,比较三组的患者基本情况、新鲜周期临床治疗情况和实验室指标.依据行囊胚培养的D3卵裂胚来源不同分为B1组(0PN来源,n=2 409)和B2组(2PN来源,n=6 602)两组,比较两组囊胚形成率、可利用囊胚形成率.依据囊胚来源将囊胚FET周期分为C1组(0PN来源冻融囊胚,n=85)和C2组(2PN来源冻融囊胚,n=511),比较两组的妊娠率、着床率、流产率、活产率、胎儿畸形率等指标.结果 (1)与A1组比较,A2、A3组的年龄更小、基础FSH水平更低、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更高(P<0.05),而组间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无显著差异(P>0.05).A2、A3组两组患者用药天数、长方案占比、获卵数显著高于A1组(P<0.05),其中A2组拮抗剂方案占比最低,获卵数最高.(2)B1、B2两组的囊胚形成率无显著差异(P>0.05),B1组的可利用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B2组(P<0.05).(3)FET周期中,C1、C2组患者间年龄、不孕年限、BMI、优质囊胚比例、D5囊胚占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C2组的移植胚胎数显著高于C1组(P<0.05).囊胚移植后,两组间种植率、妊娠率、孕周、早产率、新生儿体重、新生儿体长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C1组流产率显著高于C2组、活产率显著低于C2组(P<0.05).结论 接受常规IVF-ET治疗的患者卵巢储备情况可能会对0PN来源胚胎的形成有一定影响;0PN来源囊胚移植流产率高于2PN来源囊胚,而活产率低于2PN来源囊胚,但在患者无2PN来源胚胎可移植的情况下,0PN来源囊胚移植提高了胚胎利用率,降低了患者诊疗费用,减少了患者精神及身体上的痛苦,有很大利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来源未见原核(OPN)卵裂期胚胎培养至囊胚的临床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来源OPN卵裂期胚胎培养至囊胚后行冷冻复苏周期的临床妊娠结局,评价来源OPN囊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辅助生殖助孕治疗中40个来源OPN的卵裂期胚胎培养至囊胚的冷冻复苏周期,分析其临床妊娠及分娩结局情况.结果:40个完全来源OPN的囊胚复苏周期移植的临床妊娠率为45.0% (18/40),种植率为31.67%(19/60),随访截止时间至2016年9月,其中9例活产(5男4女),继续妊娠7例(8胎),2例流产(2胎),流产组织绒毛分析结果显示均异常.结论:患者行IVF-ET治疗后,可将来源OPN的卵裂期胚胎培养至囊胚给予冷冻,在没有来源2PN正常受精的卵裂期与囊胚时,患者可慎重选择来源OPN囊胚行复苏周期进行移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体外受精中无原核胚胎新鲜周期移植与子代出生结局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新鲜周期移植完全来源未见原核(non-pronuclear,0PN)(可见2极体)胚胎的临床结局.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6年3月在本中心接受IVF-ET治疗(包括常规IVF和ICSI),移植完全来源0PN(可见2极体)胚胎的妇女共145例,分析其临床结局. 结果 145例妇女在新鲜移植周期共移植来源0PN(可见2极体)胚胎198枚,胚胎着床率17.7% (35/198).临床妊娠28例,临床妊娠率19.3%(28/145),其中22例孕妇分娩活产健康子代23例(含1例双胎妊娠),未见畸形,1例异位妊娠,2例胎停育、1例无胎心、1例感染引产、1例流血流产. 结论 IVF周期中,无2PN胚胎但可见2极体胚胎的情况下,在充分告之病人知情同意后,可行移植0PN,并需对临床妊娠过程及结局严密观察追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未见原核囊胚与双原核囊胚冻融移植后临床结局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未见原核(0PN)来源胚胎和正常受精的双原核(2PN)来源胚胎的优质囊胚形成率,以及囊胚冻融移植后的临床结局,评价0PN囊胚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新生儿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体外受精(IVF)或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周期中出现的0PN来源胚胎及2PN来源胚胎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种受精方式0PN来源胚胎及2PN来源胚胎的优质囊胚形成率;收集囊胚冻融移植周期中,移植IVF或ICSI来源的、第5天(D5)或第6天(D6)2PN囊胚及0PN囊胚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活产率和新生儿异常率.结果(1)IVF方案中2PN来源胚胎比0PN来源胚胎的优质囊胚形成率略高(分别为46.64%、4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SI方案中2PN来源胚胎的优质囊胚形成率(41.96%)更显著高于0PN来源胚胎(21.73%),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2)囊胚冻融移植周期中,IVF方案的D5 0PN囊胚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活产率和新生儿异常率(分别为52.64%、49.91%、17.37%、46.54%、1.31%),分别与D6 2PN囊胚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活产率和新生儿异常率(分别为46.78%、41.20%、23.36%、39.56%、4.2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VF方案的D5 2PN囊胚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活产率和新生儿异常率(分别为59.73%、55.95%、53.03%、3.90%),分别与D5 0PN囊胚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新生儿异常率2PN囊胚略高于0PN囊胚,余3项均优于0PN囊胚;流产率无明显差异(P>0.05).IVF方案中D5 2PN囊胚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和活产率(分别为59.73%、55.95%、18.23%、53.03%)与D6 2PN囊胚的相应各率(分别为46.78%、41.20%、23.36%、39.56%)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仅新生儿异常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优先移植2PN囊胚的原则上,0PN囊胚在知情同意后可以用来移植;IVF方案中,综合2PN和0PN囊胚的发育速度和质量评价,选择获得妊娠可能性大的囊胚进行移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异常原核数来源胚胎的妊娠结局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总结移植异常原核数[0PN (non-pronuclear)、1PN(one-pronuclear)]来源胚胎病例的临床结局,以供临床工作中参考.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移植0PN、1PN来源胚胎病例的妊娠结局.结果 总结了47例患者,移植非2PN来源胚胎50个周期.只移植0PN有18个周期,临床妊娠率50.0%.只移植1PN有17个周期,临床妊娠率29.4%,与0P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已分娩的新生儿未见异常.结论 在没有2个原核(2PN)来源的胚胎可以移植的情况下,患者可以移植0PN与1PN来源的囊胚,可以获得可接受的临床妊娠结局,0PN的临床结局可能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未见原核胚胎的移植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未见原核来源胚胎与双原核(2PN)胚胎临床结局,探讨未见原核胚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IVF-ET),比较移植2PN来源第2天4细胞,第3天8细胞(4-8细胞)胚胎和非4-8细胞胚胎以及未见原核来源4-8细胞胚胎临床结局.结果:2PN来源4-8细胞与未见原核来源4-8细胞胚胎的种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29% vs 44.44%,P>0.05),2PN来源非4-8细胞胚胎种植率明显低于未见原核来源4-8细胞胚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86% vs 44.44%,P<0.05).结论:在IVF-ET周期中无2PN来源4-8细胞移植胚胎选择时,未见原核4-8细胞模式卵裂胚胎可考虑移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常规体外受精后未见原核胚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临床价值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常规体外受精(IVF)后的未见原核(0PN)合子发生的相关因素及0PN来源胚胎的利用价值.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行常规IVF 10834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1)将周期分为两组,A1组:存在1个或以上0PN;A2组:无0PN.比较A1、A2两组的临床、实验室指标及新鲜移植周期的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胎儿畸形率.(2)以每周期0PN的发生率为应变量,回归分析0PN周期产生的相关因素.(3)将新鲜移植周期按移植胚胎来源分为3组,B1组:均为0PN胚胎,B2组:0PN+双原核(2PN)胚胎,B3组:均为2PN胚胎.比较B1、B2、B3 3组的临床、实验室及妊娠结局.结果 (1)A1组与A2组比较,年龄低[(30.3±4.5)岁vs.(30.6±4.7)岁]、刺激周期数少[(1.1±0.6)个vs.(1.2±0.6)个]、基础卵泡刺激素(FSH)低[(8.4±2.2)U/L vs.(8.8±1.6)U/L]、周期获卵数多[(11.2±5.7)枚vs.(10.1±5.7)枚],hCG 注射日血清雌二醇(E2)高[(11 482.0±1219.5)pmol/Lvs.(10556.4±1330.4)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年龄(r=0.858,P<0.001)、刺激周期数(r=0.892,P<0.05)、基础 FSH(r=0.768,P<0.001)、获卵数(r=2.602,P<0.001)及hCG注射日血清E2(r=2.714,P<0.001)与0PN的发生率显著相关.(3)B1组、B2组、B3组种植率分别为16.0%、27.5%、32.0%,妊娠率分别为19.8%、41.6%、47.4%,流产率分别为23.5%、23.5%、15.4%,活产率分别为14.0%、31.8%、39.8%,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B3组种植率、妊娠率和活产率明显高于B1、B2组,流产率明显低于B1、B2组(P<0.05).结论 常规IVF后0PN合子形成可能与卵巢储备功能较好有关,而0PN来源卵裂期胚胎在无2PN可利用胚胎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移植价值,但是应该充分告知并知情同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未见原核来源胚胎对冻融单囊胚移植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未见原核(0PN)来源胚胎行冻融单囊胚移植的妊娠结局及单胎新生儿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IV F助孕并行冻融单囊胚移植的253个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囊胚不同来源分组,分为0PN囊胚组(n=29)和双原核(2PN)囊胚组(n=224),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采用多因素线性/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0PN来源囊胚对临床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和活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新生儿胎龄、早产儿比例、新生儿体重、低体重儿比例、新生儿性别比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线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女方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不孕年限、基础FSH、子宫内膜厚度、不孕类型、内膜准备方案及不孕原因等混杂因素后,0PN来源囊胚不影响临床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P>0.05).结论 在IVF周期中,当正常2PN来源胚胎数量不足时,移植0PN来源囊胚是一种安全、有价值的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未见原核来源囊胚复苏移植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未见原核(0PN)来源囊胚在复苏周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治疗后,进行囊胚复苏移植的345例患者,48例解冻移植0PN来源囊胚患者为0PN组,297例解冻移植2PN来源囊胚患者为2PN组.移植后对患者临床妊娠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435枚0PN卵裂胚与2891枚2PN卵裂胚比较,两者的囊胚形成率无明显差异(72.87%vs 73.88%,P>0.05),0PN卵裂胚的可利用囊胚率(52.64%vs 46.90%)和优质囊胚率(27.13%vs 22.28%)均高于2PN卵裂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PN组的胚胎着床率(59.21%vs 52.72%)、临床妊娠率(68.75%vs 63.64%)、流产率(18.18%vs 14.29%)、抱婴率(54.17%vs 53.54%)均高于2P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F-ET助孕治疗后,无2PN来源卵裂胚和囊胚的患者,可谨慎选择0PN来源囊胚进行复苏周期移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短时体外受精新鲜移植周期中未见原核与单原核来源胚胎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短时体外受精新鲜移植周期中未见原核(0PN)和单原核(1PN)来源胚胎的临床妊娠情况,探讨这部分胚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短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 524 例不孕症患者共 524 个新鲜移植周期的实验室资料.按胚胎来源将移植周期分为A组和B组,A组均为0PN或1PN来源胚胎,B组均为双原核(2PN)来源胚胎.将胚胎移植个数为单胚胎者分为A1 组和B1组,A1 组为 0PN或1PN来源胚胎,B1组为 2PN来源胚胎;将胚胎移植个数为双胚胎者分为A2 组和B2 组,A2 组为 0PN+0PN、1PN+1PN或 1PN+0PN来源胚胎,B2 组为 2PN+2PN来源胚胎.分别比较A组与B组、A1 组与B1 组、A2 组与B2 组的临床、实验室数据及妊娠结局.结果 B组的周期获卵数大于A组,B2 组的周期获卵数大于A2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1 组与B1 组周期获卵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A1组与B1组及A2组与B2组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短时体外受精新鲜移植周期中,周期获卵数较多的周期获得 2PN来源胚胎的可能性较大.0PN或1PN来源胚胎与2PN来源胚胎在短时体外受精新鲜移植周期中的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可以在患者知情同意后移植0PN或1PN来源的胚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