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和安徽发现霍氏鼠耳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023年3月及6月,本课题组在浙江省丽水市和安徽省池州市进行翼手目物种多样性资源调查期间,使用蝙蝠竖琴网及昆虫网采集到一批蝙蝠标本.其中10号(1♂,9♀)体型较小,头体长43.34~47.12 mm,前臂长34.37~37.87 mm.耳廓尖长,耳屏较短,其长不及耳长一半;体毛柔软而浓密,背毛基部至毛尖呈黑色至深棕色,腹毛基部至毛尖呈深灰色至浅灰色;后足长8.22~9.49 mm,胫骨长16.08~17.23 mm,后足较长,超过胫骨长之半;股间膜和翼膜呈棕色,且翼膜附着于踝关节以下的跖骨处.颅骨细弱,颅全长14.92~15.82 mm,脑颅宽7.46~8.04 mm,额骨处倾斜明显,脑颅稍膨大圆润,颅顶较平,颧弓较细.上述外形及头骨特征与霍氏鼠耳蝠(Myotis horsfieldii)相吻合.同时,基于细胞色素b基因(Cyt b)的系统发育学证据亦支持上述鉴定结果.本发现为霍氏鼠耳蝠在浙江省和安徽省翼手目分布新记录,丰富了该种的基础生物学资料,扩大了对其地理分布范围的认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红外热成像仪辅助穿支定位的旋股外侧嵌合皮瓣在四肢关节复合组织缺损中的立体修复策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红外热成像技术辅助旋股外侧动脉穿支嵌合筋膜皮瓣在关节复合组织缺损重建中的立体修复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们对16例四肢关节复合组织缺损患者,采用红外热成像仪辅助游离旋股外侧动脉穿支嵌合筋膜皮瓣进行立体重建,其中5例合并少量关节部位骨质部分缺损,1例合并肌腱缺损.创面面积24 cm×11 cm~6 cm×3 cm,皮瓣大小20 cm×6 cm~6 cm×3 cm,筋膜瓣面积6.0 cm×4.0 cm~3.0 cm×1.5 cm.供区阔筋膜及皮瓣一期缝合.结果 术前共探查穿支48条,术中证实穿支45条,阳性率93.4%.术后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35个月,平均9.4个月.16例皮瓣全部存活,皮瓣质地柔软,外形满意,随访期内关节无窦道、肿胀、疼痛表现,关节活动无明显障碍,2例患者自觉皮瓣部位臃肿,二期行皮瓣修薄术.结论 红外热成像技术辅助穿支定位旋股外侧动脉穿支嵌合筋膜皮瓣立体修复关节部位复合组织缺损安全可靠,是关节复合组织缺损重建的理想方法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个性化设计游离皮瓣精准修复手、腕部热压伤创面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个性化设计游离皮瓣精准修复手、腕部热压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1月至2021年11月,我们对32例手、腕部热压伤患者,根据部位、程度及创面大小,结合患者不同需求,应用个性化设计游离皮瓣精准修复单纯手指创面15例,单纯手掌部创面3例,单纯腕部创面3例,手掌合并手指创面4例,手掌合并腕部创面3例,手掌合并手指及腕部创面4例.皮瓣切取面积为2.0cmxl.5 cm~30.0cmx8.0cm,皮瓣供区采用直接缝合或植皮,均于伤后1~3周内手术.结果 术后本组32例55块皮瓣全部存活,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6年,平均14个月.皮瓣色泽红润,质地柔软,外形不臃肿(21块皮瓣行皮瓣修薄),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皮瓣温、痛、触觉恢复,两点分辨觉为5~11 mm,平均8 mm;未重建感觉皮瓣均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 根据热压伤部位、程度及创面大小,个性化设计游离皮瓣,精准修复手、腕部创面,治疗更具针对性,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清解扶正颗粒促进凋亡和自噬逆转结直肠癌细胞多药耐药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清解扶正颗粒(QFG)对人结直肠癌HCT-8/5-FU耐药细胞的逆转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结直肠癌HCT-8细胞及HCT-8/5-FU耐药细胞,计算不同化疗药物的耐药指数(RI)和QFG的逆转倍数(RF);设立空白对照组(0 mg/mL)和不同浓度(0.25、0.5、1.0 mg/mL)QFG干预组;各组干预48 h后,通过罗丹明-123(Rho123)染色和多柔比星(DOX)染色检测细胞外排泵功能,通过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存活能力,应用磷脂酰丝氨酸(Annexin V-FITC)/碘化丙啶(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应用Cyto-ID染色检测细胞自噬,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糖蛋白(gP)、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SQSTM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LC)3 Ⅱ的蛋白表达.结果:HCT-8/5-FU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多柔比星(DOX)和顺铂(DDP)均耐药,QFG可有效逆转化疗耐药,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QFG显著增加Rho123、DOX和Cyto-ID的平均荧光强度(均P<0.05);抑制细胞的克隆形成率(P<0.05),提高细胞凋亡率(P<0.05);和空白对照组比较,QFG抑制P-gP、p62的蛋白表达(P<0.05),降低Bcl-2/Bax比值(P<0.05),促进LC3-Ⅱ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QFG促进细胞凋亡和自噬,抑制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外排泵功能,从而逆转多药耐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白藜芦醇脂质体凝胶的制备及其药效学考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将白藜芦醇制备成柔性脂质体后再制备为脂质体凝胶,并考察其白藜芦醇脂质体凝胶体外特性和治疗黄褐斑效果.方法 将白藜芦醇制备成柔性脂质体,与凝胶结合制备成脂质体凝胶,对两种制剂进行体外释放、体外透皮、初步药效学、皮肤刺激性考察.结果 制备得到的白藜芦醇脂质体凝胶粒径为(148.27±2.90)nm,PDI为0.132±0.01,属于剪切变稀的非牛顿流体.体外释放结果表明,白藜芦醇乙醇溶液释放速度相对较快,4 h时释放量为75.99%,达到释放平衡;而白藜芦醇柔性脂质体与脂质体凝胶在8h时释放量分别为59.99%和40.30%,可显著延缓药物的释放,维持较长的释放周期.体外透皮试验结果表明,白藜芦醇柔性脂质体的透过量大于脂质体凝胶,但滞留量低于脂质体凝胶.白藜芦醇柔性脂质体与脂质体凝胶均无皮肤刺激性,且能够减少皮肤组织中紫外线照射引起的黑色素含量,与空白组相似,显著低于造模组.结论 白藜芦醇纳米制剂在皮肤中都有较好的滞留,不仅可以有效治疗黄褐斑,还能增强抗氧化能力,减少局部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垂体腺瘤一致性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一个积分系统评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研究目的:垂体腺瘤 (Pituitary adenomas,PAs) 通常具有柔软的质地,有利于大范围切除.然而,5-13%具有纤维性质地的Pas却难以完全切除,并有较高的死亡率.本研究旨在确定术前与PAs纤维性质地一致的相关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提出了一种简单的评分系统来预测纤维性PAs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心脏康复训练对冠心病PCI术后体适能、心肌酶谱及Nrf2/HO-1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究心脏康复训练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体适能、心肌酶谱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血红素氧合酶-1(Nrf2/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于眉山市中医医院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根据术后干预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52)与对照组(n=48).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心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干预前后的体适能情况、心肌酶谱指标以及Nrf2 mRNA、HO-1 mRNA表达水平;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以及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心肺适能、柔韧适能、平衡适能较对照组及干预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8、2.183、2.660、2.097、1.921,P<0.05);两组干预后的肌钙蛋白I(cTnI)、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较干预前均较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8、11.694、11.020、10.185、8.488,P<0.05);两组干预后的Nrf2 mRNA以及HO-1 mRNA水平较干预前均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78、37.970,P<0.05);干预后两组的SAQ、CQQC评分较干预前均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45、20.328,P<0.05).结论 心脏康复对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能提升体适能水平、改善心肌酶谱指标,可能与调节机体内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运用王旭高"治肝三十法"理论辨治乳腺疾病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乳腺疾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女子以肝为先天",故乳腺病多可从肝论治.清代医家王旭高在其代表性学术著作《西溪书屋夜话录》中全面论述了肝病证治,分述肝气证治、肝风证治、肝火证治和肝寒肝虚证治,提出"治肝三十法".乳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肝气、肝火密切相关.从肝气论治乳腺病,可运用疏肝理气法和疏肝通络法治疗肝气郁结型和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病,运用柔肝法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肝肾阴虚证,运用培土泄木及泄肝和胃法治疗乳腺癌化疗后胃肠道反应;从肝火论治乳腺病,可运用清肝法治疗乳腺增生病或乳房炎症疾病肝经郁热证,运用泻肝法及化肝法治疗因肝火所致乳腺增生病或乳房炎症疾病,运用泻子、补母法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类更年期综合征,运用清金制木法治疗放射性肺炎."气有余便是火",肝气、肝火是疾病发展的两个阶段,辨证时需整体联系,分清主次以治疗之.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上海市急诊科护士抗逆力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上海市急诊科护士抗逆力的潜在类别,分析抗逆力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制定个性化的抗逆力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6-10月,以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2所三级医院和2所二级医院349名急诊科护士,采用《医护人员抗逆力量表》《工作重塑量表》《员工工作激情量表》《领导选择感知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模型识别抗逆力的潜在类别,并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343份,有效回收率98.28%.343名护士抗逆力得分为(71.33±11.41)分,其中决策应对维度(24.84±3.91)分,人际联结维度(16.93±2.57)分,理性思维维度(15.70±2.93)分,柔性自适维度(15.87±3.02)分.急诊科护士抗逆力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即低抗逆力组(51名,占14.9%)、中等抗逆力组(103名,占30.0%)和高抗逆力组(189名,占55.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重塑得分每增加1分,低抗逆力组护士转变为中等抗逆力(波动型)组护士的可能性增加到1.109倍(P<0.001).工作重塑、工作激情得分每增加1分,低抗逆力组护士转变为高抗逆力组护士的可能性分别增加到1.194、1.094倍(均P<0.01).结论 急诊科护士抗逆力的3个潜在类别呈现出人群特征差异.护理管理者应因人而异,采取阶段性的干预措施,如提升护士的工作激情和工作重塑等方式,增加急诊科护士的抗逆力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运用王旭高"治肝三十法"理论辨治脾胃病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清代名医王旭高在其所著《西溪书屋夜话录》中较为系统和全面地阐述了肝病证治,总结出"治肝三十法",其对肝病的分类辨治,既体现肝病的病机演变特点,也符合一般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对后世医家临床诊疗具有深远的影响.脾胃与肝在生理和病理上均联系紧密且互相影响,肝病可传于脾胃,肝气、肝风、肝火皆能侮脾乘胃,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司、运化功能失常、气血生化乏源等病理状态,故在治疗脾胃病时重视"治肝"已是临床常用之法.基于"治肝三十法"理论,灵活运用疏肝、柔肝、清肝、化肝、温肝、敛肝等法治疗脾胃病,不失为治疗脾胃病之思路,验之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