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染色体易位分析在回顾性生物剂量重建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易位分析用于日本原爆幸存者、早先核与辐射事故受照者回顾性剂量重建已有近40年的发展史,其应用价值已得到国际学界的广泛认可。随着mFISH、dGH等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的发展,国际上更多关注的是受到长期慢性低剂量暴露的放射工作人员、早年参加核爆炸实验的退伍军人和医疗照射受照者等暴露人群的生物剂量的估算与重建,并在近年来取得了明显的突破与进展。为此,本文对染色体易位指标在这些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针对该类人群开展回顾性生物剂量估算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职业放射工作人员男性乳腺癌病因概率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病因概率的计算方法,为我国职业放射工作人员男性乳腺癌的病因判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日本原爆幸存者拟合得到的男性乳腺癌超额相对危险(ERR)模型与美国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委员会(BEIR)VII提供的女性乳腺癌超额绝对危险(EAR)模型两种方法,对既往1例被诊断为男性乳腺癌病例进行乳腺剂量及其病因概率的计算。结果:通过男性乳腺癌ERR模型计算病因概率( PC)均值为94.6%,95% PC上限为98.3%。女性乳腺癌EAR模型与女性乳腺癌发病基线, PC均值为70.3%,95% PC上限为153.3%,而采用男性乳腺癌发病率基线则 PC均值为99.2%。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均可判定该男性所患乳腺癌是由职业性放射性暴露所致。 结论:采用女性乳腺癌EAR模型和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基线计算95% PC上限高于男性乳腺癌ERR模型,但对于女性乳腺癌EAR模型估算病因概率的不确定度还需进一步研究,同时建议将职业放射工作人员男性乳腺癌列入我国职业性放射性肿瘤名单,对职业性放射性肿瘤名单补充完善,使其更加科学合理,以满足潜在的索赔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治疗术前大剂量他汀治疗无益于改善临床转归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他汀类药物调脂作用之外的生物多效性是否具有临床价值一直是颇具争议的话题.部分基础和临床研究提示,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炎症、抗氧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血小板聚集以及调节免疫等效应,但也可导致骨骼肌和心肌溶解坏死等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更多研究资料的披露,多数临床专家认为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治疗的获益来源应回归调脂治疗本原,而不应过度强调其调脂之外的多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低剂量辐射照射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低剂量电离辐射的心血管疾病(CVD)风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现有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中,低剂量辐射非癌症效应资料缺乏一致性.本文针对日本原爆幸存者、职业照射、乳腺癌放疗患者这三方面的队列研究展开综述,概述近10年来低剂量电离辐射照射与CVD关系的流行病学队列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瓜蒌薤白半夏汤本原剂量与现代剂量对痰浊壅塞证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经方瓜蒌薤白半夏汤本原剂量与现代剂量对痰浊壅塞证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空白组、假手术本原剂量组(17.05g/kg)、模型组、本原剂量组(17.05g/kg)、现代剂量组(2.68g/kg)、雅施达组(0.36mg/kg),每组各10只.除假手术空白及假手术本原剂量组外,其余均高脂饮食3周后,构建痰浊壅塞证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假手术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其余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每日1次连续4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Elisa测血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AngⅡ)及醛固酮(ALD)含量,肝、肾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与假手术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明显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变大(P<0.05),血Renin、AngⅡ及ALD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本原剂量组、现代剂量组及雅施达组均可升高大鼠LVEF、LVFS(P<0.05),降低大鼠LVIDd、LVIDs及血Renin、AngⅡ和ALD含量(P<0.05).与现代剂量组比较,本原剂量组效果更好(P<0.05),且未观察到肝肾不良反应.结论:经方瓜蒌薤白半夏汤本原剂量较现代剂量能更好地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激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日本经方本原剂量研究溯源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过文献考据的方法,对历代日本医家对于经方本原剂量的研究源流进行了追溯.日本汉方医学对于经方本原剂量的研究可分为“模仿-消化-独创-回顾”四个阶段,即通过遣隋使、遣唐使等直接引进中国医学的模仿阶段,包括飞鸟、奈良、平安、镰仓时代;随着后世派、古方派等流派的兴起,各流派提倡不同观点的消化阶段,包括室町、战国、安土桃山时代及江户时代初期及中期;锁国后考证派兴起,并提出了多种与中国医学界不同观点的独创阶段,包括江户时代后期及明治维新时期;近代通过药物重量实测以及实验室研究等科学方法重新分析经方本原剂量的回顾阶段.现代日本经方研究结果认为,经方1两的量值为14g,这一研究结果与历史和现实最为相符,与中国“1两约合13.8g”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千金要方》开心散剂量的文献考证
编辑人员丨2023/8/5
以《古代经典名方目录》中的"开心散"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方在《千金要方》宋校本、新雕本中剂量差异的考证,参考两版本各自成书的特点,比对考察宋校本同一卷中其他方剂的载录方式,并以同时代的《医心方》"开心散"的记载为佐证,推论出开心散的药量应为"远志、人参各四分(一两),茯苓二两,菖蒲一两".按照《经方本原剂量问题研究》及对方寸匕的研究结果,折算出本方的现代剂量为远志13.8 g、人参13.8 g、茯苓27.6 g、菖蒲13.8 g,再结合其散剂的服用方法,计算得知日服量为远志3 g、人参3 g、茯苓6 g、菖蒲3 g.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日本原爆幸存者剂量再评定及其对癌亡危险估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经方本原剂量中日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梳理中国、日本两国对经方本原剂量问题研究的历史轨迹,进一步明确经方本原剂量.[方法]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对中日两国对经方本原剂量问题的研究进行溯源.[结果]日本本原剂量研究可以分为"模仿-消化-独创-回顾"4个阶段.第1阶段为日本的飞鸟、奈良、平安、镰仓时代对中国研究进行模仿的"模仿阶段",此阶段研究结果与当时中国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第2阶段为日本战国、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前期,后世派和古方派对中国研究消化吸收的"消化阶段",此阶段研究在结果上开始与当时中国的研究结果出现差异.第3阶段为江户时代后期锁国期间,考证派独特研究的"独创阶段",此阶段得出了与中国完全不同的研究结果.第4阶段为现代医家重新回顾经方本原剂量问题,用实验和实测等方法来证明并得出结论的"回顾阶段",此阶段研究结果与中国现代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经过多个时代、多名医家、多项研究,中日两国关于经方本原剂量的研究结果最终趋于一致,即经方本原剂量极为接近13.8 g.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苇茎汤本原考辨与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苇茎汤是治疗肺痈的名方,通过考证发现,其本原出处是《外台秘要方》引《古今录验》,本原药物种类中苇茎、薏苡仁、桃仁与今相同,瓜瓣应是甜瓜子.并实测出在《外台秘要方》引《古今录验》中苇茎、薏苡仁、桃仁、甜瓜子的剂量分别约为23、76、30、30g,《备急千金要方》中分别约为44、76、18、30g,《金匮要略方论》(宋本)中分别约为44、76、30、30 g.在临床应用中建议从偏小记载量始用,若不效再逐渐加量;在煎煮时苇茎需先煎,服药时"以吐为度";临床中苇茎汤经过与他方合用后可以扩大应用范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