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郁探讨瘿病中医病机及辨证治疗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瘿病是以甲状腺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发生发展与“郁”密切相关。基于历代医家对“郁”的理解探讨瘿病病机,发现人体生理之气血津液转变成病理产物之火瘀痰湿过程中,“郁”发挥主导作用,大致可分为气郁、火郁、痰湿郁、血郁4种,临床常以1种为主,兼夹其他。瘿病辨治思路可以“郁”为核心,从气血津液辨证,针对主症选定主方,并酌情合方或加减防治兼证。现代常见瘿病中,以气郁为核心病机者有桥本甲状腺炎,可以柴胡疏肝散为主方加减;以火郁为核心病机者有亚急性甲状腺炎,多以升降散为主方加减;以痰湿郁为核心病机者有实性或囊实性甲状腺结节,治以半夏厚朴汤合二陈汤及化痰软坚散结之品;以血郁为核心病机者有实性甲状腺结节,可在痰湿郁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刘敏从肝论治泄泻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刘敏教授认为,肝与泄泻关系颇为密切,临床基于肝脾相依理论,从肝论治泄泻,常获佳效。临证可分肝脏疏泄过旺或肝脏疏泄不及辨证治疗本病。治疗肝脏疏泄过旺当以抑肝扶脾为法,用药以疏肝为主,佐以健脾,肝气郁结可选柴胡疏肝散加健脾药,肝气疏泄太过可选痛泻要方。肝脏疏泄不及又分为肝气(阳)虚和肝血(阴)虚,治疗肝气(阳)虚应以温补肝阳为主,兼护肝阴(血),方用乌梅丸加味,用药遵循"以辛补其肝用,以酸补其肝体"的特点。肝血(阴)虚证治当遵循"损其肝者,缓其中"原则,以六味地黄丸加味。并附验案二则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段富津治疗肝硬化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研究国医大师段富津治疗肝硬化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整理段富津教授肝硬化患者病历,进行常用药物频次统计和关联规则分析,对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并得到新处方。结果:共收集段富津教授处方162首,涉及中药115味,药物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辛、甘居多,归经多归肝、脾、心、胃经。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为柴胡、郁金、茯苓、鳖甲、炙甘草等;高频药物组合为柴胡-郁金、柴胡-茯苓、郁金-茯苓、郁金-鳖甲、柴胡-鳖甲、郁金-茯苓-柴胡、郁金-鳖甲-柴胡、郁金-炙甘草-柴胡、柴胡-川芎-郁金、郁金-鳖甲-茯苓、柴胡-鳖甲-茯苓。聚类分析得出新处方2个,第1类为健脾祛湿、理气化痰方,由半夏、陈皮、炙甘草、砂仁、枳壳、茯苓、白术、人参、厚朴、大腹皮、炒麦芽、山楂组成;第2类为行气活血、软坚散结方,由当归、黄芪、鳖甲、牡蛎、郁金、延胡索、桃仁、川楝子、赤芍、丹参、莪术、牡丹皮、白花蛇舌草组成。结论:段富津教授治疗肝硬化以疏肝行气、软坚散结为主,重视活血化瘀、健脾祛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陆鸿元运用五苓散加减辨治汗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陆鸿元教授认为,汗证主要病机在于膀胱气化不利,三焦水道输布失常,以肺失宣肃,脾失健运,肾失气化致阴阳失调,腠理不合,发为汗证;治疗应从整体出发,关键在于调节全身水液代谢,须把握"膀胱气化"及"三焦通调水道"2个关键点,治以温阳化气、利水渗湿为主,佐以益气健脾、疏肝顺气、气血同调;用药可在五苓散基础上加减选用玉屏风散、桂枝龙骨牡蛎汤、柴胡疏肝散、甘麦大枣汤、酸枣仁汤等。附验案三则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国医大师周信有运用药对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国医大师周信有常以药对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常用药对有虎杖与茵陈,虎杖解毒散瘀,茵陈利湿退黄,二药相配,利湿解毒,消除病毒性肝炎病因;丹参与赤芍,具有活血而不伤正的特点,防止肝病“久病入络”;淫羊藿与黄芪,先天后天同补,补中有通、通中有补,共同修复肝脏受损功能;柴胡与莪术,既可疏肝健脾、活血消积,又可预防肝病后期可能出现的肝硬化等,以治未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组方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索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组方规律。方法:选取古今医案云平台(V2.3.8)中古代医案库、现代医案库、共享医案库及名医医案库所收录的相关医案,对中药进行频次分析、属性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获得医案107个,涉及中药225味,其中核心用药为甘草、陈皮、黄连、茯苓、吴茱萸等;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苦、辛为主;药物归经以脾经、胃经为主。核心药对为甘草-陈皮。核心处方由甘草、陈皮、黄连、吴茱萸、茯苓、海螵蛸、蒲公英、枳壳、白芍、柴胡、姜半夏、香附、木香、竹茹、枳实、砂仁、白术等17味药组成。结论: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治疗主要以柴胡疏肝散、左金丸、温胆汤为基础,同时结合临床进行药物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现代医案的郁证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挖掘现代医家治疗郁证验案的用药规律,以期为郁证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古今医案云平台(V 1.5)现代医案库、名医医案库中的现代郁证医案,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各库建库至2018年10月1日相关期刊文献中的现代郁证医案,提取其中的中药处方数据,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 1.5)对获取到的处方中药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利用该平台集成的数据挖掘功能对中药数据进行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得到现代医家治疗郁证的常用药物及其属性、分类,常用药对,核心处方。结果:共纳入医案1 984个,共计3 618诊次,中药处方3 089首,共涉及药物1 458味,总用药频次39 634次。高频药物有柴胡(1 546次)、茯苓(1 210次)、当归(1 167次)、白芍(1 109次)、郁金(1 091次);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苦、辛多见,多归于脾、肺、肝、心经;常用药对有白芍-柴胡、当归-柴胡、柴胡-郁金、当归-白芍、当归-白芍-柴胡等,核心处方以酸枣仁汤、柴胡舒肝散、二陈汤为基础加减。结论:现代医家治疗郁证用药多以疏肝理气、健脾养心为原则,气血兼顾、肝脾心同调、紧扣病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UPOINT系统的袁少英辨治慢性前列腺炎用药规律挖掘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挖掘袁少英教授辨治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的用药规律,探讨CP中医证型与UPOINT系统分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袁教授治疗CP疗效肯定的中药内服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统计中医证型频次、UPOINT系统各分型频次、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归经频次,根据复杂系统熵聚类获得UPOINT系统中各分型的中医证型及中药。结果:共纳入处方123首,涉及中医证型9个,其中出现频次排名前五的是湿热瘀阻证、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湿热下注证、肝郁肾虚证,其中,湿热瘀阻证患者以U分型(排尿症状)及I分型(感染症状)为主,肝郁肾虚证患者以P分型(心理症状)及N分型(神经症状)为主,气滞血瘀证患者以O分型(器官特异症状)及T分型(盆底肌疼痛)为主;涉及中药123味,使用频次排名前五为失笑散(五灵脂+蒲黄)、延胡索、甘草、野葡萄根、丹参,以活血化瘀药、清热药与补虚药为主;归经以肝、脾、肾经为主;药性以寒、平多见,药味以苦、甘、辛多见。U分型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中药为主,使用频次排名前三的中药为野葡萄根、蛇莓、甘草;P分型以疏肝解郁、活血补肾类中药为主,使用频次排名前三的中药为柴胡、甘草、白芍;O分型以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类中药为主,使用频次排名前三的中药为失笑散、延胡索、川牛膝;I分型以清热活血、利湿通淋类中药为主,使用频次排名前三的中药为野葡萄根、失笑散、甘草;N分型以疏肝通络、活血补肾类中药为主,使用频次排名前三的中药为柴胡、三棱、丹参;T分型以活血止痛、补益肝肾类中药为主,使用频次排名前三的中药为延胡索、失笑散、丹参。结论:袁少英教授治疗CP常以"行气-活血-逐瘀"为主轴,注重调理肝脾肾三经,采用行气逐瘀止痛、清热利湿通络为主线的治法。UPOINT系统与中医证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柴胡疏肝散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肝郁脾虚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柴胡疏肝散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cancer related depression,CRD)肝郁脾虚证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9月-2019年10月本院肿瘤科63例CRD患者,采用随机化方法产生随机编码按2∶1比例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21例。观察组给予柴胡疏肝散颗粒剂,对照组给予柴胡疏肝散模拟剂(2%原药+糊精)。2组均连续用药42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估抑郁程度,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抑郁疗效总有效率为71.4%(30/42)、对照组为14.3%(3/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4.22, P<0.01);观察组治疗后HAMD-24评分[(18.67±3.55)分比(24.71±3.74)分, t=-2.12]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1.4%(30/42)、对照组为14.3%(3/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4.00, 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55.33±17.59)分比(62.04±10.72)分, t=-2.00]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柴胡疏肝散可有效改善CRD肝郁脾虚证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疏肝止痛片的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多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疏肝止痛片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基于HPLC法建立疏肝止痛片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同法测定疏肝止痛片中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延胡索乙素、芍药苷、橙皮苷、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甘草苷及甘草酸铵9个成分的含量.结果:建立的疏肝止痛片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 32个共有峰,指认9个成分,15批样品的相似度>0.960.CA和OPLS-DA将疏肝止痛片样品分为2类,且OPLS-DA筛选出12个对疏肝止痛片质量差异影响较大的成分.建立的9个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绝大部分样品未出现离散数据(平均值的70%~130%以外),表明15批疏肝止痛片质量较稳定.结论: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疏肝止痛片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